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

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 在秦咸陽宮的寶物有很多,除了那個青銅窺鏡,在外界人們的傳聞中還有很多,他們都說秦一統天下,皇帝收了天下寶物爲己用。

譬如說商顏山下的“龍骨”。

從那一次丞相與羣臣見過之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就連父皇也對那些骨頭沒了興趣。

還有說在咸陽宮藏着和氏璧,秦一統六國之後和氏璧就留在了咸陽宮。

扶蘇也沒見過那傳聞中的和氏璧,有人說和氏璧成了皇帝的國璽。

扶蘇見過國璽,平日裡那個國璽一直都在父皇案上的木盒子中,只有在發詔命的時候,能夠在詔命上看到國璽的蓋印。

扶蘇回到高泉宮就見到了小兒子正在玩着玩具 這個孩子比衡更安靜。

當然了,不論是哪一位小公子,田安都很喜歡。

衡在商顏山讀書的這兩年,田安常會做一些吃食給那孩子送去。

以前剛去商顏山的時候,這孩子一個月要回來三五次,那時這孩子還是很想家的。

只是出去久了之後,這大半年也沒見他回來幾次。

不過這樣也好,倒是家裡清閒了。

扶蘇走入高泉宮殿內,王婆婆就讓人將今天的飯食端了上來。

今天的吃食也很簡單,一碗乾菜泡成的湯,還有一張餅。

扶蘇喝下一口帶着鹹味的乾菜湯,吃了一口餅。

田安道:“今年曬了不少乾菜,都是頻陽公讓人送來的,每年秋天都會屯一些乾菜。”

將碗中的菜湯喝完,連帶着菜吃完,扶蘇一邊繼續吃着餅,一邊翻看着書。

平日裡的吃食很簡單,其實秋天除了肉食也沒什麼好吃的,現在的咸陽最多的就是羊肉。

每每到了秋冬時節,就會有數不清的羊羣送入關中。

而後咸陽城遍地都是羊肉。

田安端着一盤肉乾放在桌上,他道:“這是章邯進獻的牛肉乾。”

扶蘇拿起一片肉乾嚼着,又道:“西北有很多牛肉乾嗎?”

“是啊,聽說是羌人進獻給章邯將軍的。”

扶蘇道:“他們的牛羣很多的嗎?”

田安又解釋道:“傳說羌人居住的地方是在西海的一片谷地,老秦人都稱他們是西羌人,又說西羌居住在西徼,也就是羌人常言的西海。”

正說着,田安目露回憶的目光,接着道:“羌人的王有一個用黃金鑄造的天杖,用來號令羌人各部。”

聽罷,扶蘇大致知道了。

按如今人們所言的西海,應該就是青海。

那麼西海的谷地,就是說現在的青海地區種着很多的青稞。

田安所言的應該是這個情形,那麼如今的青海腹地應該是一片十分富庶的地界。

秦與西羌戰爭也是有的,當年秦軍在臨洮也常與西羌作戰,只是那時的河西走廊很混亂。

如今秦拿下了河西走廊,倒是西羌也來進獻了牛肉乾。

扶蘇道:“既然他們有黃金天杖,進獻的應該也不是隻有這些牛幹吧?”

田安頷首。

如今已是深秋,大秦最大的威脅就是在北方正挨凍的冒頓。

至於西羌的威脅,反倒是如今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後,扶蘇不着急對付他們。

西羌與秦有過戰爭上的衝突之後,羌人的部落應該是開化過一些的,當西羌知道秦人是什麼樣的,匈奴人是什麼樣的,他們見到了就會學習。

秦對西羌有關的卷宗記錄,其實並不多。

就算是有,那也是很多年以前的,沒太大的實際參考價值。

翌日,章臺宮的廷議上又說起了各縣剛調任的官吏,這些官吏都是大試之後調任的。

這些新任的縣吏分佈在關中各縣,扶蘇打算給他們一個實習期,可觀察了半月,這半月間的結果不是太好,也不是太壞。

各縣對這些新吏評價有好有壞,有些是在人與人之間的往來的矛盾,還有公事的瑣碎,各種各種方面的問題。

當然了,也有好評的。

扶蘇站在丞相身後,一直沉默不言。

這種時候最好不要發言,但凡有事不妥當,丞相與右相會幫忙說話的。

想要讓一個新的制度與如今的秦律相契合,還是需要時間的。

適應是需要時間的,關中各縣一下子涌入這麼多人,多數地方會有矛盾或者是磨合不好,這也是正常的。

如今衆人有異議,也不過是抱怨幾句。

在制度上不能妥協,考試製度就一定是嚴苛且公平的。

對此,即便大家抱怨的再多,扶蘇也不想退讓或是讓制度鬆懈半分,這個關口絕對不能放鬆。

廷議結束之後,衆人行禮離開章臺宮。

正走下章臺宮的臺階,扶蘇注意到老師的腳步稍慢幾分,便也稍稍放緩腳步,等着老師到了近前,便走在一起。

相較於十年前還意氣風發的丞相李斯,如今看起來徹底成了一個老人家。

這是所有人都看在眼裡的,至於李斯的弟子除了那個吳公,就是公子扶蘇了。

李斯邁步走下臺階,想起了當年教導自己的老師荀子,老師不會將他的一生學識都傳給一個人,而是將詩給了毛亨,將書給自己與韓非,將春秋交給了張蒼。

注意到公子就在殿前等了自己片刻,李斯心中還是很中肯的,他道:“近來臣看了各縣的奏報,臣發現了有一人名陸賈,倒是有些才能。”

“老師是有何吩咐?”

