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

大秦。

嬴政看得眼皮子直跳。

其餘衆人則面上不動心中焦急。

不懂事啊!

你們太不懂事了!

你們這是逼着皇帝重啓驪山陵啊!

挫骨揚灰……這太過分了。

幾人悄悄看向劉邦。

劉邦黑着臉。

這事怎麼說?怎麼勸諫?

說你未來不會被刨陵?

那也得皇帝信才行啊!

那問題來了,皇帝會信嗎?

……

大漢。

“其實乃公一直有個疑慮沒有解決。”

劉邦環臂看着天幕,正經道:

“你若是說後世子孫的風俗就是專門挖墳,這我是不信的。”

“但偏偏他們就是挖了。”

“那就說明有什麼緣由不得不這麼做。”

呂雉皺着眉頭。

“但不管什麼緣由,挫骨揚灰都太過了。”

劉邦摸着鬍鬚不言語。

他好奇的看着不可言說四字。

這挫骨揚灰的背後,一定是有不爲人知的秘密。

……

大漢·武帝時期

“既然沒說,那朕的陵應該只是盜了,對吧?”

小劉據看着問自己的阿父,迷茫了。

你問我呀?

衛子夫端着酒爵,敬過來柔聲道:

“陛下毋多慮。”

“看天上的言辭遮遮掩掩,這挫骨揚灰恐怕也是陷入一些爭鬥之中。”

劉徹接過酒爵,心中有些安慰。

對,萬曆那是倒黴!

朕天命在身,定是無憂!

“而且就算陛下被挫骨揚灰了又怎樣?”

劉徹:嗯?!

衛子夫當作沒看到,繼續柔聲道:

“陛下的功績照樣書寫萬古。”

“誰都不能掩蓋。”

劉徹下意識點點頭。

“所以揚了就揚了吧。”

劉徹將酒爵放下,心裡一陣彆扭。

衛子夫握着他的手,最後輕聲道:

“何況,也未必就揚了不是。”

劉徹:……

……

大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捏着眉頭。

本來他不想大興土木。

但盜墓和挫骨……

魏徵看着這一幕一時也無言以對。

這事……不佔理啊。

……

武周。

武則天看着天幕,波瀾不驚。

沒人能倒朕與先帝的陵墓。

沒有!

……

大明·神宗時期

“快傳太醫!”

宦官扶着胸口一片血跡的皇帝,高聲呼喚着。

……

【隆慶帝駕崩,但也爲萬曆留下了很好的內閣班子。】

【張居正、高拱、高儀都是能臣,而此時的內宮也非常安定,隆慶皇帝的正宮陳皇后與朱翊鈞生母李太后相處得非常融洽。】

【但是,隆慶帝本人在位時這些人之間就已經開始鉤心鬥角。】

【而在萬曆即位後,矛盾終於爆發了。】

【隆慶皇帝去世前後,太監馮保通過陳皇后和李貴妃取代孟衝而爲司禮監掌印,保留兼管東廠。】

【萬曆即位時,他還站立一旁接受百官跪拜。高拱因而指揮言官彈劾馮保。】

【張居正對高拱陽奉陰違,表面許諾協助高拱扳倒馮保,暗中指使馮保說服兩宮罷免高拱。】

【高拱曾感嘆主少國疑,在內閣中說“十歲太子如何治天下”,結果,馮保自己將其改爲“十歲孩子如何作人主”一句,並告知陳皇后和李貴妃,趁機誣陷高拱有心擁立藩王,引起兩人恐慌。】

【此外,高拱奏請爲陳皇后上尊號仁聖皇太后,李貴妃爲皇太后,雖然生母不加徽號以示區別,但此事確實激起李貴妃沒不滿。】

【隨後在兩宮支持下,六月十六日,朝會之上,馮保以萬曆名義宣詔歷數高拱罪狀,罷免其大學士職務】

【高拱伏地不起,被張居正攙扶而出。】

【隨後,高拱還鄉。】

……

{高拱執政四年,整頓吏治,提拔有真才實學的大臣,關注邊防事業,丈量土地,嘗試稅法改革。}

{明代的權臣有很多,但要麼受制於皇帝,要麼被同僚掣肘,能做到只在一人之下的卻很少,細數下來,可能只有于謙、楊廷和、高拱、張居正四人。}

{結果卻以這種近乎寡婦罵街的形式黯然下野,不知天下有志之士看到這一幕會有什麼感想。}

{這才哪到哪,真正的兔死狐悲還沒到呢。}

{大明啊……}

……

大唐·高宗時期

決定以武則天的方案修陵的李治李治挑了挑眉。

“這張居正……”

