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

東方誠聽了李昭承的話,問:“二公子,日本人會投降嗎?”

“我認爲是有這種可能的,你要清楚,日本人爲什麼會搞出這麼多事來。”李昭承說。

“原因很複雜,我認爲其中有三,一是日本人.........。”東方誠是說話做事很有條理的人,這也是爲什麼李昭承這麼信任他的原因之一,以往李昭承有充足的耐心聽東方誠的見解,但這一次,他卻主動打斷了東方誠,而是直接說道:“東方兄,其實沒有那麼許多一二三的,說白了就兩個字,生存,這裡的日本人,做的一切都是生存。”

東方誠的聲音戛然而止,他細細思索之後說:“是的,就是爲了生存。”

日本人爲什麼不遠萬里從日本來到巴西,說白了,就是爲了生存。日本是最早與帝國展開貿易的國家,因爲國內封建勢力的強大和內部的分裂,幾十年來,日本一直沒有走向資本主義,但是國內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形成規模。

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很大一部分是爲了對外貿易,而大量的工業產品和農產品也通過貿易涌入了日本境內,導致日本的農民和手工業者大規模的失業,這些人成爲日本移民海外的主要力量。

爲什麼巴西的日本族裔會從葡萄牙人構建的秩序下逃亡,目的也是爲了生存。巴西這片殖民地已經逐漸成爲了世界上最繁榮的殖民地,尤其是作爲歐洲和帝國的原材料生產基地,讓那裡的勞動力永遠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葡萄牙人引入日本人,是因爲他們發現,日本人勤勞肯吃苦,又掌握着多種手藝,原本是準備用作城市下層的從業者的,但是卻忽略了日本人的宗教和風俗習慣與葡萄牙人格格不入,在出現矛盾後,殖民地的統治者就直接把日本人打入了種植園。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與當年的海外華人一樣,喜歡羣居,擁有自己的文化,殖民者是針插不進,水潑不入,正如西班牙人在呂宋曾經數次大規模屠殺華人一樣,葡萄牙人也看中了積攢了相當財富,又與本地格格不入的日本人。

面對迫害日本人逃入內陸,而面對葡萄牙殖民者的追殺,日本人逃入更內陸,最後進入帝國的勢力範圍,成爲了巴西的葡萄牙殖民者試探帝國邊境管控的一顆棋子。

“既然日本人是爲了生存,我們可以給他們一條生路。這就是我們之間談判的基礎,當然,戰爭依舊會持續一段時間,我們需要讓日本人知道我們的決心,我們可以毀滅他們,如果不想被毀滅,就要聽從我的安排。”李昭承說。

“那麼您的安排是什麼呢?”東方誠問。

李昭承說:“送他們離開,去牙買加,去非洲,他們不是喜歡種棉花嗎,大可去那裡種。”

“如果我是日本人,我會要求去玻利維亞。他們不是喜歡種棉花,而是喜歡富饒,去玻利維亞開銀礦也是不錯的打算。二公子,您在益州的時候,沒有與那個日本人派來的使者會談,而我則見了他們,當時那位使者就提出了這樣一個妥協的意見。

但是我認爲,您應該不會同意的,所以我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東方誠說,但他仔細打量着李昭承,想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會同意。

李昭承點頭:“你做的很對,帝國在南美的領地,無論是殖民地還是直轄土地,都不允許有日本人。”

“能問一下爲什麼嗎?”東方誠想了一會,主動問道。

李昭承笑着說:“東方兄陸軍大學畢業後,應該又在帝國大學進修過吧。”

東方誠點點頭:“從帝國二十一年起,這就是侍從室的規矩了,前輩孫部也是這樣。只不過我們選修的課程不一樣,在帝國大學進修,可以在政治學、戰略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十個學科裡選擇三個,一個主科,兩個選修科目。我當時選的是政治學、社會學和管理學。”

“如果你再有機會去帝國大學,最好學習一下戰略學。我的父親還曾經在帝國大學擔任過客座老師,講的就是戰略學。”李昭承說。

東方誠滿臉遺憾:“很不巧,我在帝國大學進修的兩年,裕王殿下都在海外工作,沒有機會聆聽他的教誨。”

李昭承呵呵一笑說:“沒關係,我可以簡單和你講一下他的理論。按照我父親的理論,溫帶地區的大陸上,是很容易誕生大國強國的,這也就是爲什麼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父親他主持的帝國對外戰略,不顧一切的奪取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溫帶部分。

我父親說過,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大陸上,最容易誕生一個強國的,就是北美洲的溫帶和亞熱帶部分。尤其是裕王封地,擁有一切產生大國的便利條件,無論是位置還是資源,亦或者自然環境。

