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

大漢·景帝時期

“哎呦~十分哦~”

小劉徹滿嘴油光的故意道:

劉啓額頭青筋跳動。

拳頭下意識握緊。

他目光不善的看着小劉徹。

“你吃飽了。”

小劉徹下意識道:

“沒有。”

劉啓管你有沒有!

朕是皇帝!還是你阿父!

朕說你有你就有!

他拎着小劉徹的脖領就往外走。

“吃飽喝足,跟我下地推耕!”

小劉徹:!!!

“不要啊!!!!!”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那近乎翻倍的疆土,喃喃自語着:

“若是沒有這盛大武功……乾隆應該就廢了。”

劉莊給阿父阿母倒了一杯水,撇了撇嘴道:

“聰明絕頂武功光耀有什麼用,又不用正道上。”

劉秀接過水杯沒說話。

乾隆唯一的詬病,就是沒能承接雍正的思想。

但想一想……

那些武功盛大的同時又有愛民之心的,又有幾個呢?

劉秀抿了一口。

唯有朕與唐太宗爾。

……

大清·乾隆時期

老皇帝臉色不變心中卻暗鬆一口氣。

十分……最起碼保底是有了……

現在就看上限是多少了。

……

【外交策略:姿態強硬。】

【清初諸帝對外洋諸國的“朝貢禮”往往考慮雙方力量的強弱,再決定如何看待對方的身份,依其身份來決定款接禮儀。】

【當這些國家弱小,清朝便要求對方行不對等位階的“朝貢禮”,建立雙方的君臣名分。】

【當這些國家強大,清帝國便採取優待使者、採行對等位階的“客禮”。】

【從清朝與俄國的往來,可知順治皇帝依據“朝貢禮”方案,視俄國使者巴伊科夫爲貢使,故要求俄使行“跪拜禮”,但俄使堅持國交平行,使順治皇帝驅逐俄使,不予接待。】

【後來,康熙皇帝雖成功讓俄國使者尼果賴行“跪拜禮”,但已察覺“朝貢禮”不可行於俄國的端倪。】

【因此,康熙中期的對俄政策已有轉變,尤其是準噶爾騷擾和中俄邊界問題,使康熙皇帝與雍正皇帝皆採取對俄親善的政策。】

【優待俄國使者,視俄國爲敵體之國,其款待俄使時不完全依照“朝貢禮”的方案,變通俄使的覲見儀式。】

【如俄國國書不再放在黃案上進呈,而由雍正皇帝親接國書。】

【由此可知,康熙、雍正皇帝已瞭解俄國不比屬藩,無法強加“朝貢禮”,改行“客禮”與俄國對等往來,並透過理藩院處理對俄事務,與俄國樞密院交涉,迴避中國皇帝與俄國沙皇的位階問題,訂約互市,讓俄國不再支持準噶爾。】

……

大唐。

李世民現在開始考慮一個問題。

天幕嘴裡這一套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總結歸納無非四字。

“居高臨下……”

“驕必敗之……”

一旁魏徵微微行禮,開口道:

“陛下所言正中歷代雄爲之主之要害。”

“我中國,地大物博,物寶天華。”

“文化重土地而好靜,主張內斂。”

“又因重農輕商,只以農業生產做爲唯一能夠創造價值的工作。”

“歷經千年,至明清,周邊小國紛紛臣服,天朝上國心態已成,再難平等看待其他國家。”

“然,國與人同。”

魏徵看着認真傾身聽講的李世民,沉聲道:

“人皆不喜趾高氣揚之輩。”

“國也不喜恃強凌弱之輩。”

李世民忍不住打斷魏徵的話,開口道:

“魏卿所言甚是,但天幕彰顯未來。”

“朕輔助小邦而不得受益。”

“此又如何破之?”

魏徵微微一笑,輕聲道:

“只是顏面相同,以禮相待而已。”

“非以實事助之。”

“就算助之……也要拿回收益。”

一旁的房玄齡幾人聽到魏徵此言,皆側目相視,遲疑道:

“魏侍中……這有點兒巧言令色了吧。”

魏徵挺直身板,大方回答道:

“諸卿實言相告於我,爾等不喜巧言令色之輩。”

“但心中真就曾爲有過一絲欲聽軟言柔語之意嗎?”

魏徵一段話直接把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幹沉默了。

怎麼可能沒想過呢?

他們目光悠悠的看着魏政……

但這不是有你嗎……

話說他怎麼突然變了性了?

