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一二 戰後

夜幕降臨只有的爪哇海被火光照亮,已經混戰在一起的戰團此時已經偃旗息鼓,聲音嘹亮的翻譯軍官用荷蘭語、德語、法語、爪哇土著語對船上的荷蘭人進行勸降,事實已經證明,無論是德約特還是哈魯斯都已經拋棄了他們,艦隊司令哈魯斯直接跑的沒影了,德約特的後衛艦隊還有七艘船,此時在東北方向遊弋,誰都知道,天亮前他會撤走,否則就會被擁有速度優勢的巡航艦追上。

對荷蘭人造成影響的不只有翻譯官的提出的‘優渥條件’,還有船上水手的刀劍,在巴達維亞出發的時候,每一艘荷蘭船都塞上了大量臨時抓來的爪哇人和華人,在失敗的戰事中,這些心懷怨念的人被荷蘭軍官分發了武器,他們爲了活命與合衆國海軍戰鬥,此時爲了活命自然也是要與不肯投降的荷蘭軍官戰鬥,陸戰隊一艘一艘的接管荷蘭人的船隻,大大小小的帆艇在艦船之中穿梭,救助飄在海面上的人,在白日決戰的戰場,也有軍人在忙活,偶爾還會響起一兩聲的火槍,那並非海軍在處決落水水手,而是在驅逐、擊殺趁火打劫的鯊魚。

只有荷蘭軍官被陸戰隊看押起來,其餘人,無論是白人、華人還是土著,都只是被收繳了武器罷了,在被俘虜之後,海軍爲其提供了一份食物,而在天亮之後,無論俘虜還是海軍都加入到了修船之中,戰鬥已經結束了,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船若是沉沒了,誰也撈不到好處。

最先的修船是進行損管作業,除了排水,就是堵住進水的孔洞,先保住船不沉沒再說,之後纔是恢復動力,修船一直持續了三天,爪哇海戰的總結終於送達了李明勳的手中。

在整個爪哇海戰中,巴達維亞艦隊一共損失了三十九艘船,其中有被大艦隊擊沉的也有主動焚燬的,東印度公司方面,絕大部分的海軍戰艦被擊毀,逃離的船隻除了一些東印度大帆船,就是巡航艦、蓋倫船一類的小型船,大艦隊一共抓抓住了八千二百四十人的俘虜,其中白人和混血在兩千八百人左右。在損失的三十九艘船中,有十二艘是被大艦隊俘獲的,實際上,巴達維亞艦隊的損失不止這些,在逃亡途中,也有一些荷蘭船隻沉沒或者被丟棄,而根據東印度公司的統計,在爪哇海戰後,一共有三十五艘船逃回了荷蘭控制的各個港口,回來的人數在一萬兩千人左右,也就是多達一萬三千人戰死或被俘、失蹤。

合衆國一方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因爲大艦隊是勝利者,所以可以非常細緻的清點損失,大艦隊總計損失了十一艘船,包含三艘逆戟鯨級的主力艦,兩艘虎鯊級重炮艦,還有三艘蓋倫船,一艘巡航艦和兩艘護衛艦,此外,全艦隊所有船隻都遭受了不少的損傷,在回國過程中,還有兩艘軍艦因爲遭遇惡劣天氣,最終還是被放棄,爪哇海戰之中,大艦隊還能投入戰鬥的船隻只剩下了十四艘。

唯一讓李明勳感覺到慶幸的是,洲際貿易船和戰列艦沒有一艘沉沒,洲際貿易船是因爲一直沒有承受艱難險重的任務,而戰列艦純粹是因爲實力強橫,而大部分的戰果也與戰列艦有關。

