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七八 夷兵兇猛

青州,張存仁寓所。

如今的張存仁被加封了兵部尚書,掌除八旗之外的所有綠營,雖說名不符實,很多營伍隸屬八旗作戰,但總歸能公然議論全局兵事了,倒是不似以往那般謹小慎微。

“老爺,高將軍到了。”張存仁在書房之中忙碌,僕人前來通報,張存仁微微點頭,讓高第進來。

“屬下參見大人!”高第進門便是跪在地上。

張存仁笑了笑,命人搬來一個矮凳說道:“高將軍,坐下說話吧。”

高第也知道張存仁一直拉攏自己,也就坐下了,張存仁卻是一直在那裡寫信,未曾顧及高第,高第見他寫罷一封,試探問道:“大人,屬下聽說.......聽說江南援軍受困臨清了。”

張存仁道:“若非如此,怎會讓爾等遣鐵騎、精銳東進呢?”

高第微微點頭,如今的青州風聲鶴唳,便是他這樣的高級官將也不能隨意議論大事,因爲‘中傷朝局、誹謗君上’‘濫言勝敗、散播不軌’等名義發落的官將可是不少,所以高第一肚子疑惑,也就敢在張存仁這裡問一問,如今青州掌兵的將領都是隻做不說,對於御營告知的情況卻也是一概不信。

“上個月,羅託貝子護持江南錢糧北上,在兗州遭遇東番阻截,說有騎兵三萬,步兵倍之,是爲東番之主力,不下十萬,朝廷綜合幾方面的消息,都是這般說,後東番兵截斷運河,肆虐魯豫直隸,倒是不能不信了,此次皇上派遣你等進擊,也是試探一下,東番李賊是否耍弄空城之計。”張存仁解釋道。

“依屬下看來,並非空城計呀,東番兵力之雄,怕是不亞於我青州大營,若論戰力,更是遠勝,屬下有一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高第說道。

張存仁端起新上的茶盞,示意僕人出去,說:“高將軍與我同氣連枝,有什麼話是說不得的,就算說的不對,本官也只當亂風過耳罷了。”

高第心稍微寬了一些,說道:“如今情勢大爲不妙,東番定然是舉全國之兵相攻,錢糧不缺,兵力充足,爲長久計,屬下以爲,還是上諫皇上,讓各地軍隊勤王爲上啊。”

張存仁微笑看了高第一眼,心道這廝雖然被蒙着眼堵着耳,對局勢的判斷卻是如此精確,到底不是尋常的粗魯丘八,他嘆息一聲,說道:“高將軍,此節已然有人上書,不過是石沉大海罷了,皇上許在考慮,尚未下定決心。”

勤王?誰來勤王,京城已經沒有多少兵馬了,如今遼東已爲東番所有,蒙古人爲北京看顧草原,北京那點兵力擋在山海關,中原綠營早已抽調完畢,能剩下的只剩下長江沿線的三大軍團了,平西藩、洪承疇、嶽樂,三者對面都有強敵,被牽扯的死死,勤王便是放棄經營多年的根基之地,誰願意,皇上又能調遣的動誰呢?

張存仁擺擺手,說道:“算了,先把你東進之情說一下吧,據本官所知,魯西作亂之島夷,皆爲你我老對手,所謂第一、第三軍,還有些舟楫之兵,執法兵種,略一點驗,便是北洋軍之主力,作亂遼東之第六軍,爲海西、東海女真之兵,也就是永寧一脈,是島夷海外援軍之主力,如此算來,膠東方向,當只有所謂忠貞軍和李賊宿衛之軍,加起來戰兵不過六萬,騎兵更是不多,如何能擋住此次將軍東進之兵。

皇上可是派遣蘇克沙哈率滿洲八旗,科爾沁幾個貝勒率蒙古精銳、高將軍麾下綠營精銳不下一萬,且有漠西、關外八旗助陣,少說也動用了四萬騎兵,怎麼就連濰水都不得過?”