有正在前往丞相府的臣子回頭看去,見到了正向丞相行禮的公子扶蘇。

如今公子已頗有建樹了,可公子對丞相卻是比以前更加敬重了。

李斯又道:“可以讓其去南方。”

扶蘇道:“聽憑老師安排。”

“嗯。”李斯點着頭,又向公子行禮。

這一次,老師是來要人的,只是說了讓他去南方,多半是與趙佗或者屠雎有關。

不過這都是老師的事,既是老師的安排,扶蘇也不好多問。

北方形勢如今說不上嚴峻,可也不敢掉以輕心。

李斯回到了丞相府,見到了多日不見的王賁,只是看了對方一眼,而後準備自己忙自己的事。

正看着今天剛送來的文書,卻見王賁湊了上來。

身爲公子的老師此刻正面對公子的岳丈,李斯還是擺出了笑臉,問道:“王太尉,何事?”

王賁琢磨道:“有些糧草調度的事。”

言罷,遞上一卷文書放在了李斯的面前。

李斯拿過文書,打開看着其中內容,低聲道:“王太尉,最近可有查看南方局勢?”

聞言,王賁道:“每年都會看軍報。”

南方距離關中路途甚遠,如今的趙佗正在南海郡,屠雎還在象郡。

這兩位大將軍如今依舊鎮守南方,最近兩年來南方的那些大亂小亂都和平了許多。

讓李斯不放心的是,在南方有一個叫任囂的郡尉,就在趙佗的南海郡任職。

當初趙佗是蒙武與皇帝商議派去南方的,而任囂是他李斯引薦的,現在想來,李斯不擔心趙佗會不會有二心。

李斯擔心的是任囂,今年夏季任囂送來軍報,說是平定了揚州南面的叛亂。

這軍報當然是好的,可唯獨任囂這個人,讓李斯很不放心,這種不放心來自多年執掌丞相大權的敏感。

正因爲任囂其人多謀善斷,這些年幫着趙佗擺平了不少事。

這樣的人留在一個有兵權的大將軍身邊,怎麼看都不放心。

正因如此,李斯才向公子扶蘇介紹了陸賈。

在以前跟隨荀子時,李斯還很年輕,那時就見過陸賈,其人能言善辯,是一個善於辯論的高才。

否則他陸賈也不會在稷下學宮混出一些名頭。

那時候荀子與陸賈還往來過一段時日。

陸賈一直想要拜荀子爲師,可荀子沒有答應,也沒有拒絕,算是荀子的半個弟子吧。

在稷下學宮時的韓非總是能夠跟在老師身邊,韓非那一身深衣站在老師身邊的背影,李斯至今都記得。

然而,當自己入秦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陸賈了。

沒想到如今因公子的支教考試,又一次看到了陸賈這個名字。

爲此,想要將他派去南方,盯着任囂與趙佗。

再回頭眼前,依舊是忙碌的丞相府,王賁還站在面前,李斯擡首看向對方,不知爲何,心底裡十分羨慕這位太尉。

國事也好,兵事也好,這位太尉其實都不用太過擔憂。

誰讓他的女兒嫁給了公子扶蘇,公子會幫助他解決一切事務。

“還有我這個老師,能幫助公子處置國事,順便王賁的事也幫了,幫他這個太尉盯着南方。”李斯的心中這麼暗想着。

王賁的人生如何不令人羨慕,這人彷彿坐上了太尉的位置,就是爲了吃俸祿的。

平時,需要他的時候不在,不需要的他的時候偶爾又會出現。

“丞相?”

聽到王賁的話,李斯收回目光,在王賁的調糧文書上寫了批覆,蓋了丞相府印,交還給對方。

見王賁得了文書就要走,李斯接着道:“王太尉多看看南方的形勢。”

王賁頷首道:“丞相放心。”

李斯深吸一口氣,繼續忙着眼前的國事沒有多言。

還能如何,當丞相的多費些心而已。

不多時,大概是在高泉宮用了飯的公子扶蘇來了,因公子的到來整個丞相府的文書傳遞,也加快不少。

(本章完)

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26章 歸咸陽第99章 頻陽公第42章 劍拔弩張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87章 田與棗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87章 田與棗第135章 北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8章 賀禮第147章 踐行者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43章 挖通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120章 登山第161章 學城第123章 冷流雪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53章 刀與火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68章 金車第161章 學城第28章 賀禮第147章 踐行者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11章 暴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126章 歸咸陽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201章 心宿第53章 刀與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17章 徐福第167章 溫暖的咸陽第86章 羣鹿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91章 喜與憂第53章 刀與火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35章 北伐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82章 章敬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67章 溫暖的咸陽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55章 學荀子者第208章 告別與支教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58章 秋獵第189章 難題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49章 “還價”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53章 告別第8章 立夏的雨第8章 立夏的雨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6章 戍邊第59章 漫長的酷暑
第65章 選誰都好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26章 歸咸陽第99章 頻陽公第42章 劍拔弩張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87章 田與棗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87章 田與棗第135章 北伐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8章 賀禮第147章 踐行者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43章 挖通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120章 登山第161章 學城第123章 冷流雪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53章 刀與火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68章 金車第161章 學城第28章 賀禮第147章 踐行者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11章 暴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37章 不怕黑夜的孩子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60章 楚王的噩夢第95章 神奇的祭文第152章 秋冬的崤函道(先補一章,暫先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126章 歸咸陽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201章 心宿第53章 刀與火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17章 徐福第167章 溫暖的咸陽第86章 羣鹿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91章 喜與憂第53章 刀與火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35章 北伐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82章 章敬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67章 溫暖的咸陽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55章 學荀子者第208章 告別與支教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58章 秋獵第189章 難題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49章 “還價”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53章 告別第8章 立夏的雨第8章 立夏的雨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44章 鞭子與刑具第73章 禮成(再加更)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80章 王賁的教導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43章 從北方歸來的博士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6章 戍邊第59章 漫長的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