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

【官員接連受挫,這使崇禎帝十分着急。】

【他對各地方大員又進行了一番調整,那些鎮壓義軍不力的所謂“庸懦”大員,有的被革職,有的被查辦。】

【崇禎八年(1635)七月,崇禎規定洪承疇剿寇西北,盧象升剿寇東南,如果義軍進入陝西,盧象升進兵合擊。】

……

天幕上。

『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

三人下的大軍一步一步的合圍『義軍』

面對官軍的強大壓力。

『義軍』開始分頭行動。

『高迎祥』和『張獻忠』往東轉移,重新打入河南。

『李自成』仍在陝西轉戰。

下一秒,『高迎祥』的頭像變成黑白。

他頭上的『闖王』亮標移到了『李自成』頭上。

『盧象升』三人又氣勢洶洶的向『李自成』圍了過來。

就在『李自成』在三人包圍下橫衝亂撞時。

一陣敲門聲響起。

『皇太極』的頭像亮了。

上面還亮着一串標。

『大清·寬溫仁聖皇帝』

……

【崇禎九年(1636)七月十七日,盧象升部官軍齊集於豫西洛陽一帶,堵住義軍由陝西折回中原的路,陝西巡撫孫傳庭和三邊總督洪承疇部官軍,則充當圍剿闖王高迎祥部的主力。】

【高迎祥戰敗被俘,李自成繼承“闖王”的名號,成爲各支義軍的雄長,繼續與官軍周旋。】

【正當官軍節節勝利的時候。】

【於同年四月十一日,盛京天壇祭天,踐天子位,定國號大清,改元崇德的大清皇帝·皇太極】

【命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統兵徵明。】

【阿濟格統率十萬清兵又突破喜峰口。】

【七月,連克寶坻、定興、房山、涿州等十四地,最後屯兵密雲、平谷等地,緊繞京師“遍蹂畿內”。】

【崇禎帝十分驚慌,立即宣佈京師戒嚴,並急調盧象升等入援京師。】

【李自成等軍的壓力大爲減輕。】

【八月,清軍掠取人畜十八萬及大批物資東歸。因事在崇德元年(丙子年)故史稱“丙子之變”】

……

{安心,人家現在正準備對付朝鮮呢,南下這一波純粹就是摟草打兔子……}

{說的跟提款機一樣。}

{那基本就是那個意思,但皇太極的眼光是真毒啊!}

{判斷大明被李自成牽制無法抽身,挨個收拾明朝關外的盟友。}

{蒙古林丹、朝鮮,全被收拾了,掐準了大明就算平定內亂,也無法對他後方產生威脅了。}

{而大明這位……反正他也算挺勤快了,天天工作十六個小時……挺勤勉……}

{勤不到點子上,不如不勤呢。}

……

大明·神宗時期

朱翊鈞看着那朝鮮君臣行至壇前,對皇太極行三拜九叩大禮。

恨得牙都要碎了!

“一羣小人!”

嘴裡恨聲罵着,心中卻是無奈。

因爲如果再來一次,朝鮮還是要救。

它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一定要救……

“呼……”

他深吸一口氣。

“讓宋金來見朕。”

錦衣衛,該乾點正事了。

……

南宋·孝宗時期

趙昚一時也不知道大宋算不算幸運。

但他確定大明是很倒黴。

“一外一內,交替消耗。”

“軍事可是最廢錢糧的。”

這話大宋是有發言權的……

大宋發言權還是蠻多的……

趙昚發散着思維。

“內憂外患……努爾哈赤……”

“不如挑亂一下金國?”

……

金國·世宗時期

“要讓南宋亂起來!”

完顏雍斬釘截鐵道:

“不能讓他們有機會勾連蒙古!”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捻着鬍鬚,沉吟道:

“長源,你說這大明究竟該先處理哪邊的問題?”

李泌直接回複道:

“內亂。”

李隆基挑了挑眉頭。

“那女真已僭越稱帝,又有鞏固之地,其三次犯境,兩次長驅直入,兵臨京師,無人能擋。”

“那遼東朝鮮也降了它,已全無旁顧之憂了。”

“寇無立足之地,流竄之形,可驅可趕。”

“爲何不是先制女真?”

