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四八 最好的皇帝

李君威沒有絲毫猶豫,臉上流露出輕鬆的笑容:“這是試探還是一個玩笑呢?或許都不是,亦或者二哥你因爲過度悲傷,有些糊塗了?”

“我是非常認真的問你,但也只會問這麼一次。”李君華平淡說道,顯然他深思熟慮過這件事。

李君威直言:“那我就鄭重其事的回答你,我沒興趣當什麼皇太弟,如果我想當皇帝,早在二十五年前,我就行動了。從我十五歲的時候起,皇位對我就沒有任何意義,而現在,權力對我也沒有意義了。

二哥,我想做的事,基本已經做完了,即便沒有這次意外,有些事也不過早幾年晚幾年的。”

“不用多慮,真的不是試探,你依舊可以做你想做的事。”李君華握住了弟弟的手。

李君威抽回了自己的手,說:“我當然相信你。”

說着,他在貢臺上尋摸着,拿了兩個蘋果,一個扔給哥哥,另外一個在身上擦了擦就啃了起來,問道:“二哥怎麼會問這種問題呢?你才只有四十五歲,還可以再娶一個女人,再生幾個皇子。

說實話,在這方面,我真的不理解你,如果你是一個普通人,專情是一種很可貴的品質,可你是皇帝啊,你不應該因爲情感而置國家於危險之中,至少不要提供給人作亂的可能。”

“我已經想定了,勿要再提。我今生對不起容妃,再不能傷害皇后。”李君華說道。

李君威輕輕搖頭,還是不理解,在當年督促皇帝娶容妃的時候,他只是給了辦法,推動了一把,而真正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太后,正是因爲皇太后不斷的督促,甚至以命相逼,皇帝才走出那一步。

當年,李君威和太后都以爲,這種事有一就有二,誰也沒想到,有了容妃,就沒有第二個,甚至在生了皇子之後,容妃也再無所出。

“你不會想把皇位傳給我的兒子的吧,還是說,你看中了哪個臭小子,昭譽?”李君威想到一種可能,問道。他的嫡長子李昭譽雖然和嫡次子李昭承是雙胞胎,可性格完全不同,李昭承就是一個調皮搗蛋的傢伙,和李君威小時候一模一樣,而李昭譽則是皇帝的翻版,性格沉穩,做事老練,聰敏好學。

而因爲李君威長年在外,裕王這一脈的孩子都是在皇宮長大的,在所有裕王府的孩子裡,李君華最喜歡的就是李昭譽。

“我確實喜歡昭譽,可並未到那種程度。我只是不想再在女人這種事上糾纏。”

“沒讓你糾纏啊,找個大差不差的女人,選個日子入宮,喝點酒吃點藥,眼一蒙被一罩,二十分鐘來一炮,來年孩子哇哇叫。你也不用覺得對不起那個女人,這個世界上,虛榮的女人和好色的男人一樣多,咱就找個虛榮的,她求的是妃位,咱要的是皇子,讓她管生不管養就是了。

就跟我似的,往日在外胡鬧,我就找那種俗套虛榮的女人,她好我的錢和地位,我就饞她的身子,各取所需罷了。”李君威隨口說道。

李君華輕輕搖頭,態度卻很堅定,李君威咧嘴一笑,指了指自己的褲襠說:“二哥,你不會有什麼難言之隱吧。”

“越發沒有形狀了。”李君華瞪了李君威一眼。

“那你糾結什麼?”

“因爲沒有意義,哪怕我現在就有一個孩子在手,等他二十歲,我已經六十五了,不是所有人都有把握活到六十五的,與其費那個事,還不如直接培養你的孩子。”

李君威指着貢臺:“別鬧哈,這不是繼承家產,過繼個侄子就行,那可是皇位啊,別的不說,將來真要是我兒子當了皇帝,咱兩個誰的牌子擺在這兒啊。”

李君華卻搖頭說道:“我有些疲倦了,已經當了快三十年的皇帝,或許我也該禪位了。如果你願意當皇太弟,或許過兩年,我就可以和父親那樣,閒雲野鶴,歸隱田園。”

“二哥這皇帝不是乾的挺好的嗎,爲什麼會疲倦?”

李君華問:“真的做的很好嗎,老三,我已經想不起上一次父皇和我討論政務是什麼時候了。”

李君威先是一愣,繼而很快明白了過來,對於李君華這樣一個受禪繼位的皇帝來說,人生的滿足感很大程度上來自於父親的稱讚認可,可這一點李明勳從未給過他。

“那是因爲你做的事情,已經超乎了父親的想象,他認爲自己在位也不能比你做的更好,自然也就不會指點你什麼,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如果不能指點自己的繼承者,再說什麼就是指手畫腳了。而從父親的角度來說,如果不能指點自己的孩子,那就是要被自己的孩子指點,豈不是很丟臉的嗎?”李君威笑着說。

