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旗揚海天南(上)

看着硃砂將輿圖上的黑色標註覆蓋,葉應武輕輕的呼了一口氣,將手中的筆放下,低聲說道:“舒兒,從書架上把安南的牌子拿過來吧。”

正小心翼翼的將葉應武書桌上的奏章歸類的趙雲舒乖巧應了一聲,隨手抄起不遠處書架上的一個牌子,上面赫然寫着“安南”兩個字,而在這牌子周圍,還有很多一樣的牌子懸掛,只不過上面的名字不同罷了。

葉應武接過來這個小小木牌,在手中摩挲片刻,旋即自嘲般輕笑一聲:“沒想到連續盯着它看了幾天,都有感情了。不過再有感情也沒辦法。這個牌子上的名字,已經被抹去。”

當下裡葉應武隨手將木牌扔到了紙簍中,搖了搖頭。

趙雲舒有些詫異的看向他:“安南,亡了?”

“前天傍晚,神衛軍突破升龍府,安南國主陳晃投降,”葉應武將桌子上的奏章遞給她,“當日晚上,諒山關前大戰,以陳國峻戰敗告終,諒山關也已經開關投降,整個安南,已然是我大明國土。”

並沒有接過來那奏章,趙雲舒只是站在桌子的另外一邊,彎腰湊過去:“那要恭喜夫君了。”

葉應武翻了翻白眼:“還真是沒有誠意。”

不過趙雲舒咯咯嬌笑着退後兩步:“你想的美。”

伸手敲了敲桌子,葉應武正色說道:“好了,不鬧了,安南平定了不假,可是還有一摞頭疼的事擺着這裡,某總不能全都甩給姊夫。”

微微一怔,趙雲舒輕聲說道:“不是沒有打算這麼快就北伐,難道南面還要打麼?”

伸手在背後輿圖上重重一拍,葉應武微笑着說道:“安南可不只是南面唯一的國家,還有一個號稱帶甲十萬、戰象二十萬的真臘,只是不知道這個真臘,到底識不識相。隨着蒙古韃子給西洋諸國施壓,大明的海上貿易受到了很大的阻礙,所以想要保證在北伐的時候又足夠的錢糧,某就必須要把南洋變成大明的後花園,變成大明水師的池塘。”

隨意的擡頭看了趙雲舒一眼,葉應武突然間想起來什麼,淡淡說道:“南洋雖然炎熱,又是荒蠻未開化之地,但是畢竟以後還是要成爲我大明國土的,趙家既然在江南混的悽慘,倒不如去南洋爲我華夏重新開脫一方天地。”

“嗯?”趙雲舒一怔,手中拿着的奏章都不由得掉在地上。

迎着趙雲舒的目光,葉應武鄭重點了點頭。

“夫君······”手微微顫抖,趙雲舒已經語無倫次。

葉應武的意思他很明白,南洋雖然是未開化之地,但是畢竟以後也是大明水師保護之下,也是大明的國土,對於現在憑藉着祖輩傳承下來的家產艱難度日的趙家來說,下南洋不啻於一個很好的選擇。在哪裡沒有人會在意前宋遺族的名頭,也沒有人會在意手中財產的多少。

一切都是從頭開始。

當然,如果趙雲舒知道南洋可不只是什麼都沒有的話,恐怕對葉應武就更加感激。且不論南洋諸多島嶼上面的礦藏,趙家單單隻需要控制住馬六甲海峽,就能夠從來往的海船上受到足夠的油水和好處。

輕輕撿起來奏章放好,趙雲舒遲疑了片刻,還是繞過桌子,在葉應武有些楞然的神情中坐到葉應武腿上,伸手環住他的腰,喃喃說道:“夫君,你想要什麼獎勵······”

軟玉滿懷,香氣撲鼻,葉應武輕輕吸了一口氣,手剛想要不老實的動彈時候,房門突然間被打開了,趙雲微火急火燎的衝進來,一邊按着胸口大口喘息,一邊喊道:“大哥哥,你的土豆······土豆,燒糊了!”

只不過當趙雲微擡起頭來的時候,俏臉卻是刷的一下子通紅,跺了跺腳,轉身就跑:“姊姊,大哥哥,你們光天化日之下,真是不要臉!”

葉應武和趙雲舒面面相覷,不過很快趙雲舒就反應過來,呀了一聲便要掙開葉應武的懷抱。送上門來的便宜還沒佔呢,哪能這麼容易就把人放了,葉應武輕笑一聲,徑直把趙雲舒抄了起來:“你都把某心火給撩撥起來了,這個時候就算是土豆燒糊了,也擋不住某先把舒兒就地正法。”

突然間想起來什麼,葉應武低下頭輕輕說道:“舒兒,有沒有興趣陪某出一趟遠門?”

