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難題

第189章

難題 考場內,安靜到只有外界偶爾吹過的風聲。

考場正在考試的人年輕的纔剛到十九歲,年邁的也有四五十歲的人。

有人正在書寫着卻緊張得汗水直流,其中許多題確實是他們沒有見過,事關一統與裂土稱王的對立,還有有關治理國家的話語,甚至有官吏反秦之後該如何處罰。

第一場考試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這一場……沒有考數術,也沒有考天文,而是考爲人觀念。

能答完這場考試的人多數也都是擁護始皇帝以及大秦的吧。

從早晨一直到下午時分,已有人陸陸續續走出考場,婁敬寫完了今天的考試,也是感覺後襟被汗水打溼了一大片。

婁敬對身邊的矩道:“你的陳平大哥真的沒有來考試。”

矩回道:“陳平大哥還在邊關爲章邯將軍出謀劃策。”

當初在河西走廊,陳平與婁敬多數時候都是誰也瞧不上誰的。

正想着,有人快步走來,行禮道:“可是婁敬先生當面?”

人到中年的婁敬見到來人,遲疑道:“正是,敢問……”

對方拿出一卷書信,行禮道:“我從三川郡來,我們家的家主張負想請先生將這卷書信交給陳平。”

矩上前道:“陳平大哥在河西走廊。”

“我家主人說來,往後陳平與我三川郡張家的婚事就此罷了,從此和離。”

那家僕又道:“家主是這麼說的。”

雖說婁敬和陳平不對付,但婁敬多少也知道陳平的事,當初那張負不嫌棄陳平一無所有,將女兒嫁給了陳平。

如今陳平雖說依舊是一無所有,可他已在河西走廊的大軍之中,將來就算是不能爲吏,也會有功勞的,再不濟章邯將軍也會給他十餘畝田地。

婁敬覺得這不像是張負會做出的舉動。

接過對方的書信,婁敬打開書信,看着上面的字跡當即就明白了,張負願意將女兒嫁給陳平,可張負的女兒不這麼想。

接過書信,婁敬道:“書信我收下了,但以後我會代陳平親自過問張負的。”

聞言,這個家僕慌亂地離開了。

矩好奇問道:“沒想到陳平大哥竟然遇到這樣的人家。”

婁敬拍了拍他的後背道:“你放心。”

矩道:“如何放心?”

“呵呵……”婁敬輕笑一聲,道:“這斷不是張負所爲,這麼多年張負還一直讓人給陳平錢財,讓陳平在章邯大將軍麾下好好當個謀士,你覺得張負會放棄支持多年的陳平?”

矩沉默不語。

婁敬又道:“你不用擔心,陳平是什麼樣的人,有的是辦法討回來臉面。”

矩重重點頭,“陳平大哥是何等人物,那些西域人被陳平大哥賣了,還要一邊幫着數錢,就沒見過有人不被陳平算計的,除了章邯將軍。”

直到一聲鐘響,考試終於結束了。

就算是沒寫完的人,也都被趕了出來了。

韓信早早就出來了,他正站在不遠處,吃着一碗熱乎的面,看着被趕出來的人們。

這碗麪是一個女子給他的,這個女子也是從淮陰來的,今天他才知道原來她也來到了關中。

韓信端着碗吃着面,面帶笑容地看着那些被狼狽趕出來的人。

而站在韓信身邊的女子也面帶笑容。

轉頭,韓信看向她道:“你怎麼來關中了?”

她道:“家裡的田被淹壞了,好多人都來了關中,父親想讓弟弟來關中讀書,就舉家搬來了,就住在華陰縣。”

韓信笑着用筷子指了指自己,道:“我住在潼關城。”

見韓信吃完了,她就從對方的手中奪了碗,快步往華陰縣跑去。

韓信看着這個跑遠的女子,站在夕陽下傻笑着,雖不善言辭,也不知道該如何講話,但明白對方的意思。

嘴裡還嚼着剛送入口中的麪條,韓信想了又想,關中真是個好地方,一個很幸福的地方。

今天的考試結束了,可以休息一天,明天還有一場考試。

回潼關的學子三三兩兩走着,都在說着今天的考試。

這場考試應該是不難的,難的是有沒有勇氣寫下來的答案。

而且考試完大家都是按了手印寫下名字的。

將來翻舊賬,你的試卷肯定會被秦廷拿出來,因此你要反秦最好不要去寫答案,早點去反秦,哪怕是你真要反秦,真在試卷上寫了反秦的言論,最好現在就去投河自盡,否則秦軍會抓了你,嚴刑拷打審問你的同夥。

三三兩兩的學子中,多數人都在說着這些事。

這也不是什麼秘密,自秦滅六國之後,反秦的人一直都有。

韓信回到了潼關城,黃昏時分的潼關城是最熱鬧的,因爲這個時候孩子們結束了一天的課,他們跑出學舍,有的三五成羣回家的,還有的就在城外玩鬧着。

韓信坐在河邊,看着跳入河中的孩子,正在河中抓魚,還有老人家坐在河邊說着話。

再擡頭看去,遠處的農戶正在挑着兩擔淤泥,鋪在田地裡準備在秋季種一些綠草。

以前韓信只在淮陰縣,也聽說過西域人,沒想到渭南郡的人們會說起西域人的事。

韓信帶着好奇的神情湊上前,聽着他們講述,自章邯將軍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後,秦軍就開始與西域人有往來了。

駐守在河西走廊的秦軍帶來了很多金子與玉璧,聽說都是西域人進獻的。

菠菜就是一種適合在秋天吃的蔬菜,潼關也種有菠菜,這種蔬菜就是西域人進獻的,也不知原來產自何處。

“這些蔬菜是要種在上林苑的。”

“怎麼還來潼關種?”

