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八 進擊的艦隊

“李大人,李大人,我可以跟隨您一起上船嗎?”正在登小艇的李明勳聽到了後面有人說話,回頭一看,看到的竟然是鄭森。

如今鄭森已經成年,身體長成,一件錦袍在身,腰配寶劍,顯的英武不凡,李明勳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他,他回憶了一下,方纔在節堂軍議的時候,似乎有幾個年輕人進出過,他本以爲是曾櫻或者在場將軍家的子侄,卻不曾想其中還有鄭森。

“鄭公子爲何要去?”李明勳笑問道。

鄭森從懷中拿出一銅符,亮給了李明勳看,李明勳微微一笑,做出延請的姿勢,道:“鄭公子,請上船吧。”

這銅符正是當初自己給沈猶龍和沈廷揚的,一共十枚,正是觀察使團的令符,李明勳想不到落在鄭森手中一個。

上了小艇,出了水營,李明勳笑了笑說:“只是幾百支火繩槍和一些甲冑、火藥,犯不着讓鄭家大公子親自護送來吧。”

鄭森知道李明勳話中藏着譏諷,但卻沒有發作,他很清楚,不光李明勳,登萊之地的官將都是如此,要知道,他自己的父親只是送了些甲械火器來,若不是鄭森任性妄爲,連那十萬石大米也不存在,這種陽奉陰違的態度與東番義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明勳不僅親自前來,還帶來了水陸主力,不可爲不盡心全力。

“我是瞞着我父親來的,家父不解朝廷之困,蓋因受小人迷惑罷了,我親自前來,就是要把在登萊所見所聞告訴父親。”鄭森握拳說道。

李明勳拍了拍他的手,沒有再問,鄭森可不只是來看大明與東虜作戰的,也是想看看社團的實力,好警醒福建的鄭芝龍。

到了廟島,李明勳登上長山島,這裡已經搭建起了上千帳篷,進入帥帳之中,海軍的軍官們已經在商討對清軍水師的戰鬥計劃了。

在鄭成功尚未在東南沿海產生巨大威脅之前,清國向來不太重視水師,清國的水師一開始來自於繳獲和明軍叛軍的投靠,其中主力除了尚可喜就是沈志祥了,但是水師是一種非常耗錢的兵種,別說維持軍隊的開銷,就算是對船舶修修補補,清國也是支撐不起。

而真正讓清國‘放棄’水師,是因爲朝鮮的徹底投降,完成了對朝鮮的征服之後,朝鮮的水師便成了東虜侵明的幫兇,從皮島之戰開始,來自朝鮮的水師就成了大明水師的最重要競爭對手,好在朝鮮一直對清國陽奉陰違,比如鬆錦大戰,皇太極命令朝鮮派遣水師助戰,一百多艘戰船攜帶大量糧草從朝鮮出發,到了遼東,只剩下一半,究其原因就是主帥林慶業一路之上耍弄手段,船隊動不動就觸礁,還在海上與登萊水師會戰,雙方用空炮對轟了一陣,林慶業沉船過半。

但是林慶業被調到沈器遠麾下,雖然躲過了清軍詰難這一劫,但水師主力落在了親清派,徹底淪爲幫兇,此次寇邊,朝鮮水師以水師元帥柳琳爲首,有戰船六十餘艘,幾乎是朝鮮水師全部主力,而另一支水師則是以尚可喜麾下的許爾顯爲首,其麾下戰船二十餘,都是在鬆錦、河北俘獲的大明水師艦船,多以福船、海滄船等大中型風帆船爲主,而許爾顯麾下還有近百艘其他戰船,多是搶掠來的民船,也正是這兩支艦隊,運送圖爾格的軍隊登陸萊州灣,突襲之後,直接佔領萊州城,在山東的蜂腰位置狠狠的來了一記重拳。

巨大的地圖鋪在了桌子上,這地圖還散發了油墨的氣息,是製圖師根據登萊水師提供的訊息,按照海軍的標準繪製的,廟島羣島的地理信息已經非常完善,這時海軍自行測量的結果,而其他地方,包括萊州灣在內,依舊是大明地圖寫意山水風的風格。

