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天幕上新的一頁浮現,

紅色的漢土再次高懸於天。

但這一次,

一股濃郁的黑氣盤旋於紅色的漢土之上。

而漢土之上,一條赤龍在驅趕着那無處不在的黑氣。

但黑氣如藩籬般牢牢困住赤色的神龍。

使它不能升騰挪移。

這一幕讓漢初的一衆皇帝們全部都是臉色劇變,但又都無可奈何。

文字出現,天幕繼續播放着。

……

【漢元帝·劉奭】

【軍事成績:平滅北匈奴郅支。】

【公元前48年,劉奭剛剛即位,匈奴郅支單于心怨恨漢朝扶持他的仇敵呼韓邪單于,就與康居王勾結起來,在都賴水畔興建一座郅支城,將勢力向西域發展,威脅漢朝在西域的統治。】

……

天幕無視漢土上搏鬥的赤龍與黑氣,

鏡頭直接推到荒涼的西域上。

西域都護府。

“砰!”

“郅支是在找死!”

西域都護府的內,

一位偏坐側位,甲冑在身的壯年將軍將酒爵狠狠摔在地上!

“居然敢殺漢使!”

將軍怒髮衝冠鬚髮橫張!

而坐在上首的長鬚將軍也是面色暗沉。

壯年將軍略微平復心情後衝坐在上首的將軍拱手說道:

“都護!郅支單于剽悍殘暴,稱雄於西域,如果他再發展下去,必定是西域的禍患!”

“現在他遙居康居,既無城池固守,也無控弦之士!”

“如果我們召集屯田戍邊的兵卒,再調用烏孫等屬國的兵員,直接去攻擊郅支,他是守不住的!”

“西域地大荒涼,即使他想逃跑也沒有可藏之處!這正是我們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啊!”

坐在上首的將軍捋着鬍鬚,意有所動。

“陳校尉所言極是,但還是要上奏一下朝廷。”

壯年將軍一聽面有不忿。

“如今朝堂公卿皆是碌碌無爲之輩!”

“上報上去!他們不會同意的!”

都護長嘆一聲:

“但也不能無詔奉行啊,你下去吧,我去寫奏書。”

說罷,迴轉後堂。只留壯年將軍依然憤怒不平。

看着都護離去的身影,將軍咬咬牙轉身離去。

天幕一暗,隨之再次亮起。

就見壯年將軍與長鬚將軍已經騎着高頭大馬站在一羣大軍之前。

“諸將士!”

“郅支匈奴殺我大漢漢使!劫我大漢貨物!掠我大漢子民!”

“衆將士!我們做爲遙控西域的都護軍應該怎麼做!”

一衆身穿絳甲威武雄壯漢軍高呼着:

“殺!”

“殺!”

“殺!”

壯年將軍抽出寶劍高呼道: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衆將士隨我出征!”

……

【公元前36年,新任西域都護甘延壽及其部將陳湯對北匈奴發動攻擊,獲得大勝。】

【至此,漢朝消滅了最後一個虎視西域的勢力。以後的近40年,西域維持着和平狀態,絲綢之路也暢通無阻。】

【評價A級,得四分】

……

大漢,

翹着二郎腿的劉邦嘆了口氣,

一旁的蕭何明白劉邦爲何如此。

雖然“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很提氣。

但天幕前腳剛說評價不高的皇帝會掠過,後腳就直接評價劉奭的功績。

擺明了說他功績不高嗎!

陛下竟憂心至此!

‘人心可用,可惜皇帝怕是不行。’

‘唉,也不知道娥姁消氣沒有,這臺階挺涼的。’

劉邦再次嘆了口氣。

……

大漢·宣帝時期

劉洵暗自吐了口氣。

還行,打匈奴沒丟人就行!

後面只要保持民生與制度不變,功績應該還是不錯的!

……

【制度建設:廢陵邑制度,豪強無法遏制,進一步加快了土地兼併。評價E級,得零分】

【外交策略:將宮女王嬙賜婚於呼韓邪單于,安撫南匈奴,南匈奴至此開始守護漢庭漠北。後流傳爲昭君出塞,評價A級,得四分】

【民生經濟:受儒家賢良文學財政思想的影響,減少了朝堂對財政經濟方面的干涉,使得朝堂對地方失去掌控。廢除徙陵國策使得豪強坐大,百姓再次淪爲“盜賊”。評價E級,得零分】

