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

{黑水營呢?我那麼大的一個置之死地而後生呢?!}

{可能是狗作者慫了吧,沒事!它慫我不慫!我來!!}

{在第三平準時期,回部大小和卓同時叛清,但這事在乾隆的意料之中,所以當他收到前方奏報之後,並沒有驚慌失措,而是積極調兵鎮壓。}

{但經過數年平準之戰,乾隆認爲大小和卓的實力遠遠不及當年的準噶爾部,所以掉以輕心。}

{在他看來大清既然能打敗征服回部的準噶爾汗,剿滅大小和卓還不是手到擒來。}

{而其輕敵首先反映就是在用將上,他以靖逆將軍雅哈善爲主將。}

{後來的事實證明,雅哈善其實就是個草包,在兵力佔優的情況下,仍無法擒獲大小和卓。}

{乾隆一怒之下,下旨嚴懲前線諸將,雅哈善被解至京師論罪處斬。隨後以定邊將軍兆惠爲主將,令其統兵征剿。}

……

大漢。

劉邦覺得一點也不奇怪。

“輕敵可太正常了。”

“不過這種逮到好用的東西就往死裡用的風格,乃公可太欣賞了!”

呂雉端坐着、斜視着、冷笑着。

“一路貨色。”

劉邦頭也不回道:

“彼此彼此!”

……

大漢·景帝時期

說起來,劉啓其實不太喜歡乾隆這個“人”。

“太理性,缺少點兒人情味。”

“跟着這種人混會很痛苦,因爲無時無刻不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從他對待平準將領一事可見一斑。”

但話又說回來。

他一切也都遵循着有功賞有過罰的理念。

這點可就一般皇帝強多了。

小劉徹正在張開血盆大口欲化作饕餮,聞言突然愣住。

這評價怎麼這麼熟悉呢?

好像某一朝的皇帝個個都這逼樣啊?

難道這就是看着同類的感覺嗎?

……

{其實這個時候,乾隆多少有點心急,所以在他的嚴厲督責下,兆惠就無法冷靜估計形勢,被迫走上了冒險僥倖的道路。}

{李隆基、崇禎:這我熟啊!}

{你們熟個der!李隆基還能勉強遵守功賞法則,崇禎……哈。}

……

大唐·玄宗時期

正翻着手中書卷的李隆基很不樂意,但也只能忍着。

“行吧,最起碼朕比崇禎強多了!”

一旁披散頭髮,只穿着一身白紗的楊玉環托腮白了他一眼。

跟點好人比吧。

……

大明。

朱元璋很想反駁。

但又無力反駁。

反駁什麼?

那一樁樁一件件,都給你白紙黑字有理有據有出處的擺出來了。

還得多不要臉才能繼續枉顧事實啊?

“朱由檢啊……”

不說那些過於爭議崇禎朝將領。

盧象升的情景與兆惠多像?

但崇禎是怎麼對待盧象升的身後世的?

……

大明·崇禎時期

被朱元璋用聊天羣罵的狗血噴頭的朱由檢,再次臉色蒼白的看上天幕。

他想到太祖爺的說法,最終決定試一試。

“把漢朝史書都尋來。”

學習與揣摩。

……

{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八月,兆惠領兵四千餘人從烏什出發,穿越戈壁一千五百多裡,於十月初進至離葉爾羌城附近。}

{葉爾羌是回部的“都城”,城牆高大周長十餘里,區區四千餘清軍要想拿下這個堡壘,難度顯然是很大的。}

{大小和卓事先已得知兆惠引兵前來,提前做好了準備,城中囤積了大量的糧草,守兵多達兩萬餘人。}

{兆惠久攻不下,在城東水草之地駐軍,因爲這條河名爲“黑水”,故而取名“黑水營”。}

{兆惠長途奔襲,彈藥糧草十分有限,起初進展還算順利,在與敵軍交戰的過程中頗有斬獲。}

{但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轉爲防禦態勢,敵軍已開始形成包圍之勢。}

{到了這個時候,久經戰陣的兆惠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如果不及時突圍,將會全軍覆沒。}

