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擊水浪難遏(上)

兩淮軍昨天就已經在白溝河岸邊駐紮下來,一邊試探水位、尋找渡船,一邊拉開防線,堵截那些落隊的蒙古士卒。合適渡河的地方倒是沒找到幾處,渡船更是一條舢板都沒有找到,不過被大軍反超的蒙古步騎倒是有不少自投羅網。而兩淮軍也因此解救了不少被擄掠北上的百姓。

當初宋遼對峙的時候,爲了防止遼軍渡河,宋軍在白溝河沿岸確實多有經營,只是沒有想到數百年後反而成了北伐的障礙。尤其是後來伯顏來到白溝河北岸之後,在河邊多有佈置,不但沿着河邊設立了三四座水陸營寨,而且在遠處山上另外設置防線,從而避免明軍渡河成功之後,蒙古軍隊一潰千里,有一個可以拿來修整的地方。

“北洋艦隊這些天一直忙着給遼東輸送糧草器械,抽調不出來足夠的船隻,所以還得靠咱們自己。”陳炤看向王安節,“海軍那邊最多也就是把幾艘炮船拉過來幫助支援一下,然後兩條運輸船幫着運送將士,想要讓他們壓制灘頭,恐怕沒有這麼容易。”

頓了一下,陳炤伸手指着前面連環排列的營寨,接着沉聲說道:“顯然蒙古韃子在這之前也下足了功夫,整個白溝河實際上也就是原本架設浮橋的這幾個地方水流比較緩慢、水也淺,是渡河的好地方,所以蒙古韃子也在這裡設立營寨,有了這些水寨和旱寨,就算是咱們架上火炮和飛雷炮,恐怕也得費一些功夫才能將其摧毀。”

王安節苦笑一聲:“伯顏是咱們的老朋友了,對付火炮和飛雷炮上面,恐怕整個蒙古他的經驗最爲豐富。既然他有膽量在這裡設立營寨,水命這些營寨必然是做了一定處理的。尤其是在防火和牢固上。只要沒有辦法引起大火,飛雷炮的爆炸最多也就是殺傷些士卒,而火炮發射的炮彈和開花彈恐怕很難撼動構築這些營寨用的木頭。”

陳炤點了點頭,擡頭看了看天:“馬上就到正午時分了,上游那邊應該過來了。能夠找到十多條船真是謝天謝地。”

白溝河的上游是拒馬河,拒馬河和從西北向東南流淌的易水匯合,成爲了白溝河。因爲白溝河是當初宋遼的界河,更是北地一等一的大河,所以在河上下游兩岸,多有商船和漁船,蒙古人就算是儘量焚燒搜剿,也只能針對明軍面前的白溝河這一段,根本沒有辦法照顧到上下游。

而從上游放舟順流而下,順勢衝擊水寨,是最好的選擇。尤其是這水寨擋住了最適合士卒衝擊的灘頭,如果不把這水寨摧毀了,兩淮軍就算是海軍戰船的幫助,恐怕也很難渡過白溝河。

尤其是適合等岸的這一段灘塗,正好位於水淺的地方,本來海軍那些吃水深的戰船過來就得小心翼翼。而因爲北地運河堵塞一直沒有疏浚,所以南方鎮江府水師等內河水師的戰船也沒有辦法過來支援。

更何況那些內河水師想要北調趕到此處,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

蒙古韃子等得起,明軍等不起。

一道訊號煙花升起,在空中炸裂,北洋艦隊的戰船來的還是很快,兩艘炮船一前一後護衛着中間的大船,緩緩逆流而上。白溝河雖然是大河,而且也是當初宋代經過多次挖掘、拓寬的界河,不過畢竟比不上大江和大河,更比不上海洋,所以對於常年來往海上的北洋艦隊來說,這點兒逆水行舟的活計還是得心應手的。

對面蒙古人顯然也發現了這幾艘出現的戰船,很快就可以聽見嗚嗚的號角聲,蒙古步騎飛快的在岸邊集結,而大隊弓弩手也已經快步列隊,遠處隱約可以看到投石機的搖臂,正在測試。

“白溝河還是狹窄了一下,這樣蒙古韃子的弓弩能夠射到戰船。”陳炤頓時忍不住皺起眉頭。

“海軍那些傢伙也精明,不用擔心他們。”王安節笑着說道。

話音未落,那兩艘運輸船紛紛在河中橫過來,而船頭一面面盾牌同時豎起。另外兩艘炮船則是微微傾斜,這樣能夠以最大的可能防止被箭矢射到,同時還能用火炮轟擊岸邊。而相應的,在炮船的兩舷,也有類似於步卒所用的大盾舉起來。