【用人識人:不明是非,宦官弘恭、石顯污衊逼死漢元帝的師傅蕭望之,元帝事後知道卻只是痛哭而已,並無懲戒。儒家至此對元帝失去信心。】

【信任宦官石顯,將朝政全部委託他處理,事無大小,都由他彙報決斷,使得皇權旁落。】

【而石顯擅權期間,綱紀紊亂,吏治腐敗。但對於宦官危害國家,漢元帝始終未能悟察。】

【“孝元之爲君,易欺而難悟也”評價E級,得零分】

【後世影響:雖然留下了“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歷史名句,但漢業依然是就此遂衰。評價E級,得零分】

【總分:八分】

……

{因爲漢元帝不再像前幾位漢帝一樣腹黑陰險,在各個學派和勢力間反覆橫跳煽風點火最後在自己跳出來當裁判,所以從漢元帝開始皇帝就逐漸被那些儒家忽悠瘸了。}

{漢宣帝的黃龍元年就已經出現民多貧,賊不止的現象了,把西漢衰落歸於漢元帝一人不公平,漢元帝只不過加速了這一過程。}

{自巫蠱之禍後,文官和儒生就已成爲朝廷的主體。另外甘延壽和陳湯是矯詔出兵,名句全文爲:“宜懸頭槀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漢書上記載,漢元帝從小身體就不好,精神恍惚,總是失憶。繼位做皇帝之後,更是經常生病,在位16年大部分時間臥病在牀,身體虛弱精力不濟,朝政全部交給宦官石顯把持。}

{其實宣帝早就知道自己兒子性格柔弱還喜好儒術成不了器,明明有着更好的淮陽王可以選擇,但是顧念許平君還是不忍心廢太子。}

{孫子劉驁出生時,宣帝特別愛這個嫡孫,天天放在自己身邊,妥妥的孫奴一個,我覺得宣帝是期盼着自己兒子不亂折騰做個守成,孫子能做個盛世明君。}

{結果他孫子還不如他兒子,這匹千里馬,直接把漢朝拖向懸崖了。}

……

大漢·文帝時期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說的好啊。”

劉恆看着那一句擲地有聲的話語不由讚歎。

“陛下…”

殿下的一些大臣有些惶恐。

劉恆一看那些大臣的臉色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但這世界哪會有長盛不衰的國家呢?

三皇五帝,先王三代,春秋列國和秦朝,不都亡了嗎。

天幕一開始就說明了啊。

歷朝……

天下臣民不受戰亂就是他這一生最希望做到的事了,至於大漢萬年不衰……

“丞相。” 劉恆看向坐在下首第一位的張蒼。

“可否爲朕解釋一下荀子的《天論》?”

張蒼看着微笑的劉恆愣了一下。

隨後念起了《天論》的開篇

“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

大漢·武帝時期

“這病已是怎麼教兒子的!”

溜達一圈的劉徹又回到了長樂宮,看着劉奭的評價怒而拍桌。

“易欺而難悟?!這是個什麼評價!”

“讓人騙了都得夸人家騙的好是嗎!”

“居然還讓宦官把持朝政!劉病已都不給他講趙高之事的嗎!”

“他就這麼愛他的兒子嗎!”

越說越氣的劉徹連連拍桌。

“八分!他也就比胡亥強出有限!”

“那西域都護府還是他老子立的!”

“蠢貨!蠢貨!”

衛子夫連連安撫劉徹。

“還有那個孫子!天幕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比他爹還蠢嗎!”

“大漢豈能亡在如此豎子手上!”

劉徹氣呼呼的說了一通。

……

大明·坤寧宮

幫馬皇后收拾着爐竈的朱元璋看着天幕感嘆一聲。

“趙高幹政還只是一人,子嬰殺了趙高也就到此爲止了。”

“而這漢元帝卻是用了一幫宦官,徹底讓這幫子宦官登上朝堂!”

“漢宣帝英明一世,怎麼就生出這麼個蠢蛋?”

“咱的那塊‘內臣不得干預朝政,違者立斬不殆’的牌子就是給這幫人立的!”

朱元璋衝着馬皇后得意的一笑。

“怎麼樣妹子?咱聰明吧?直接從源頭給它斷絕!”

馬皇后白了他一眼。

“是是是,你厲害!那你有沒有想過後世有哪個子孫不把這話當回事又該如何?”

“他敢!咱打斷他……”

朱元璋剛怒氣說道,說到半截又停了下來。

“明白了?”

馬皇后斜了一眼他,語帶笑意的說道。

“你還想打斷他們的腿?那時候你都不知道沒了多少年了。”

“標兒仁孝,他不會忤逆朕的!他的子孫也不會忤逆朕!”

作爲把腦袋別在腰帶上起家的大佬。

他太明白什麼是縣官不如現管,什麼是管的了一時管不了一世了。

但他還是想把子孫的路鋪平,把那些可能出現的刺捋平。

但馬皇后這麼一點,他也明白這事的可能性不太大。

畢竟,人是會死的。

而不管你生前多厲害,死後都不會拿你當回事了。

天幕上的始皇帝不就是那樣!

