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

【隋文帝·楊堅】

【軍事成績:滅南陳,統一天下。

反擊突厥侵略,分裂突厥爲東西兩部。

DTZ稱臣內附,上隋文帝尊號“聖人莫緣可汗”,爲中華天子兼異族國君的首例。

評價A+,得四點五分。】

【制度建設:確立三省六部制度,精簡州、縣兩級,創立科舉制框架,地方官員三年任期制。

制定《開皇律》廢宮刑、車裂、梟首等殘刑,規定一概不用滅族刑。

定死刑復奏制,凡判處死刑的案件須經“三奏”才能處決死刑。

將獨立戶籍的府兵全部劃入州縣民縣的民籍中,按照均田制給予軍人及家屬土地耕種。

在全國設立驃騎府,讓均田制中的農民在驃騎府的組織下成爲軍人蔘與作戰或邊疆宿衛。

府兵制與均田制正式關聯,兵農合一。

評價S級,得五分。】

【外交策略:高昌、倭國、契丹、靺鞨、吐谷渾、突厥,朝貢覲見。評價B級,得三分。】

【民生經濟:嚴令各州縣覈查天下戶籍大索貌閱,用輸籍法規定每年對百姓戶籍進行覈查,評定戶等高低,讓隱匿戶口變得更加困難。

依照均田制授予隱匿戶口土地耕種,即便是奴婢部曲也在授田之列。

進行輕徭薄賦,縮短徭役。人年五十,免役收庸,戰亡之家,給復一年。

重新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於長安、洛陽修建糧倉,黎陽倉、河陽倉、含嘉倉、興洛倉、廣通倉、常平倉,存糧皆在百萬石以上,形成“開皇之治”

但晚年好大喜功,興建“仁壽宮”,踐踏律法,以關中本位忽視河北、江南民生。

評價A級,得四分。】

【用人識人:能夠禮賢下士,物盡其用。評價A級,得四分。】

【後世影響:結束自西晉之後的三百年亂世,“開皇之治”。評價S級,得五分。】

【總分:二十五點五分】

……

大漢·景帝時期

!!!

劉啓瞪大眼睛看着天幕!

什麼東西?!

比阿父還高出半分!

“你!”

配字在嘴裡醞釀了一圈終究沒說出口。

劉啓坐下來悶悶不樂。

還是軍事不盛啊。

“徹兒……”

小劉徹聞言看向劉啓。

“阿父會給你好好的積攢財富,積攢更多的錢糧。”

“而你……”

劉啓扶着劉徹還稚嫩的肩膀,肅穆道:

“定要像未來一樣,雪高祖之恥!”

小劉徹第一次在劉啓臉上看到了一種難以言說的不甘與嚴肅。

“阿父,我會像大父一樣愛民,也會像未來的我一樣。”

揚起一抹肆意的笑容。

“成就武帝偉業!”

“文、武!徹兒我都要!”

……

北宋·真宗時期

趙恆揹負雙手望着天幕,對身側開口道:

“古來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以婦翁之親,值周宣帝早崩,結鄭譯等奸臣矯詔入輔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其時雖有尉遲迥、宇文胄、石𢙏、席毗、王謙、司馬消難等起兵匡復。”

“但隋文帝猶假周之國力,不到半載而殄滅之。”

“於是大權在手,宇文氏子孫以次誅殺,殆無遺種。”

趙恆搖搖頭,點評道:

“竊人之國,卻戕其子孫以至無遺類。”

“其殘忍慘毒,豈有人心?”

一旁的寇準拱手道:

“陛下此言偏頗。”

“爲君者,以民爲本爲重。”

“隋文帝私德短缺卻不影響於國有功。”

“勤政不怠,賞功弗吝,節用安民,時稱奔馳。”

“綜帝生平,惟用刑失之嚴酷。”

“但志在攘外之以安民,而不欲致其朝貢以自誇功德。”

“勤於政事,又能躬行節儉。”

“在位時,把北朝的苛捐雜稅都除掉,府庫充實,倉儲豐盈,國計寬餘,實爲歷代所未有。”

“此乃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

“今陛下得意於東封西祀,廣建宮觀,勞民傷財……”

“夠了!”

趙恆漲紅着臉,指着寇準怒目而視。

而寇準只是躬身而立,看着地面一動不動。

“伱!你!”

憤怒的指了指寇準,

一甩袍袖,趙恆大步離去。

“唉……粉飾太平……”

……

大元·世祖時期

頭戴笠子帽,兩條發環垂在耳後。

一身紅色質孫服的忽必烈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

看着天幕,捏着手裡的公文。

“子聰,你說隋文帝是個怎樣的人?”