“你還是那麼會寬慰人。”李君華笑了。

李君威卻搖搖頭,非常堅定的說道:“我說的是實話,父親曾經說過,假如是大哥繼承了皇位,你現在會被圈禁在某個院子裡種花養草,而我會把朝廷弄的雞飛狗跳。而假如當初是我繼承了皇位,到帝國三十九年這個時候,說不定你我就像現在的英國女王安妮那樣,拖着肥胖的身子,每日只是找些親信打牌聊天度日。

只有你,二哥,在父親留下的基業上開創了盛世,卻依舊執掌着這個帝國的權柄。這艘鉅艦的舵手仍舊是皇帝。”

李君威當年放棄皇位競爭的原因很複雜,包括但是不限於了對父兄的愛,本人性格使然,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未來皇帝生活的不滿。當然,最後一點主要是受到李明勳的影響。

當年李明勳稱帝而不行封建帝制,新興資產階級很快就進入了權力中樞,在帝國的經濟、法律領域佔據了主導的地位,那個時候,李明勳對於未來的判斷就是,皇室對於帝國的主導地位會緩緩丟失,少則三十年,多則五十年,皇帝就會變成虛君,名義上的國家元首。

李君威感覺,如果是三十年,可能自己在位期間就要被奪取權柄,如果是五十年,多半自己晚年要看哪些資本家玩弄自己的後嗣。這對於只能佔便宜不能吃虧的他來說,是多麼的煎熬啊。

但是現在來看,太上皇李明勳對於局勢的判斷完全是錯誤的,至少到帝國三十九年這一年,李君華已經繼位接近三十年,皇權仍然是帝國至高無上的權柄。

作爲第二代皇帝,李君華在封建皇權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和資產階級發展生產力之間維持了一個相當微妙的平衡。這是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強大的忍耐力和精密的操作手段,李明勳和李君威二人並不缺乏政治智慧和手段,這父子二人缺乏的是耐心。

李君華可以在朝堂中與資產階級新貴們進行長時間的周旋,在底線和原則範圍內進行妥協,並且以正當合法的手段發起反擊,維持住皇權對於帝國影響的同時,不至於傷害到帝國的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法制、民權。

而李明勳顯然沒有這個耐性,在他當皇帝的十年裡,內政事務幾乎全部交給義子李海打理,本人一點不上心,而面對資產階級的奪權,李明勳會直接使用安全局這等暴力手段。

當年爲了清理士大夫餘孽,李明勳授意大臣搞文字獄,也爲了對付資產階級奪權,也發動各部門清查稅單。總之就是能講道理就講道理,講不過就用手段。

而如果是李君威來做皇帝,多半也是走向這條路。甚至李君威還會更極端一些,因爲他更缺乏耐心,而且做事總是保持靈活的道德底線,也就是沒有底線,同時他的心胸相對於父兄也有幾分不足。李明勳覺得,如果是自己的幼子成爲皇帝,要麼會在長期執政中被資本家奪權成爲後世英國那樣的國家,要麼就以軍事勳貴爲主體建立****政體,成爲後世日本那樣。

可以說,李家兩代四子之中,只有李君華是最好的皇帝。

在太上皇時代,爲了平衡日益增長的資產階級勢力,李明勳採用的是以勳貴來平衡,但不可避免的是,勳貴這種軍事貴族在解甲歸田之後,漸漸向資產藉機階級貴族發展。

到了李君華的時代,他採取了諸多辦法,比如把理藩院轄地和帝國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向勳貴階層開放,這些逐漸成爲了勳貴們的自留地,雖然不能徹底組織勳貴變成資產階級新貴族,但可以讓其與資本家之間產生隔閡。

再有就是深化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權獨立的理念,帝國並不三權分立,但必須三權獨立。而資本家在立法系統之中佔據絕對優勢,因爲他們總是可以容易成爲地方議員,可另外的兩大權力系統則進行嚴密管控,比如議員的所有直系親屬和姻親都不得在行政、軍事體制內任職,而帝國最高法院幾位法官的任職都由皇帝來掌控。

這些人不能出身勳貴,而也要和資本家保持距離,比如,想要進入最高法院,過往履歷之中就必須要有‘爲民請命’的案例,這個爲民請命既針對勳貴也針對資本家們。

無論是李明勳還是李君威,對李君華這種政治手腕都是非常佩服的,但二人一致認爲,這種平衡持續不了多久。

因爲軍事勳貴執掌藩地,導致藩地的法治一直得不到徹底的推行。而因爲勳貴們大量涌入國有企業,導致原本就體制僵化、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更加惡劣,以至於除了某些壟斷性質的國有企業,大部分企業竟然利潤率很低,甚至無法做到收支平衡。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帝國的鋼鐵企業,同等規模下,利潤只有民營鋼鐵企業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創新能力幾乎沒有,每年要花大量的盈利去民營鋼鐵廠購買新的專利,以維持生產效率。

但是從外藩改制之後,李君華找到了另外一種平衡資本家的力量,並且在最近十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就是——資本家的工人爺爺!