{因爲兆惠這次被圍,非常符合兵法中“死地”的標準。}

{首先,被圍清軍的兵力處在絕對劣勢。}

{參與包圍的叛軍多達一萬五千人,而清軍只有四千人,還被分割成數段。}

{其次,兆惠被圍的地點在回部腹地,這裡沒有清朝的行政機構、驛站,他留在後面接應的納木扎勒等將領也死了。}

{而距離此地最近的清軍屯駐處是阿克蘇,兩者相距約九百里……}

{最後,黑水營位於南疆戈壁之中,食物是否充足先不說,最可怕的是沒有水。}

{綜上,除非奇蹟發生,否則兆惠必死無疑。}

{然後,奇蹟真的就發生了。}

……

大清·康熙時期

“奇蹟你個頭!”

康熙忍不住拍桌怒喝。

什麼奇蹟,都是粗心大意使得禍!

當年漢武帝也曾以“遮玉門”的方式,逼迫李廣利率軍在人困馬乏、缺糧少食的情況下,硬着頭皮攻大宛!

即“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前線將領沒有那麼大的心理負擔,這種險境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真是……天縱之才……”

氣歸氣,康熙還是很欣賞乾隆的。

有一股子一往無前的氣勢。

這一點既不像他,也不像老四……

還真有點像漢武帝。

但就怕你好的像他,壞的也像他……

康熙又突然想到“乾綱獨斷”這個執政理念。

這跟漢武帝的“中朝”理念思想很符合啊……

“別搞啊……大清與大漢可不同啊……”

康熙有點冷汗都下來了。

他可不認爲自己和老四有文景那種號召力。

這要弄出個“黃巾”之亂……

直接就復刻盛唐到剩唐了……

……

{對於清軍來說,唯有一戰,所幸兆惠所率的幾千兵馬皆爲八旗精銳。}

{在敵軍的數次進攻中,清軍傷亡慘重,領隊大臣高天喜、大學士鄂爾泰的次子鄂實、一等公策楞之子特通額,皆在此戰中殉國。}

{就連兆惠本人也是九死一生,臉上和小腿負傷,坐騎中槍倒斃,易馬再戰又被刺斃。}

{從十月初開始,一直到次年的正月,天寒地凍,清軍整整堅守了三個多月。}

{生死關頭,兆惠派出數名索倫兵突出重圍,急赴阿克蘇向舒赫德求救。兆惠的奏報也很快送至京師,乾隆這才冷靜下來,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在上諭中,乾隆深刻檢討了自己的過失,說“向來之輕視逆回,乃朕之誤,又何忍妄進輕敵爲兆惠之責乎。”}

{同時,乾隆連下十幾道諭旨,令舒赫德、阿里袞、愛隆阿率精銳騎兵萬餘趕赴葉爾羌,又下令調西安八旗駐防軍二千、綠營兵三千火速馳援。}

{乾隆還對被圍將士給予從重獎賞,兆惠由一等武毅伯晉爲一等武毅謀勇公,加賞紅寶石帽頂、四團龍補服。}

{殉國諸將也得到了極優的撫卹。因被圍而從優封賞,這在大清開國以後尚屬首次。}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看着乾隆說的那句話,再次感嘆崇禎輸的不冤。

一等公是公爵的最高等級,再往上就是“王”。

兆惠不是清朝宗室,沒有封王的先例。

也就是說,兆惠一步升到了他所能獲得的最高爵位。

更難得的是……

乾隆竟將被圍的責任攬到了自己身上!

這對一位乾綱獨斷的皇帝來說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

皇帝把鍋背自己身上了?!

“乾隆……這個皇帝……”

李治都能想到,這諭令一出,天下將領必定皆以死報君恩!

因爲皇帝講理……

……

{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正月,援軍抵達葉爾羌附近,黑水營之圍解除。}

{而在戈壁荒漠之中被圍了整整三個月,營中士兵個個面黃肌瘦,衣衫襤褸。}

{被圍期間,沒有吃的,他們就殺馬充飢。馬匹不夠吃了,就煮馬鞍、皮帶、箭囊充飢,這些東西耐消化,着實幫他們頂了一陣子。}

{還吃了三個月人肉。}

{三個月人肉那是沒有的,那都是文人臆測。不過根據最近解析的滿文檔案來說的確是吃了,只是沒有文人說的那麼誇張罷了。}

{真·壯志飢餐胡虜肉!}

{經過五個月的休整後,乾隆第二次派兵征剿大小和卓,這一次仍以兆惠爲主將,統帥大軍二萬,馬三萬匹。}

{經過清軍將士富德、明瑞、兆一番浴血奮戰,到了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十月二十三日,前線捷報遞至京師,回部之戰宣告結束,廣大的新疆地區重新安定下來。}

……

大唐。

李世民看着天幕又開始覺得有點牙癢癢了。

開元盛世!