房玄齡與杜如晦對視一眼。

心中有了一絲瞭然,隨後齊聲道:

“魏侍中此言有理。”

而有一些人則還在嘟囔着有辱斯文。

李世民瞥了一眼那些人,波瀾不驚。

魏徵則再次默默不語

……

【當準噶爾完全平定後,乾隆重新調整對俄關係,要求俄國應遵守“朝貢禮”的規範,並透過關閉邊市,迫使俄國簽訂新的《恰克圖條約附款》】

【堅持中國尊於俄國,不再允許俄國的正式使團赴京談判,銷燬雍正朝兩次遣使俄國報聘的官方紀錄,掩蓋康熙、雍正皇帝曾視俄國爲敵體,待以客禮的事實。】

【從乾隆朝對俄政策的轉變,可知清朝不再承認有“敵體”的存在,也摒棄了講求對等位階的“客禮”】

【不再是“客禮”與“朝貢禮”並存的彈性路線。】

【當有外洋國家遣使來華,清朝便採取“朝貢禮”的方案,要求這些國家進表文、貢方物,將其使者視爲貢使。】

【試着讓這些國家接受“朝貢國”的政治身份,成爲清朝皇帝的“外臣”。】

【但當清朝鞭長莫及、無法強迫這些外洋國家稱臣、進表、納貢時,便將這些國家視爲不受天子教化的“外夷”,斷絕與這些國家的政治關係,不再設法將之變爲屬藩。】

【只允許通商關係,將之歸入“互市國”的行列,並借互市制度。】

【作爲“朝貢禮”的補充方案,迴避外洋諸國是否稱臣的難題,爲不受“賓禮”約束的國家預留轉圜的空間。】

【這樣便不須改動賓禮體制,也將外洋之國歸入“天下秩序”之中,解決了“天下秩序”在實施上的缺憾。】

【評價A級·得四分】

……

{難怪……所以從賓禮體制的改動上可以看出,爲什麼乾隆堅持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必須行三跪九叩禮。}

{因爲其根本理由不是虛榮的面子問題,而是事關乾隆對“天下秩序”的政治理想與體制設計。}

{……這人真他媽是個天生的皇帝精……}

{從未如此體會過一個抽象概念能能這麼具體!}

{他簡直就是政治本治!}

{……有時候歷史真的說不準,千百年裡最把政治玩出花活的皇帝,偏偏碰上了最需要機制改革的時代……}

{此時的英國國王叫喬治三世,雖然他在歷史上不太有名,沒有什麼維多利亞女王那樣有名,不過其實也挺了不起,他在七年戰爭中帶領英國戰勝了法國。}

{七年戰爭時間上從1756打到1763年,也就是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二十八年。}

{戰爭的目的,就是奪取殖民地和爭奪世界霸權,所以戰場不光有歐洲大陸,還打到了北美、中南美、印度和菲律賓這些地方,打得是非常慘烈,所以後來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認爲,這纔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的結果,是英國勝利了。}

{英國從法國人手裡奪取了加拿大、佛羅里達,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區。}

{從此英國成了海上殖民霸主,被稱爲日不落帝國。}

{換句話說,這場戰爭標誌着,英國成了世界第一軍事強家。}

{而此時的清朝,還自認爲是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所謂“天朝上國”。}

{四周國家都是蠻夷之國。}

{最可氣的是,他們什麼都知道,但從未想過改變……只想着“大清億萬斯年”}

……

大宋·仁宗時期

趙禎明白這一分扣哪去了。

在天朝上國心中蠻夷之國還分爲兩類。

一類是明白事的,“傾心向化”,願意派人進貢,表示臣服,學習先進文化,這類國家就叫屬國,就是藩屬國、進貢國。

另一類呢,是沒開化,不懂得向“天朝上國”學習的重要性,因此不進貢的,這些叫“化外之國”。

所以不管是從上古三代、大唐盛世、還是以後明清。

大家的心目中依然是存在三個世界的。

天朝上國是唯一的第一世界。

屬國是第二世界。

那些不進貢的國家則是第三世界。

現在看來,這般天經地義的世界竟是錯的……

……

大明·天啓時期

朱由校不想承認。

但他確實瞭解乾隆的想法。

自“天可汗”後,歷朝歷代都特別重視屬國的數量。

因爲“萬國來朝”、“四夷賓服”向來是統治成功的重要標誌!

是皇帝最引以爲自豪的一個重要成績!

“功績啊……”

雄才偉略四字,遮蔽多少英雄人物的眼睛。

“不過英國是哪啊?”

朱由校晃了晃脖子,從堪輿圖上擡起頭。

“怎麼找不到啊?”

魏忠賢小聲道:

“陛下,要不要問下那些紅毛番?他們應該知道。”

朱由校揮了揮手道:

“這事就交給你辦了。”

“還有那什麼法國……南美……這些亂七八糟的地方都問明白了。”

魏忠賢點了點頭,最後實在忍不住道:

“陛下可有開海之意?”

朱由校身子一頓,隨後慢慢轉頭看向魏忠賢,眉角一挑道:

“三寶之位空缺已久。”

“勤勉之。”

魏忠賢眉角染上一絲喜色。

“奴婢這就去辦!”

朱由校平靜的看着魏忠賢遠去的身影。

“心挺野啊……”

……

大清·康熙時期

“該國在西洋之北,在天朝之西北。其名英吉利。”

康熙聽着宦官傳達於傳教士的話,陷入沉思。

法國他知道……那些蒸汽機什麼的他也知道。

但這英國……

怎麼以前沒聽說過呢?

