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

大漢。

劉邦摸着鬍鬚,看着最後那一句話若有所思。

“當牛做馬……”

話不是很中聽,但其中意思卻值得琢磨。

縱觀歷朝歷代,能讓百姓生活改轉的皇帝,就算身後名不好聽但餘德也都延綿到子孫後代身上。

而有一些皇帝自視甚高,也會被天下萬民教育了一番。

劉邦摸到了幾分輪廓。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本就奉行其道,只是身處道中而不知道。

今日,撥雲見日。

“皇權爲目,民心爲綱。”

劉啓愣了一下,隨即皺眉道:

“阿父,我不是不同意愛民,但皇權不在手裡又怎麼能治理天下,取得民心呢?”

劉恆看着他,笑了。

“高祖得天下時手握皇權嗎?”

劉啓愣住了。

劉恆繼續道:

“霸王堪稱天下王,他統一天下了嗎?”

“始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但秦朝二世便亡了。”

劉恆看着不說話劉啓,平靜道:

“歷代執政者皆口口聲聲以民爲本,但你看做到的有幾個?”

“而真正得民心者,又有哪幾個需要去爭奪皇權。”

“非不爭也,實爲不足道也。”

“得民心者得天下。”

“皇權,天下一份也。”

……

大唐·高祖時期

李世民看着雍正,知道這位皇帝又開創了一個新的紀元。

“非開國之君,得開國之實。”

一切手段,比一般的開國之君還要強出一分半。

李淵感受到李世民暗戳戳的視線,臉一下就黑了。

“你什麼意思?”

李世民連忙擺手。

“沒什麼意思。”

“那是什麼意思?”

“就意思意思……”

“朕在這跟你玩繞口令呢!”

李淵怒了。

氣洶洶的拍桌而起!

“你今天必須把意思說清!”

“不然,朕廢了你的太子之位!”

李世民“嘖”了一聲,一副不想說透但你非要逼我的表情。

“雍正心如匪石,不可轉也。”

“而阿耶你……沒有承擔天下垢的氣量。”

李淵氣急敗壞了。

“朕怎麼就沒有氣量了!”

李世民看了看他,搖了搖頭,剛要開口就被李建成打斷:

“寬仁容衆,遇事無斷。”

李建成直視李淵,輕聲道:

“阿耶,你不夠狠。”

李淵一瞬間就明白了李建成的意思。

wWW• тt kǎn• C〇

他避開了大兒子的視線,緩緩坐下,一言不發。

李世民欲言又止,又衝李建成小聲道:

“大兄……你這未免太傷他了。”

李建成輕瞥了一眼他。

“你覺得他是那種自怨自艾的人嗎?”

李世民噎住了。

……

【雍正在位的前六年,身體一直很好。】

【雍正七年冬天,他得了一場重病,幾乎喪命,好歹挺了過來。】

【到了雍正八年五月,身體才漸漸恢復。】

【這次病症主要爲身體時冷時熱,夜間難以深睡,飲食無常。】

【這些疾病,都沒有找出病因。】

……

{大概率是因爲長期熬夜、過度操勞有關。}

{當時的情況下,或許覺得貴爲皇帝出現這樣的症狀很不正常,但到了今天,長期熬夜的人大多是會出現這樣的症狀的,這就是一種亞健康狀態。}

{還有一個原因,此時的雍正已經五十多歲,正是身體由盛轉衰的階段。}

{按照現代統計學的規律,這段時間正是身體的新陳代謝由快轉慢的一個過渡期。}

{身體的很多器官運行到此時,長期積累的病變開始發難。}

{所以,五十歲到七十歲是最容易出現病患或者感覺“昨天還好好的,突然就去世了”容易引發遺憾的年齡段。}

{其實就是身體器官驟變造成的。}

{不過五十歲出頭的人平日裡總以爲還年輕,事業心和漸弱的身體形成反差,一般人心理上更是覺得“我從來沒病”,不檢查,導致會出現所謂的“突然發病”。}

……

大明。

“看見沒有!”

馬皇后看着朱元璋,臉色肅穆。

“以後不許熬夜!”

朱元璋還想嬉皮笑臉的打趣自己是“非人哉”

但看到馬皇后眼裡的深切擔憂,話到嘴邊還是改成了另外的意思。

“咱懂得,放心,以後有熬夜的事就讓軍機大臣幹。”

“咱和標兒都歇着。”

馬皇后點點頭,片刻後又道:

“……也不能所有事都扔給大臣……”

朱元璋想了想。

“那就換班倒!”