顯然雖說這些年來一直練習海上作戰,但是內河作戰的戰術,北洋艦隊也沒有完全荒廢。隨着令旗擺動,一艘艘戰船在水面上不斷的調整,而對面的蒙古軍隊顯然也看出了端倪,並沒有着急放箭。

“伯顏果然有幾分本事,估計是已經看出來這些戰船都做好了防範,所以根本沒有打算浪費箭矢。”陳炤眯了眯眼,而且他也不得不承認伯顏的視力確實也不錯,作爲一個長久翻閱書卷的書生,陳炤只有藉助千里眼才能看清楚在河心那些水師戰船的動作。

王安節點了點頭:“蒙古人本來就生的強壯,再加上常年生長在草原上,天高雲闊之地,視線所及,便是天邊,這眼力好也是必然的。正是因爲蒙古韃子不好對付,前些年咱們才過的這麼窩囊。”

王安節沒有說出來,但是陳炤已經能聽出他的畫外音,如果沒有葉應武在,如果沒有葉應武帶着天武軍從襄陽的屍山血海中走出來,在臨安的大火中力挽狂瀾,恐怕此時的天下,已經是蒙古人的天下,而當初這些宋人,也都會淪落爲階下囚,和那些北地漢兒的命運差不多。

一艘小船從那運兵用的大船上放下來,還沒有靠岸,船上的幾名精壯漢子就已經跳入水中,三步並作兩步淌水過來,而王安節和陳炤也不敢怠慢,急忙迎上去。

在北伐之前,實際上兩淮軍並沒有預料到蒙古竟然會撤退,所以也根本沒有預料到雙方會在白溝河這裡對峙,一切都有些突兀,這也使得兩淮軍根本沒有辦法和蒙古軍隊保持你跑我追的狀態,從而給了蒙古軍隊焚燒橋樑和船隻的機會,否則就算是兩軍在白溝河兩岸一決勝負,兩淮軍也完全可以就地蒐集船隻。

所以可以說面對空空蕩蕩的白溝河岸邊,兩淮軍當時確實有些懵,甚至在無奈之下搜尋船隻已經到了白溝河上游的易水和拒馬河。而與此同時,兩淮軍也向最近的皇家北洋艦隊求援。北洋艦隊的任務本來是騷擾幽燕沿海,同時盡最大可能爲在遼東鏖戰的鎮海軍施以援手,主要也就是包括運輸糧草、器械和兵員,所以派遣海軍戰船冒着擱淺的風險前來,對於北洋艦隊來說並不是強制要求的任務。

但是北洋艦隊還是沒有絲毫的猶豫。

北洋艦隊一口答應下來,陳炤和王安節感激之餘,自然也想讓這些戰船抓緊配合兩淮軍準備渡河強攻。

“皇家北洋艦隊左廂都指揮使蕭光,見過兩位將軍。”一名年紀並不大的漢子在那幾名士卒的拱衛下走上來。

王安節和陳炤都是拱手還禮,陳炤笑着說道:“北洋艦隊此時能夠給予援助之手,我等榮幸之至。”

“這位是陳督導吧,早就聽聞陳督導事蹟,當年陳督導在陳州,孤身喝退伯顏,護我百姓,如此英雄人物,即使是在戰船上,那也是耳熟能詳的人物。”蕭光笑着說道,“那這邊這位就想必是王將軍了,將門之後,文武兼修,名不虛傳!”

王安節和陳炤本來實際上都是性子沉悶的人,否則兩人也不至於在官場上多年默默無聞。現在被這麼一誇獎,甚至都有些臉熱。不過畢竟是身居高位的人,這點兒定力還是有的,陳炤當下裡沉聲說道:

“咱們就不多寒暄,”王安節頓了一下,“戰事緊急,長話短說。”

蕭光應了一聲,回頭伸手指向對岸,沉聲說道:“這兩條運輸大船,實際上都是海船,每次能夠運送上百人,但是吃水太深,所以就像剛纔也不可能整個的靠在河岸上,所以某覺得咱們得尋找一處合適的登陸地方,從而盡最大可能避免受到蒙古韃子箭矢的影響。”

“合適的地方?”陳炤頓時皺了皺眉頭,順着蕭光手指的方向看去,意識到什麼,“你是說那個水寨?”

“沒錯,直接依託蒙古韃子的水寨攻上去!”蕭光毫不猶豫的說道,“白溝河本來就是當初前宋人爲挖掘拓寬的河流,所以兩岸根本不適合船隻上岸,所爲的自然就是防範遼兵時不時渡河南下。現在蒙古韃子修建了這麼一個水寨,正好給咱們機會。水寨是北岸最向河中心突出的設施,只要能夠拆掉水寨上的柵欄,這就是一個簡易的碼頭!”

