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軒轅黃帝

聶興源來到人間,尋得軒轅:“你將來要成爲東方人文初祖。但你走的卻是與前人不同的路,乃是一條血路。要以戰爭完成大統。你可願師從於我?”軒轅立時跪在地上“多謝師父!”“好!我將大道傳與你,你也要引導衆民追求大道,以致皈道成仙。至於人能得到多少,那就要看個人的造化了。”“是!”於是聶興源傳他天文地理、人情世故、用兵之道、修道強身……。

後來軒轅成了氏族首領,帶領氏族走向興盛。蚩尤族善於製作兵器,其銅製兵器精良堅利,且部衆勇猛剽悍,生性善戰,擅長角牴,發動叛亂進入華北地區後。蚩尤族聯合巨人夸父部族和三苗一部,用武力擊敗了神農派出的軍隊。,並進而佔據了“九隅”,即“九州”。神農遣人遂向軒轅部求援。

“戰爭”爆發後,適逢濃霧和大風暴雨天氣,這很適合來自東方多雨環境的蚩尤族展開軍事行動。所以在初戰階段,適合於晴天氣環境作戰的黃帝族處境並不有利,曾經九戰而九敗(九是虛數,形容次數之多)。然而,不多久,雨季過去,天氣放晴,這就給黃帝族轉敗爲勝提供了重要契機。

黃帝族把握戰機,在玄女族的支援下,乘勢向蚩尤族發動反擊。其利用特殊有利的天候——狂風大作,塵沙漫天,吹號角,擊鼙鼓,乘蚩尤族部衆迷亂、震懾之際,以指南車指示方向,在大將風后、力牧的輔佐下,終於擒殺了蚩尤,獲得勝利,統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

戰後,黃帝率兵進入九黎地區,隨即在泰山之巔,會合天下諸部落,舉行了隆重的封禪儀式,告祭天地。突然,天上顯現大蚓大螻,色尚黃,於是他以土德稱王,土色爲黃,故稱作黃帝。所以華夏民族也成爲炎黃子孫。

黃帝登基打算制定一個統一的圖騰(類似現在的國旗,或者說是國家的標誌)。開始,黃帝手下的謀臣建議不再搞新圖騰。理由是黃帝功德無量,天底下無人能比得上。就沿用黃帝部落的圖騰,一統天下。黃帝說:“萬不可這樣作,各大小部落都擁戴我爲尊長。我怎麼能辜負羣民重望,獨斷專行,以大欺小,以強欺弱呢?”接着黃帝又說:“蚩尤所幹的一切,對兄弟部落的行爲,我們萬萬做不得。”黃帝叫倉頡寫了個通知,要求原來各大小部落把使用過的圖騰,全部獻出來,再由原來各大小部落選派一個代表,前來黃帝宮,共同商議制定新圖騰。誰知,通知一發出,各個大小部落都送來了本部落原先使用過的圖騰。一下子就擺了成百個。其中蛇圖騰、鷹圖騰、馬圖騰、魚圖騰、熊、豹、羊、象、狗等各種各樣的圖騰。這下可把黃帝難住了。究竟採用哪個圖騰好呢?他一時拿不定主意,黃帝召來身邊的謀臣,徵求他們的意見。大家你一言,他一語,各抒已見,有人同意用這個圖騰,有人主張用那個圖騰。最後,仍然沒有定下來。大鴻着急地說:“黃帝心思太多了,隨便用一個圖騰就對了,何必這樣挑來選去,太麻煩了。”黃帝耐心地說:“這是一個新統一起來的大部落,不那麼簡單,處處都要謹慎從事,絕不能草率。一定要照顧原來各大小部落的情緒,要搞一個有團結象徵的圖騰。不然,又有分裂的可能。”衆謀臣聽了黃帝這一席話,覺得很有道理,連連稱讚。唯有大鴻趕忙糾正他的話說:“我是帶兵打仗的,對圖騰這些事不懂,剛纔說的話全當沒說。”大家一聽都笑了。制定新圖騰的事,黃帝幾天幾夜沒有睡好覺。有天夜裡,天下暴雨,吼雷閃電,黃帝發現電光一閃,一條明亮的光線,一閃而過,深深映在黃帝腦海裡。第二天,黃帝單獨叫來倉頡和風后,把他昨夜看到的霹雷閃電的形象,向倉頡和風后講述了一遍。然後,黃帝指着各大小部落的圖騰說:“我看爲了照顧各個部落的情緒,咱們參照各部落圖騰的特點,應該制定這樣一個圖騰:蛇的身,魚的鱗,馬的頭,獅的鼻,虎的眼,牛的舌,鹿的角,象的牙,羊的須,鷹的爪,狗的尾。組成一個特別的圖騰。把原來各大小部落圖騰都分別用上一些,要說照顧,這也算真正照顧周全了。可是,組成這樣的圖騰像個什麼東西,叫個什麼名字?”倉頡說:“黃帝,這個圖騰在世界動物中,誰也找不到它,誰也無法僞造。我想,咱們給它取個名字,叫做‘龍’。”黃帝捋着鬍鬚,輕輕踏着步子,細細琢磨了半天,然後,果斷地說:“好!就叫‘龍’”。從此以後,龍就成爲中華民族吉祥權威的象徵物。‘龍’的圖騰組成後,還有剩下一些部落圖騰沒有用上,這又如何是好呢?黃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絕頂聰明的女人,她發明了養蠶,給黃帝制作了衣冠,發明創造了許多東西。嫘祖受到黃帝制定的新圖騰的啓示後,她把剩餘下來各部落的圖騰,經過精心挑選,細心端詳,也仿照黃帝制定的龍的圖騰的方法:孔雀頭,天鵝身,金雞翅,金山雞羽毛,金色雀顏色······組成了一隻漂亮華麗的大鳥。又把剩餘下來的,沒有用到‘龍’圖騰上的其它小圖騰,很快地組成了另一隻華麗的大鳥。正好和嫘母原先組成的大鳥配成一對。可是,把它們叫什麼名字呢?於是請來風后和倉頡。叫他倆給這兩隻大鳥取個名字。風后看罷,哈哈大笑說:“黃帝制作了一條‘龍’,世界上各種飛禽走獸中找不到它,這兩隻大鳥,空中飛翔的鳥羣中也找不到它。這就成爲世界上最珍貴的吉祥物”。倉頡觀看這兩隻鳥,脫口而出地說:我看就叫‘鳳’和‘凰’。鳳代表雄,凰,代表雌,連起來就叫鳳凰”。就請黃帝最後作決定,黃帝沉思了半天,才說:“龍鳳在世界上生存的飛禽走獸中沒有它們,誰也找不到,它的高貴處就在這裡。我看,還是風后說的對:這兩種圖騰誰也不會僞造,給後世的子孫萬代也立下規範。我同意,‘龍鳳’就正式定下來,作爲新部落統一聯盟後的新圖騰”。黃帝和嫘母制定的圖騰有了生命,就是祖龍和鳳凰。