趙雲舒一邊抓住他的衣袖,一邊詫異的問道:“出遠門?”

“去你沒有去過的地方,去看從未見過的風景。”葉應武擡起頭笑着回答,“這個世界不只有仇恨和殺戮,可也是很大、很美呢。”

——————————————————————

“高程,你可知罪?!”

一字一字敲在高程的心頭,讓這個大理軍四廂都指揮使、當時明軍攻破大理的頭號功臣心中一陣顫抖,不過他還是昂着頭看向站在臺階上的張世傑,嘴角邊泛起一絲冷笑:

“自古以來成王敗寇,既然某高程當初選擇了想要這麼做,那現在反悔也沒有用了,反而白白被你們恥笑,何苦來哉!”

張世傑回頭看向他,不怒反笑:“你還真是想得開,只是當初在諒山關下的時候,你又爲何見死不救?靜江軍在那一戰當中損失過半,甚至就連統帥他們的廣南西路兵馬都鈐轄婁勇都身受重傷,至今昏迷不醒。你可曾想過,正是因爲你的見死不救,正是因爲你的疏忽職守,所以才導致了這麼多大明將士的傷亡!正是因爲你,諒山一戰險些大敗!”

高程怔了片刻,旋即冷笑着說道:“張相公,你想的是大明,可是某高程心中所想的,卻是怎樣才能將大理從你們的手中解救出來。三百多年來,大理雖然臣服於強者,但是並不代表着大理百姓願意成爲另外一個國度的子民,我大理想要的,是獨立!”

“放肆!”看着高程想要掙扎着站起來,兩位士卒急忙上前狠狠的按住高程的肩膀。

而站在一側的李芾、楊寶和馬塈都有些擔憂的看向張世傑。實際上搞成剛纔所說的,確實是大多數大理人的心聲,畢竟被蒙古征服了這麼久,依然讓他們意識到當初大理作爲一個獨立國度時候的好處和自由,所以這個時候大理人想要徵求從大明的版圖中獨立出去,也不意外。

可是別說是明王殿下這樣的一代雄主,就算是換成在場的任何一個人,也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請求。畢竟大理是當初宣武軍和邕州軍齊心協力打下來的,從善闡府一路到龍首關,無數的將士折戟埋骨,無數的好兒郎血灑疆場,誰都不會同意將他們用鮮血換來的勝利拱手讓人。

“高程啊高程,你未免把一些事想得太容易了,也未免把一些人,看的太簡單了。”張世傑蹲下來看着高程,眯了眯眼淡淡說道,“雖然某知道對於很多大理人來說,臣服於大明並不是他們想要的,包括你們大理高家,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想着重新奪回大理的王權,甚至徹底代替之前的段家,成爲大理新的王者,但是這只是大多數大理人這麼想的。”

“你什麼意思?”高程用手抓住地面,瞪大眼睛,顯然他也已經意識到了什麼,只是不太相信。

張世傑輕笑一聲,站起來看也不看剛纔還氣焰囂張的高程:“如果讓高家當了大理的王,那麼還是會有一些人的利益受到損害,所以他們並不想看着高家就這麼帶着大理獨立出去,或者說······”

低頭有些憐憫的看着高程近乎扭曲的面容,張世傑一字一頓的說道:“或者說,他們,寧願讓大明統治大理!”

“叛徒,都是叛徒!”高程終於按捺不住,瘋狂的扭曲和抽搐,只不過幾名身強力壯的士卒死死地按住了他,讓這個曾經叱吒風雲的大理軍統帥不得不把頭深深的貼在地上,動彈不得。

“只要大明能夠穩住他們,讓他們作爲大明的官吏,他們就已經心滿意足。”張世傑淡淡說道,“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大理高家的倒塌,我想這是一個不錯的交易,尤其是你現在自己送上門來了。等到百年之後,當這一代的大理人已經老的老,死的死,恐怕大理就真的是大明的一部分,再也無法分割了。”

高程艱難的想要擡起頭來,低聲說道:“真是好狠毒的心腸,我大理世世代代爲宋之藩屬,忠心不二,沒有想到竟然會是這樣狼心狗肺······”

張世傑輕笑一聲:“前宋?前宋就是因爲仁慈而葬送了太多,我大明以勁旅打天下,怎麼會看着大理逍遙?更何況就算是前宋,如果能夠有這個機會的話,也不介意將大理吞併了吧。”

