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

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

【唐代宗·李豫】

【軍事成績:平定安史之亂。但自安史之亂爆發,唐廷爲抗擊叛軍將西北戍邊部隊全都調往了中原,使西北成了軍事真空地帶。

一直在伺機發展的吐蕃,趁機進行蠶食,遂代宗後期郭子儀對吐蕃的連番戰役皆大勝。

但河西、隴右等地已失,與西域的聯繫徹底斷絕。

同時南詔國侵蝕西南疆土,渤海國切斷東北疆土。

評價C級,得兩分】

……

大唐·代宗時期

“嘣!”

弓弦震顫。

李世民看着滿頭大汗,捂着手臂一聲不吭的李豫,冷哼一聲。

隨即將手中的弓箭扔回一旁的甲士。

“弓保養的不錯。”

誇讚了一句,不看激動的滿臉通紅的甲士。

李世民看向李豫。

“要不是朕的寶弓帶不過來,非得射穿你的手臂!”

李豫咬着牙跪在地上叩首道:

ωωω▲ ttκΛ n▲ ¢ ○

“太宗,來孫真的盡力了!”

李世民冷聲道:

“朕知道,不然射的就不是你的手臂!而是你的胸口了!”

隨即又嘆口氣道:

“那兩個混蛋留下的爛攤子的確是難以收拾。”

“但伱總想着玩帝王權術也是事實!”

李豫擡頭想要說些什麼。

李世民擡手一止,隨後又連連嘆氣。

“你這裡可怎麼辦啊……”

愁啊!

李亨那裡只需自己出出面就可以定下基調。

而這裡……

他不認爲那些已經當了土皇帝的藩鎮能賣他的面子。

除非他一直在這裡守着。

但這又怎麼可能!

內外交困!束手束腳!

“把你那些大臣都喊過來吧。”

也只能用笨辦法了,摸底子,插眼線,分化擊破。

……

【制度建設:命宦官典掌禁軍,打造了一支勁旅·神策軍。

但也給後面的大唐皇帝們又挖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

評價E級,得零分】

……

清·雍正時期。

“唐朝,宦官飛揚跋扈,凌駕皇權之上。”

雍正捻着玉珠沉聲道:

“但這些都只是表象。”

“你可知爲何?”

弘曆點點頭,朗聲道:

“從根本上說,宦官的權力來源主要就是皇帝。”

“是皇帝在外朝的意志與權力延伸。”

“代宗之時,先後剷除李輔國、程元振、魚朝恩三大宦官。”

“憲宗之時,吐突承璀權勢熏天也是來自憲宗的支持。”

“憲宗駕崩,吐突承璀也倒臺而死。”

“宦官是支撐皇權的重要力量之一。一如唐德宗最初已把禁軍指揮權交給將領,但是在涇原之變中他們表現糟糕,使得德宗再次把禁軍指揮權交到家奴手中。”

“再如,唐朝以宦官到藩鎮做監軍是取代之前御史的職能。”

“藩鎮能夠接受宦官監軍,也是因爲他們代表着皇帝。”

雍正點點頭。

“那宦官徹底掌控大唐朝政是從何緣由起?”

弘曆看了眼旁邊的蘇培盛,緩緩道:

“從代宗命宦官掌禁軍,憲宗定爲宦官爲樞密開始。”

“掌控了軍隊,至此宦官有了廢立皇帝之能。”

……

【外交策略:安史之亂後,大唐空虛,藩國皆反。評價D級,得一分】

【民生經濟:任用劉晏,重新連接南方運糧到關中的漕運,平復糧價。

改革肅宗時期的鹽稅,把生產的食鹽由鹽官統一收購,不許私自賣給商人。

鹽官所收的鹽就在鹽場轉賣給鹽商,商人繳納鹽款和鹽稅後,自由運銷。

爲了防止商人擡高鹽價,設立“常平鹽”以平抑食鹽價格。

在豐收的地區用高於市場的價錢買進糧食,在歉收地區則用低於市場的價錢糶出,以穩定物價。

同時推行均輸法,即各以當地的部分租賦收入和鹽利,購買各地的土特產品,供應京師。

既方便了京師,又促進地方,使艱難的政局和拮据的財政有所改善。

評價B級,得三分】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打量了一下這個名字。

以一己之力將評價拉上三分?

是個人才!

不過……

“也不知道這人能不能得到善終。”變法改革改的這麼好,很擋一些人的路啊。

不知道下一任皇帝能不能善用此人。

用的好,不下於桑弘羊啊。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皺着眉頭費勁思索着。

“劉宴……劉宴……”

一旁的高力士上前半步,輕聲提示道:

“聖人,是那個當初被張相稱國瑞的幼兒。”

李隆基眉頭舒展開,恍然大悟。

“是他啊!……你確定不是同名同姓?”