大戰之後,重傷的海軍軍艦前往文島港進行維修,部分船隻返回了馬尼拉和巴達維亞,而繳獲的荷蘭船隻中,大部分就近在蘇卡達納、泗水等盟屬港口維修。

可以說,爪哇海戰決定了未來二十年誰是東方世界的海上霸主,而合衆國顯然抓住了這一機會,奪得了頭把交椅,雖然大艦隊損失嚴重,但逃走的巴達維亞艦隊損失更大,哈魯斯和德約特雖然逃跑方向不同,但是有一個共同認知,那就是合衆國海軍艦隊會在取勝之後前往巴達維亞,所以這二人沒有敢返回巴達維亞,德約特帶領他的小艦隊越過馬六甲海峽前往了錫蘭,在途中還突襲了檳城港和玻璃港,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而哈魯斯直接前去了香料羣島,但無論哪個港口,都沒有巴達維亞的修船能力,且雙方交通聯絡困難,所以即便紙面數據上,荷蘭人仍然佔據優勢,但海軍掌握了爪哇海卻是事實。

雖然在合衆國與馬打藍聯軍登陸西爪哇,發動了圍城戰後,德約特和哈魯斯都得到死命令,出戰爪哇,但那個時候,合衆國已經把戰損和繳獲的艦船維修好,在絕對實力上也佔據了上風。

實際上,哈魯斯和德約特的預料非常準確,在確定了控制戰場局面之後,李明勳以鷹艦隊爲主,重組了一支特混艦隊,包含了四艘戰列艦和三艘重巡以及沒有受損的七艘風帆護衛艦,執行對巴達維亞港口的封鎖,這支艦隊由李北極率領,於五天之後抵達了巴達維亞,並趁夜用熾熱的炮彈炮擊了巴達維亞城,用炮彈向巴達維亞的居民宣告,誰纔是這片海洋的主宰。

李明勳和西蒙斯率領大隊艦船返回了文島港,並用通報船把爪哇海戰勝利的消息傳遍了合衆國所有的行政區和所有的盟友,並且在臺北和香港兩地舉行了兩場獻俘儀式,徹底宣告海戰的勝利。

雖然海軍陸戰隊一直在邦加島和北大年枕戈待旦,但李明勳沒有貿然發動登陸作戰,那個時候,他還不知道德約特逃往了錫蘭,哈魯斯前去了香料羣島的安汶和班達,在失去敵人蹤跡的情況下,李明勳必須做最壞的打算,那即是這些依舊擁有戰鬥力的船隻會進行破交作戰,忙碌航道的商船暫且不提,李明勳必須要爲跨海登陸的陸戰隊提供足夠的防禦,而且此時的風向也不對,在於馬打藍蘇丹等幾個盟友商議之後,李明勳選擇在年底十二月發動對巴達維亞的總攻。

爪哇海戰的結果通過各種渠道傳遍了整個東方世界,特別是在南洋地區,諸多大大小小的蘇丹國終於感受到了一絲清涼,從葡萄牙抵達南洋之後,西方殖民者如烏雲一般籠罩在了南洋各國頭上近百年,百年時間裡,這個地區民族和國家一直處於被欺凌和壓榨的狀態,無數的國家反抗或者挑戰,都是失敗了,大部分的蘇丹國要麼利用殖民者之間的矛盾夾縫中求生存,要麼選擇卑躬屈膝,而爪哇海戰結束了這一切,南洋民族終於擺脫了來自歐洲人的壓迫,但他們的幸福生活來臨了嗎?

殘忍邪惡的歐洲人會控制他們的經濟,壟斷他們的資源,剝削他們的人民,邪惡至極,但合衆國就是溫和大度的中央上國嗎?不,合衆國不是,這個國家不同於中華民族歷史上任何一箇中央王朝,這個國家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與邪惡而充滿擴張慾望的資本家糾纏在了一起,合衆國成爲了霸主,要的可不只是經濟、資源,還有土地和生存空間,而這個道理,有些人已經明白過來了。

邦加島。

南半球炎熱的夏季已經是來臨了,天上下起了瓢潑大雨,馬打藍王國的樞密院阿魯沙乘坐一艘單桅通報船出現在了文島港,在港口,阿魯沙的臉色就是極度難看起來,因爲這裡已經和他預想的場景完全不同。