身後,一身高冠博帶漢家服飾的劉秉忠開口回答道:

“隋文帝性情嚴肅謹慎,令行禁止,勤於政事。”

“每天日旦之時聽政,過午而止,常忘疲倦。” “雖然吝嗇於財,但對於賞賜有功的人,卻很慷慨。”

“將士戰沒,必定給予優恤,且遣使者勞問其家。”

“愛護人民,勸勉農桑,減輕徭役,薄收稅賦。”

“奉養自己,卻力求節儉樸素,乘坐的車輿和御用之物,破舊了,就補修使用。”

忽必烈看了一眼手裡的公文,開口道:

“但是他猜忌心很重,喜歡苛求細察,並相信讒邪言辭。”

“那些有功的舊臣,沒有能夠從始到終保全的。”

“甚至是自己的子弟,也好像仇敵一樣。這不是短處嗎?”

劉秉忠笑道:

“陛下,隋文帝雖然待人嚴厲,但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是他堅持了一個重要原則。”

忽必烈看了他一眼。

“原則?什麼原則?”

劉秉忠淡淡道: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

天幕上,自西晉開始紛亂一幕幕的閃過。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

永嘉之禍,祖逖北征。

淝水之戰,氣吞萬里。

文帝漢化,侯景之亂。

周武帝統一北方。

最後代表紅色大隋吞併江南,一統天下。

下一瞬!

無邊無際的金光從天幕中蔓延開來!

蔚藍的天空染成一片金色。

金光縱橫交織,曲直轉折。

片刻後,

金色的千輻金輪懸於天際!

望着天上那看不到邊際的金輪,大興城內的百姓俱都跪下。

“轉輪聖王降世啊!”

“咱們陛下是轉輪聖王!”

“天下大吉!天下大吉!”

一些僧衆則當街坐下誦唸經文:

“佛告比丘,世間有轉輪聖王,成就七寶,有四神德……”

天上的金輪開始緩緩轉動。

一道道金色的水流憑空出現,纏繞在每個百姓的身上。

水流過處,衣物不溼又潔白乾淨。

老人變得鶴髮童顏,孩童變得敦厚壯實。

下一瞬,金水消失。

七彩的光芒籠罩大地。

光芒過處,地勢平整潔淨。

一株株綠芽破土而生,轉瞬結成麥穗。

大興城內陷入一片金色的麥浪。

大興宮內

氣喘吁吁的衆臣們趕來觀瞻神蹟。

天上的金輪中心出現一團白光。

白光下降。

輕飄飄的降臨在大殿前。

在接觸地面的瞬間,一道象鳴聲響起!

白光瞬間膨脹起來破碎開,

一頭八丈高的六牙白象甩着鼻子出現在衆人面前。

一些信佛的大臣不由自主的跪下叩首,更多的則是目瞪口呆。

其中也包括帝后二人。

ωwш●тт kдn●c○

又一聲象鳴聲起,衆人回過神來看向白象。

就見白象伸出長鼻,來到楊堅腳下。

看到這一幕楊堅立刻明白過來,看了一眼身後的獨孤伽羅,給其一個安心的眼神。

隨後踏上近尺寬的象鼻上。

身體緩緩升高,來到象背上。

一座金色的寶座在寬闊的象背中央。

楊堅邁步上前,隨後坐下。

……

大興宮前,

衆人看着天上漸行漸遠的白象,心中一片羨慕。

不知陛下會有何獎賞?

……

天上,

楊堅垮着臉。

是,有轉輪聖王異象是很好。

能長命百歲無病無災也很好。

但不需要大小便是個什麼獎賞啊?!

也不用真按佛經裡的描述來吧!

無有瑕穢是這麼解釋的嗎!

有些鬱悶的楊堅亂想着。

突然周邊白雲停住,楊堅回過神來不明所以。

隨即下了寶座,來到象背邊上附身觀看。

“這裡是……武功縣?”

楊堅正在納悶,白象又開始向前飛去。

……

武功縣

別館內

一聲嬰啼響起。

……

元朝人名好難記。

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82章 始!武!玄!洪!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514章 李景隆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8章 封狼居胥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242.今晚八點無更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
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369章 慶曆增幣!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82章 始!武!玄!洪!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312章 唐武宗功績第381章 “王”不懂人心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582章 始!武!玄!洪!第516章 白溝河之戰(上)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567章 朱佑樘:朕要以德服蒙古!第514章 李景隆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31章 朱高熾:我登基了!我死了!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28章 封狼居胥240.第234章 偏日常的一集242.今晚八點無更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66章 東漢之最!永元之隆!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第315章 大唐小太宗第468章 開局一個碗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第500章 朱標大明不可動搖的儲君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274.第266章 嘉靖:天幕啊,這人可別瞎復活第716章 乾隆教你做皇帝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