“天幕都說了,要當牛馬嗎!”

“咱這是給他們成龍象的機會。”

“是福報!”

“他們會感恩的。”

朱標嘴角忍不住抽搐。

但也別說,相比動不動就九族消失,這的確是福報了。

……

【雍正八年五月,雍正身體剛剛恢復,又趕上允祥去世。】

【允祥的突然離世,讓雍正悲痛萬分。】

【允祥去世後,雍正在遭受心理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六月,召允祿、允禮、弘曆、弘晝、大學士和內大臣張廷玉等多人,告訴他們一件事:“如果我不在了,新君即位,一切按照我的密詔辦。”】

【所謂的傳位密詔,是雍正即位後,吸取了歷代圍繞預立太子發生的皇子、后妃之間爲爭儲位的教訓,以及自己爭奪皇位的親身經歷,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

【不再公開立皇太子,而是秘密立儲,直到自己駕崩之後,由誰來繼承皇位才真相大白。】

【具體方法是:由皇帝親書立儲諭旨一式兩份,一份密封在錦匣內,安放於幹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另一份皇帝自己保存。】

【而雍正元年,雍正就將諭旨放在了幹清宮“正大光明”牌匾後。】

……

大唐。

“這個好……這個好啊……”

李世民一瞬間就想到了自己的經歷。

如果從一開始就不知道誰會是太子,自己跟大哥是不是就不會反目成仇?

“倒有幾分立賢之意?”

長孫皇后看出李世民情緒不對,岔開話題。

李世民也順着皇后的意思,道:

“確實,衆人不知誰爲太子,那有爭位者就會努力表現。”

“但賢與不賢,能與不能,不是能演的。”

“那些大臣也不傻,既然不知誰會是太子,那就一視同仁。”

“而且密詔一式兩份,到時候新君即位可以互相印證,以免出現篡位的傳聞。”

“雍正這些制度設計的確巧妙……”

……

天幕上。

龍榻上。

身穿黃色中單的雍正臉色蒼白,眼窩深陷。

他瞥了一眼身邊的兩個兒子,乾啞着聲音道:

“召莊親王、果親王,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領侍衛內大臣豐盛額、納親,戶部侍郎海望前來……”

……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又患病了,住在圓明園中,照常辦事。】

【二十二日,雍正病更重了。】

【皇四子弘曆、皇五子弘晝一步也不離地在牀前伺候。】

【戌時(晚七時至晚九時),病漸加重,迅速召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等人至寢宮前,宣佈傳位弘曆。】

【張廷玉是在家中剛就寢,忽然接到宣詔趕來的。】

【一進園子就知情況不妙,他看到雍正時,皇帝已經說不出話來。】

【二十三日子時,五十七歲的雍正駕崩於圓明園。】

【弘曆、允禮、鄂爾泰、張廷玉等人連夜把他的遺體送往大內幹清宮時,由於事出突然,準備不足,張廷玉、鄂爾泰只能騎劣馬和馱煤的騾子,顧不上配置馬鞍。】

【張廷玉差點從馬上跌下來,鄂爾泰騎騾子更是受了傷,鮮血流了一褲子……一個忙碌而狼狽的夜晚。】

【從那時起,世間再無雍正。】

……

{雍正真的死得很突然。}

{二十一日,雍正還支撐着身體,諭軍機大臣關於北路軍營駝馬事務,引見寧古塔將軍杜賚,詢問補授協領、佐領人員等。}

{二十三就死了,說暴斃也不爲過啊。}

{所以啊,雍正去世後有關他暴亡的各種說法也開始流傳。}

{第一,被呂四娘刺殺身亡。}這種傳說流傳最廣。說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孫女,是呂留良案中的倖存者。}

{當年她和母親及一個僕人逃走後,爲替爺爺報仇,苦學武功,瞅準機會進圓明園殺了雍正。}

{這個傳說至今仍廣爲傳播。1981年河北省有關部門曾發掘雍正地宮,未打開就停止了。社會上就傳說,棺材已經打開,雍正有屍身無頭。}

{但這種說法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是,李衛是當年辦理呂留良案件的官員,他又最擅長緝捕,怎能讓呂四娘成爲漏網之魚?}