這麼一看兩個國家離不遠啊……

“讓戶部把自開國以來的對外貿易單都拿來。”

康熙打算查一下貿易往來。

畢竟錢不會撒謊。

……

【民生經濟:乾隆的民生分兩個階段。】

【一個是“盛世”階段,一個是“盛世崩塌”階段】

【第一個盛世階段,手工業與商業都很發達。】

【雖然進入了所謂的“全盛之時”,但由於長期以來土地兼併和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及其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

【各族人民的反抗鬥爭也在迅速發展。】

【乾隆三十九年(1774)八月,因“年歲歉收,地方官額外加徵”百姓無法存活,清水教首領王倫起義。】

【義軍連克壽張、堂邑、陽谷,所到之處,秋毫無犯。】

【“收人心,不殺掠,一切食物均易之以價。有一賊食人梨而少與值,立斬之,而倍以償。於是無知細民,鹹謂賊無所害,而稍有知識者,亦圖苟安,不思遠避”。】

【百姓支持義軍作戰,“隨賊同行,爲之刈草、磨面、煮飯,甘心執役”。】

……

天幕上。

一羣紮起發巾的婦女手持雙刀與清朝將士進行巷戰。

手持火器的清兵向四周房屋射擊。

火焰簇動中,一枚枚磚瓦碎石從房屋內襲來。

……

【義軍克臨清舊城,新城久攻不下。】

【當時運河回空糧艘阻橋閘,不得前進。】

【義軍組織縴夫助戰,又集糧艘爲浮橋,意圖北進。】

【九月,舒赫德率京兵大至,義軍寡不敵衆,據守舊城,奮死抵抗。】

【“拒守甚堅,各出死力抵禦,且有婦女執刀迎敵”】

【有烏三娘者,兗州人,年二十許,娟媚多姿,而有膂力,工技擊。】

【其夫某,能爲角抵戲,俗所稱走馬賣械者也。嘗與三娘挾技走楚豫間以餬口,而三娘技實過其夫。】

【嘗患瘍,遇王倫治之而愈,不受值,且助以貲。】

【三娘感其惠,願爲義女,夫卒,遂依於其家。】

【王倫破壽張諸役,三娘皆從,而更招致其當日同賣械者十餘人】

【當城破王倫陷敵兵重圍,“三娘率諸女巷戰,短兵相接,諸女次第死,三娘獨揮兩刃,能捍蔽鋒鏑,忽於馬上躍升屋,自屋而樓……官軍圍三匝,矢炮擬之若的,三娘揚袖作舞狀,終莫能傷”。】

【義軍“復踞屋內死守。牆壁堅完,路徑逼窄,官兵即放火焚燒,賊人上屋放槍,並飛擲瓦片,又手執紅旗招呼匪黨,並不言語”。】

【清軍音濟圖探得王倫確實住處,帶前鋒繃阿爾圖等直入屋內,將王倫擒住,正在捆縛間,兩廂突出十數起義者,一擁至前,音濟圖猝不及防,身受刀傷,起義者竟從絕境中將王倫奪去】

【而王倫雖一時脫險,終因局勢惡化,最後舉火自焚,“斷不肯投降”。】

【起義失敗後,清軍進行了血腥屠殺,“雖孩提無得免者”。】

……

大明。

朱元璋看着最後一句話,陷入沉默。

“腦袋別在腰帶上……”

馬皇后則看着那些手持長刀婦人,連聲嘆氣。

朱標現在明白乾隆爲何如此擴大“文字獄”的範圍了。

“忠義之氣,不依文字。”

“乾隆走錯棋了。”

……

【四十六年、四十九年甘肅循化蘇四十三、田五領導的撒拉族、回族人民起義。】

【甘肅回民起義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清朝鎮壓這次起義付出了沉重代價,“勞師二萬餘”,糜餉“百萬餘錢”。】

【各地秘密結社也很流行,不斷髮生民變和抗租,但規模最大的還是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發動的臺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範圍最廣的農民起義鬥爭。】

【綜合英國人記載的側面描寫,可知乾隆“盛世”與民生治理並無多大關係。】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清·嘉慶時期

嘉慶眼皮子一抽抽。

雖然他也看不上老爺子……但這分也太低了吧?

……國庫裡畢竟還有不少錢不是嗎……

嘉慶又想了想那錢都是從哪來的……

“算了……”

……

本來是打算多寫一下各族爲何起義的……

但還是見好就收吧,知道有這麼個事就得了。

……

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53.第245章 天可汗!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05章 隆慶開關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完本感言。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完本感言。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83.晚八沒更。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
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647章 李善長:看我神之一手!大獻祭術!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25章 盡行剿滅不留餘孽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第305章 晚唐標誌甘露之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20章 朱元璋:嘉靖?咱現在最恨的是朱棣!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206.第201章 一開始還不是廣神的楊廣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161.第157章 贏得倉皇北顧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253.第245章 天可汗!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605章 隆慶開關294.第285章 李亨:如果可以,朕想選懲罰!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完本感言。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章 光說不想學英語,倒是給個具體方向啊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完本感言。123.第119章 刻在DNA裡的名詞,北伐!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745章 “儒家聖君”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83.晚八沒更。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163.第159章 齊高帝蕭道成第304章 朱元璋:什麼?後代盡是奇葩?!第691章 《尼布楚條約》第533章 朱高煦的“烤乳豬”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