標兒是個好孩子,他不會忤逆咱。

他兒子咱幫他養!也會是個好孩子!

但孫子的兒子呢?

沒咱看着會不會養歪了?

馬皇后看着朱元璋拉着個驢臉就知道這人又鑽牛角尖了,無奈的說道:

“行了,父傳子子學父!你能教導好兒子孫子,標兒就不能教好兒子孫子了?標兒教好的兒子也可以教好他的兒孫嗎!”

“對!對對對!”

左手一拍右手,朱元璋恍然大悟!

“妹子!你說的太對了!就像那愚公移山一樣!咱教好標兒!標兒教好他兒子!就這樣下去!我大明自然無礙!”

不鑽牛角尖的朱元璋挫着手看着馬皇后。

“還是妹子你聰明!咱重八上輩子不知道是積了什麼大德!能娶到妹子!”

“德行!”

馬皇后轉過臉,嘴角翹起不去看他。

“嘿嘿!”

一旁的朱元璋看着害羞了的馬皇后傻笑着。

聽着那透着傻氣的笑聲,馬皇后雖然嘴角帶着笑但心裡依然嘆了口氣。

事情哪有說的那麼容易啊…

……

天幕繼續播放着

【漢成帝·劉驁】

【公元前51年出生,公元前33年即位,公元前7年崩逝】

【軍事成績:平西南夜郎王。評價C級,得兩分】

【制度建設:成帝對宰相制度做出重大調整,更置三公,史稱“綏和改制”官制改革。】

【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又將御史大夫改爲大司空,由銀印青綬升級爲金印紫綬,兩者與丞相平起平坐,合稱“三公”同時改刺史爲州牧。】

【取消天子六廄編制,騎兵被廢】

【評價B級,得三分。】

【外交策略:無功無過。評價C級,得兩分。】

【民生經濟:建造霄遊宮、飛行殿和雲雷宮供自己淫樂。】

【流民衆多,“盜賊並起”。農民、貧民、刑徒、工匠及其他各階層反抗此起彼伏,沉重打擊了西漢王朝的統治,西漢王朝自此由盛轉衰。】

【評價E級。得零分】

【用人識人:提拔農學家泛勝之,泛勝之所撰的《泛勝之書》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下詔劉向總領校勘書籍,最早的分類法和目錄《別錄》《七略》就在此間問世,開創了世界上最早的圖書分類和編目工作的實踐。】

【寵幸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而趙氏姐妹迫害後宮,甚至脅迫成帝親手掐死了自己的兒子,導致漢成帝最終絕後,皇位只能由侄子繼承。】

【評價D級,得一分】

【後世影響:掌上飛燕、薄志荒淫。評價E級,得零分】

……

{亡國之君漢成帝,就算後面還有倆個皇帝,但是也沒有用了,畢竟西漢皇帝的信用被成帝已經用光了。}

{老實說,這人對外戚什麼的其實非常不錯了,甚至都超了。可是他死了,只有一起吃喝玩樂的酒肉朋友悲傷,其他人都不關心。}

{劉驁最終沒有成爲大漢的千里馬,也辜負了孝宣的歆歆期望,終是開啓外戚擅權,爲王莽篡漢埋下禍根。}

{劉敖:反正大漢沒亡在我手上(狗頭)}

{漢代到孝成帝以後朝政荒怠,民間的土地兼併也進一步加劇,可以說孝成帝時期在西漢走下坡的時候又狠踩了一腳油門。}

{劉邦:今天是愚人節,所以這肯定不是我的後代!(狗頭)}

不行,這樣寫不行。

(本章完)

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11章 打賞獎勵。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05章 不得其生!不得其死!受盡苦楚!永墮無間!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66.第162章 齊明帝蕭鸞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第三十二章:劉徹的功績不止打匈奴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169.第165章 李世民:唐宋?什麼宋!第632章 薩爾滸之戰。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272.第264章 武周結束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5章 嬴政是個什麼樣的皇帝?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543章 “主張南遷者,可斬!”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627章 萬曆三大徵平倭御朝104.第101章 劉徹:關羽!你嘴怎麼這麼笨啊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65章 蕭太后結束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787章 葉赫那拉顧命八臣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216.第210章 隋煬帝楊廣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256.第248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上)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11章 打賞獎勵。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337章 高平之戰!中國成其爲中國!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31.第225章 李世民:不浪我不會玩。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208.第203章 你不亡都沒天理啊。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609章 天幕大異象!紫氣三千里!第422章 以帝血!換衆生!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24章 趙二絕種?趙大繼嗣!198.第193章 齊亡隋立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803章 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