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

華沙城。

沙皇彼得匆匆來到了一所醫院,他因爲着急趕路,全身都是雨水和泥巴,走在醫院的青石地面上,泥水留下了一串足跡,在最深處的病房裡,沙皇見到了他的摯友緬希科夫,這位將軍虛弱的躺在病牀上,而醫生剛剛結束了對他的手術。

“這就是從緬希科夫將軍身體裡取出的鉛彈,很幸運,這顆子彈是完整的,如果變成了碎片,很難想象最後會是什麼結果。”醫生對沙皇說道,而手裡的托盤裡則是一顆帶血的鉛彈,上面有閉氣凹槽,底部缺少一塊。

彼得在緬希科夫的身邊陪伴了整整一個下午,緬希科夫才醒來,他發着低燒,看到沙皇說道:“陛下,看來以後我要謹慎作戰了,不能像一個騎士那樣總是衝鋒在前。”

緬希科夫本身就是一個勇敢的人,他在戰鬥中表現的無畏,同時又是一個極爲重視榮譽的人,當他聽說瑞典的年輕國王卡爾十二世會親率騎兵衝鋒的時候,他也要做到同樣的事,甚至要比對方做的更好更多。

“我想,讓你做出這樣決定的,並非是我的命令,是嗎,親愛的緬希科夫。”彼得無奈的說道,他從口袋裡掏出了那枚有些變形的,已經被清洗乾淨的子彈。

緬希科夫點點頭,他捏着那枚子彈說道:“這真是一種厲害的武器,與您當初波爾塔瓦集中起獵兵使用一樣,那些普魯士人幾乎個個是獵兵,他們就裝備這種子彈的步槍,我的騎兵在根本衝不到他們陣前,就被撂倒。

而那種連射的機槍在防禦戰中也非常恐怖,我們必須重新考慮騎兵的戰術了,陛下。”

“你說的沒錯,緬希科夫。”彼得說道。

“戰場形勢如何了,我們勝利了嗎?”緬希科夫問道。

彼得如實說道:“是的,我們勝利了,瑞典又一次失敗,但我們多了普魯士這麼一個強敵,在克拉科夫遇到的那些軍隊是德意志軍隊,但不是普魯士,無論裝備還是訓練,都有明顯的差別,而我已經得到確切的消息,普魯士人在中國人的支持下,把獵兵用的線膛槍當成普通步槍裝備。

但是我也得到了好消息,荷蘭人決定放開我們在阿姆斯特丹採購物資,其中就包括線膛槍,他們有兩座兵工廠也可以生產類似的裝備了。英國人則願意冒險經過波羅的海爲我們輸送這些武器和物資。”

“他們肯定有條件的。”

“當然,只不過都是微不足道的,比如讓我們把繳獲的機槍送給他們這類。你我都明白,他們實際是希望我們在歐洲大陸上與中國對抗,消耗他們在歐洲的影響力。”彼得聳聳肩,說道。

緬希科夫說道:“那您的意思呢,陛下,您要把戰爭打下去?”

“當然,要繼續。”彼得說。

緬希科夫點點頭,他沉默了一會,說道:“陛下,我是一個軍人,我也希望戰爭繼續下去,但我同樣是一個俄國人,是您的忠誠朋友,我希望您心裡有一個計劃,戰爭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結束,我想,除了您,誰也掌握不好這個尺度。”

大北方戰爭在進入帝國四十二年後已經有些控制不住的跡象,先是烏克蘭聯邦成立,繼而是普魯士參戰。更重要的在於,原本彼得是希望藉助這場戰爭擴張,既奪取波羅的海的入海口,又可以擴張在波立聯邦的勢力範圍。

這兩點,看似做到了,但是在南部,俄國失去了很多,南俄地區的大量貴族加入了烏克蘭聯邦,俄國再一次損失的大量土地。

“我來正是希望與你討論一下這件事,我決定在未來的某個時刻,放棄華沙。”彼得說道,緬希科夫招招手,示意房間裡的其他人出去,他已經得到消息,雖然克拉科夫戰役勝利了,但俄軍最終還是放棄了克拉科夫,把這座擁有象徵意味的城市交給了波蘭方面。

此舉在緬希科夫看來,實在集結兵力,形成一個重兵集團,重拳出擊與普魯士這個新加入戰局的對手進行決戰,但如果放棄華沙,顯然戰略方向就發生偏轉了。

“您想要先迎擊烏克蘭人?”緬希科夫問道。

“你覺得這樣對我們有利嗎?”