高力士垂目道:

“此人現任爲夏縣縣令,任職間沒有督繳過賦稅,但夏縣的繳納賦稅都沒有違期。”

李隆基眉頭一挑,捻了兩下鬍鬚。

“嗯……不管此劉宴是不是彼劉宴。”

“只憑這點也可看出是個賢才!”

“詔他進京!”

李隆基雙眼放光道:

“朕要好好考察一下!”

類似桑弘羊一般的理財能手,哪個皇帝不愛啊!

這是個寶貝啊!

……

【用人識人:用宦官平衡朝政,等人神共憤後再尋個由頭除掉,用劉宴等人治理朝政又吏治清明。

可見雖然路數不對,但的確識人用人。

只是一直不信爲國奔波的郭子儀,致使何朔藩鎮進一步離心離德。

評價C級,得兩分】

【後世影響: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安史之亂終結者,河朔三鎮創造者,藩鎮之患肇始者。

唯一不磕丹藥的大唐皇帝。

評價C級,得兩分】

【總分:十分】

……

天幕上。

一道拇指粗細的金光不情不願的從天上緩緩降落。

李豫看着那道三個呼吸都沒落下一尺的金光,無奈嘆息。

自己在位十七年,兢兢業業平叛理政。

平息安史之亂,翦除專權宦官。

艱難的守住大唐基業。

雖也無力抵禦頻繁的外敵入侵,但一生也算辛勤勞苦吧?

你不至於這麼嫌棄朕吧!

“朕知曉你不喜他,但天幕自有規則所在。”

一旁的李世民也看得難受,衝着天上朗聲道:

“你還是快些下來吧,免得大家都難受。”

聽得李世民的話,天上的金光微微停頓,隨即一個猛子直直扎着李豫身體裡。

半點漣漪沒有。

李豫更加抑鬱了。

李世民看不得他那副要死不活的樣子,直接開口道:

“說說吧,什麼獎賞?”

李豫垂頭喪氣道:

“得了十年壽命。”

李世民揹着雙手咂咂舌。

“嗯……挺好……”

就是沒什麼用……

……

大秦。

嬴政面無表情的看着天幕裡的李世民。

“他不需要治理朝政嗎……”

劉邦撓了撓頭。

“也許人家有大臣可以自己處理?”

嬴政轉過頭直直的看着他。

“那你爲何不替寡人分憂?”

劉邦也轉過頭。

“陛下……你拿蕭何他們當樣子擺着啊?”

嬴政一怔。

劉邦看着呆愣住的嬴政,頓時明白了。

這是自己處理事情處理習慣了,完全忘記那麼好用的蕭何了!

嘖嘖,難怪你早死呢。

諸葛亮就是前車之鑑啊!

……乃公是不是說反了?

給代宗加點壽命吧,可別讓德宗給那禍禍了。

代宗還沒涼透呢就琢磨削藩鎮。

朱允炆不會是德宗轉世吧?

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完本感言。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08章 賤民脫籍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1章 廁所政變!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250.稿丟了,盡力趕。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69章 道光功績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
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456章 文天祥志士仁人萬臣之式完本感言。第31章 “戶口減半!”(四千五百字)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41章 周世宗功績(下)第708章 賤民脫籍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249.第242章 以民爲本。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102.關於三國情節統一回復一下。第389章 平夏城“夏之敗,不復能軍”110.第106章 魏武帝的功績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205.第200章 楊堅的獎勵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785章 咸豐功績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第513章 真定之戰戰術穿插大師朱棣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349章 燭影斧聲千古謎團第472章 劉邦與朱元璋的區別第71章 廁所政變!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99.第97章 劉備借荊州,打一成語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558章 奇襲威寧海!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73章 崇禎:南遷?大臣:不行!250.稿丟了,盡力趕。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386章 元祐更化紹述熙豐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83.第81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620章 萬曆:事事由朕獨斷!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602章 天朝上國的“顏面”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425章 宋孝宗隆興北伐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317章 最後的餘暉歸義軍!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118.第114章 李世民:朕吹爆諸葛亮!第656章 五年平遼攻敵首腦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91.第282章 不太一樣的香積寺之戰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109.卡文了,等零點更新吧。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第367章 玄武門:我感覺你在針對我。宋法:你感覺對了!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769章 道光功績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353章 岐溝之蹶,終宋不振。第758章 “片言片紙,遠勝十萬之師!”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797章 中法新約順化條約第544章 “叫門天子”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730章 千瘡百孔的盛世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563章 朱瞻基:留子去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