歷代但凡出現主少國疑的局面,都會出現一場輔政大臣之間的激烈搏鬥。

霍光與上官桀等人就是如此。

即便是人傑諸葛亮也難以避免李嚴背後插刀。

其間往往涉及頻繁的有關國家政令的調整變動,對國家的損害極大。

而張居正的手法則是點殺高拱。

保證了風波不擴散。

尤其是整件事情中,做的片葉不沾身。

“從內閣打探消息並向宮中告密的是馮保。”

“下旨罷黜定策老臣高拱的名爲萬曆帝實爲李貴妃。”

“張居正擺在檯面上除了向高拱保證自己的立場以外,就是充當好心人把高拱扶出宮去。”

“此等權謀手段,可謂天下一流。”

“野史傳你非相乃攝……”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啊。”

……

大宋·仁宗時期

“厚顏無恥之人!兩面三刀小人!”

羣臣激憤!

這高拱在經過了幾年的吏治整頓之後一定是有足夠厚實的班底。

如果想以常規手段掰倒他,即便是升任太后的李貴妃、即位爲帝的皇帝、擔任內閣次輔數年的張居正、新晉司禮監掌印的馮保聯手!

那也是一場曠日持久且難以取勝的政鬥!

但這張居正居然欺之以方!

用這種近乎潑婦罵街的形式,將所謂的君君臣臣、禮義廉恥踩在腳下!

借太后新君之口,將高拱狠狠羞辱一番,迫使高拱致仕!

“不着人子!”

趙禎冷眼觀看着激憤的羣臣。

他們只怕自己也被人如此暗算。

都沒人關心朕的陵墓如何。

看來,朕要學學嘉靖了。

……

【高拱被逐,內閣次輔張居正理所當然地成了內閣元輔。】

【六月十九日,十歲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在平臺單獨召見張居正。】

……

天幕上。

與幹清宮相對的雲臺門處。

小皇帝坐在寶座上看着眼前那身材碩長,長鬚至腹的長者。

“先生爲父皇陵寢,辛苦受熱。國家事重,先生只在閣調理,不必給假。”

“凡事要先生盡心輔佐,先生忠臣。”

老臣撩起衣襬,伏地啓奏道:

“臣叨受先帝厚恩,親承顧命,敢不竭力盡忠,以圖報稱。”

“方今國家要務,惟在遵守祖制,不必紛紛更改。”

“至於講學親賢,愛民節用,又君道所當先者,伏望聖明留意。”

……

【這次平臺召見,是小皇帝即位後第一次單獨與內閣元輔張居正對話。】

【在小皇帝方面,一是表示感謝他爲父皇陵寢奔波的辛苦。】

【二是在高拱被逐的情況下,要張先生盡心輔佐。】

【而在張居正方面,則是以顧命大臣、內閣元輔的身份告誡皇上,遵守祖制、講學親賢、愛民節用。】

【這個極力主張掃除廓清弊政的人,此時缺隻字不提改革,而強調遵守祖制。】

【非不爲也,實不能也。地位尚未穩固,時機還不成熟。】

【但他犯了一個跟高拱一樣的錯誤。】

【他們都把萬曆當成了小孩子。】

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477章 目標,南京!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761章 《廣州和約》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77章 目標,南京!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19章 斫棺戮屍!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
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724章 撤驛之變後勤兆惠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129.第125章 高平陵之變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477章 目標,南京!248.第241章 李世民:兩個制度,讓後代念我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61章 漢章帝,就很難評!105.第102章 孫十萬“威震”逍遙津!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385章 西夏:要地!司馬牛:給了!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63.第255章 大唐疆域臻於極盛!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276.第268章 多好的皇帝啊!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739章 白蓮起義乾隆駕崩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18章 順昌大捷岳飛北伐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480章 朱元璋:你才騎牆呢!咱那叫遠交近攻!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554章 奠基近現代的繁榮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761章 《廣州和約》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第692章 康熙親征噶爾丹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第336章 後周世宗郭榮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第509章 朱允炆:全體看我!我宣佈個事!第477章 目標,南京!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469章 千錘百煉磨筋骨萬里風雲自此始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619章 斫棺戮屍!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第583章 朱厚照:所有缺點都避開!剩下的都是優點!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219.第213章 李世民:那年,我手持兩把橫刀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