緬希科夫在彼得的幫扶下坐直了身體,他考量了片刻說道:“是的,從表面看上去是有利,但即便勝利,意義不大,據我所知,烏克蘭軍隊以騎兵爲主,而且他們的作戰風格更類似於蒙古蠻子,我們可以輕易取得勝利,但不能取得多大的戰果。

而且我們要面臨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中國允許我們做到什麼程度。基輔還是扎波羅熱,他們支持這個國家,絕對不會看着他們被消滅。我可不認爲在這個時候,中國也加入戰局。

現在我們有很多盟友,或者說利益相關方,比如英國、荷蘭,他們樂意在背後拆中國的臺,比如奧地利人,他們警惕任何歐洲陸地政權的誕生。但問題就在於,只要是中國參戰,這些國家統統靠不住。

目前看起來,中國人似乎有些三心二意,只要我們控制好戰爭的範圍,或許他們不會參戰。”

彼得點點頭:“你和我想的是一樣的,親愛的緬希科夫。這個東方國家不希望我們擴張,視我們爲陸地上的競爭者,所以我認爲至少在這個時間點,我們應該保留一些。

但俄國的發展需要空間,也需要機會,有些我們可以忍讓,比如那些南方叛亂者,有些我們必須堅持,那就是聖彼得堡!如果沒有聖彼得堡,俄國就完全失去了通往歐洲的渠道,瑞典和普魯士雖然敵視我們,但這兩個國家總比中國和奧斯曼好對付的多。我們要着眼波羅的海,而不是黑海。

因此,哪怕是中國參戰,我也要保住我的聖彼得堡,我可以放棄莫斯科,但絕對不能放棄聖彼得堡,沒有了聖彼得堡的俄國,毫無希望。只要我是沙皇,俄國就必須是一個擲地有聲的大國,要麼就讓它毀滅,絕對不能希圖僥倖的中間地位。”

“我完全支持您,陛下,這也是我的願望,全體俄國臣民的願望。”緬希科夫不顧身體的痛苦,給彼得一個敬禮。

彼得握住了他的手:“我就知道,你會支持我的。”

“是的,我們都會支持您,陛下。”

彼得說:“好吧,我忠誠的朋友,我想告訴你接下來的計劃,希望你可以提出中肯的建議。”

在連續取得勝利的俄國,彼得的聲望已經到達了定點,甚至已經有一部分貴族和年輕軍官不把東方的那個巨人放在眼裡,因此在打敗了瑞、普聯軍之後,立刻要求全軍南下,收復被所謂烏克蘭聯邦奪取的南部土地,徹底吞併南俄地區,甚至有些人提出不要懼怕與中國開戰,只要擊敗他們,他們就會退出戰爭。

這些人與彼得所計劃的完全相反,但是他們的這種聲音卻是彼得所歡欣鼓舞的。

俄國的沙皇彼得,作爲一個遊歷過中國的年輕帝王,曾經化名李烏拉的傢伙,他在西津的幾年裡,學習了很多東西,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重要,也見證了很多的政治思想,其中最被他推崇的就是民族主義。

實際上,現在的整個歐洲,民族主義都在覺醒,從倫敦、巴黎、柏林、維也納到莫斯科,都是如此,因爲背後有人在推動,這些推動者中,就包括了各國的君王。

民族主義對於君王來說是一種好東西,這種思想可以讓國內百姓擁有一個外國的敵人,從而更能忍受封建君王和資本家的剝削,從而更積極的爲君王們出生入死,可謂一舉多得。

雖然科學技術與中國相差很遠,國力相差更大,但彼得卻對自己的俄國更有信心。

二十五年前,中俄戰爭中,俄國失去了西伯利亞和北高加索地區,那個時候,站在莫斯科城頭的彼得親眼見識過中國軍隊的強大,但真正讓他痛心的是,在圍城戰期間,大量的俄國人爲了賺取中國人的銀元,在莫斯科城郊爲他們修築工事。

那一次的觸動,影響了彼得的一生,他在成爲沙皇,掌權之後,不斷的宣傳民族主義思想,雖然在階級分化的俄國,農奴仍然是愚昧的,但貴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已經大不相同。

他堅信,二十五年後的今天,哪怕是第二次中俄戰爭爆發,中國人也不會再有機會肆虐俄國,俄國或許會有第二次失去的一年,但中國人也會付出代價。

但是民族主義的壞處在於不能接受國家和民族的失敗,尤其是丟失領土這種事情,所以年輕人們強烈要求先收復領土。

彼得的計劃不是這樣的,他認爲那些靠近中國的邊疆地區遠不如聖彼得堡所在的英格利亞重要,而在取得了維斯瓦河戰役的勝利之後,彼得的計劃是趁着夏季來臨,調兵北上,從芬蘭方向進攻瑞典在波羅的海北岸的本土地區,迫使瑞典人退出戰爭。

這樣的好處有兩點,其一,在前面的戰爭裡,瑞典已經被打殘了,俄軍不用動用全部主力,就可以攻入瑞典本土,無論是實力對比還是時間都是合適的。而第二點就在於,英格利亞地區原本屬於瑞典,將來停戰,也必須瑞典同意割讓這片土地,俄國纔可以獲得。

