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

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

天幕上。

『後周』二字再次改弦易轍。

大大的『宋』字懸浮於天。

……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趙匡胤於含元殿登基稱帝。】

【因曾任後周歸德軍節度使,歸德軍治所又在宋州(今河南商丘)】

【因此定國號爲宋,改元“建隆”,趙匡胤即宋太祖。】

【建立宋朝後,對參與或支持兵變的開國功臣委以重任,對原來的後周文武大臣也一概留任,並對領有重兵的將領加官晉爵。】

【同時封七歲的郭宗訓爲鄭王、太后符氏爲周太后,居於西宮。】

【公元962年,郭宗訓離開京師,到房州(今河北房縣)定居。】

【公元973年,逝世。時年21歲。】

【宋太祖將郭宗訓葬於其父郭榮慶陵之側,諡曰“恭皇帝”,陵曰“順陵”。】

……

{不說得國正不正了,五代那時間段就不考慮這個了。他得位倒是挺順暢啊!從陳橋到登基,滿打滿算兩天,一場交火沒有,三辭三讓也沒有。堪稱絲滑無比!}

{這也說明趙匡胤對京城的掌控力比我們想象的還有深,而且……我懷疑那些大臣可能早就知道了!或者說早就有預感了!}

{太正常了,畢竟是五代啊,那時候的大臣估計在郭榮死後就開始琢磨誰來就躺誰了。畢竟立國十年的朝廷誰給你玩命啊。}

{韓通:你什麼意思!}

{……陳橋兵變裡唯一的倒黴蛋……不過範質、魏仁浦、韓通這三個託孤大臣周世宗選的還是相對比較有眼光的。}

{趙匡胤不是託孤大臣嗎?}

{不是,軍務都是由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同平章事韓通裁決。}

{世宗託孤的文武大臣很明確,張永德、李重進、趙匡胤都不在其列。}

{不對啊,王溥也是託孤大臣啊?}

{因爲其他幾個都做過一些抵抗,就他當天跪的最快。}

……

季漢·懷帝時期

諸葛亮看着一臉難過之色的劉禪出言安慰着:

“陛下莫要用不確定的未來懲罰自己。”

“你也不是周恭帝,未來也不會成爲周恭帝。”

劉禪垂淚哽咽道:

“但是……相父……未來的我的確辜負了阿父與相父的希望。”

“我也怕……怕會變成未來的那副樣子。”

諸葛亮聞言笑了笑,摸着劉禪的頭笑道:

“有兩件事我們要明白且牢記於心。”

劉禪微微彎腰,讓身形已經佝僂的相父摸着自己的頭,嘴裡也詢問着是何兩件。

“其一,我們要根據自己的行爲,而非某件具體的事件來判斷未來。”

“其二……”

諸葛亮拍了拍劉禪的肩膀,容顏雖老,但那雙眼眸依然如年輕時那般明亮。

“要敢於立志!敢於想象!”

“陛下,以復興大漢爲最終目標一路向前走吧。”

劉禪看着雙眸炯炯的諸葛亮,狠狠的點點頭。

“是!相父!朕要怎麼做!”

諸葛亮捋須微笑道:

“微小變化日積月累會帶來巨大的變化,君子豹變不外乎是。”

“所以,去背書吧陛下。”

劉禪臉一僵。

隨之後半句傳來,令他喜笑顏開。

“背一段就行了。”

“好!我這去背!”

望着胖墩墩的身影遠去,諸葛亮笑着點頭。

後人所說的幸福就是降低期待值,原來是這麼個意思。

……

西晉。

“很好很不錯!”

司馬昭鼓掌叫好。

“暗中積蓄!一朝奪權!”

“這纔是權謀的正經用法嗎!”

“這樣得國多好!多太平!”

“未來的我還是差了幾分啊!莽撞!太莽撞了!”

一旁的司馬懿看着自己兒子的這副嘴臉,滿懷欣慰。

這小子應該不會再做出當街刺殺皇帝的這種莽撞事了。

一旁的司馬昭繼續道:

“什麼得國正不正的。”

“李世民得國正了?但玄武門之變不擾民生啊!還打下偌大的家業!”

“他趙匡胤得國不正,陳橋兵變也不影響民生啊!沒準也能幹出李世民那樣的成績呢!”

白髮蒼蒼的司馬懿捋了捋長鬚,緩緩道:

“但周世宗提拔他,他這一回頭就顛覆後周。”

“未免有幾分欺負孤兒寡母之嫌。”

司馬昭回頭驚愕的看着老頭。

你瘋了?這話你也說得出口?!

不遠處正在處理公務的司馬師不動聲色道:

“周世宗北征回京即身染重病,安排後事。”

“但心中畢竟不是真信任趙匡胤,否則怎麼不安排他當託孤大臣。”

“而且他也真沒懷疑錯……”

司馬昭眼睛一睜,頓時跟上思路。

“的確……能用幾句言語就約束兵將不騷擾京師。”

“那什麼韓剛有所反應就被將領滅門。”

“這些無一不說明他在禁軍中的威望、勢力甚大。”

“再加上那什麼義兄弟……整個禁軍的中下層兵將是聽誰的還真不好說呢!”

“嘖嘖嘖!”

司馬昭摸着鬍鬚,喜笑顏開。

“我更喜歡他這種得國模式了!”

“反應小,速度快,局勢盡在掌握!”

“不聲不響就得了家業!”

“一點不像劉裕與李世民!”

想到這兩人,司馬昭一陣厭煩。

“開國之君能打就算了,高祖世祖也能打。”

“但誰家開國之君像他倆那麼不要命的能打啊!”

“還偏偏能打出一份基業!”