此次社團出征,海軍共派遣四支艦隊,由三艘重炮艦和四艘雙桅縱帆船組成的主力艦隊,縱帆護衛艦和通報船組成的分艦隊,還有一支快速運輸船隊和一支沙船爲主的重型運輸船隊。

來到登萊之後,海軍得到的加強,主要是從登萊水師得到了不少的划槳船,作爲警戒、交通之用。

海軍提督兼主力艦隊司令官的西蒙斯率先發言,他說道:“閣下,目前海軍有十二艘軍艦處於待戰狀態,其中三艘重炮艦,四艘護衛艦和五艘通報船,按照您的吩咐兩支運輸船隊不參與戰鬥,還有三艘船因爲進水嚴重,處於擱淺維修狀態,這十二艘船已經全部的主力了。”

“敵情呢?”李明勳問。

西蒙斯的手點在了萊州灣最東北處的海岸邊,那裡有萊州灣內唯一一個島嶼芙蓉島,而這塊陸地向西北渤海方向探出,與芙蓉島形成一個小小的海灣,叫做太平灣,也是萊州灣內唯一一片能避開北風的區域,而太平灣正對着萊州,所以這裡也就成爲了清國水師最大的錨泊地。

“韃靼人擁有兩百多艘船,其中多是民船,是殘忍的韃靼人強迫明國水手驅使的,其中軍艦擁不到百艘,除了大量的戎克船,就是朝鮮人的槳帆船,我認爲韃靼人並非我們的對手。”西蒙斯笑呵呵的說道。

這話落地,當即有人提出不同見解,正是崇明分艦隊的指揮官趙三刀,如今他統帥着社團的分艦隊,趙三刀說道:“我覺得對艦隊最大的威脅是朝鮮水師,按照執政官閣下的吩咐,我們要儘可能俘獲船隻爲艦隊維護和移民服務,想要俘獲敵船,跳幫接舷戰是不可避免的,而朝鮮船隻很麻煩。”

西蒙斯笑了笑:“就憑那些槳帆船?”

趙三刀認真的點點頭,說道:“朝鮮人的槳帆船有龜船和板屋船兩種,都是大型槳帆船,這類槳帆船雖然有重心高,儲備浮力小,不適合遠航的諸多缺點,但極難對付,他們的漿手在船體內部,有舷牆和甲板保護,還擁有火炮甲板,各式的佛郎機可以威脅到縱帆船和通報船,而龜船尤爲麻煩,這是板屋船的一種,最上層卻覆蓋這一層船殼,有些是鐵甲有些只是木質船殼,但無一例外都有密密麻麻的鐵錐子,這導致接舷戰中,無法輕易跳幫到敵船之上,擊沉它們不難,難得是俘獲它們!”

西蒙斯雖然有些傲慢,但絕非聽不進建議,他思索之後說道:“看來是有些麻煩,閣下,您認爲呢?”

李明勳點了點芙蓉島,說道:“這島嶼與大陸形成一個夾角,就好像在臂彎之中放了一個雞蛋,形成了北面和東面兩條水道,正是北風,我們的艦隊佔據上風,可以從北水道進入,而清軍水師都在太平灣避風,諸如福船一類的軍艦很難頂風與我軍作戰,真正對我們有威脅的還是朝鮮的水師,畢竟他們以船槳爲主要動力,所以,對朝鮮水師持重爲上,若不投降只能擊沉。”

西蒙斯重重點頭,說道:“那我可以率領主力艦隊從北航道進入,迎戰朝鮮水師,分艦隊則堵住東航道的南部缺口,堵截敵人出逃的船隻,如何?”