{第二,死於丹藥中毒。}

{這是《活計檔》中記載,雍正八年以後,圓明園曾大量採購礦砂、黑鉛、硫磺和煤炭、柴薪,這些都是煉丹所需之物。}

{而雍正也確實早年就有煉丹的愛好。}

{還有一件事,雍正死後的第三天,乾隆就下令驅逐宮中的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等。}

{據此推測,乾隆是爲了掩蓋雍正死於丹藥的事實。}

{哪有皇帝剛一即位,不着急處理其他國家大事,單單提出驅逐道士,可能是怕暴露病因。}

{第三,因病而亡。但目前所能查到的官書中所載,均爲因病而亡,卻沒有說明病因,也不作解釋。這也是陰謀論層出的原因。}

……

大清·康熙時期

康熙一腦門子的黑線。

病因不寫,很明顯是爲尊者諱。

但什麼樣的事情纔要爲尊者諱呢?

當然是丟臉的事情啦!

再看看天幕裡記載的那些煉丹所需。

“你真是……什麼東西都敢往嘴裡送啊……”

說是這麼說,康熙也能明白這是病急亂投醫。

“沒準你不吃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還能活的長一點。”

康熙摸着手裡的金蓮,臉上起了一絲糾結。

但轉瞬又舒展開來。

這就像投資,只有老四健健康康的活着,自己的目標才能逐漸實現。

不就是壽命嗎,朕給的起!

恍惚間,康熙覺得自己像《西遊記》裡的玉帝,手裡的金蓮則像蟠桃。

壽命……能不能作爲賞賜呢。

康熙陷入沉思。

……

大清·雍正時期

看到自己的離奇死亡,雍正心裡還是挺膈應的。

繼位伴隨一堆謠言,死了也伴隨一堆謠言。

然後死後還得被挖墳掘棺。

雍正覺得這可能就是自己掘呂留良墳報應吧……

但是沒關係!

雍正瞬間調整好心態。

他有自信,自己的獎勵不會差!

看向天幕,功績盤點開始了。

……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

【軍事成績:收納青海、和通泊之戰、光顯寺之戰。】

【評價B級·得三分】

【制度建設:耗羨歸公、士紳一體、攤丁入畝、廢除賤籍、改土歸流、密摺制度、設軍機處、秘密立儲。】

【評價S級·得五分】

……

後周·世宗時期

“這也就是最高是五分。”

郭榮看着這兩極分化的評績,笑道:

“不然還能上升!”

奇了,明清兩個世宗,都幹了一件重塑天命的大事,都與大臣對着幹,都愛吃丹藥。

但偏偏一眼就能看出誰幹得好誰幹得差。

別的不說,就秘密立儲和軍機處這兩樣就很讓他受到啓發。

“就是這軍事……”

要不是撿漏康熙和光顯寺之戰找回場子,這一欄明顯零分。

“準噶爾……”

……

【民生經濟:雍正的改革基本就是抓大放小,以百姓減負爲主。】

【如清理積欠,這其實是指向民間的一個政策,而且重點放在江南地區。】

【江南最富庶的省份是江蘇,江蘇每年繳納的稅銀超過三百五十萬兩,在全國各省中排名第一。】

【在江蘇省中,繳稅最多的是蘇州、松江、常州三府。賦稅越重,欠的也就越多。】

【康熙五十一年(1712)到雍正元年(1723),十二年中,江蘇積欠稅銀八百八十一萬兩。】

【雍正上臺之後,這筆錢他是想要拿回來的。】

【江蘇巡撫張楷請求給江蘇十年的時間還清這些錢,雍正答應了他。】

【後來,雍正發現張楷的話是空話,對江蘇的印象更差,要求嚴厲整治江蘇官場。】

【雍正六年(1728),雍正派遣戶部侍郎王璣和刑部侍郎彭維新帶領四十多名候補官員來到江蘇,到各州縣清查積欠。】

【他們的任務是在一年之內追回全部積欠。】

【這個難度是相當大的,僅蘇州府就關押了一千多人,結果,整個江蘇省人心惶惶,有混亂的苗頭。】

【雍正認爲不能把事情鬧大了,便要求停止追查,先查官場上的人,民間拖欠的,以後再處理。】

【雍正九年(1731),清查工作才結束,從康熙五十年(1711)到雍正四年(1726),江蘇總計欠銀一千零一十萬兩,其中被官吏和豪族侵蝕的有四百七十二萬兩,接近一半。】