看着張世傑臉上的冷笑,高程只是勉強掙扎了一下。而張世傑揮了揮手:“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大明頂天立地於世,又怎能坐視一個大理在自己家門口聒噪,與其有一天讓大理淪落到和今日安南一樣的地步,高家倒不如放手。”

“成王敗寇,無須再言。”高程只是有些無力的說道,“權力的滋味,恐怕嘗過了的人,都不會輕易放棄吧。”

張世傑不由得搖了搖頭:“你想的倒是清楚,只是做的太糊塗。”

話音未落,他已經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讓人把高程押下去。

“相公,這個高程應該如何發落?”李芾幾人都是把目光投向張世傑,畢竟張世傑是兵部尚書,而且出現在這裡的主要目的也是爲了拍板征討安南的諸多事宜,甚至有點兒“代天巡狩”的味道在其中。

只不過讓他們驚訝的是,張世傑只是輕笑一聲:“某可不知道應該如何處置這個高程。當初明王殿下把高程推上來,就是爲了等着高程露出馬腳,現在這一出大戲該咱們頭疼的地方已經過去了,換做殿下頭疼去吧。好歹這高程也是我大明將領,給他準備上好的囚車,同安南國主一起,押回南京聽候殿下發落吧。”

“諾。”李芾和馬塈等人都是鄭重拱手,這樣棘手的傢伙換作他們也不想輕易沾染上什麼嫌疑,一旦高程後面還牽扯出來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他們就真的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另外高程被抓,大理軍解散,到時候大理肯定會不穩,不過大理高家手上能夠控制的除了大理軍之外寥寥可數,憑藉着一軍足夠解決。”張世傑淡淡說道,“馬老將軍,此事就拜託給邕州軍了,某希望你還給明王殿下的,是一個乾乾淨淨、安寧和平的大理。”

馬塈點了點頭:“還請相公放心。”

張世傑呼了一口氣:“那陳晃這幾天可還老實?”

楊寶的嘴角邊掠起一絲苦笑,有些無奈的說道:“老實是老實,但是這陳晃到底想要做什麼末將還真的沒有琢磨清楚。他不但將整個安南的國庫打開,而且還將私人金銀裝了足足四箱子,恐怕有所用處,另外還在皇室女子中遴選姿色出衆者,自稱是想要獻給明王殿下。”

“哦?”張世傑一怔,“有點兒意思,不是金銀細軟麼?那就直接派人都給某收過來,然後一併押解回南京,免得讓咱們之中有些人鬼迷心竅。另外也用不着他陳晃挑選姿色出衆者填補後宮,身爲臣子,自當爲明王殿下着想,要是這些女子當中有誰心懷不軌,你我誰都承擔不起這個責任,還是到時候先交給宮廷教坊司爲好。”

楊寶和李芾等人心頭都是一震,旋即微微低下頭。這件事還好他們提起來,要是任由陳晃做下去,說不定會出什麼幺蛾子,既然張世傑已然定論,那大家都隨着他去。畢竟張世傑在大明兵部尚書之上,還有另外一個更爲尊貴的身份,明王殿下的姊夫,大明長公主的駙馬。

充實明王后宮,歸根結底還是他們葉家的私事,身爲臣子,少參與爲妙。

張世傑沒有多看他們,而是回頭把目光投在輿圖上:“聽說真臘國主並沒有興趣前來升龍府?”

楊寶點了點頭:“真臘自吞併占城以來,一直在積蓄力量,不但擁有十萬強兵,更有二十萬頭戰象可以輪流上陣,同時整個真臘擁地七千裡,是這南洋周圍一等一的強國,甚至就連安南也多有不如。”

“二十萬頭戰象?”張世傑喃喃重複了一遍,“在我大明眼中,二十萬頭戰象和二十萬頭豬,有什麼區別?”

楊寶等人頓時倒吸一口涼氣,確實如張世傑所說,到時候飛雷炮和火銃前後交替轟擊,二十萬頭戰象,當真算不了什麼,更何況真臘所謂帶甲十萬,將士人數甚至少於戰象數目,也就是說他們的戰象根本不可能同時被驅動着上陣。

幾名將領都擡頭看向張世傑,李芾沉聲說道:“這麼說來,相公是打算對真臘出手了?”

伸手在輿圖上一指,張世傑沉聲說道:“真臘不但是我大明海上貿易的主要對象,而且還扼守從南洋到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這些年來蒙古韃子一直在從西面向着真臘施壓,迫使真臘在海上貿易中百般刁難前宋和大明,就算是這一次真臘國主乖乖的前來升龍府,某夜打算給他們一個教訓,更何況現在他們已經把把柄送上門來了,大明自然沒有坐視的道理。幾位將軍想必也都清楚海上貿易對於大明的重要所在,所以這個真臘——”

“——不得不伐!”張世傑狠狠握拳,擲地有聲。

當下裡張世傑霍然轉身:“宣武軍四廂都指揮使李芾、神衛軍四廂都指揮使楊寶!”

