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二 戰略調整

大本營。

“皇太極死了。”李明勳當着所有人的面,說出了這個消息,一直到這個時候,諸位元老纔是相信了。

阿海問:“我聽聞是死於寧古塔的城放炮,說是連腦袋都打碎了。”

李明勳搖搖頭:“不,皇太極死於寧古塔的圍城戰,據說鬆錦之戰的時候他的身體就很不好,而宸妃,哦,皇太極最心愛的女人,宸妃死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接下來是阿巴泰的死,讓皇太極很想一勞永逸的解決我們在奴兒干都司的事業,選擇了親征,病亡在了軍營之中。”

“那炮擊.......。”

李明勳道:“那是老宋的小手段,事實上從今日開始,這是社團對外統一口徑,我們的社團擊殺了虜酋皇太極!”

林誠笑了笑,點燃了自己的菸斗,說道:“我覺得這沒什麼,寧遠之戰後七個月,努爾哈赤死了,現在大明也不是在訛傳他死於紅夷大炮嗎?我們的消息至少更有可信度,再者說了,從郡王到奉命大將軍,愛新覺羅殺了好多個,多一個皇太極似乎也順理成章。”

這半開玩笑的話惹的元老院中許多人哈哈大笑起來,說起來,皇太極死在寧古塔下,那社團在北方的事業就再無重大威脅了。

李明勳敲了敲桌子,臉色冷淡說道:“皇太極死不算什麼,我們也找不到人領賞,但是諸位,由此造成的影響卻是重大的,關乎着社團的戰略,到底要不要堅持北上。”

見李明勳如此認真,衆人選擇了閉嘴,李明勳對專程趕回來的許長興的點點頭,道:“介紹一下皇太極之死的影響和大明內部的局面。”

許長興站起來說道:“現在這個消息已經傳開了,目前來說,大明的官僚對此是樂觀的,諸位都知道,皇太極雖然有長子,但威信不足,又有多爾袞兄弟,即便是最悲觀的明國官員也認定,清國內部會出現動盪,在動盪結束前,不會再有大規模入寇劫掠的行爲,而樂觀者認爲天佑大明,清國可能會分裂,然後分崩離析。”

“哼,白日做夢。”李明勳不屑的說道。

許長興笑了笑,沒有去評判,他知道自己的這位長官對大明的局面是無比悲觀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明亡國就在旦夕之間,許長興無法反駁,只得說:“清國的頹勢已經顯現,而大明的另一個敵人卻在飛快的發展,八月和九月,李自成擊敗了孫傳庭的陝西兵,最新的消息是,闖軍進入潼關了,這意味着,整個北方都在這股軍隊的威脅之下,但是我們在江南的夥伴卻是長出一口氣,闖軍沒有沿着長江南下,江南的威脅暫時解除了。”

“結果就是,我們在江南的商業擴張取得了爆發式的進展,我們的聯合銀行效果非常顯著,今年我們可以獲得去年兩倍的生絲,至少三倍的棉布,崇明島大堤已經在修築中了,諸位元老,高額的利潤已經出現,那些縉紳比誰都精,他們正在瘋狂的往聯合銀行裡注入股本,現在股本已經超過了三百五十萬了。”

“可是利潤沒有達到我們的預估!”李明勳一針見血的說道。

其實原因很簡單,是西班牙人的破交行動導致了利潤的降低,原本今年社團要從南洋進口一百五十萬石的糧食,但是真正到香港的只有七十萬,不足一半,其中只有十萬石損失西班牙人的破交行動,其餘的損失是因爲航線受到威脅,許多海商選擇了取消貿易,這導致八十萬糧食的缺口,缺八十萬就要補充八十萬石,爲了保證聯合銀行的利潤,運往江南的南洋大米份額不能動,只能從兩廣購買糧食到臺灣,從日本購買大米到永寧,可是這兩地的糧食價格倍於南洋,如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南洋的低價糧食無法用在移民安置上,導致原本就高企不下的移民成本更是高漲。

“其實利潤已經很高了,只是.......。”許長興說道。

“這不是利潤高低的問題,而是糧食來源是否安全,我說一個原本在要年底纔會通報的消息,社團明年的糧食缺口會超過一百萬石!”林誠說道。

“怎麼會這麼多!”阿海差點跳起來。

林誠抱胸說道:“阿海,我們的社團不是一個普通的商社,大本營、香港和永寧城都會在明年發展成五萬人規模的城市,算是其他大大小小的據點以及社團的軍隊、水手,社團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丁會超過二十萬,僅僅是這二十萬人的口糧就超過五十萬石,更何況不斷有移民加入,我們還有超過六萬的奴隸,難以計數的大牲口,這些可都是也都是要糧食,在臺灣的還好說,前往永寧城的五萬移民中,至少一半在秋糧下來前還需要社團提供口糧,值得慶幸的是,大部分的據點都不缺魚蝦家禽,否則沒有油水的人需要的糧食更多。”