不只是張存仁,青州御營裡都是不解,當聽聞羅託在兗州被截擊,且對陣之軍都是北洋軍主力的時候,滿清上下都是以爲李明勳玩了空城之計,就算大軍打不下青州對面大營好臨朐糧草大營,也能借助優勢騎兵數量東進,卷擊膠東,若是能摧毀登州、膠州和青島三處主要港口,也能斷東番之後路,但不曾想,大軍東進,在濰縣、昌邑一帶就是遭遇東番騎兵阻擊,連至關重要的膠萊運河都沒有摸到。

高第大着膽子說道:“大人,東番兵勢之雄,非朝廷所知,確實,屬下東進未曾遇北洋強軍,想其橫掃中原並非虛假,而忠貞軍、近衛軍餘留騎兵雖精雖勇,卻也不過萬數,但其並非阻絕我東進之主力呀。

屬下所率山東、河南之綠營精騎東進,無論是大隊前出還是小隊穿插,所遇阻隔之敵,多是海外夷種!朝廷從未通告有如此多海外騎兵,其數量怕不下三萬,騎兵所佔比例更是多。”

張存仁卻是愣住了,東番兵來自海外,各類夷種摻雜,這是大家都知道,女真、蒙古、南蠻和朝鮮,張存仁都是見過的,但這些軍隊都是漢夷雜處,以漢爲主,且都是說漢話,着軍服,除了膚色、樣貌幾與漢人無異,北洋多鮮人、忠貞半南蠻,這也是公開的秘密,但聽高第所言,那些海外軍隊是成羣結隊而來,且是獨立軍隊。

思來想去,張存仁拿出一張白紙,說道:“高將軍,細細道來,都是些什麼夷種?”

高第當前說道:“屬下率軍東進過臨朐,便是遭遇一支萬人規模軍隊,打過才知道,是援臨朐的,馬步參半,炮兵卻是不多,以濟州旅爲主,主帥李子敬十幾年便是降了東番,濟州旅算是東番經制之師,但其中還有一支軍隊,監軍官名爲樸成歡,這支軍隊卻都是朝鮮兵卒,打過才知道,是朝鮮逆軍明火軍的精銳,此次派遣兩千騎兵和四千步兵來助陣的。

援賊非我軍對手,藉助騎兵優勢,我將其圍困牛沐店,正想求步炮大隊來圍殲,卻不曾想膠州方向開來另外一支萬人規模軍隊來援,這支軍隊騎乘矮馬、持大弓,鎧甲層疊,又有部分着東番服飾,自生火銃和輕炮,爲首名爲河源田兵衛。”

“河源田兵衛,這倭奴名字好生熟悉。”張存仁記下這名字,卻是咂摸起來。

高第讚了一聲:“大人好記性,當年在青島,與大人對陣的倭軍之首便是這廝啊,這支卻是倭軍,河源田兵衛原爲東番之兵,後隨島夷進軍東瀛,成爲東瀛貴族,此番率軍渡海而來,這支軍隊雖只有萬人,大半都是騎兵,俘虜幾人才知道,這支軍隊是東瀛之西國、九州、四國三地倭人領主匯聚出兵,都是百戰之武士,我軍與之對陣,雖然火器佔優,但倭奴強悍不畏死,又多騎兵,與濟州旅內外夾擊,我軍纔是敗退了。最終,倭軍進東番大營,明火軍入臨朐,纔是脫離接觸。”

張存仁臉色一沉,朝鮮加日本,便是平添兩萬馬步,其中騎兵大半,戰力不俗,他認真寫下,又問:“高將軍,此後你麾下綠營便沒有進攻嗎?”

高第說道:“屬下未免倭軍與鮮軍騎兵斷我軍之後,便是把騎兵拆分與同樣受到阻擊的漠西蒙古人一起,襲擾東番濰縣到臨朐運輸線,開始比較順利,剿滅幾支運輸隊,但很快,我部與蒙古各部就是遭遇了南洋夷兵襲擊。”

