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

顯然,英法荷等西歐國家把成立國聯這件事看的太簡單了,而擁有豐富外交經驗的帝國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

小威廉眼見二人聊了這麼久,也沒有人來打攪,索性直接說了自己的目的:“昭承,你覺得普魯士能在國聯之中成爲常任理事國嗎?”

“這很難。”李昭承當即說道,繼而他笑了笑:“當然,這是我的個人見解,並不代表帝國的意思,關於這一點,你們也應該積極爭取,我想帝國也願意提供便利,只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普魯士是否成爲常任理事國,是不能作爲帝國加入國聯的前提條件的。”

小威廉當然明白帝國方面的態度,但他還是問道:“你是否可以詳細說說呢?”

“其實很簡單,常任理事國就是世界大國,顯然普魯士不是一個世界大國,你們甚至連海外殖民地都沒有。如果普魯士可以成爲常任理事國,相信很多國家都會自認爲有資格。

那麼問題就來了,很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局面,國聯之中有十幾個常任理事國,那國聯的意義就會進一步的下降。

帝國對於常任理事國的態度是,這個常任理事國應該是單數,方便投票時的少數服從多數,以五個或者七個爲事宜,最佳還是五個。”李昭承倒是也沒有隱瞞。

“爲什麼五個最合適呢?”

李昭承笑着解釋起來:“顯然,與帝國友好的國家裡,帝國與奧斯曼是毫無疑問是有資格的,找到第三個國家就比較困難了。而對方呢,英荷法三國是創始國,同樣奧地利和俄國也是大國,他們就有五個國家有資格參與,如果是七個,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對面四個,我們三個,如果是五個,我們就佔兩個,對面三個,僅僅是這三個名額,就足夠五國爭吵了。”

小威廉輕輕點頭:“爲什麼帝國不尋求友好國家佔多數呢?”

顯然,小威廉依舊沒有對普魯士無法成爲常任理事國死心,李昭承只是淡淡說道:“加入國聯,不僅是國際外交事件,也要考慮帝國內部問題。而且友好國家是否佔據多數,其實意義並不沒有那麼大。”

其實也不用多說,所謂的內部問題就是印度斯坦帝國是否加入國聯,是否成爲常任理事國。顯然帝國不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雖然在李君度去世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緩和,皇室之間交流也頻繁了很多,但帝國一直視次大陸爲帝國勢力範圍,或者說,視整個印度洋爲帝國勢力範圍。

而國聯是一個國際組織,一旦有這麼一個國家加入了國聯,那麼日後次大陸發生什麼事,歐洲國家就會來插一手。

反過來說,國聯的創辦原本就是歐洲國家想要獲得一個平等與帝國對話的平臺,並且儘可能捏合各方勢力與帝國進行全球競爭,如果強壓他們一頭,那國聯就沒有意義了,如果逼着他們組建一個歐洲聯盟,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更重要的是,所謂的常任理事國,只是不用進行選舉就可以進入理事會的大國,除此之外,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權力。比如裕王李君威曾經授意外交人員試探,是否給予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的權力,以期實現大國一致,但被拒絕了,不要說英法這兩個致力於與帝國競爭的國家,就連普魯士等國都選擇了拒絕。

其原因就在於,國聯只是一個吵架的平臺,控制事態的機制。並不是想要真的實現世界和平,別的不說,已經走向復興的英法已經致力於海外擴張了,怎麼願意見到世界和平呢?

國家與殖民地之間的戰爭,小國之間的戰爭,小國與大國之間的戰爭,大國與大國之間的戰爭,這幾種戰爭,參加國聯的國家其實都不在乎,國聯唯一要解決的就是不要讓戰爭上升成爲國家聯盟這類戰爭,也就是不要發生世界大戰。

如果常任理事國有了一票否決權,那麼意味着大國之間的戰爭都不會有了,勢力範圍也就要確定下來,對於帝國來說有利,對於其他致力於擴張的國家則是完全不利的。

因爲沒有一票否決權,所以國聯的意義其實沒有那麼大,正如李昭承經常說的那樣,國聯就是給各國一個吵架的地方。

“昭承,你覺得九個常任理事國,算我們一個如何?”小威廉問道。

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方五個就不用吵了,帝國這邊似乎也沒問題。但問題就在於,如此,常任理事國就不再是大國專屬。李昭承只能說道:“你這個建議看起來很好,但並不能得到大國們的支持。桌上的菜就那麼多,能上桌吃飯的人自然越少越好。即便帝國支持,其餘國家是否支持呢?我們還是那個態度,普魯士的利益不能與帝國是否加入國聯掛鉤,在參加這一國際組織的問題上,我們要保持絕對的自由。”

小威廉臉上寫滿了失望,李昭承見他如此,拍了拍他的手背:“威廉,雖然通過這次瓜分波蘭,普魯士強大了很多,但距離強國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別的不說,沒有千萬級別的人口,就根本談不上強國。