李泌笑道:

“陛下,那女真雖然兩次直犯京師,乘之甚急,但均是繞過山海關,可見寧遠無恙。”

“其他各鎮只要鞏固邊防如山海關,邊境烽火只能在大明之外。”

“但流寇禍亂於腹心之內,中之甚深。”

“一如得急患者,固不可緩圖,但深者乃體內流毒,臟腑潰癰,精血日枯,肢骸徒有膚革,大勢更爲危急。”

“所謂安內方可攘外,並非緩言攘外。”

“實爲不安內無軍攘外,而先攘外則內亂勢不可阻。”

……

【崇禎九年底,李自成等走出山區,準備南下四川。】

【崇禎十年(1637)正月,李自成所部在寶雞打敗官軍。洪承疇急命孫傳庭率曹變蛟等前來追剿,在西安附近的三原與李自成大戰七天。李自成大敗,損失慘重。退入秦州(甘肅天水)一帶的山區,一邊休整,一邊尋找機會南下四川。】

【同時,張獻忠所部馳騁於河南、湖廣、南直隸的廣大地區。】

【義軍行如飆風,使大明地方當局顧此失彼,應接不暇,處處陷於被動狀態。】

【崇禎感到需要挑選一個有才能和魄力的官員擔任兵部尚書,統籌軍務。】

【於是選中了楊鶴之子,原宣大總督楊嗣昌。】

【當時,楊嗣昌因爲父親楊鶴病死正丁憂在家。】

【崇禎用人心急,特旨“奪情”,起用楊嗣昌爲兵部尚書。】

【崇禎十年三月,楊嗣昌到達北京。】

……

天幕上。

朱由檢扶起叩拜行禮的官員。

“卿快快起來!”

招呼一聲“賜座!”

官員謝了恩,把半個屁股放在椅子上。

朱由檢眉眼中帶着幾分愁雲,卻依然笑道:

“楊愛卿,朕要你度情視事,也是無奈之舉。”

“內憂外患,邊才難覓。”

“你看歷任兵部尚書,沒有一箇中用的。”

“而卿在丁憂期間就上疏陳述邊事,可見時時心繫家國。”

“你邊略稔熟,才思闊達,朕不得不啓用你。”

“卿疏中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

“可見時時想着國家,想着退敵之策。卿胸有成竹了?”

官員微微坐直身子,沉聲道:

“臣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是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爲四正,四巡撫分剿,以剿爲主以防爲輔。”

“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爲六隅,六巡撫分防而協剿,以防爲主以剿爲輔,是謂十面之網。”

“總督、總理二臣專征討,視賊所向,或總理入關與總督合剿,或總督出關於總理合剿。”

“然,我軍移動不如寇疾,攻擊不如寇力,而被攻則易潰,故需增加剿寇兵力,而足兵首先要足食。”

“無食無餉,不如不增兵。”

“無食之兵,不但兵無鬥志,而且易譁易叛,反倒是增了寇。”

朱由檢聽了這話,沉默半晌道

“依卿之見,需增兵多少,增餉多少?”

官員低頭道:

“增兵十二萬,增餉二百八十萬兩。”

……

【崇禎十年四月初二,楊嗣昌上《敬陳安內第一要務疏》,提“張十面之網”之策。】

【爲了一舉蕩平賊寇,建議增兵十二萬。但兵增加了,餉自然也得隨着增加。】

【崇禎十年四月二十七日,崇禎召對大臣,道:

“去歲諭令勳威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無急公體國之心。就是省直鄉紳也不捐助。及至賊來,都爲他所有了。怎麼這等愚?”】

【勳戚鄉紳不想出錢,有人提議皇帝先出錢,他們自然跟着多少出點。】

【崇禎說:“賊定要大剿,定要用大兵,只是錢糧若不出於民間,就該發帑藏了。目今帑藏空虛。因糧與加派無異,前查約數若干限二日內奏奪,如何不見奏來?”】

【皇帝帶頭叫窮,勳戚和鄉紳也抗拒不捐,增加的兵餉就只有全部壓到髓幹血盡的貧苦百姓身上了。】

……

大明。

“啪”的一聲!