多好的局面嗎!

他現在一想到潼關、睢陽就是一陣心痛!

不行!朕不能忍!

“觀音婢,朕去去就來!”

長孫皇后欲言又止,只耽誤這一瞬,人影已消失不見。

不是……真就吃飯睡覺打李隆……

“咦?陛下?”

人影又回來了!

李世民一臉尷尬的看着皇后。

“他那裡有點事,朕還不是不打擾爲好。”

……

大唐·玄宗時期

抱頭蹲防李隆基目瞪口呆的看着瞬間消失不見的太宗皇帝。

隨即看向一臉嬌羞捂着胸口的楊玉環。

“……還能這麼辦啊?”

李隆基找到破綻了!

……

大宋·孝宗時期

趙昚的臉一陣青一陣白。

最後還是把那反胃的情緒壓了下去。

“朕還是不夠勇武有力!”

“區區幾句話……”

趙昚一拳砸在憑欄上。

朕絕對不允許自己拖岳飛的後腿!

“來人!朕要看宰豬!”

侍從:……什麼鬼毛病……

……

天幕上。

一衆草原遊牧打扮的車隊向南而行。

車隊連綿不絕。

男女老幼互相扶持。

……

【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二月初二。】

【渥巴錫等人開始行動,他們先令士兵秘密幹掉了駐紮在土爾扈特牧地內的俄國駐軍,隨後率領部衆三萬三千餘戶、十六萬九千餘人,離開居住了近二百年的伏爾加河流域,啓程返國。】

【獲知土爾扈特部東歸的消息後,沙俄一方面令伏爾加河附近的俄軍追擊。】

【一方面要求哈薩克的努爾阿里汗和阿布賚汗出兵堵截。】

【同時,沙俄官方向駐守烏里雅蘇臺的定邊左副將軍車布登扎布發出照會,並給出土爾扈特部諸首領的名單,請求清廷不要收留該部部衆。】

【土爾扈特部出發後,迅速渡過烏拉爾河,進入哈薩克大草原。】

【一路上,他們不斷遭到哈薩克騎兵和哥薩克的襲擊,加之途中多荒漠、戈壁,馬駝倒斃,部衆死傷,大量減員。】

【爲了避開哈薩克軍隊的攻擊,渥巴錫率部衆繞道巴爾喀什湖西南的戈壁行進,進入七河地區。】

【渥巴錫派出策伯克多爾濟率百餘人先行,與駐守伊犁的清軍官員取得聯絡。】

……

天幕上。

乾隆坐在龍椅上,看着底下一臉不同意的大臣們,臉上不動聲色。

“爲引渡阿睦爾撒納的屍體,我們與沙俄已經鬧得很不愉快了!”

“後因沙俄收留準部叛軍、私自在邊境修築廬舍,再起爭端,一度斷絕貿易和外交往來。”

“如果這次清朝收留土爾扈特部衆,則很可能會引發兩國的戰爭!”

乾隆聽着,還是沒表態。

“此外,如何處置舍楞也是個難題,他率部衆歸來固然是件好事,但是他畢竟參與過準部叛亂,還殺死過我軍將領,按律,應當處死!”

……

【乾隆三十六年(1771)四月十一日。】

【乾隆諭令“舍楞等人自願歸來,應特加恩賜,不可令其疑懼。”】

【理由是:“舍楞一人,豈能聳動渥巴錫等全部?且俄羅斯亦大國也,彼既背棄而來,又擾我大國邊界,進退無據,彼將焉往?”】

【接着,乾隆讓車布登扎布明白地告訴舍楞:“(你率衆歸來)不但不治罪,而且施恩。”】

【隨後,乾隆又令伊犁將軍派出軍隊,前往邊境地區接應土爾扈特部衆。】

【並傳諭左、右哈薩克首領,不得阻攔土爾扈特部東歸。】

……

炎漢·明帝時期

劉莊看着天幕突然嘆氣。

他那個兒子啊……遠不如乾隆。

其他不說,救援玉門這事他居然還要考慮!