另外,從朋友的角度來說,我想給你和你的國家提出一個建議。”

“請說。”小威廉很無奈的說道。

李昭承說:“中國有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你應該是知道的,我認爲,對於普魯士來說,在國聯的最好的局面根本不是成爲常任理事國,而是儘可能的讓奧地利無法成爲常任理事國。”

“讓奧地利無法成爲常任理事國........。”小威廉自語着這句話許久,最終一拳砸在掌心:“你說的沒錯,這對於普魯士纔是最重要的。昭承,你真不愧是裕王叔叔的兒子,縱然你不喜歡勾心鬥角,但卻天生有這方面的智慧。”

毫無疑問的是,頂着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是一個歐洲強國,在路易十四時代,唯一一個能與法國、奧斯曼硬鋼的國家,同時也是天主教的領袖,並且在德意志地區享有非常高的名望。

一千五百萬級的人口和麪積巨大的疆域都賦予了奧地利作爲歐洲強國的稟賦,只不過在這個改革時代,其國內的民族問題和堅持封建君主制度讓其未來不被看好,但在十八世紀的早期,奧地利絕對是一個強國。

假設普魯士能成爲常任理事國,那麼奧地利也就沒有理由不是常任理事國了。而阻撓普魯士成爲常任理事國的最大阻力就必然來自奧地利,因爲普魯士與帝國的友好關係,其他歐洲國家也會支持奧地利,普魯士可不希望看到奧地利與整個歐洲友好,打壓本國。

шωш¸ тt kan¸ ¢O 而反過來說,兩國都不成爲常任理事國,對普魯士就相對有利了。德意志民族沒有一個常任理事國,自然就缺乏一個領袖國家,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普魯士來說非常重要。

如果常任理事國採用五國制,那麼普魯士反對奧地利成爲其中一員,就會得到英法荷俄等國的支持,與兩國都成爲常任理事國,受全歐洲的反對形成了兩個極端。

至於普魯士在國聯的利益和話語權,則可以通過帝國來實現,或者說不僅僅是通過帝國,有時候還可以通過歐洲國家來實現,相反,普魯士成爲常任理事國,幾乎就與帝國綁在一起,其外交政策的自由度就會被極大的限制。

“顯然,你的建議很好,但我的父親卻對國聯的常任理事國制度憂心忡忡。尤其是帝國並不堅持友好國家佔優勢這一點,他無法理解。”小威廉說出了心中的苦惱。

李昭承則說:“並非是帝國不想讓對自己友好的國家佔優勢,而是如果這樣做,國聯就沒有必要存在了。”

“你認爲常任理事國如果是五個名額,除了帝國、奧斯曼之外,其餘三個國家會是誰?”小威廉問。

李昭承想了想說:“第一個肯定是法國,縱然其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失敗,但法國毫無疑問還是歐洲第一大國。荷蘭會是歐洲五國裡第一個被排除的,無論海因修斯有多少政治野心,荷蘭是小國的實質不會改變的。

英國成爲其中一員的問題不大,實話告訴你,英國雖然剛剛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與法國爲敵,但現在兩個國家好的像是穿了一條褲子,而且英國本身就足夠強大,更有意願與帝國競爭,其會得到很多國家的支持。

奧地利會受到你們普魯士的阻撓,法國剛剛結束與其的戰爭,且本身就有繼續維持歐陸第一的願望,所以也會反對。奧斯曼帝國是其直接競爭者,也會反對,帝國同樣如此,五個常任理事國,三個直接反對,奧地利很難有機會!”

“如你所說,最後一個名額屬於俄國了?”威廉問道。

李昭承笑了:“你認爲可能嗎?帝國曆來奉行壓制俄國的政策,怎麼會讓其有這樣的機會呢?我想,其他常任理事國也未必願意吧。”

小威廉想了想,感覺也是,首先奧斯曼帝國作爲俄國的仇敵,就絕對不會同意,至於基本可以確定名額的英法兩國,也未必願意。

原因很簡單,國聯是一個國際聯盟,說白了搭建這個舞臺就是歐洲國家在全球範圍內與帝國進行有秩序、有限度的競爭,而俄國呢,本身就不是一個世界性國家,其一切的外交都侷限在整個歐洲,都離不開與帝國的對立。

假設俄國成爲常任理事國,就沒別的事了,整天和帝國過不去,作爲其利益相關的英法豈不是整天陪着俄國與帝國做鬥爭,那完全違背了構建國聯的初衷。

英法搭這個臺子,可不是給俄國唱戲的。

“那就只有一個國家適合了。一個相對中立的國家。”小威廉說道。

李昭承笑了笑,主動說道:“西班牙!”