“末將在!”兩人同時出列。

“以神衛軍爲右側前鋒,以宣武軍爲右側前鋒,討伐真臘。另外某會派遣水師沿海南下支援你們,但是能夠憑藉的,主要還是自己,爾等明白?!”張世傑沉聲說道。

“必當不辱使命!”楊寶和李芾沒有絲毫的猶豫。

張世傑點了點頭:“邕州軍需要撤回坐鎮大理,靜江軍損失慘重無力再戰,也就是說現在征討真臘,能夠憑藉的也就只有你們兩支大軍,萬一有個差池,以後大明的南疆就要不得安寧了,肩上任務,不要辜負。”

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嘆江山如故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二百二十二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月中霜裡鬥嬋娟(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看莽蒼(上)第七十二章 是非成敗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五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霜冷金錯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九十章 堂前花草卻長離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九十九章 夏夜迷蹤 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滾滾長江天際流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十六章 萬民送恩公第二百零九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民當隨此一人第四百四十章 冥冥有天命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軍賦采薇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何必爲此朝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七十一章 乾坤朗朗 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六百一十六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中)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
第五百三十一章 遺民淚盡胡塵裡(下)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五百七十二章 畢竟還我萬夫雄(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中)第四百二十七章 嘆江山如故第三十六章 驚變 上第五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何在 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家家城下招魂葬(下)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日勸農桑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馬向臨安第一百七十九章 沖天焰火明漢水第五百三十二章 幽燕可伐歟曰可第四百二十四章 輕騎卷雪塵第二百二十二章 孤軍血染此山巔 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相對坐調笙第一百四十章 平江風雷動 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六百二十四章 月中霜裡鬥嬋娟(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龍旗覆東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不負天下百姓第二十章 滕王閣上點江山第四百三十六章 酒不醉人醉第三百五十八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風檣遙天際第三百三十六章 誰主沉浮看莽蒼(上)第七十二章 是非成敗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中)第八十一章 青山依舊第五百五十五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有城巍峨 上第八十四章 整軍備武 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激流暗涌 中第四百三十二章 杳杳神京路第一百五十五章 幸而逢君未嫁時第一百四十二章 平江風雷動 下第六百一十章 燭龍銜火飛天地(中)第七十七章 天意難違 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三十八章 揚鞭長驅馳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當永樂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霜冷金錯刀第四百九十五章 人命更關天第一百三十四章 江南雲軒翥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將敢負荊第二百八十一章 坐觀桑海變第九十章 堂前花草卻長離第六百八十八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九十九章 夏夜迷蹤 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一百二十七章 滾滾長江天際流第二百零六章 戰火如荼遍滄浪 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燕兵夜娖銀胡觮(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龍戰於野 上第十六章 萬民送恩公第二百零九章 三軍輒動齊朝北 中第五百七十九章 禹地悉歸龍虎掌(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平江風雷動 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狂風捲地光州變 下第六百六十八章 宣父猶能畏後生第三百八十三章 市井十洲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激流暗涌 上第五十七章 神兵天降 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誰向東行誰向西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槍突出陣勢橫(上)第一百六十五章 萬民當隨此一人第四百四十章 冥冥有天命第十一章 釣魚乃願者上鉤第四百九十六章 欲將輕騎逐第六百七十七章 滅國平蕃第一功第二百三十八章 詩酒笑年華 中第八章 波瀾起處是慶元第六百零四章 緣何如此絆人心(上)第一百零三章 四方風雲動 下第七十八章 大局底定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爲有源頭活水來(上)第四十六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 下第四百八十八章 無定河邊骨第二百七十一章 將軍賦采薇第六百六十九章 新型階級的產生第二百六十九章 何必爲此朝第六十九章 乾坤朗朗 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半世交親隨逝水(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又近一年四月時(下)第五百一十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五百一十一章 一片孤城萬仞山第二百八十章 有客踏月來第九十五章 燈火一豆幾人談第四百九十四章 雪中總哀情第七十一章 乾坤朗朗 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黃金座下看單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馭勁風長驅直躍第三百二十二章 天外吳門青霅路(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南地北號聲急(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山籠煙障第六百一十六章 待浮花浪蕊都盡(中)第五十章 密雲不雨 下第六百七十三章 黃雲滿天血滿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