朱元璋將頭上的毛巾往地上一摔!

“你個蠢貨!蠢貨!”

他顫着手指着天幕,恨聲道:

“財迷心竅!你財迷心竅啊!”

“自己叫窮也罷了,還任由手下人叫窮?”

“把殺匪殺官的勁頭拿出來!”

“養那麼多東西廠衛錦衣衛,查一查各地勳貴鄉紳!殺一批麼!”

“把他們手裡集中的土地財富給流寇們分一分!”

“你自己做個義軍的頭目不就好了!又不影響自己的地位!”

殿內太醫們聽得瑟瑟發抖,大氣都不敢喘一口。

馬皇后端着碗,舀了一勺湯藥吹了吹,送到朱元璋嘴邊,輕聲道:

“那些什麼廠衛估計都廢了。”

“他敢查,反的只會更多。”

朱元璋嚥下湯藥,聞言目露兇光。

“那就查京師大臣。”

“咱瞭解他們,他們手裡有錢!”

馬皇后翻了個白眼。

……

【楊嗣昌的建議,這二百八十萬兩銀子的主要來源是按田畝加派。】

【在這以前加派的方法是根據盧象升的建議,凡繳納地畝糧稅在五兩以上的加徵若干。】

【這種方法稱爲因糧,其特點是由納稅糧多的地主承擔加派。】

【儘管它歸根結底還是落到佃種地主土地的百姓身上,但一般百姓繳納稅糧也不可能達到五兩以上,也就不在加派之列。】

【盧象升的建議多少考慮到了當時百姓的實際狀況。】

【他明白,農民們之所以紛紛起義是因爲無以爲生,再要從他們身上榨取更多的銀錢,勢必驅使更多的人蔘加起義。】

【但楊嗣昌堅決反對這種“分別貧富”的“因糧輸餉”,主張不再區分稅糧多少,按田畝一體加徵。】

【他說:“因糧輸餉,前此盧象升奏行一年,不能應手。良由宦室富民從來飛灑、詭寄,以避大戶差徭,如今欲分貧富,其事甚難,只分得個巧拙而已。”】

【崇禎帝急於把起義鎮壓下去,只要能拿到養兵的銀子就不計後果,立即同意楊嗣昌的建議,一律按畝均輸。】

【這就是許多史籍上語焉不詳的“改因糧爲均輸”。】

【崇禎十年閏四月,崇禎皇帝朱由檢正式下詔加征剿餉。】

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77章 目標,南京!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46.第142章 祖逖!第329章 大唐落幕。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77章 目標,南京!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
第452章 南宋滅亡。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85章 李淵:你也配武功滿分?!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95章 還好早死的皇帝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800章 山川異域,不共戴天!第618章 死而後已張居正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69章 清太宗皇太極的功績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62.第254章 父死,其妻吾養之。第743章 乾隆:信息量巨大!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77章 目標,南京!1.第1章 盤點歷朝皇帝六維圖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146.第142章 祖逖!第329章 大唐落幕。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02章 專治低血壓的汴京保衛戰第16章 宋徽宗:你什麼檔次,跟我乘一樣的龍277.第269章 步入盛唐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772章 金田起義迎主之戰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07章 神策軍:太宗陛下萬歲!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34章 劉弗陵:朕只是年紀小,不是傻子!(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86.第84章 傳國玉璽:別叫我傳國了,叫我丟第738章 北守南擴嘉慶皇帝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477章 目標,南京!87.第85章 煮酒論英雄與衣帶詔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07.第104章 羽,威震華夏!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449章 似忠似奸賈似道174.第170章 梁武帝蕭衍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01章 立兒子還是立孫子,這是一個問題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第473章 焦胸藏餅馬皇后爲人剛毅呂太后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313章 馬屁 佛道與催生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84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737章 爭當皇帝第565章 漢文帝真正的堯舜之君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第60章 十三將士歸玉門!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224.第218章 淺水原之戰(下)第782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172.第168章 孝文帝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