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

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覺得這朱可能是瘋了。

本以爲你們後來的會有什麼新東西。

到頭來你搞這個!

“均田制下的軍戶都亡了。”

“你還搞籍不準亂這套,還不如募兵制呢。”

四五歲的小趙煦玩着天星石,好奇的看向趙頊。

“阿爹,爲什麼不如募兵?”

趙頊將臉色紅潤的小趙煦抱到懷裡,嘆氣道:

“那些軍戶說是軍人,但他們可不是除了操練什麼都不幹。”

“首先,你要努力種地,種出來的糧食要給國家交很重的租子。”

“比方說,如果用了公家的牛耕地,你要上繳八成糧食給公家。”

“如果用的是自己的牛,也要上繳七成,剩下的三成纔是全家的口糧。”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能還要養豬、放羊。”

“如果在南方,可能要打魚。”

“農閒的時候你會被叫去參加訓練,這還是上司負責。”

“如果不負責,那就是擡轎子、蓋房子、看大門。幹雜活的僕人。”

“等到要打仗了,不消說,要扛上你的槍去戰場殺人,或者被殺。”

“如果你光榮戰死沙場,朝廷將接管你的妻兒,把她隨機許配給某一個光棍。”

小趙煦聽的嘴巴都張大了,

“這麼慘啊?”

趙頊深以爲然的點頭。

“就是這麼一個苦人兒。”

“這樣的生活,比起一般老百姓來說也是頗有不如。”

“好男兒,不當兵。”

“就是因此啊。”

“這朱元璋……挖了好大一個坑。”

……

【然而,僅僅有黃冊還不夠】

【因爲黃冊上雖然記載了每戶有多少土地,但是許多人在登記時不會說實話,而是隱瞞了大量的土地。】

【爲了清查全國的土地狀況,必須派官員到每一塊土地去,丈量土地的大小,並落實土地歸誰所有】

【再把這些信息統計起來,計算每家每戶有多少土地。】

【公元1387年,下令丈量全國土地,編訂土地清冊。】

【因冊中畫有每塊土地的方圓四至,重重疊疊,狀若魚鱗,故稱魚鱗圖冊】

【“魚鱗冊爲經,土田之訟質焉,黃冊爲緯,賦役之法定焉”】

【進一步解決賦役不均的狀況。】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着天幕羨慕不已。

“度田啊……”

通過清查,全國在冊的土地面積會大大,相應的皇帝稅收也會大大增加。

但土地直接和稅收相關,比起隱藏戶籍,那些人隱藏土地的動力更大。

這魚鱗冊就能大作手腳了。

……

季漢·懷帝時期

劉禪撓了撓頭。

“相父……這傢伙的腦子真活啊。”

“甲戶、人口、土地。”

“一環接一環的。”

諸葛亮輕搖羽扇,嘆口氣。

“以法治國。”

“不是這麼個法。”

……

{從秦漢到唐宋再到明清的戶籍制度變遷來看。}

{中國傳統社會並非是一個超穩定結構,是一段停滯的歷史。}

{而是一直變動不居。}

{曾經自發演進到近代的門口,又陰差陽錯出現倒退。}

{好吧,就是點名朱元璋!}

……

大明。

老朱的牙都快咬碎了。

筆都快折斷了。

馬皇后倒是很慶幸沒讓那些隨侍在進來。

不然指不定還要救多少人呢。

“你也別太氣……”

“咱能不氣嗎!”

朱元璋將手裡的筆扔在地上,怒氣騰騰道:

“什麼叫陰差陽錯的倒退!”

“他們是指鼻子罵咱不如元朝?還是不如宋朝!”

……

大明·嘉靖時期

朱厚熜暗自道一聲。

說得好!

但面上卻渾然不顯,端起身邊的茶杯,飲一口。

“明太祖規定,黃冊和魚鱗冊每隔十年就要徹底清查一次,以便掌握真實的數據。”

“但十年一次的普查根本不可能實施。”

“由於明太祖的苛刻和嚴謹,官員們戰戰兢兢、盡職盡責,還用了十二年時間才完成統計。”

“隨着行政效率的降低,後來的皇帝又怎麼可能完成十年一次呢?”

朱厚熜第一次覺得茶水都能變得難以下嚥。

砰!茶水自杯內濺到桌上。

“海剛峰!”