趙三刀出言:“您還是不要過於深入,萊州灣與登州一帶不同,這個時節的萊州灣沿海地區是冰封的,芙蓉島與大陸之間的航道並不寬闊,而且有冰凌,如果迴轉不開,重炮艦還好,護衛艦會很危險。”

李明勳敲了敲桌子,說道:“很簡單,我親率重炮艦和藍鯨號組成的艦隊進入北航道應戰,你們二人各自率領一支縱帆艦隊,東航道出口堵截敵人出逃的船隻。”

西蒙斯無奈的聳聳肩,雖然他是艦隊提督,但無論從指揮序列還是情感上講,都必須服從李明勳的指揮,西蒙斯躬身施禮,道:“閣下,祝您凱旋而歸。”

一個時辰後,艦隊起航,兩支分艦隊率先通過小長山島與黑島之間的水道,向西北方向而去,這些縱帆船擁有良好的逆風航行能力,他們將從外海進入萊州灣,隱蔽接近清軍水師錨泊地的南出口,而主力艦隊四艘重炮艦則直接排列成戰列線,以白鯊號旗艦爲首,藍鯨號重型武裝運輸船墜後,大搖大擺的沿着海岸線低速向西南方向而去,一直到了下午,登萊水師的纔出現在主力艦隊的側後,一共有二十餘艘艦船,都是福船、海滄船之類的船隻,而李明勳傳令過去,讓登萊水師墜後,待主力艦隊取勝之後,跟隨前進,清剿殘敵。

艦隊還未進入萊州灣,就可以看到岸邊不斷有偵騎來往探查,遠處通往萊州的官道上不斷升騰起煙柱,鄭森站在船艉樓,用單筒望遠鏡打量着陸地上的狼煙,有些緊張的看着幾艘偵查的划槳船如驚弓之鳥駛入萊州灣,他的心中有些緊張。

作爲鄭芝龍的兒子,鄭森心中的海戰還停留在船多就是王道的階段,畢竟在鄭芝龍幾十年的功績之中,幾乎都是靠着圍攻戰勝了紅毛夷,現在李明勳以區區四艘大船挑戰清國水師近二百船隻,是不是有些太冒險了呢,鄭森心中權衡着,主力艦隊駛入了萊州灣,這裡已經是冰凌區,不斷有大塊的海冰撞在船體上發出聲音。

而遠處傳來一陣號角聲,清軍的水師顯然已經準備好應戰了。

“傳令下去,保持陣型,龜船在前,板屋船在後,我們衝過去,包圍這四艘船,圖爾格大人有令,此船乃屬於大清國敵東番島夷,殺敵一人,賞銀二十兩!”朝鮮水師元帥柳琳大聲對下屬喊道。

柳琳也是朝鮮一員宿將,當初在朝鮮也對抗過清軍,但是無一例外全部失敗了,見識了清軍的強橫與明軍的懦弱之後,柳琳很快做出了選擇,在林慶業離開水師前往咸鏡道之後,柳琳終於抓住機會,他穿着華麗的鎧甲,站在最大的一艘板屋船上,甲葉反射着陽光,披風在風中飄蕩,他拄刀而立,意氣風發。

太平灣中,朝鮮水師已經放下了風帆,全力以木漿驅動,海面上一片喧囂之聲,漿手的號子、傳令兵的呼喊還有不斷響起的號角,六十多艘艦船,數千木漿拍打着水面,奏出華麗的樂章。

看着朝鮮艦船呼嘯而來,鄭森一時有些愣住了,他握緊了欄杆,以防自己發抖,但是很快就被身邊艦長的吼叫聲嚇了一大跳!