“都是何等夷種,兵力幾何?”張存仁問。

“南華、九龍、婆羅洲、巴拉望四地夷兵多爲精壯黑瘦,身材高大的馬來人,雖說使用的軍械、戰馬和服飾與呂宋來的忠貞軍大體類似,但膚色迥異,語言相互之間也是不通,綠營與漠西蒙古人俘虜了十幾個人,除了漢語之外,本部語言竟然不下十種,其中還有少量黑矮人,爲跳蕩選鋒之屬,不過四尺高,極爲兇狠毒辣,擅長用毒,那些夷兵也是懼怕,說這些人不僅殺人,而且還吃人。(十七十八世紀的時候,除了人種問題,文明種族的身高普遍不如野蠻種族,比如馬來人因爲熱帶地區食物豐富,普遍身高一米七,相反,江南的漢人身高就不如了,西方也是一樣,美國獨立戰爭的時候,龍蝦兵對陣的美國表弟比他們平均高了七公分)

這些人咱們見識過,至少聽說過,還有些少見的,一支名爲印度騎兵團的,身着鐵甲,戰馬高大,卻不着鐵盔,以布纏頭,像是頂着一個蘑菇。錫蘭來的是佛兵,卻沒有一點慈悲的樣子,殺伐果決,還有一些非洲來的騎兵,要麼如藏人一般膚色黑紅,要麼就是膚如炭石,這些騎兵,只有軍官和少量老兵是漢人,其餘都是夷種,不過這些騎兵使用的戰馬極爲神駿,但戰術卻與東番騎兵完全不同,少陣列多離合,倒是與蒙古騎兵類。

對了,這些夷兵之中還有不少孩兒兵,多不過十三四歲,隨主帥行動,兼宿衛、傳令之職、卻是軍官之屬,甚是怪異,只是夷兵來去如風,很難估計數量,與倭兵、鮮軍不同,南洋夷種多擅長火器,槍械犀利,火炮嫺熟,尋常軍隊遇見,難以招架,對東番不熟悉的人,見那黑廝、紅毛之屬,還以爲鬼魅羅剎,未戰便是心中膽寒,夷種除了尋常馬步炮和火器,還蓄養其他物種,多大象、虎豹和猛犬,正面對陣多不適用,小規模作戰卻經常出現,讓人防不勝防。”高第稀里嘩啦說了一大堆,張存仁卻是不再記錄了,臉色陰沉如水,高第不免有些後怕,會不會自己被安上一個‘散播失敗言論,爲賊敵張目誇談’的帽子呢?

見張存仁久久不言,高第告饒道:“大人,屬下孟浪了,不該這般談及東番.......。”

張存仁笑看高第,說道:“將軍再孟浪,還有巽親王孟浪?朝廷連皇族宗室都不能確保忠誠了,又何必苛責將軍這等忠直之士?”

高第這才放下來心來,是啊,巽親王可是正經的愛新覺羅,也是天潢貴胄了,他都投降了,憑什麼讓老子連實話都不能說。

“八旗和外藩蒙古戰況如何?”張存仁又問。

實際上,所有戰報張存仁都是看過的,如此一問也只是想知道實情,八旗那邊,每每戰報都是斬獲幾何、梟首若干,便是提及損傷,也必談東番損失,倍之於我這等沒營養的話,高第見張存仁問:“八旗與外藩蒙古與屬下遇敵頗類,只是......國族出戰,擊斬所獲誰又敢說個不是呢,竊以爲,斬首以往信不得,現在若是有所斬獲倒是有幾分真。”

張存仁聽了這話,深以爲然,以往可以殺良冒功,但現在,膠東軍隊,特別是出現在戰陣之上的,多是夷兵,拿不出幾個黑黢黢的腦袋,誰會信你,而鮮軍、倭奴之屬雖說腦袋類似,但所用武器、旗幟可完全不同,這可假冒不得。

“所謂國族,也不過徒有其表罷了。”張存仁喃喃說道。

這話高第聽在耳朵裡,卻是接不得,他不知道的是,張存仁並非笑話八旗戰力,而是說八旗已經不是剛入關的八旗了,不僅兵丁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下降,關鍵是滿洲已經不那麼滿了,這些年,八旗接連出戰,戰損、兵亡很多,二十年的時候,已經換了一代人,即便如此,也不夠損傷的,如今的八旗充斥着大量的擡旗的漢兵,只是編列在滿洲八旗內,佯爲國族罷了,入關時候,八旗包衣之中還有大量蒙古、女真人,這些人卻早就已經擡旗後損折殆盡了,如今八旗軍隊,中高層將官多是滿洲,下層軍官充斥漢蒙,普通兵丁中,十之五六已經是頂着國族、叫着滿洲名字的漢人。