“憑你這段話朕就能誅你九族!”

海瑞從案牘上擡頭,理了理衣冠。

從桌後走出,站到皇帝面前,行禮道:

“陛下,從洪武元年到弘治十八年,約是一百四十年的光景都是太平時代。”

“按說土地數量應當增加,可是天下的土地反而減少了一多半。”

“其中湖廣、河南、廣東減少得最多。”

“這些失去的土地不是撥給了王府貴族,就是被猾民偷偷隱藏了。”

“不是刻意隱瞞,就是被賊寇佔據。”

“魚鱗冊與黃冊的缺陷是顯而易見的。”

朱厚熜看了他片刻,揮了揮手讓其餘人退下。

說了真心話。

“海瑞,你以爲這些事朕真的不知曉嗎?”

“朕讓你完善一條鞭法就是因此。”

“戶籍的劃分讓兼併不得遏制,魚鱗冊更是明目張膽的造假。”

“朕給你透個底。”

“大明朕是一定要治好的!”

“誰都不能攔着朕增壽!”

海瑞一開始都感動了。

直到最後……

不愧是你啊陛下。

“陛下準備何時動手?”

朱厚熜嫌棄的看了他一眼。

“你是真不會說話。”

“……朕打算看完自己的盤點後在動手。”

“查缺補漏,臣懂。”

“……懂就下去吧,朕看你看久了心煩。”

“……臣告退。”

……

【朱元璋是個天才。】

【跟漢武帝一樣是個當皇帝的天才。】

【他設計的制度成熟耐久,讓所有人都感覺動彈不得,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

【他的稅收結構雖然很原始,卻又由於太原始爲工商業的發展保留了一定的空間。】

【這是一個無法進化的政權,與進步和創新無緣】

【卻又由於穩定而能夠長期存在。】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輕哼一聲。

“別人不知道,朕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千秋一統,多少人求都求不來呢。”

李世民第一次覺得自己未來的兵變是對的。

“阿耶,這天下治理不是種地。”

“不是播了種子,除了草、蟲,就能收穫糧食。”

李淵橫了他一眼。

“朕知道!”

“但事在人爲!”

“你不做怎麼知道這行不通?”

“反正已經有人做了,看就是了。”

“若真能有三四百年的國運,用他又何妨!”

……

【明朝的整個官僚架構保證了行政工作的剛性。】

【這是一架自動運行的機器】

【雖然會年久失修,但指望這臺機器很快壞掉,又大錯特錯。】

【沒有人喜歡這個制度,但每個人又什麼都做不了。】

【而朱元璋設計的制度之所以穩定,得自他吸取元朝的經驗和教訓。】

【爲了天下不會出現第二個他,他保留了那些利於穩定的因素。】

……

大元。

忽必烈眼前一亮。

這麼說……

只要朕照抄這些制度就行了!

不管怎麼說,總比九十七的元朝強吧?

至於什麼四等人……

元朝都只有九十七年了!

還什麼四不四等的!

能收民心而予一人!

就是一等!

……

【而爲了避免元朝後期的官僚失控現象,繼續加強皇帝的權威。】

【朱元璋也將百官的權力盡可能回收】

【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必須由皇帝來定奪】

【這樣一來,中書省就成了眼中釘。】

【如果按正常發展,皇帝會和大臣糾纏很久。】

【但很明顯,朱元璋他一直就不是一個喜歡套路的人。】

【公元1380年,洪武四大案,揭幕了。】

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2.今晚八點無更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44章 “叫門天子”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403章 靖康之恥。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708章 賤民脫籍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
88.第86章 劉徹:朕有點喜歡曹操了。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704章 火耗清欠鐵面皇帝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615章 逆流而上的張居正第485章 暫停北伐開始內政213.第207章 換做是你,你反不反?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140.第136章 太康之治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242.今晚八點無更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544章 “叫門天子”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38.第232章 洺水之戰(下)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267.第259章 新的資料片正在打開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330章 五代十國後梁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155.第151章 李治限時返場。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789章 太平天國的餘燼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436章 嬴政: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第483章 國號大明建元洪武!268.第260章 第一位女皇帝武曌第52章 劉秀:什麼叫傲天啊!101.第99章 劉備入川,劉徹扔棋盤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598章 台州戰鴛鴦陣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403章 靖康之恥。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708章 賤民脫籍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