【雍正決定,官吏和豪族欠的在十年之內還清,民間欠的在二十年之內還清。】

【福建省的積欠要少很多,只有四十四萬兩,其中民欠的有三十三萬兩。】

【雍正也派遣欽差大臣專門處理此事,在福建,積欠和虧空同時處理。】

【後來,福建省出現了災荒,民間歉收,雍正也不再追究積欠。】

【山東省的積欠相對較多,有三百萬兩,這筆錢直到雍正死還是三百多萬兩。】

【乾隆繼位之後,免除積欠,山東百姓歡呼。】

【各省都有積欠,數量卻有很大的差別。】

【積欠者幾乎囊括了當時社會的各個階層,有官僚,有大地主,也有中小地主,還有自耕農。】

【在清查積欠的過程中,雍正也區別對待,官吏的屬於侵欺,地主的屬於包攬,平民的屬於民欠。】

【雍正懲治貪官污吏,但在積欠這事上,民欠的數額最大,不過基本沒有過於追究。】

【再加上種種利民政策,清朝人口開始大幅度上升。】

【評價B級·得三分】

……

{等一下!這分低了吧?}

{雍正民生不滿級嗎?}

{滿級個der啊,雍正八年後連年用兵,打一場輸一場,要不是他種種制度對衝了戰爭影響,早他媽炸了。}

{不是說他最後給國庫留下七千萬兩白銀嗎?}

{……雍正王朝看多了吧?}

{雍正去世後留下的國庫銀大約是三千四百萬兩。}

{補一個關於康熙晚年國庫統計的史料。}

{雍正二年四月十四日,總督戶部三庫和碩怡親王允祥奏述盤點戶部銀庫情形:

“查得六十一年奏銷冊內實在金二千五百五十四兩五錢二分八釐,內虧空四百九十八兩五錢……

實在銀二千七百一十萬九千二百八十六兩七錢五分。

內虧空銀二百五十九萬二千九百五十七兩六錢三分一釐。”}

{怡親王允祥這個奏摺現存國家歷史檔案館,老十三是雍正什麼人就不多說了。}

{兩千七,三千四,裡外裡就差七百萬兩。}

{這麼說乾隆……}

{不是……玩梗而已?你們不會真以爲乾隆是吃老底吧?}

……

大清·乾隆時期

老龍眉頭一皺。

“幾個意思?”

這話裡另有玄機啊?

朕繼位的情形可不比他阿瑪繼位好多少啊?

永琰眼觀鼻,鼻觀心。

這話咋個說呢。

您但凡早死一點,誰不豎個大拇指說您千古一帝啊。

但您不啊,您多能活啊!

說起來,聖祖老人家也很能活……

那麼世宗的死因是有點說法啊。

永琰的思緒開始跑偏了。

不知道自己會是個什麼樣的皇帝?

……

乾隆吃的老底不是什麼錢財,而且雍正的制度紅利。

所以康乾盛世是有道理的,因爲雍正時期是奠基和轉折。

而乾隆,論能力來說,上下五千年他都是排名前五的人。

但論氣量……就很難講了。

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14章 李景隆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80章 天京事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完本感言。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71章 廁所政變!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
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13章 劉邦: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532章 蟋蟀天子?沒聽說過!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7章 故劍情深,老劉家唯一的情種。78.第76章 天幕的懲罰與袁神啓動!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第488章 佃農有了身份,工匠有了自由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650章 努爾哈赤的功績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474章 元朝最後的機會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514章 李景隆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18.第212章 李淵:我不要臉,我要利益。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69章 差一點就中興的漢順帝。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792章 中國自主權致敬蒲安臣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第733章 滿清專制工業國富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806章 借才合邦大東亞政變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611章 小皇帝張先生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307.第298章 藩鎮俯首元和中興!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780章 天京事變!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686章 江陰八十一日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304.第295章 白髮孤城,怎敢忘大唐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完本感言。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239.第233章 唐奪天下,大局已定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265.第257章 泰山封禪日月當空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761章 《廣州和約》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755章 我必須戰鬥!第71章 廁所政變!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258.第250章 請陛下稱呼我爲太子!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368章 倒黴的宋仁宗第419章 十二金牌召岳飛十年之功毀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