而小威廉也是這樣想的,他認爲西班牙很適合。

西班牙首先是一個大國,其國內人口八百萬,控制的殖民地人口超過了兩千萬,而大半個美洲屬於西班牙,在非洲也有殖民地,可以說,西班牙本身就是一個世界大國。

在上個世紀的中下頁,西班牙在歐洲的聲音很小,主要是因爲西班牙陷入了財政危機之中,一百多年來欠了太多的國債,入不敷出。但是隨着其把殖民地與帝國共享,殖民地的稅收越來越充足,極大的改善了西班牙的財政,而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在帝國的介入下,殖民地沒有遭到破壞,甚至也沒有消耗多少資源,戰爭就結束了。

現在西班牙只與奧地利還未實現完全停戰,但也只是隔着地中海互噴,西班牙再次走向了穩定。

隨着西班牙的稅收狀況改善,其影響力必然會再次提升。

而西班牙又是一個相對中立的國家,比如其仰仗於帝國強盛的海軍維持對殖民地的統治,讓歐洲其他國家不敢侵略其殖民地,但又不斷向歐洲國家開放其殖民地,平衡帝國的商業力量。

現在的西班牙又是一個對歐洲和殖民地都有需求的國家,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期間,帝國爲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搞了一個殖民地互保,讓西班牙貴族感受到了危機,要求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這顯然是英法等歐洲國家願意看到的,可以挑唆其與帝國對立。

但同樣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西班牙失去了意大利地區的統治,西班牙國王和貴族都無法接受這一點,要求恢復領土,這同樣是帝國願意看到的,可挑唆其與奧地利的對立,這樣可以拆解可能出現的歐洲聯盟。

具體西班牙選擇哪個劇本,就看帝國與歐洲對手誰更有政治手腕和能量了。

其實正如李昭承和小威廉討論的那樣,在常任理事國有多少個,哪個國家有資格成爲常任理事國,已經讓歐洲國家吵吵成一團,一開始是帝國拖延,現在成了歐洲這些國家解決不了。

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七八 備胎們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八 浮屠章一零一 分封章七八 搶先章四零四 會費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一四零 撒煤章六二 洲際貿易船隊 情報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零五 暗棋章十二 鐵騎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七八 南非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三九一 奴隸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六 軍制章一二七 故人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一四三 瘋狂章八零 超級戰艦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一一二 圍點打援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十二 問罪章一七七 分崩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七七 枕頭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二零二 明清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四 接舷戰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二四 略地章十九 甘肅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二二 較射章四零七 結束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四零二 選擇章二六九 初戰章五 瀕死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六一 援軍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三零五 北非章三八三 不虧章六五 進入朝鮮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四四九 共同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七七 枕頭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一八二 鄉試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
章一四七 父親的罵章八 華人的自強章七八 備胎們章三二 最後一策章一四四 棘手的問題章八 浮屠章一零一 分封章七八 搶先章四零四 會費章三五 擊斃阿巴泰章十三 總督的決斷章一四零 撒煤章六二 洲際貿易船隊 情報章一 西班牙必勝秘訣_苟字決章三九九 一些經驗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五三 征服與統治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四十 隆武聯姻章二八四 大進軍章一零五 暗棋章十二 鐵騎章三二七日先搞班委會章一一一 爪哇海戰 完章七八 南非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三九一 奴隸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六 軍制章一二七 故人章一二五 內部敵人章一四三 瘋狂章八零 超級戰艦章一九四 赦免忠嗣團章四四九 爲了裕王的健康和帥章一三零 冰冷的皇權章四零一 夫人們章一二八 親情與大義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一一二 圍點打援章四八零 海外事務部章一六四 轉守爲攻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四三零 特殊的將就章十七 裝備與訓練章三五四 何時奮起章八三 接觸與準備章七六 自費移民章十二 問罪章一七七 分崩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九三 元老院分家章七七 枕頭章三零八章 貝都因人章七三 重炮之威章二二七 逆賊再現章七八 宗族改革章二零二 明清章二二六 禪位風波章一零一 巴達維亞的選擇章四五二 日本公主章四 接舷戰章一七六 哥薩克們章三一九 屬於你的陽光章二四 略地章十九 甘肅章三八 流民潮再現章九八 關原之戰 下章二十三 刁民的機巧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二二 較射章四零七 結束章四三三 瓜分克裡米亞汗國章十九 佔領聖胡安 下章四零二 選擇章二六九 初戰章五 瀕死章十二 戰略調整章六十 永寧寺碑章一六一 援軍章七二 正面接觸章四三八 基於未來的章一七八 一羣瘋子章三零五 北非章三八三 不虧章六五 進入朝鮮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一零九 波濤起章五一 徹底失望章四四 加勒比海盜章四四九 共同章一四二 奉旨貪污章七七 枕頭章二一六 三皇只戰 大陣章一六六 超越射擊章三四 虎尾瓏社的未來章一八二 鄉試章六八 共主不同心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二零六 禪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