頓了一下,蕭光接着解釋道:“而且爲了防止咱們用火炮和飛雷炮將水寨摧毀,蒙古韃子的水寨都是提前用河水浸溼,就算是直接點火也不會點燃,也就是說,蒙古韃子想要防止咱們從水寨殺上岸邊,就只能將水寨徹底破壞掉。這就是現在最大的問題以及某想要徵求兩位將軍的地方。”

王安節和陳炤對視一眼,皺了皺眉,王安節說道:“你且問。”

“兩艘運兵大船隻能運送兩百多人過去,所以在第二批人趕到之前,兩淮軍這兩百人能不能守住水寨,避免蒙古韃子的進攻?”蕭光聲音一沉,“另外在水寨的裡側還有兩座箭樓,如果不摧毀這兩處箭樓的話,恐怕運兵大船剛剛靠上水寨,就會被箭樓中的箭矢所覆蓋,到時候就算是有足夠的盾牌,驚慌失措下,士卒也很難下船,更不要說進攻和防守了。”

“箭樓可以摧毀!”王安節斬釘截鐵的說道,霍然扭頭看向陳炤,“咱們從上游而來的那幾艘船,本來是打算拿來渡河或者摧毀蒙古韃子水寨的,這兩個任務幾乎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如果摧毀箭樓,應該還是能做到!”

陳炤點了點頭,而蕭光顯然也是鬆了一口氣:“這樣甚好,兩淮軍將士現在就先上船,只要箭樓被摧毀了,運兵大船立刻向前。而炮船會盡最大可能配合掩護!”

“可是蒙古韃子在設立水寨上費盡心思,這箭樓作爲水寨兩翼的掩護,肯定也多有佈置,豈是這麼容易拿下?”陳炤似乎想起來什麼,摩挲着下巴說道,“可以想象箭樓整個兒也應該做了防火措施······”

“誰說要燒了這箭樓。”王安節打斷陳炤,嘴角邊掠過一絲笑意。

陳炤怔了一下,頓時明白過來,而蕭光重重一點頭。

————————————---

就當兩淮軍在白溝河南岸和伯顏麾下蒙古步騎大眼瞪小眼的時候,在易水的中游岸邊,幾名士卒的身影一躍而出,片刻之後就消失在層層疊疊荒草中,如果不細細看去,恐怕還以爲是兩隻調皮的野兔在草叢中打鬧。

易水也算得上是北地的一條大河流了,尤其是因爲當年荊軻那一闋“風蕭蕭兮易水寒”而名傳史冊。易水曾經也和白溝河一樣是宋遼拉鋸的古戰場和邊境,易水岸邊,兩三百年前的刀光劍影已經消散了蹤影,而新的戰爭不知不覺中正在降臨。

“咱們兩淮軍的主力在雄州北面和蒙古韃子對峙,謝天謝地,如果不是因爲這個,易水這邊的蒙古韃子也不會都被牽制走了。”親衛隊長趴在徐晨的身邊,輕聲說道,“旅長,咱們這一次到底要做什麼?這渡過了易水,可就是幽燕了。”

徐晨微微側頭看了他一眼:“難不成你怕了?”

親衛隊長當即搖頭有如撥浪鼓:“旅長,都是合蔡鎮陪着您屍山血海殺出來的,怎麼可能怕了。只是咱們過了易水,和大軍主力就沒有這麼容易聯絡了,畢竟大軍主力想要和蒙古韃子決出勝負,怎麼也得一天半天的,到時候如果咱們前面沒有蒙古韃子阻攔,恐怕甩開大軍的距離就遠了。更何況在一開始咱們走的是西路,易水本來就在白溝河的西北側······”

其餘將領也都好奇的圍上來,顯然現在他們的任務讓他們感到困惑,畢竟按理說第一旅是出來作爲前鋒隊伍的,偏離主力大軍這麼遠,本來就不在情理之中,而徐晨顯然也沒有渡過易水轉過頭來包抄蒙古韃子側翼的意思,畢竟在白溝河北岸駐守的蒙古韃子並不多,兩淮軍全軍出動已經足夠應付,第一旅前去的話,最多就是錦上添花罷了。

徐晨深深呼了一口氣,看向身邊的將領們。

每一個人都默默的迎上他的目光,充滿信任。

這一刻,徐晨相信,如果自己下令讓他們向前,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遵守命令;哪怕是自己並不告訴他們此次的目的,他們也會前赴後繼。

大明的將士,華夏的兒女,自從踏上北伐道路那一刻開始,就沒有什麼好猶豫和抉擇的!