雖說高第不敢談論這個話題,但是他深切感覺到了張存仁對時局的不滿,而且此次出征在外,和諸多綠營將官一道行動,聊天才知,張存仁私下都與這些人有過交集,卻是不談目的,高第卻隱隱感覺張存仁或有異志,特別是如今山東戰事不順,東番軍勢龐大之際,可高第何曾沒有異志了,誰也不想爲他人陪葬,忠誠這種東西,要麼屬於正義,要麼因爲愚蠢,這個沒有正義的時代,忠誠只屬於愚蠢。

實際上,滿達海投降,且得到恩封的消息已經傳遍了青州大營,許多人已經按捺不住了,既然連愛新覺羅都有如此待遇,那麼自己呢,誰造孽也沒有愛新覺羅重吧!

思來想去,高第感覺還是試一試,他小心說道:“大人,屬下此次出征,有一隱情,說出來怕朝廷怪罪,若是不說,更是不妥,心中難安。”

“出你嘴,入我耳,誰人又能知道呢?”張存仁安靜了一會,淡淡說道。

章八六 商屯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三五 贖城銀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四十 下馬威章四六五 宣戰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二 冷暖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四九四 操縱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五五 獻女章一二三 發行公債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八六 穩固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九二 噶爾丹章五六 家臣章一三四 教育章一 程璧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三七零 獎勵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四七 如願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零七 沒有選擇章六 進城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一四 大熱門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一二九 膠州的繁榮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十三 黃教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二零二 明清章四五一 國王與皇子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四三 騎兵章四十 困局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二 較射章一七二 請降章二百 說個痛快章三 安全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八一 意圖章十六 陝西《里斯本條約》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十八 求活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四八六 求變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二六 主動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十七 事態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三五 贖城銀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二八 海盜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九二 空想家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
章八六 商屯章四八 太子的教育章三二一 紡織品份額章三五 贖城銀章一零五 火燒孝陵章四十 下馬威章四六五 宣戰章七五 風雲變化章三二 冷暖章一二四 小小伎倆章四一九 土爾扈特加入章八三 烏穆的戰術章四九九 涉外法案的西津條款章四九四 操縱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五五 獻女章一二三 發行公債章八十 贖買政策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二一二 明暗把戲章八六 穩固章三二 統戰學堂章九二 噶爾丹章五六 家臣章一三四 教育章一 程璧章一零四 洪承疇章四八二 蘇伊士運河章一一七 英法戰爭章三七零 獎勵章三八八 高喬人的出路章二 三路齊奔寧古塔章三三五 全國運動會章四一八 人爲失誤章一九二 特別行政區章一二四 生母的教誨章四七 如願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五百 猶太復國主義章三三三 解決辦法章三一八 路遇佳友章四二零 屁股上的信息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零七 沒有選擇章六 進城章四一九 不同的理解章三二 佈局江南章四零九 奧斯曼章二二八 作戰處章三七二 革新派章二一四 大熱門章二三 先下一程章九五 留下後手章五九 最佳局面章一二零 朱三太子章一二九 膠州的繁榮章三一 甕中殺鱉章十三 黃教章七七 金雞納樹章二四 收穫與整飭章二零二 明清章四五一 國王與皇子章四零八 波拿巴章二七 山東攻略章四二二 最後的歲月 中章四七二 黃河治理章一三二 誠意章三三一 就是針對小日本章四三 騎兵章四十 困局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榮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二二 較射章一七二 請降章二百 說個痛快章三 安全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國章一二六 分而治之章八一 意圖章十六 陝西《里斯本條約》章二四 收爲己用 下章五十 鋤奸孫可望章四九七 內政外交章三五 綏靖政策章十八 求活章二九六 達成的共識章四八六 求變章五五 叩門而入章二六 主動章一九八 一步錯步步錯章十七 事態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三五 贖城銀章九九 敵艦在望章二八 海盜章八七 加徵公投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九二 空想家章一一二 急轉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