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

【西晉末年,中華大地上戰火紛飛,狼煙四起。】

【因最終被迫南遷,定都建康,史稱東晉。】

……

西晉·武帝時期

抱着兩個妃子的司馬炎黑着臉。

這事不是已經過去了嗎!

還提!有完沒完!

……

【而北方大地則上演了朝代更迭最爲頻繁的一幕,十多個胡人政權陸續登場,歷史進入五胡十六國時代。】

【紛擾的歲月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一支來自草原的部落出現,紛爭局面才宣告結束。】

【北方建立了中華大地上第一個由胡人統治的穩固政權,史稱北魏。】

【建立北魏的這支部落就是來自草原的拓跋鮮卑。】

……

大漢,

劉邦摸着鬍鬚若有所思。

自古華夷之辯是繞不開的話題。

北方士族雖然南遷,但應該還是有個別一些沒有走掉。

做爲一個一手建立穩定政權的開國君主,劉邦很清楚叔孫通那幫人設置的“禮儀”有多麼的直衝當權者的人性。

所以,劉邦露出個莫名的微笑。

你這北魏怕是來得了中原,出不去中原!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畫面極速推進,如雄鷹捕食般衝向疆域圖的東北方向。

最後停在大興安嶺一個崇山峻嶺、鬆海林濤之中。

一個古老的山洞,上面刻着鮮卑祭文。

『嘎仙洞』

……

【嘎仙洞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鄂倫春自治旗。】

【這裡是鮮卑拓跋氏的祖地】

【因原始的狩獵生活不能滿足部落需求後,他們沿着大興安嶺西麓向西南方向進發。】

【此時正是東漢初年,北匈奴西遷,南匈奴保塞,草原上出現了真空狀態,鮮卑部在拓跋推寅的領導下“南遷大澤,方千餘里,厥土昏冥沮洳”】

【來到了今天內蒙古呼倫湖一帶,然後又進一步南下,進入匈奴之地,成了匈奴別部。在茫茫的大草原上逐水草而居,過着遊牧生活。】

【到東漢末年,則進一步居住在上黨郡、河內郡。】

【公元258年,三國的歷史進入尾聲,拓跋氏二十萬人馬在首領拓跋力微的帶領下,到達了定襄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怎麼也想不到,那個年年攻打匈奴,總是送來人頭接受東漢賞賜的鮮卑,最後居然能成爲北方的霸主!

……

炎漢·和帝時期

劉順腦袋一蒙。

等會兒!

北匈奴空虛。

那不就是金微山之戰嗎!

……

炎漢·靈帝時期

劉宏盤算着。

皇甫嵩、朱儁、盧植。

曹操、劉備、孫堅、公孫瓚。

猶豫片刻,劉宏又加上了呂布。

也不知道這些人能不能掃蕩鮮卑。

……

大漢·獻帝時期

曹操捋着鬍子,眯着雙眼。

鮮卑……

心裡默默計算着打他們需要多少兵力。

反正,總不會比烏桓難打吧?

……

【公元310年,拓跋猗盧在定襄盛樂定都,國號爲代。】

【公元386年,被前秦滅亡的代國,乘淝水之戰後北方大亂之機在盛樂重新建國。開國皇帝是拓跋珪。】

【重建後的代國,不久又改國號魏,史稱北魏。】

【公元397年,拓跋珪打敗了慕容寶統治的後燕,將後燕的兩萬多“公卿尚書將吏士卒”予以收編。】

【公元398年,北魏把都城從盛樂遷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

北魏·孝文帝時期

元宏看着天幕上先祖的篳路藍縷的過往。

慕容氏是最早進入中原的鮮卑族人,漢化程度比較深,若非打敗慕容氏吸取了他們的統治經驗。

我大魏也不能快速的提升在中原的統治。

隨即低頭看了看手中寫好的改姓詔書。

“一切都是爲了千秋萬代。”

……

【初入中原,拓跋鮮卑就實施了“一國兩制”。】

【胡漢分治這個創始於十六國漢趙時期的治國手段,成功緩解了鮮卑與漢族的矛盾,使這個新興王朝在這片土地上站住了腳。】

【同時朝廷開始任用漢族官員,北魏形成了由鮮卑貴族和漢族士人共同執政的政權。】

【中原大地上胡漢雜居的區域不斷擴展,僅當時的都城平城地區,在建國短短五十年內就有一百多萬漢人遷入。】【胡風漢俗,相互雜糅,是北魏王朝普遍存在的現象。】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着天幕,思考着。

看這胡漢分治跟南中自治差不多。

但這需要當政者在雙方的團結和矛盾上保持微妙的平衡。

但粗觀那拓跋燾行事,他們還是保持着野蠻的胡人風格。

矛盾不減啊。

……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僅十七歲的拓跋燾繼位,繼位後的第三年,建立文廟祭祀孔子。】