“一百萬石只是社團自用糧食缺口,江南的絲棉貸款、修築大堤,作爲商品出售給北方的部落,朝鮮沈藩,加起來會在二百五十萬石到三百萬石之間。明年的西南季風季節,我們要獲得至少二百萬石南洋糧食,是社團最主要的工作,如果做不到,影響的就不僅是社團的利潤了。”林誠淡淡的話語讓所有人都沉默了。

造成糧食缺口如此大的原因很多,社團農業人口過少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關鍵是大量的移民涌入,雖然在臺灣和永寧區,社團提前準備,大量使用奴隸開墾了一些土地,使得許多移民來了之後就能開始種植,但到底不是熟田,剛剛墾殖的土地肥力不夠,前幾年的糧食產量肯定不多。

而臺灣大量的土地沒有用來種植稻米,而是投入到甘蔗這類經濟作物的種植中去,特別是那些由江南、兩廣士紳牽頭建立的種植園,幾乎一水的甘蔗田,新移民趕到之後,他們又開始大量種桑養蠶,山東來的移民大量加入這些種植園,自己種植的也是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交叉。

根據元老院的估計,社團的糧食三年內無法自給自足,但是李明勳知道,十年內都做不到了,未來大明崩潰,會有海量的移民來,那些增產的糧食也滿足不了。

“南洋糧食主要來自爪哇、暹羅、安南,關鍵就在於西洋航線的安全,而目前來說,除了那些大大小小的海盜,能夠威脅這條航線的只有西班牙鹹肉!”

“說的沒錯,與其在西洋航線上追逐那些西班牙縱帆船,不如主動進攻,現在是北風季節,順航南下,給西班牙人雷霆一擊!”

林誠聽着這些話,卻是看到了李明勳的臉色越發難看,他拍了拍桌子,說道:“安靜吧,諸位元老,社團的資源就那些,大部分被移民和開拓事業所佔有,用於戰爭的資源並不多,既然資源不多,更不能分散,只能有一個重點,而社團的一貫策略是北上!”

高鋒道:“北上?現在北面還有什麼值得投入的嗎,我們在奴兒干都司的擴張幾乎抵達了極限,皇太極是死了,東虜撤離寧古塔,但是在吉林烏拉和呼蘭修築了城堡,我們進攻也只是虛耗實力罷了,而兵力投入到中原,我們那幾千兵馬還不要被流賊給淹沒了。”

西蒙斯呵呵一笑,說道:“關鍵是讓陸軍去打流賊有什麼意義,我們得不到土地,明國政府已經破產,給不了我們足額的佣金,我們能得到的只有移民,可是我們現在安置不了那麼多移民,再說我們要那麼多移民做什麼,如果能拿來做奴隸賣錢,我倒是同意出兵。”

“閉嘴西蒙斯!我們與北方的漢人同根同源,只要有條件,我們無法坐視他們被屠戮,這是社團所有漢人元老和議員的共同意志!”阿海對西蒙斯怒目而視。

西蒙斯見自己惹了衆怒,當即賠笑:“很抱歉諸位,我收回剛纔的話。”

元老院安靜下來,所有人看向李明勳,李明勳思索許久,無奈的搖搖頭:“今天的會議先到這裡,給我安排一艘船,我要去香港,和平解決西班牙的威脅是上上之選。”

元老們一個個起身離開,最後只剩下林誠,他滑動着輪椅,從懷裡掏出一個精緻的銀酒壺,放在了李明勳面前,李明勳拿起來喝了一點,發現辛辣異常。

“這是當初我們從大員運來甘蔗渣釀造的朗姆酒,雖然味道不怎樣,但每當喝起來,我都會想起當年我們的起步階段。”林誠感慨說道。

“那時候我們一心撲在賺錢上,不會自不量力的考慮國家大事民族衰亡。”李明勳又喝了一口,說道。

林誠笑了笑:“位置不同,心境也就不同了,就像你對那些孩子說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我們總是鄙視鄭芝龍,總歸不能成爲他吧。”

李明勳的矛盾就在這裡,現在南洋來的糧食是社團發展的關鍵,那麼菲律賓的西班牙人就是最大威脅,但是要想對付他,就要把資源投入到艦隊,投入到菲律賓去,如此導致的結果就是,在明年李自成稱帝,清軍入關等改變中華民族命運的大變革中,社團根本無力去參與,從無論從民族情感還是社團利益考量,李明勳是最不希望這麼早改朝換代的,但這是天下大事,社團的力量終究有限。

但是身爲穿越者,李明勳又無法就這個問題和其他人討論,只能悶在心中。

林誠拍了拍李明勳的肩膀,轉身離開,最後留下一句話:“正如你所說,最好的結局是不戰而解決西班牙,但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若是不能盡善盡美,也不要做錯選擇呀。”