“裝填彈藥,準備戰鬥。”船長粗豪的聲音迴盪在整艘船上。

李明勳看了看遠處迫近的朝鮮水師,命令道:“傳令下去,讓所有艦船跟上,旗艦轉向,我們把這些烏龜船引向外海。”

李明勳可不想在狹窄的海灣之中遭遇海量敵人的圍攻,因爲北面這個凸入渤海的夾角存在,太平灣中的風向非常紊亂,對於白鯊號這類一個換舷動作都需要上百水手配合的重炮艦來說,這裡的環境實在是太差了,而進入外海之後,轉圜的餘地更大。

當然,敵人或許不會追上來,但是他們要是轉向的話,狹窄的海灣可不足以讓六十多艘船完成轉向,一旦敵人混亂,主力艦隊就會撲過去虎入狼羣。

白鯊號升起了羅經旗,全艦隊由緊貼北面陸地的航道向南轉向,進入芙蓉島的北面,避開結冰區域,順風轉向,艦隊完成的速度很快,而當最後面的藍鯨號轉向完成的時候,最前面的龜船已經追了上來。

李明勳打量着側後方向,朝鮮水師也開始轉向,繞到了主力艦隊的北方,顯然是準備把艦隊夾在己方與芙蓉島,李明勳笑了笑,命令白鯊號繼續轉向,航向西偏南,遠離芙蓉島,兩次轉向,朝鮮水師的隊列徹底被打亂了,李明勳哈哈一笑,拍了拍鄭森的肩膀,說道:“鄭公子,請看好戲吧。”

砰砰砰!

隨着炮門一個個的打開,一門門二十四磅和十八磅的重炮被推了出去,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正在靠近的龜船。

火炮甲板上,炮長眼睛緊盯着掛在樑柱上的鐵球,觀察這船體橫擺的角度,在船體即將水平的時候,發出了開火的命令。

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五三 吳三桂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八九 刺殺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七三 經略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七 嫁衣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五二 西南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八七 遠航章八零 潘名器章二零六 罐頭章八一 誤會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二六 新首都章七 金橡木號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七九 荷蘭船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三八四 方略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一一三 君度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一 團練 下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二六二 獼猴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一八八 暗潮章三九 學習章三六四 安排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三七四 第烏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九三 遊歷章三四三 教子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二二三 三皇之戰 勝利章二六九 初戰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六九 初戰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十六 黑烏薩章四零三 去處章十三 觀察使章二三 濟州島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七十 班特里灣閒談幾句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三五七 儲位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四六 籌碼
章一七一 登陸章一零二 一人與一國章四五七 情況章二零一 殖民地互保章四一一 黑海入海口章五三 吳三桂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擴軍章七五 滿清的應對——殖民者聯盟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一八六 義士之後章三零六 緊張局勢章一三八 父子傳承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二一 要把移民當牲口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一八九 刺殺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八三 棒子與泡菜章一零六 關島出現的意外章一九一 租界問題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一三五 繼承之事章二七 崇明海賊章四二五 新一代的麻煩章一七九 太子的頓悟章七三 經略章六三 瓊州在握章三七六 浪子營章二五 最後要做的事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一一二 歸附章二七 嫁衣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五二 西南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八七 遠航章八零 潘名器章二零六 罐頭章八一 誤會章一零五 阿都拉的陰謀章二六 新首都章七 金橡木號章一一零 加勒比海盜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章七九 荷蘭船章二一五 季姬擊雞記章二零七 安全形勢章三八四 方略章四二五 以和促戰章一一二 掃雷遊戲章一一三 君度章六九 愛耍手段的英國佬章一八零 毒蛇與籠中蛇章二九 建立帝國章二零三 野火燒不盡章三一 團練 下章八二 抵達北美章二六二 獼猴章二六 見好就收章一八八 暗潮章三九 學習章三六四 安排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四一四 會學習的蜜蜂章二二 登萊大撤退章三二 拒絕統治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三七四 第烏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一九七 最後的安排章四二零 緊急事態章九三 遊歷章三四三 教子章四二 政策的自由章二二三 三皇之戰 勝利章二六九 初戰章一二二 詔獄裡的熟人章一零二 各懷鬼胎的協議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二六九 初戰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七八 父親的認可章二八 碎敵軍膽章四七 前所未有的戰爭章三八 江南失陷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十六 黑烏薩章四零三 去處章十三 觀察使章二三 濟州島章十七 同歸於盡章七十 班特里灣閒談幾句章四三 戰爭公債章三五七 儲位章三十 戰犯們章三四六 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