“如此一來,我們在波蘭的勝利就會變得沒有意義。”緬希科夫有些失望,說道。

“其實也有意義,對於波蘭的瑟姆會議和波蘭人來說,一切都已經變了。當薩克森的那個奧古斯都退位之後,波立聯邦與瑞典的戰爭性質就變了,一開始,其實是各國之間的爭霸戰爭,但奧古斯都退位之後,就變成了波蘭人反抗瑞典的侵略。

而烏克蘭聯邦的成立,對於波蘭人來說是分裂,普魯士與烏克蘭聯邦、瑞典結盟,就是支持侵略者和分裂者,也是他們的敵人。你以爲中國人爲什麼不參戰,因爲他們對戰爭的正義性看的很重,只不要不參戰,波蘭人就不會直接把仇恨安在他們身上,而相反的是,烏克蘭人還會感激他們,這就是雙贏,他們贏兩次。

對於我們來說,這也很好,波蘭的周邊自此全都是敵人,他們只有依靠我們。而我認爲,直接吞併波蘭是操之過急的,這是中國所不能接受的,你看到了,他們不支持瑞典人這樣做,自然也反對我們。

爲了波蘭不被我們吞併,中國人或許會參戰,但爲了英格利亞,這個距離中國非常遠的北歐角落,中國人蔘戰的可能性不大。”彼得對緬希科夫解釋說。

緬希科夫說道:“作爲一個軍人,我有些失望,但作爲您的朋友,我認爲您是對的,而作爲您忠誠的部署,我請求留下來。暫時留在華沙,如果華沙失去,我也要與波蘭的瑟姆會議在一起。”

“爲什麼,你傷的很重。”彼得說。

緬希科夫則是說:“就是因爲我受傷很重,只要我在這裡,俄國就與波蘭站在一起,就是斯拉夫民族站在一起,波蘭的那些貴族看到的是一個曾經爲他們出生入死的將軍,就永遠會感念您的恩德。

四十年前,波蘭與俄國也曾打生打死,曾經他們還佔領毀壞過莫斯科,但我認爲,在新的敵人出現後,是斯拉夫人團結一致,對付這些敵人的時候,請讓我留下來吧,沙皇陛下。”

“我本想留下一支軍隊,與波蘭人共同保衛他們的國家。”

“是的,我可以領到這支軍隊,因爲我的存在,這支軍隊規模可以更小一些,您在瑞典取得的勝利將會更多,陛下。”緬希科夫說道。

彼得起身,在病房裡踱步,他來來回回走了很久,最終說道:“我的夥伴,我要把我的私人醫生留給你,請一定答應我,在傷口癒合前,你要完全聽他的建議。”

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八一 科舉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五七 對策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二十一 君度的殺雞儆猴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八九 判定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一五五 多想章三七三 抵達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三五七 計劃章一五六 遷徙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十五 爭議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六五 擴張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四八三 思維章三九五 條款章三 草原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二一一 過關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一七三 待遇章一零五 航線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十七 認罪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二五三 受困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六 倒黴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三四九 吞併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三四 青島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九 各部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二七 嫁衣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八四 鏵式犁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
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八一 科舉章三九九 李君威的政治智慧章五七 荷蘭人的判斷章一五九 山東快板章五七 對策章十三 偵查雞籠港章八五 對局勢的判斷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十一 第一波攻勢章二十一 君度的殺雞儆猴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一零七 轉向,戰列線決戰章三四六 曼城鐵路章一零七 爪哇海戰 二章一七四 內遷之路章三八九 判定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八七 全面挑戰章一三四 好兒媳可旺三代章一五五 多想章三七三 抵達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三五七 計劃章一五六 遷徙章五七 可惜沒有抓到陳圓圓章一七九 父親的煩惱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十六 必然的鴻門宴章十五 爭議章三二九 在日本章三二四 八十萬個餛飩章一一五 銜尾蛇章二一一 過關章一二零 新一輪殖民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榮革命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六五 擴張章二九四 還是談判吧章四八三 思維章三九五 條款章三 草原章五 長梢弓與穆什克特章二一一 過關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四十 不真心的朋友章三五一 駐疆大臣章一七三 待遇章一零五 航線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十七 認罪章十二 派遣艦隊 上章二五三 受困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三六 收拾周延儒章八二 打破反華聯盟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六 倒黴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三六五 一種陰險章三四九 吞併章一二九 一場虛驚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六 橫掃全魯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師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三四 青島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八五 粵西防線章一八零 麻煩的女人章七 東虜的覺悟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九 各部章一二五 明帝的價值章四六零 吾家有女章四三二 還未開始就已經結束章一一一 分開談判章三六 再論東國章一二一 淘金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二七 嫁衣章四五一 布子章三八零 行動方案章八四 鏵式犁章六七 參戰無益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四五七 大魔王回京章一零六 收穫頗豐章四二四 莫斯科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