司馬懿不置可否,司馬師略有疑惑。

“不對吧,唐太宗不是開國之君吧?”

司馬昭煩躁的擺擺手。

“我知道我知道!但你能記起來那個開國之君叫什麼嗎!”

司馬師一愣,看向司馬懿。

司馬懿手一緊,一根長鬚被拔了下來。

“子元,你還真別說。”

“子上這麼猛的一問,我還真想不起來了!”

“李隆基吧?”

司馬昭回頭大喊道:

“那是唐玄宗!”

……

【公元960年四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就起兵叛亂,北漢也趁機侵擾,後周太祖郭威的外甥李重進也準備在揚州起兵響應。】

【史稱“二李之亂”】

【面對突如其來的局勢,宋太祖沒有慌亂。】

【他先用高官厚祿和丹書鐵券穩住李重進,接着命趙匡義及趙普等人留守京城,自己領兵討伐李筠。】

【六月,宋太祖親率大軍進討。李筠退保澤州,城被攻破後,投火而死。】

【九月,李重進在揚州起兵。正好給宋太祖一個出兵平叛的理由。】

【十一月,宋太祖親率大軍圍揚州,當日破城,李重進合門自焚而死。】

【削平二李,宋代後周已成定居。】

……

{丹書鐵券,這玩意算不算地獄笑話?}

(寫作丹書鐵券,讀作催命符(狗頭)}

{反正拿到這個的差不多都死了。}

{有沒有用還不是皇帝一句話的事(狗頭)}

{最終解釋權歸商家所有,妙啊!}

{不過的確有人用過免死金牌且成功過,而且是從朱元璋手底下成功的,拿的還是唐朝的丹書鐵券,他叫錢汝性。}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倒了一杯酒慢悠悠喝着。

丹書鐵券?

只有當君王懷疑臣子想要謀反時纔會賜予臣子丹書鐵券。

一旁的楊玉環往嘴裡塞着葡萄,看向李隆基道:

“三郎,這個東西真的有用嗎?”

李隆基舉着酒杯,有幾分糾結。

“這東西……其實有點用的,因爲如果後面皇帝不認的話那自己的臣子會有芥蒂。”

“但相當於是個象徵意義,逢十惡,不赦。”

“基本小事上用不上,大事上用不了。”

“有這個東西地方上沒人敢動,但能拿到這玩意兒的地方上也沒人敢動。”

……

清·乾隆時期

捻着翠綠的玉珠,乾隆回想了一陣。

“啊,是錢家的那塊啊!”

一旁的和珅立馬捧話道:

“萬歲爺!您見過呀?”

乾隆捋須大笑:

“見過,朕還讓他們好好保存呢。”

“要朕說啊,還是錢家他們的行事風格做的對。”

“拿了鐵券就好好的以耕讀傳家,別總想有的沒的。”

“人吶,得懂得知足啊。”

和珅陪着笑臉豎着大拇指道:

“萬歲爺這話真真是真知灼見!是至理名言啊!”

“奴才回去就把這句話刻在牆壁上!日夜揣摩!”

乾隆點了點和珅,笑得合不攏嘴。

……

天幕上。

趙匡胤看着眼前的一衆將軍,誠懇道:

“人生如白駒之過隙。”

“所謂好富貴者,不過欲多積金銀,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罷了。”

“你們何不釋去兵權,購買良田,爲子孫立永久之業。”

“多置歌兒舞女,飲酒作樂,頤養天年。”

“如此,君臣間無猜嫌,上下相安,豈不爲好?”

……

【公元961年七月,宋太祖設宴招待石守信、王審琦等高級將領。】

【以“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穀,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的謀略收宿衛兵權。】

【除石守信無實權兼任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以外,其餘諸將皆被免去禁軍職位,只領地方節度使之銜。】

【而一年後,石守信也自請解除軍職。】

【其次,在節度使這個職務上,又學習唐明宗,對每一位將領進行一次“移鎮”,將他們調去別處藩鎮,防止他們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勢力滋長。】

【這種調防移鎮的做法,在宋太祖着手削弱藩鎮之權時得到推廣運用,也成了改革軍制的一部分。】

……

{杯酒釋兵權呢?}

{這不就是嗎?}

{那酒呢!}

{怎麼說呢……所謂的杯酒釋兵權是有藝術加工成分在的。}

{雖然杯酒是假的,但釋權是真的。}

{這些政治權術也足以見得趙匡胤的政治天賦了。}

{政治天賦不天賦的不說,反正這人愛看書是真的。}

{忽略杯酒,實際上宋太祖用的其實就是贖買政策,用土地財貨收購兵權。}

{不是雙方伱情我願的平等交易,本質是太祖逼迫將領放棄兵權。}

{你管他平等不平等,安穩就行唄!非得打生打死啊?那幫武將也不樂意啊。}

{五代啊……慌的不只是皇帝,武將也同樣慌啊!}

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1章 廁所政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283.晚八沒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
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752章 馳禁鴉片嚴禁鴉片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65章 李隆基:假的!都是假的!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96.第94章 周瑜:魯肅這個朋友我交定了!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747章 閉關鴉片官場玄機第578章 應州大捷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1章 廁所政變!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604章 朱厚熜:勁吔!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390章 天幕:不裝了,我攤牌了!就是要搞死下一任皇帝!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325章 招安與沖天大將軍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457章 元朝“四等人”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426章 宋朝特色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462章 流水的王朝鐵打的衍聖公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283.晚八沒更。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21章 劉恆的功績第435章 草原版鴻門宴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22章 禍基於桂林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28章 封狼居胥第403章 靖康之恥。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66章 劉娥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