第一百七十二章波月洞遇難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二百一十二章丘處機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二章身臨地獄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七十二章老子第一百零九章大聖戰小聖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九十二章長平之戰(二)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七十六章釋迦摩尼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十三章五帝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八章菩提現世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十三章五帝第七十四章孔子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一百八十三章悟空再被逐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十九章婦好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六章盤古兒女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七十二章老子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五十九章掃羅王第四章盤古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二十二章耶穌受難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達摩第一百零二章西漢
第一百七十二章波月洞遇難第一百九十九章六祖慧能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四十五章齊聚誅仙陣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二章鬼谷子(二)第五十六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二)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二百零九章李元昊(二)第二百一十二章丘處機第二百二十一章湯若望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二章身臨地獄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二十四章宗教改革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一百四十八章李靖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七十五章鬼谷子第二百零九章教會分裂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七十二章老子第一百零九章大聖戰小聖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二百二十五章宗教改革(二)第二百二十章利瑪竇第二百一十六章張三丰第九十二章長平之戰(二)第五十章大會萬仙陣(四)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二百零六章徽宗趙佶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一百章項羽(二)第七十六章釋迦摩尼第九十七章始皇帝(二)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七十七章太白金星招安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十三章五帝第一百一十四章王莽篡漢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八章菩提現世第六十七章猴王出世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八十九章齊宣王第一百四十二章司馬懿(二)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三十六章子牙爲相第一百一十章王莽第十三章五帝第七十四章孔子第三十二章伯邑考進貢(二)第二百二十七章文藝復興第十一章烈山神農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四十二章孔宣兵阻金雞嶺(二)第五十九章白龍馬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一百八十三章悟空再被逐第一百四十九章李靖(二)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五十五章帝辛自焚摘星樓第十九章婦好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四十五章蘭陵王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第九十五章秦王掃六合(二)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一百七十八章八戒探井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六章盤古兒女第一百四十一章司馬懿第一百五十七章猴王隨西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七十二章老子第三十張棄朝歌渭水垂釣第五十九章掃羅王第四章盤古第二百零二章包拯第一百二十二章耶穌受難第一百四十二章菩提達摩第一百零二章西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