【建立太學,要求鮮卑和漢族貴族的子女必須在此學習儒家經典。】

【徵請數百名漢族士人爲官治理朝政。】

【經一系列的漢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現了相對穩定的局面,國力不斷增強。】

【拓跋燾指揮北魏鐵騎先後滅掉大夏、北燕、西涼,使喧譁紛擾達一百二十餘年的北方重歸統一,形成了南北朝對峙的局面。】

……

東晉·明帝時期

正在打着五禽戲的司馬紹嘆口氣。

永嘉之亂後,跟隨司馬氏南遷的大族都是與皇室最親近、地位最高的世族。

那些留在北方的世族日子也不好過。

就算以塢堡自守,那也是有的守得住,有的守不住。

最後也只能與胡人合作。

“唉,一切都是爲了家族,都是爲了活下去。”

……

天幕上繼續播放着

平城,

市口處一大片綿延不斷的血跡,述說着此處曾發生過什麼。

……

【公元439年,三朝元老崔浩奉命編修北魏《國書》】

【公元450年七月,因《國書》揭露北魏拓跋族“國之醜惡”,三朝元老崔浩及其家族,以及與崔氏聯姻的其他北方望族,被滿門抄斬,牽連者多達三百餘人。】

【史稱“國史之獄”。】

【在這次打擊中,許多北方世家大族幾乎遭到滅頂之災。】

【拓跋燾本想通過撰寫《國書》褒揚鮮卑的光輝歷史,卻最終爲了平息鮮卑貴族的怒氣,誅殺了漢人四大家族,再次激化了漢族和鮮卑之間的矛盾。】

【漢化失敗的拓跋燾就如大霧草原上的雄鷹,找不到方向。】

……

南樑·武帝時期

剛剛用過素齋的蕭衍嘲弄一聲:

“史家素有不虛美、不隱惡、秉筆直書的良史傳統。”

“自己屁股乾不乾淨,你們這幫胡人心裡是一點數都沒有啊。”

……

大唐,

“阿耶……這?”

李承幹欲言又止。

李世民無奈道:

“拓跋燾的漢化傾向引起了鮮卑貴族元老的不安,漢人大臣權力的擴張也造成了他們的疑懼。”

“編修國史,是由來已久的傳統。”

“拓跋鮮卑進入中原以中原文化正統自居,自然希望用國史的形式記錄自己輝煌的歷程。”

“鮮卑雖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的歷史只能依靠口耳相傳。”

“那用文字記錄北魏國史,必定要任用既瞭解鮮卑歷史又效命於朝廷的漢族士人。”

李世民臉色怪異。

“但記錄史書又向來是不隱惡……崔浩又詳細賅備而無所隱諱。”

李承幹恍然大悟。

“所以,原本拓跋燾是彰顯對鮮卑的輝煌歷史,但其中記載的拓跋鮮卑早期許多不光彩的歷史,招來了衆多鮮卑大臣的不滿!”

“因爲此時的鮮卑大臣早就不是原始的鮮卑了,他們也接受不了自己的祖先那麼不光彩!”

李世民感嘆道:

“是啊,所以崔浩纂修的《國書》遭到了鮮卑貴族的強烈反對。”

“他們認爲《國書》是漢人對鮮卑人的公然挑釁,是對北魏的侮辱。”

“崔浩想不死都不行了。”

……

【隨着國史之獄後矛盾的激化,拓跋燾的生命也無奈地走到了盡頭,由於宮廷政變拓跋燾被太監所殺。如何讓拓跋鮮卑融入中原文化,是太武帝拓跋燾的未竟事業,只能等待後人來解決。】

【接下來的二十多年中,北魏一度陷入混亂局面,繼任的北魏帝王拓跋濬、拓跋弘也都沒有找到答案,情況反而愈演愈烈。】

【直到拓跋宏的出現,挽救了岌岌可危的北魏政權。】

……

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748章 道光皇帝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83.晚八沒更。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14章 李景隆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761章 《廣州和約》
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01章 玄宗卸甲 徽宗卸天下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37章 劉邦:乃公想了想,他可能不是乃公後代。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748章 道光皇帝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235.第229章 金刀之讖!劉氏主吉!劉黑闥: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334章 後周太祖郭威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283.晚八沒更。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14章 李景隆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第3章 北擊匈奴,南征百越!擴張之戰!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676章 崇禎的功績(完)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10章 報仇雪恨平定回紇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508章 大明皇帝:“完了!我廢了!”第594章 除倭寇朱紈之死第475章 朱元璋與元順帝聯手除掉脫脫,可喜可賀!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第525章 那朱老四擺明了是跟咱對着幹啊!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第761章 《廣州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