只是徐晨也清楚,這個任務有多麼艱鉅,這個真相有多麼殘酷。

很有可能自己面前的這些弟兄們,有十之八九都難以回到開始的地點。

“旅長,告訴弟兄們吧。”一名都頭輕聲說道,“至少大家知道,何處是埋骨之地!”

徐晨並沒有責怪都頭說話有些晦氣,因爲他知道無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都頭說出的實際上很有可能就是這些將士們的最終歸宿。

頓了一下,徐晨壓低聲音說道:“咱們第一旅,當然不能此時去白溝河給主力大軍錦上添花,幫着主力大軍包圍白溝河那一支小小的蒙古步騎,咱們要吃就吃一口大的,就吃整個幽燕的蒙古韃子!”

周圍所有的將領們都下意識的屏住了呼吸。

他們甚至已經沒有辦法去揣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陛下親自下的命令,兩淮軍第一旅,死守古北口和喜逢口,直到各主力戰軍趕到的那一天或者全旅陣亡的那一天!”徐晨沉聲說道,“這是軍令,也是陛下的旨意!”

將領們打了一個激靈,下意識的擡頭看向天空。

天很大,而接下來,他們要用大明的赤色龍旗,遮住幽燕的天!

第九十七章 夏夜迷蹤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種相思兩處愁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當以重任委任君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十二章 惟願海波平 上第六百零八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二百九十章 晴午歸棹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旗下戰猶酣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帝蹕臨南海(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六百二十一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七十二章 是非成敗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灞上戰未休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一十章 長風向河洛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二十五章 我自踏浪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正如晨曦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三百一十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四章 飛揚跋扈馬蹄輕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二章 前世今生七百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終章 浪淘沙(大結局)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一百八十章 神鬼莫測風雲譎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雪戰江東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
第九十七章 夏夜迷蹤 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一種相思兩處愁第二百四十章 鐵馬冰河恨 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有杏不須梅第二百一十九章 陰雲漫籠郢州城 下第五百二十一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輕騎狂飆陰山動第三百三十一章 壯歲旌旗擁萬夫(下)第四百零八章 朔風袖底生(下)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瀘州長怨 上第二百七十三章 闔城候君來第四百九十一章 欲使滄濤寧第一百九十六章 非是英雄非小人 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當以重任委任君 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百九十七章 不改舊時意第六百四十四章 世路風波多險惡(上)第二百三十九章 詩酒笑年華 下第十二章 惟願海波平 上第六百零八章 金戈淬火鋒芒銳(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煙波度若飛(下)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三百四十三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四十六章 臣四方之夷(謝謝書友鋣夜魔皇打賞加更!)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四百九十章 此身長報國第二百九十章 晴午歸棹聲第四百一十六章 旗下戰猶酣第一百五十六章 恩怨不妨對飲茶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地有正氣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三百三十九章 旋抹紅妝看使君(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帝蹕臨南海(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雲虎匯聚鎮江府第四百章 斷橋聽雪聲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十八章 青石路遠 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青蛟入江誰人敵第二百九十一章 棋子空敲落第六百二十一章 暗潮生渚風滿席(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一洗瘴蠻煙(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喋血長安道第三百七十二章 兩手挽天河(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下)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候卿入甕來第七十二章 是非成敗 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陸門多恩怨 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灞上戰未休第三百五十七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四百一十章 長風向河洛第三百九十九章 驟雨打芭蕉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地同此悲第二十五章 我自踏浪去第二百三十二章 此戰威名震今古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悔老身今仍在(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三百四十二章 江山誰與爭明媚(上)第二百二十四章 袍澤何懼空奮戰 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正如晨曦好第三百九十一章 漢軍旗正飄(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看此間潮滅 上第三百一十章 壯氣如蛟吞千里(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一百一十章 勁風浩蕩遍瀘州 中第五百八十六章 秦時明月漢時關(中)第五章 別有幽愁情錯綜第五百零六章 黃沙百戰穿金甲第一百六十章 多景樓上笑古今 下第四百八十章 雪蓮巧玲瓏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上)第二十七章 履新興國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彈指灞陵雪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四章 飛揚跋扈馬蹄輕第二百五十七章 春意浮江漢 中第二章 前世今生七百年第四百四十七章 運河通南北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火焚盡百年運第六百零九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將龍旗掣海雲(下)終章 浪淘沙(大結局)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三百六十章 千里江山寸許長(中)第八十二章 整軍備武 上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深閨夢裡人第一百八十章 神鬼莫測風雲譎第二百零五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上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播蘭馨妃后里(上)第三百零八章 十萬貔虎控雕弓(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風雪戰江東第十九章 風雨夜寥殺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