而除了地理因素,我的父親也認爲,人種和文明也是重要的考慮因素,盎撒人、法蘭西和德意志、斯拉夫這四個民族是歐羅巴各民族之中,有潛力建立強國的民族,而在東方,我們黃種人裡,除了帝國,就是日本人了。”

東方誠聽着這些話,感覺似乎有道理,但似乎又有些虛無縹緲的感覺,他問道:“二公子,裕王殿下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判斷依據很多,包括這些年海外行事的經驗,還有一些戰略學的理論,但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有兩個,或者說一個,那就是我的爺爺和父親二人的共同認知,他們二人都這麼認爲。”

東方誠很無奈,這又是一個讓人無所適從的答案,因爲這類答案無法說服他這類人,但他也沒有反駁的勇氣和實力。

想了想,東方誠說:“可我不認爲幾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就能做到什麼。”

李昭承說:“或許吧,但只要有可能,我們就不能不重視,父王經常教導我們的是,要把一切的罪惡和威脅扼殺在萌芽階段,現在日本人正處於這個階段,這片土地很重要,因此,這片土地上不允許有與我們爲敵的勢力存在。”

東方誠點點頭:“二公子,我還有一個問題。假設日本人真的抓住了您的給的機會,那豈不是會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的事,我們趕走了日本人,又扶持起來迪瑪利亞這樣一個高喬人,與只有幾百個,最多不到一兩千人的日本人相比,高喬人可是數量衆多啊。

迪瑪利亞是一個勇敢的戰士,但也展現出了遠超他身邊人的政治手腕,他的野心同樣大,我認爲這個傢伙將來會是一個威脅。”

“這就涉及到我的另一個計劃,那就是對我們在南美的領地進行更長遠的規劃。高喬是土著,我們是解決不了他們的,因此也需要給他們一條出路。

我的父親認爲,這是一個封建皇權沒落的時代,以往人們認同自己是某一個國家的人,是因爲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君主。但是隨着民族主義思想的傳播,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弱化,人們會更多的認可自己的民族,而非國家。

因此,未來的主要國家就是民族國家。像日本這樣的國家,就天生擁有統一的基礎,因爲這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當然,民族國家也並非是這個國家只有一個民族,比如帝國,我們擁有一百多個民族,而我們成爲一個民族國家的基礎在於,國族佔據絕對的人口優勢,而其餘的大部分民族,對我們的文明和文化擁有或多或少的認同感。

而高喬人,既很難融入我們的民族大家庭,也不會認同我們的古老文明。這樣一個民族,註定是和我們格格不入的。”

東方誠認真考慮着李昭承說的話,他說道:“您的邏輯無可挑剔,可是我認爲,在高喬人這個問題上,我們擁有相當多的解決辦法。”

“是的,辦法總比困難多。就像一棵長進你的庭院,侵佔你生活空間的藤蔓。你可以剪掉它的枝葉,也可以用藥物噴灑,但問題在於,過一段時間,新的藤蔓還會伸入進來。你解決一次,還能解決第二次,而如果你第一次就拔除它的根,那就是一勞永逸的解決。

而幫助高喬人建國,就是一勞永逸的辦法。”李昭承對東方誠說。

東方誠打開一幅地圖,指着廣袤的潘帕斯大草原說道:“高喬人是一種分佈極爲廣泛的民族,可以這麼說,在安第斯山脈以東和亞馬遜雨林以南的區域,都有高喬人的部落。

而如果高喬人建立一個國家,那將會對這麼一大片的土地聲稱主權,這......這幾乎是把二十多年來帝國在南美洲的開拓成果拱手讓人。”

李昭承搖搖頭:“不,高喬人只能在這裡建立一個國家。”

李昭承在地圖上畫出了一片區域,這片區域位於烏拉圭河中上游地區,然後向北部各個方向延伸。

“可是高喬人怎麼會向這裡聚集?”東方誠完全不能理解這一問題。

李昭承說:“就跟毛驢拉車上坡一樣,有人前面拉,有人後面推,有人屁股上打,三管齊下,就做到了。當然,總歸免不了有許多漏網之魚,這並不是麻煩,只要高喬人在這片土地上,人口占據絕對的劣勢,那麼這片大草原,帝國也就吃下了。”

“迪瑪利亞是那個牽驢的,負責拉,對嗎?”東方誠感覺李昭承這個比喻非常有趣,他略作思索,問道。

李昭承點頭:“當然,如果迪瑪利亞做不到,我們還可以找另外一個迪瑪利亞。”