兩條石質碼頭從岸邊延伸到了海里,在碼頭的末尾,則是一條長達一公里的運河,運河的河堤已經變成磚石砌築的,十幾艘船可以直接從海里駛入運河之中,這一景象,只有阿魯沙年輕時偵查巴達維亞時候見過,港口密佈着大大小小的碼頭,還有正在修築的防波堤,而海岸線邊還有正在維修的船隻,幾個船塢之中,已經處於休工狀態的塢內確實亂糟糟的,機械的運轉摩擦聲不斷傳來,一團團的黑煙瀰漫在文島港的天空。

走下了碼頭,這裡已經成爲了一座城市,沿着運河和兩條石板路兩側已經出現了成排的磚石和木質房屋,更多的亞答屋則分佈在周圍,住在乾燥的房屋之中,而街道兩側的鋪面裡則是人聲鼎沸,阿魯沙難以置信,這裡才落入中國人手中十個月啊,就已經是這般景象了嗎?

聳立在運河西側的四角要塞是文島港的主堡,三層的堡壘落成不過一個半月,已經成爲了戰時司令部、海軍司令部和陸戰隊司令部的所在地,這座要塞的每一塊石頭、每一袋石灰都是在臺北、馬尼拉和北大年切割置辦好,運到這裡來的,實際構築僅僅用了四個月的時間,但已經昭示着合衆國在再次站穩了腳跟。

站在堡壘上的李明勳看了一眼走進要塞的阿魯沙,搖頭說道:“他帶來的肯定不是好消息。”

“您怎麼知道?”烏穆不解的問道。

李明勳笑了笑,對烏穆說道:“你看,他甚至沒有帶禮物前來。”

烏穆咧嘴笑了笑,李明勳道:“讓林河接見他吧,我們去瞧熱鬧。”

阿魯沙走進了林河的辦公室,問道:“林河閣下,不知元首爲何沒有出現?”

林河歉然一笑:“元首萬里遠征,親冒矢石,又對本地溼熱天氣水土不服,已然是病了,此間之事,只有我來處理了。”

阿魯沙點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開門見山了,蘇蘇胡南陛下派我前來,是與貴國商議攻打巴達維亞的事情的。”

林河道:“哦,如此甚好,元首也一直牽掛此事,您知道的,紅毛夷艦隊雖敗於我國,但終究沒有全軍覆滅,未免遭遇意外,元首已經決定暫緩攻打巴達維亞,預計明年初再行開戰。”

“這完全沒有問題。”阿魯沙並沒有表示反對,在圍攻巴達維亞的計劃中,馬打藍需要合衆國的協助。

其實原因很簡單,阿貢蘇丹當年兩次攻打巴達維亞失敗,一來因爲火器落後,二則便是海軍孱弱,前者還能有軍隊數量來彌補,但後者卻根本無計可施,所以馬打藍士兵不得不穿越爪哇羣島的溼熱的荒野,行軍到巴達維亞附近,而補給線也是長的可怕。

而如今合衆國掌握了制海權,情況就完全不同,馬打藍的陸軍完全可以乘坐船隻抵達巴達維亞附近登陸,也完全可以用船舶運輸各類補給,如此一來,圍攻巴達維亞就遊刃有餘了。

“既然如此,蘇丹殿下爲何還要派您親自來一趟呢?”林河問道。

阿魯沙說道:“如今貴國在海上大破紅毛夷艦隊,紅毛夷軍心渙散,實力大弱,兩國聯手,僅憑巴達維亞一城,絕難支持,蘇蘇胡南陛下是希望在圍攻之前,你我兩國先達成協議,有了章程,聯軍行動,也不會有分歧不是?”

林河笑了笑:“聯軍一事,元首不是派遣使者專程去拜會蘇丹殿下了嗎?”