帝國工業化造就了規模巨大的工人羣體,比如帝國的紡織工人就有多達七十五萬,各行各業的工人就難以計數了,雖然工人階層相對於帝國巨量的人口來說,還是少的可憐,但是比資本家這個羣體可是要大的多。

李君華直接授權帝國所有國有企業建立工會,維護工人權益,隨後工會大規模吸納私營企業的工人。慢慢出現了行業工會,比如帝國紡織業工會,有皇帝撐腰,工會就敢於向資本家提出各種條件,而相對於勳貴與資本家之間的爭權奪勢,無產階級和資本家纔是根本對立的,根本不用想辦法,他們之間就不可能融合,當然,工賊除外。

所以,這些年帝國工人的待遇穩步提高,政治上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甚至連國營企業的盈利率都因爲工人地位提高而改善,就在去年,李君華還大量清退了國有企業之中一些害羣之馬、人浮於事之徒,這些勳貴不再擔任管理崗位,轉而入股成爲股東。

當然,李明勳也知道,他的兒子根本不是爲工人階級謀福利,只是利用工人階級罷了。但這種改變仍然讓人感覺到欣喜,至少工人階級的力量是在增強的。

以至於到這個時候,李明勳也不知道帝國會走向什麼道路,他經過縝密的推演,也實在想不出在原本的世界中有一個類似的模板。

只不過,李君威和李明勳都知道,這位皇帝陛下已經從兩個雞蛋上跳舞變成了三個雞蛋上跳舞,那需要的手腕就更不簡單了,李君威覺得自己更當不了皇帝了。

“二哥,爲了帝國,爲了我們這個民族,你確實應該找一個優秀的繼承人。但肯定不會是,我做不到你這樣的。至於你的子嗣問題,我依舊建議你另娶新生,當然,我無法強迫你。

如果你真的不願意,那我六個兒子隨便你挑選。當然,我建議你考察一下兩位嫂嫂生下的公主,女人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當然,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請二哥早早考察,因爲如果二哥對我那些孩子都不認可的話,我還能趁着年輕力壯,多生幾個。”說到最後,李君威已經是半開玩笑了,李昭稷在的時候,他一心想把侄子培養成合格的繼承人,名正言順,而現在皇帝不欲再娶,他也並不介意自己的孩子繼承皇位。

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一八九 刺殺章四六二的前面一章章七 金橡木號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二二二 土地章十四 高徒章十三 黃教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七三 大婚章九七 關原之戰 中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四七零 遠邊章兩百 意圖章七 金橡木號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三 草原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一八四 名滿江南章一五七 亂點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六 招募章三三七 暗鬥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八一 出家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二二一 三皇之戰 決戰章六四 成都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二零六 罐頭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一五 政治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十八 分化章九九 皇家港章四六四 會面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九六 馬來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三三五 歸鄉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二八 海盜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二八 鬥智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五六 錫克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一八六 真相章六九 分鍋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六 緣由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四一三 法佐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六一 圍攻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零一 分封章一五九 相遇章三七二 人員
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六六 馬寶的小心思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九四 第一次經濟危機章一八九 刺殺章四六二的前面一章章七 金橡木號章四三 漠北情勢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二八 權力的分配章二七九 沉穩的人也會衝動章九八 登陸戰章一六一 一瞥章三三 千里追擊章一七五 布里亞特章二二二 土地章十四 高徒章十三 黃教章七六 風帆戰列艦時代終結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三七五 最佳人選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七三 大婚章九七 關原之戰 中章二九 hit and run章四七零 遠邊章兩百 意圖章七 金橡木號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一七一 海外起波瀾章七四 環印、澳貿易船隊 青城堡 金城章三 草原章一二零 契約奴章四九一 理想國度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一八四 名滿江南章一五七 亂點章三零零 殺人可立威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六 招募章三三七 暗鬥章五二 全線開打章八一 出家章四五 應對之策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二四六 撞擊 !撞擊!章二二一 三皇之戰 決戰章六四 成都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二零六 罐頭章二三四 蘇威愛聯盟?章四四八 白教章四六 安東的努力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一五 政治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十八 分化章九九 皇家港章四六四 會面章一五七 亂點章二二一 卡爾洛章五二 河原田兵衛章九六 馬來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三三五 歸鄉章五零九 討厭就是討厭章四二 處置鄭芝龍章二八 海盜章四零三 不要標榜章五十 忠貞營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二八 鬥智章二二零 三皇之戰 態勢章一零八 土豆——淪陷區的硬通貨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五六 錫克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一八六 真相章六九 分鍋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十 永寧行政長官區章六 緣由章四一七 索菲亞的智慧章一九零 控制兩浙章四一三 法佐章四一 奪妻之恨章三一零 一個記者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六一 圍攻章一零八 爪哇海戰 三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一零一 分封章一五九 相遇章三七二 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