“咸陽來的人說種在上林苑又沒人,就讓人種在潼關,說是要多種些,在渭北也種了不少。”

又有人道:“菜嘛,總是要有人吃的。”

韓信坐在一旁點着頭,覺得很有道理。

一羣老人家說多了,眼看天色也該入夜,就離開了此地。

外面的村子也升起了炊煙。

正在河邊玩鬧的孩子,被大人們領了回去。

韓信依舊坐在河邊,看着田地裡的風光,也不知道下一次要考什麼,只能等着了。

入秋之後的夜裡,氣溫就開始轉涼,韓信想着等考試結束了,要是能爲吏則好,考不好就入軍中,總不會白來一趟。

夜風吹着,覺得有了涼意的韓信回到了潼關城的住處,點亮油燈後繼續看着書。

翌日,韓信早早睡醒,就先回到書庫當值。

昨天是讓別人來這裡代爲當值的,韓信沒有錢,他不能放棄這個能讓他看書與吃飯的地方。

但長久之計,還是先要將考試考過去。

這一次的考試中,韓信覺得題目很簡單,那些題目根本不像是考驗一個人本領,更像是一場問話。

只要好好回答,應該都能夠考過。

韓信又在書庫坐了一天,今天往來書庫中的學子都在談及考試的內容。

等到了午時,食肆就會將飯食送來,今天吃的都是一些蔬菜,幾乎沒有肉。

送飯的夥計面帶歉意地笑着道:“那些孩子太能吃了,每年幾百頭羊都不夠他們吃的,肉被吃完了,留下來的就剩這些菜了。”

韓信點着頭,一碗麪一碗菜對來說也很好了。

而後夥計提着食盒給下一個人送去。

這不是區別對待,而是潼關的規矩,所有的吃食都是先給潼關的夫子與學子供應,而後纔是潼關的縣吏與官兵,最後纔是他們這些雜役。

韓信也是雜役,不過他比尋常雜役好一些,能夠坐在書庫中,整理書籍。

不像李左車,他說不定在潼關城做着最苦最累的活。

要維持一座幾十萬人生活的城池,需要很多雜役,每天來潼關城雜役數不勝數,就這樣也滿足不了一座城的所需。

韓信又想到了糧食的問題,他很想去咸陽看看。

看看咸陽城的糧食是怎麼調度,是如何讓潼關城的這麼多人都能吃飽。

今天過去之後,到了第二天,今天要進行第二場考試了。

在秦軍的安排下,一隊隊參加考試的人有序前往考場。

韓信與往常一樣跟着隊伍。

依舊沒有人敢說話,甚至放輕了腳步聲。

考場外有人報名,按照報到的名字依次進入考場中,而後會有秦軍帶着你坐在座位上。

衆人依次落座,而在四周巡視的秦軍比之上一場更多了。

待卷子發下來,與上一次的卷子一樣,卷子依舊三尺有餘,也是二十道題目。

這一次的題目與上一次不一樣了,這一次考的是地理。

涉及中原的江河湖泊與山川走勢,甚至涉及耕種與氣候。

毫無疑問,今天的題目是很難的,難到有些難以置信,很多人坐在考場內不停擦着汗水。

楚地的水患如何治理,涿縣或南方的水患成因,洛水的治理方法。

已有人開始執筆開始書寫了,還有人提着筆,不知該如何書寫,有的人握筆良久,沒有寫下一個字,卻又擦了擦手心的汗水,繼續握筆想着。

直到黃昏時分,有人信心滿滿地擱下筆,有人一個字未寫,有人只是零星寫了一些,神情十分懊惱。

(本章完)

第68章 金車第117章 徐福第146章 立夏第39章 民夫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66章 立秋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43章 挖通第42章 劍拔弩張第67章 設宴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30章 增兵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7章 田與棗第98章 又聞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63章 清醒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201章 心宿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18章 叔孫通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9章 善意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64章 選擇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62章 婁敬第38章 渠與田第168章 隴西第8章 立夏的雨第27章 封賞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70章 臘日之前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42章 劍拔弩張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201章 心宿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51章 遷民大計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68章 金車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9章 頻陽公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82章 章敬第72章 佩劍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53章 告別第72章 佩劍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63章 清醒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123章 冷流雪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92章 還清人情的蕭何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
第68章 金車第117章 徐福第146章 立夏第39章 民夫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27章 務實是一種風氣第110章 頻陽公與老太尉第166章 立秋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43章 挖通第42章 劍拔弩張第67章 設宴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30章 增兵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87章 田與棗第98章 又聞第57章 兩年南征第36章 微小的回報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63章 清醒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108章 再發上郡第169章 東胡的滅亡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201章 心宿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18章 叔孫通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79章 善意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64章 選擇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6章 樸素的經驗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62章 婁敬第38章 渠與田第168章 隴西第8章 立夏的雨第27章 封賞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70章 臘日之前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42章 劍拔弩張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201章 心宿第12章 齊魯博士第151章 遷民大計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05章 西巡諸事第68章 金車第71章 秦人古都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99章 頻陽公第25章 黃河的脾氣很大第182章 章敬第72章 佩劍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53章 告別第72章 佩劍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163章 清醒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123章 冷流雪第75章 不一樣的東出第192章 還清人情的蕭何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