十三將士歸玉門……

劉莊無奈苦笑。

這難道是什麼光榮的說辭嗎?

這是對朝廷不作爲的控訴啊!

“唉……”

……

大唐·德宗時期

李括再次想起未來裡的安西軍。

那是真的無可奈何……

但既然知道了,他就不會放棄安西軍!

因爲……

“這恐怕是最後一支只忠於大唐的軍隊了。”

……

大清·雍正時期

雍正很滿意。

這套舉動說明了他甘願冒着與沙俄開戰的風險,不惜破例赦免曾經的叛逆。

也要保護這些不遠萬里、迴歸大清的人。

“這纔是大國之君的風範。”

“不愧是愛新覺羅家的人!”

……

【五月二十六日,策伯克多爾濟的先頭部隊與清軍接洽。】

【六月初五,土爾扈特部衆到達伊犁河畔,此時該部僅剩下一萬五千八百戶、六萬六千餘人,不及出發時的一半。】

【清軍將領伊昌阿、碩通等人在此等候,向土爾扈特部衆分發牛羊、口糧。】

【隨後,土爾扈特部衆被暫時安置在伊犁周邊,他們“或衣服破爛,或靴鞋俱無,其幼孩有無一絲寸縷者”。】

【“途中甚少果腹而食。至此飽餐肥肉,內裡發燒,即坐入冷水中,爲此患病數日即死亡之”】

【爲賑濟土爾扈特部衆,乾隆先後從西北各省和蒙古地區徵集“馬牛羊二十七萬頭、米麥四萬多石、茶二萬餘封、羊裘五萬多件、棉布六萬多匹、棉花近六萬斤,以及大量氈廬”,用於該部牧民恢復生產生活。】

【七月初四,清廷理藩院就土爾扈特部東歸一事致書沙俄薩納特衙門,書中言道:中國皇帝已經降詔,決定收留、安置來歸的土爾扈特部衆,俄羅斯不可再向中國索取。】

【九月初八,渥巴錫等人在木蘭圍場伊綿峪覲見乾隆。】

【隨後,乾隆冊封渥巴錫爲“卓裡克圖汗”,策伯克多爾濟爲“布延圖親王”,舍楞爲“弼裡克圖郡王”,巴木巴爾爲“畢錫哷勒圖郡王”,將土爾扈特部衆分設四盟,以上四人各領一盟。】

【爲紀念這一盛舉,乾隆在避暑山莊普陀宗乘之廟內設石碑兩座,分別爲《御製土爾扈特全部歸順記》和《御製優恤土爾扈特部衆記》。】

【上面詳細記載了土爾扈特部東歸以及清朝安置、撫卹的經過。】

【碑文稱:“土爾扈特攜全部、舍異域,投誠向化,跋涉萬里而來;自斯凡屬蒙古之族,無不爲我大清國之臣。”】

【至此,當年衛拉特蒙古四大部全部歸入清朝的大一統版圖之內。】

【而它的另一個意義則是,它標誌着乾隆盛世達到了“全盛”】

……

昨天下午去看了哪吒2

果然,名爲“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的迴旋鏢也插在了我身上。

所以今天把黑水營的過程大概描述一下。

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578章 應州大捷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08章 賤民脫籍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53.第245章 天可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94.第92章 攜民渡江?是衆望所歸!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406章 劉邦:乃公管這個叫做轉移矛盾!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17.第211章 李淵:老子早想反了!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11章 打賞獎勵。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578章 應州大捷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02章 朱元璋龍馭賓天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708章 賤民脫籍302.第293章 第三位逃亡長安的皇帝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111.第107章 華佗亮斧:曹操,我來給你治頭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660章 崇禎:這有一口鍋,楊卿你看?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53.第245章 天可汗!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621章 萬曆三大徵寧夏哱拜之亂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12章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