李明勳無奈的搖搖頭,理論上,不戰而定西班牙有兩種法子,一是與西班牙人和談,二是讓荷蘭人去纏住西班牙人。

表面上看,社團與西班牙沒有根本的利益衝突,甚至西班牙可以爲社團提供貴金屬,社團爲其提供優質的明國商品,但從大局考慮,和談完全不具備操作性,社團高層與西班牙的仇恨帶來的阻撓暫且不提,關鍵是西班牙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都不會選擇和談的,在宗教、商業和領地上,社團動了西班牙的蛋糕,而西班牙處於相對強勢的位置,自然不會選擇談判,雙方的談判只能是在一方大輸的前提下。

而荷蘭人也不會坐視社團與西班牙的和平,從權謀術來說,兩個勢力的對耗纔是最好的局面。

如果不能和談,那隻能讓荷蘭人出手,就像今年初那樣,打上門去,打到西班牙人自顧不暇,無力去騷擾西洋航線,但這就需要社團出讓利益,還是能讓荷蘭人動心的利益。

兩天後,李明勳在荷蘭商館如願以償的見到了範迪門的全權代表科隆,這個傲慢而不失禮儀的男人表現的極爲得體,他認真傾聽了李明勳的條件,並且忠實的記錄下來,然後就只是報以微笑,欣然表示,再次出兵馬尼拉,需要範迪門總督的首肯,他能做的只有把李明勳的條件告知範迪門總督。

李明勳的條件很豐厚,首先向荷蘭出讓日本市場的生絲份額,其次向荷蘭人開放江南市場,接着就是讓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爲社團的主要糧食提供商,每年給予一百萬石的份額,粗粗計算下來,東印度公司每年可以從社團獲得至少四十萬的利潤。而豐厚的條件換取的是荷蘭出動一支艦隊再戰馬尼拉,而社團也願意出兩艘重炮艦,接受荷蘭人的指揮。

“兩天後,我會前往巴達維亞,您的條件我會如實告知的。”科隆臉上掛着職業的假笑,說道。

“兩個月內我要得到準確的答案,否則條件作廢。”李明勳如是說道,離開的荷蘭商館。

等候在辦公室外的西蒙斯見到李明勳,熱切問道:“閣下,結果如何?”

李明勳微笑說道:“我不會有幻想了,我的朋友,西蒙斯提督,準備戰爭吧。”

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 安全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八七 懷柔章十九 虎門章七 專業章三六六 大小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八九 無奈章一五七 條件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六九 答應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二一四 決戰所在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三五四 部署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九三 看開的皇帝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一二四 解決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十一 釀酒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三 草原章九六 海戰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三 安全章一八八 選擇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八十 勤王章一一三 利益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一四八 分化章七六 解憂章五 棄車保帥章五二 西南章五四 敵情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二四 略地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六 開局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八一 意圖章三一七 治沙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三三 合作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八二 移民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六 開局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一五六 忠告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三六六 大小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零一 轉變章七三 經略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二七 嫁衣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
章二二 榮耀旅章三 安全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二一八 武裝中立同盟章三九二 伍星聯章一六零 好吃不過餃子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八七 懷柔章十九 虎門章七 專業章三六六 大小章三三 光明磊落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八九 無奈章一五七 條件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二三 秘密貿易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六九 答應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六 勾心鬥角章一一九 順利接敵章二一四 決戰所在章八六 中國人豎起大拇指章三九三 防疫大成章三五四 部署章三八 巴西的需求章五六 羣英薈萃章一九三 看開的皇帝章二十 認清現實章四零二 李君威的選擇章一二四 解決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二八零 讓當權者有一怕章八八 南非衝突章四二三 最後的歲月 中下章十一 釀酒章九九 西蒙斯的家事章三 草原章九六 海戰章十四 再遇聖胡安號章三 安全章一八八 選擇章十一 很不順利章八十 勤王章一一三 利益章八 並不順利的旅途章一四八 分化章七六 解憂章五 棄車保帥章五二 西南章五四 敵情章六零 吳三桂之死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二四 略地章五 結盟法國 隨時背叛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六 開局章二四五 各方實力章八一 意圖章三一七 治沙章四二六 主動上鉤章四一八 得道多助章三一二 往牆縫裡澆水章一一零 水雷章一三三 合作章一八一 天牢裡章三八 山東本地義軍章八二 移民章一三三 人老多情的皇帝章二八 移民政策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二七二 有計劃的失敗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十六 強強對壘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六 開局章四零九 三個臭皮匠章五二 洲際貿易船隊 呂宋章五一零 直搗虎穴章一一零 欲擒故縱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三七三 奔馬 奔哪?章三三二 鋼鐵競爭章二六四 馬澤帕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一五六 忠告章四一四 帝國的貴族章二七 陷入劣勢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三六六 大小章一九六 意外章三零一 轉變章七三 經略章二四九 法國只能失敗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二七 嫁衣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