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喜與憂

第191章

喜與憂

每當入秋,也就是關中食物最豐富的季節。

潼關城內的一座食肆內,李覓向店家要了兩碗麪,又要了兩碗羊湯。

李覓喜將肉醬拌着面,先是一口面,再喝一口羊湯,讓口中的面順着羊湯一起下肚。

其實韓信並不餓,他只是一口面一口蒜的吃着。

像這種食肆他平日裡幾乎不來,因他沒有錢,反正在潼關城做雜役,管吃管住,雖說沒有工錢,也算是安穩。

見李覓正狼吞虎嚥吃着,韓信將自己的羊湯也端給他。

待對方終於將碗中的面吃完,兩碗羊湯也下肚了,韓信嘴裡依舊嚼着蒜,沒有多言。

李覓用袖子擦了擦嘴。

店家笑呵呵道:“李夫子不用給錢。”

聞言,李覓笑着道:“還是要給的。”

言罷,他放下了幾枚銅錢,又問店家,“你兒子讀書如何了?”

店家道:“兒子笨,怎麼都學不好。”

李覓又道:“這關中就是笨娃娃多,誰家都一樣。”

店家面帶笑意,也總算收了錢,去照顧別的客人了。

這李覓也是關中的支教夫子,他應該很早以前是在關中教書的,只是後來去了淮陰支教。

韓信問道:“公子會親自看我們的卷子嗎?”

李覓點頭。

“全部都看?”

聽到韓信有些不太置信的語氣,李覓道:“公子每天要出去繁重的國事,還要親自看那些卷子,確實是難得。”

韓信嘴裡嚼着蒜點頭。

李覓又道:“再過三兩天你們的大試成績就會有結果了。”

聞言,韓信的神情依舊平靜,正吃着蒜,目光看着遠處,好像考試的結果好不好都與他無關。

李覓接着道:“最近又聽聞了一件事,咸陽廷議時又說起了東巡,不過又被丞相李斯勸了,皇帝這纔沒有再次東巡。”

韓信聽着這些與自己無關的事,目光看着遠處玩鬧的孩子。

白露時節的五天後,天才剛亮,一隊騎兵就來到了潼關城前,在城門打開之後,他們進入了城中。

司馬欣匆忙趕來迎接。

帶着這隊騎兵而來的人是程邈,他剛翻身下馬,走入城中笑着道:“許久不見了。”

司馬欣行禮道:“程御史。”

程邈道:“公子讓我順路來領文書。”

司馬欣從袖子裡拿出一卷書遞給他,又問道:“聽聞廷議又說起東巡了。”

程邈嘆道:“原本是要東巡的,可丞相忽然說身體不適,若要東巡恐怕無法陪同皇帝,丞相又是公子的老師,公子不能不照拂丞相,這纔沒有接着議論。”

蕭何站在一側,聽着兩人的話語,沉默不言。

程邈又道:“近來張蒼也是分身乏術,原本這裡的事是張蒼安排。”

司馬欣頷首,他明白程邈一直都是在丞相府幫着公子扶蘇處置國事的,能讓程邈跑一趟潼關,說明公子手下確實是缺人了。

程邈又道:“這一次大試的結果還要發放到各縣,渭南與渭北都送去了,我親自送來潼關這邊了。”

言罷,程邈就讓幾個騎兵帶着一卷紙走到城牆邊,而後將這捲紙打開貼在了城牆上。

蕭何擡眼看去見到了一個個名字。

所有通過大試的人的名字都寫在上面,因爲站得比較遠,蕭何沒有看清紙上的名字,曹參見狀就急急忙忙上前去看。

蕭何還要陪同着司馬欣與程邈用早食。

程邈要了一碗豆花,一張餅。

一邊吃着,程邈還在與司馬欣說着將來的建設,潼關還要繼續擴建,這一次要修建潼關的河堤。

司馬欣道:“如今正是農閒,倒是可以徵發一些民夫來做徭役。”

程邈道:“要修繕的河道不只是潼關的,沿途的華陰,大荔兩縣都要修。”

司馬欣蹙眉思量着。

“敬業渠修了這麼多年了,修了之後也不能不管不顧,今年不僅要把渠修繕一番,還要收拾一番河道。”

“敢問需要多少徭役?”

程邈道:“需要一千民夫,不過公子說了給錢。”

“嗯。”司馬欣撫須道:“那就不是徭役,即是僱用也不一定非要關中的人。”

程邈道:“潼關城前的河道最深也最長,此事還是要交由你。”

“還請轉告公子,此事公子儘可放心。”

見城牆上的告示也張貼好了,程邈起身又遞給司馬欣一卷書,道:“趕在午時前,我還要回咸陽,通過大試的人如何安置都寫在書中了,還請郡丞安排。”

司馬欣起身送別了程邈。

蕭何站在原地,見到了去看名冊的曹參回來了。

此時天色還灰濛濛的,城內也沒多少人走動。

見到曹參臉上的笑意,蕭何道:“如何?”