說起來,高喬人的經濟是非常單一的,尤其是偏遠地區的高喬人,就是遊牧民族,一切的經濟生活都與牲口掛鉤。理論上來說,牛羊牲口渾身都是寶,羊毛、皮子、牛角,以及牛羊肉。

但這片土地相對來說實在太偏遠了,又沒有暢通的交通運輸條件,本地的市場根本消化不了那麼多的牛羊肉,而牲口這種東西,在周圍幾千裡都不缺。

在潘帕斯草原上,生存着以百萬計數的野牛,都是歐洲人帶來的,跑到野外成爲野生的牛。而在美洲和非洲也是如此,比如加勒比海地區,往往隨意找一個島,把一羣母牛和公牛扔上去,就能對這片島嶼上的牲口進行‘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早期的海盜就是靠幹這個起家的。

而肉類的低成本保鮮到現在仍然是無法解決的問題,活着的牛羊運輸同樣如此。

因此高喬人只能出口牲畜身上的附加產品,理論上有羊毛和牛皮,但實際只有牛皮。

原因在於,羊毛是歐洲本地能生產的,現如今歐洲普遍實行貿易壁壘,對羊毛進口很少,而帝國的也同樣如此,南非地區的紡織業可以從巴西採購棉花,那是因爲棉花這類商品帝國無法自己完全滿足,但是羊***國首先要保證澳洲兩個行省的畜牧業。

而僅僅依靠牛皮的出口,是無法讓高喬人富足的,所以在帝國統治南美地區後,越來越多的高喬人向着農耕轉化,成爲帝國移民的附庸,而迪瑪利亞在李昭承的支持下,其實已經獲得了烏拉圭河這片區域的棉花種植園的開發權,這足夠改變一個民族的生活環境。

更富裕的生活,自然會牽動更多的人前往,迪瑪利亞過的越好,對高喬人也就會有更多的吸引力。

至於在後面推和鞭打的一方,自然是海外事務部的南美局負責。

高喬人的經濟靠牛皮,那就對牛皮下手,降低其利潤,高喬人的一應對外所需,都要走帝國的港口和商路,增稅就能提高其生活成本,生存的成本提高,賺取的利潤降低,會促進更多的高喬人另謀出路。

“二公子,這已經超出了您的權限,至少您從申京出發的時候,皇上沒有對您提出這樣的要求。”東方誠說。

李昭承呵呵一笑,並不在乎:“沒事找事可是我們裕王府的光榮傳統呀。”

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四五七 情況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一零一 幕後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二 香港危機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二二 廣州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七六 結髮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四 敵情章一四六 對抗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七九 中計了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三八七 機遇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四四八 兩國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三 結義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八八 被沙皇利用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六 擊賊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九九 皇家港章二七五 維和章七四 馬威章十 虎尾瓏社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四一二 聖人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四八 西南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三七 準備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四六 民間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六八 黃宗羲章三六七規矩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六一 宣傳章三四四 白象章一三一 定性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二四 略地章二九 登州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七一 安排章一七一 成長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五八 榨取朝鮮的價值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四五三 得逞章四六 談判
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四五七 情況章一四三 一個測試章二六七 行動起來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一零一 幕後章一八三 普魯士的覺醒章一二一 朱明復國主義章二 香港危機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二二 廣州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七六 結髮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四一零 熱情洋溢的信章一零四 強強對決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五四 敵情章一四六 對抗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一九一 裁軍良策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七九 中計了章一六九 藏地遊記 上章一零六 深度合作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九 捕魚和鹽場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四三六 換了人間章三八七 機遇章一百 巡航艦之間的對決章四四八 兩國章九八 讓戰爭解決問題章三 結義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五零一 改朝換代章二八八 被沙皇利用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二六 擊賊章十四 舟山淪陷章九八 荷蘭人的反應章一七四 你大爺章九九 皇家港章二七五 維和章七四 馬威章十 虎尾瓏社章四四 鄭芝龍的陰招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四二 用人章三四八 政治的邏輯章四一二 聖人章二一六 死人了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三五五 學習的對象章一九一 終究錯過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七五 同行者章四八 西南章四零七 大美西疆章三四五 父子兄弟章三九六 菸草章一三七 準備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四六 民間章四零六 興大案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六八 黃宗羲章三六七規矩章四四 國力不足章二十 無恥的讀書人章八八 元老爭辯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一六一 宣傳章三四四 白象章一三一 定性章五四 吃貨式的談判章二四 略地章二九 登州章二十 社團應對章七一 安排章一七一 成長章八五 香港局面章五八 榨取朝鮮的價值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四五三 得逞章四六 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