所謂聯軍事宜,有兩點需要解決,其一爲指揮權,其二爲補給物資。在指揮權上,雙方都不願意鬆手,因此最後是各打各的,反正巴達維亞就那麼大,雙方兵馬加起來不下六萬,就算不統一指揮,也是遊刃有餘,至於補給,合衆國陸戰力量所需的糧草補給由馬打藍方面負責,而合衆國則給予其二十門重炮作爲補償。

阿魯沙道:“您誤會了,不是這個問題,而是戰爭結束後的處置問題,蘇蘇胡南的意思是巴達維亞。”

林河笑了:“閣下,這件事我們不是已經談過了,巴達維亞的主權依舊屬於貴國,而合衆國將巴達維亞和周圍二百里的土地租借過來,每年租金十萬兩白銀。”

“是的,我確實把您和元首閣下的意見告知了陛下,可是陛下並未允許,陛下認爲,租界不利於維護陛下的權威,願意在戰後向貴國開放這個港口,並且保證貴國商民的利益。”阿魯沙說道。

林河笑了笑,說道:“如果只是爲了通商的話,我們何必去進攻巴達維亞,此時與荷蘭結束戰爭,一樣可以獲得這些條款,不是嗎?”

章二二 榮耀旅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二七 嫁衣章一四四 活路章一一七 謀殺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四四八 兩國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四零四 說服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 盡忠職守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十五 爭議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七八 搶先章十四 高徒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九零 對抗章一一五 條款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七三 經略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一四八 分化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二 小人物們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五 棄車保帥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七九 入彀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九五 出征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二零一 態度章五 私心章四七九 阿曼章二 香港危機章二一 西蒙斯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六九 分鍋章二一 無愧於心章九三 明爭暗鬥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二 組建騎兵章四一七 民族理論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一三 利益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五 瀕死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三四四 白象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七十 誘導章九九 皇家港章五 棄車保帥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二六九 初戰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四四二 圖鬆章八二 移民章三三 覺悟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七十 紡織業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一一七 謀殺章二五 海賊來襲章三八六 工事
章二二 榮耀旅章二一零 請君入甕章二三零 西班牙新國王章二七 嫁衣章一四四 活路章一一七 謀殺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四四八 兩國章一零七 呵呵,男人!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二零八 光復江南章四零四 說服章一三一 侄子與兒子章一 盡忠職守章一五六 龔鼎孳章三三 裕王的真誠章十五 爭議章六七 抗清御虜統一陣線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七十 班特里灣章七八 搶先章十四 高徒章十一 暗潮涌動章九零 對抗章一一五 條款章四二一 最後的歲月 上章七三 經略章六七 滅清限明章二六 頂風作戰章一四八 分化章一二二 殖民時代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二 小人物們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一九二 一個恩典 三種訴求章五 棄車保帥章三 北美又叫大東北章九七 謠言的威力章三九零 做到底章七九 入彀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一二 黑夜中的刀章九五 出征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七九 確鑿的證據章二零一 態度章五 私心章四七九 阿曼章二 香港危機章二一 西蒙斯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七三 滿清應對_兵 餉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六九 分鍋章二一 無愧於心章九三 明爭暗鬥章九四 軍事會議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二 組建騎兵章四一七 民族理論章一零六 商人的覺悟章七三 四方戰廣東章二五 立足呂宋章三五六 玩明白了章一七四 自家祖墳自家刨章一一三 利益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二二九 蘇衛華章七九 外交行動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五 瀕死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五三 烏克蘭建國計劃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二三七 說白了,還是錢章三四四 白象章一八二 裁軍減支章七十 誘導章九九 皇家港章五 棄車保帥章四百零一 長子之忿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二六九 初戰章七六 建國提案章四四二 圖鬆章八二 移民章三三 覺悟章三一 線列步兵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六五 對英宣戰章七十 紡織業章四四三 中途市章一一七 謀殺章二五 海賊來襲章三八六 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