曹參重重點頭,“我們都通過大試了。”

看着司馬欣正在送別程邈,蕭何也看向了城牆,這一次參加大試的人有一千三百餘人。

當初司馬欣在整理名冊時,蕭何匆忙看過一眼,不過也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才知是這個人數。

一千三百餘人,只通過了三百人。

蕭何知道來參加大試的人都是良莠不齊的,有些人甚至只是剛會讀寫文章。

而且,蕭何也清楚曹參的水平,要靠秦的律令與賦稅,還有田畝阡陌之事,文書傳遞這些事情曹參最瞭解。

正因爲蕭何知道曹參的水平,大致也能夠確認這一次考試的入選標準。

如此看來,公子扶蘇與丞相李斯並沒有將標準擡的太高,反而將標準降得很低,是公子扶蘇太缺人手了? 蕭何立刻否定了這個想法,望着張貼在牆上的那張巨大的告示,看着其上的名字,就連李左車都入選了。

蕭何知道的那幾個名士之流的子弟,沒有出現在名冊上。

反倒是連小篆都寫得有些歪七扭八的曹參入選了。

看來公子果然是拋棄了名仕之流。

其中諸如當年稷下學宮的一些名家,或者是齊魯各地的名仕,因當初來考試的人都是遞交戶籍,甚至查了各家的上一代。

公子扶蘇果然言出必行,大賢之後,名士之流一個都沒有入選。

考試是公平的,但公子扶蘇就是偏心,偏向庶民,動機與目的根本不遮掩。

待司馬欣走回來,蕭何又走上前道:“郡丞。”

“我需要回去給各縣寫一道文書,之後會有人將考卷調來,如有人有異議,就將他的考卷貼在城牆上,讓衆人一起評判。”

“原來郡丞早已想到了對應之策。”

“這不是老夫想的,是丞相吩咐的。”

蕭何低着頭保持着作揖的姿勢。

司馬欣一邊走着,又叮囑道:“再過一月會有人來接你們,往後被調去何處爲官,你們全要聽咸陽安排。”

“是。”

言罷,司馬欣就走向了郡丞府。

這位郡丞的話語沒有恭賀,也沒有什麼從此往後的忠告,只是這麼簡單地說了幾句。

相處這半年間,曹參也明白對方的脾性,確實不像是個會恭賀的人,沒當場就給你安排活幹,都算不錯的了。

蕭何又道:“我想在離開前再幫一幫這位郡丞。”

對蕭何的決定,曹參從來是沒有異議的,兩人也去用了早食,商議着餘下的事。

當太陽完全升起來,韓信就睡醒了,本是用早食的時辰,拍了拍飢腸轆轆的肚子,打算用了早食就去書庫當值。

剛推開門,韓信就愣住了,他看到有人正在大哭,有人正在大笑。

正巧一個人滿臉欣喜地從眼前走過,韓信道:“他們是怎麼了?”

那人道:“你不知道嗎?城牆上有告示了,大試成果出來了。”

韓信又道:“當真?”

“咦?”對方回憶了一番,道:“你就叫韓信吧?你也入選了,以後我們一起爲吏,哈哈!”

說着話的人,快步離開了。

韓信還是有些驚訝,原本以爲等這個結果要小半年,沒想到這麼快就有結果了。

他快步跑向城門,此刻城門前圍滿了人,韓信擠了好一會兒,這才擠到了近前,擡頭看着名字,在一列列的名字,上下尋找着。

韓信揉了揉眼,他果然在這裡告示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忽然一笑,高興地又擠出人羣。

今天的潼關城有些混亂,有人高興,有人憂愁,還有人憤憤不平。

第一天,有些人覺得這一次考試不公平。

但郡丞司馬欣沒有搭理他們。

第二天甚至有人去了潼關城的郡丞府前叫囂。

原本司馬欣是不想與他們的計較的,當咸陽將抄錄的卷子送來時,他看過卷子裡的內容,那幾個叫囂最兇的人所寫的內容,確實不好。

見對方依舊叫囂不休,司馬欣從他們的卷子中挑了幾張最差的,讓人貼在城牆上,並且連姓名與籍貫都在外面,還有一個大大的手印。

隨後,叫囂者在一衆唏噓聲中,羞愧地離開了潼關城。

韓信最近的心情很好,每天當值之餘,就去聽課,還能與一羣孩子玩鬧。

當司馬欣要籌備修建河堤之時,蕭何義不容辭地去協助這位郡丞。

蕭何讓曹參帶着司馬欣的郡丞府小吏去了函谷關找人手,因外面的人手更廉價。

(本章完)

第182章 章敬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27章 封賞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82章 章敬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81章 相會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149章 “還價”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14章 韓舊地第158章 秋獵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98章 又聞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97章 新年第28章 賀禮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42章 劍拔弩張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0章 老秦人第87章 田與棗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66章 立秋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53章 刀與火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55章 學荀子者第74章 回咸陽第189章 難題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39章 民夫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23章 老秦軍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47章 踐行者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68章 金車第27章 封賞第53章 刀與火第72章 佩劍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89章 難題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17章 徐福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71章 秦人古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41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48章 書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8章 秋獵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98章 又聞
第182章 章敬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27章 封賞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182章 章敬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81章 相會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83章 巴蜀大山第149章 “還價”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87章 李牧後人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14章 韓舊地第158章 秋獵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46章 原來很多年前就認識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98章 又聞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97章 新年第28章 賀禮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42章 劍拔弩張第5章 呂不韋的遺產第154章 任勞任怨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0章 老秦人第87章 田與棗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66章 立秋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53章 刀與火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55章 學荀子者第74章 回咸陽第189章 難題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39章 民夫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7章 雪天中的煞風景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23章 老秦軍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147章 踐行者第206章 太僕令的御官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68章 金車第27章 封賞第53章 刀與火第72章 佩劍第196章 多費心的丞相第189章 難題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52章 期盼着糧食第117章 徐福第190章 大試結束第71章 秦人古都第90章 丞相三思第41章 上架感言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第107章 很重的心事第148章 書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58章 秋獵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98章 又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