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

第142章

兩鬢已白的李斯

通曉西域商道的人並不一定是非要烏氏倮,只要大秦想要得到西域,可以找出很多像他這樣的人,對大秦而言並非一定需要他,而他是不是對大秦有用就兩說了。

大抵,程邈的話是覺得一個不願爲大秦效力的人也是有用處的,至於有什麼用,應該是殺了之後埋入地下,自有其用處。

在扶蘇的認知中,程邈大抵就是這個意思。

不知爲何,扶蘇忽然想起了一件很多年前的事,那時在敬業縣就有一個孩子,他說他是烏氏西戎人,他叫烏桑。

當年在商顏山下的幾十個孩子,他們長什麼樣叫什麼名字,扶蘇至今都記得。

那應該與烏氏倮是同一族的孩子,以前秦與西戎人打過幾百年的仗,曾經也和睦相處過。

可這幾百年來,越來越多的西戎人被同化爲秦人。

黃昏時分,公子扶蘇已離開了丞相府,衆多官吏也都回去了,府內就剩下了程邈一人。

經過一天的忙碌之後,丞相府內亂糟糟的。

程邈站起身,撿起一卷放在地上的竹簡,將其放在案上,又看到有些;亂糟糟的地面,便捲起袖子開始收拾。

正收拾着丞相府,就見到有人來了。

皇帝舉行今年的農禮,相隨的大臣不少,這個時候會來丞相府的人應該不多。

程邈見到了纔來到丞相府的張蒼,道:“怎麼纔來?”

張蒼解釋道:“縣裡忙。”

“也對,公子將這麼多事都交給你,你一個人定是忙不過來的。”程邈十分理解地感慨,又道:“公子能體諒你的,你不用多慮。”

張蒼見程邈正在收拾丞相府,便自覺地坐在外面,等着他將丞相府收拾好。

“公子讓你辦的事都準備得如何了?”

“還算順利。”

“順利就好,也不用辦得多周到,這是公子說過的。”

程邈這人總是這樣。

張蒼捫心自問他也不過是指揮那些工匠辦事,他只需要坐在縣府內就可以了,要說累吧,確實累,但也沒這麼忙。

被程邈這麼一說,張蒼心裡多少有些內疚了。

“你現在來多半是見不到公子,最近由公子主持廷議,有什麼事可以在廷議時稟報公子。”

見張蒼望着夕陽沉默不言,程邈已收拾好了丞相府,他拍去衣衫上的一些灰塵,拿起一卷書走到門口,再將丞相府的門拉上。

程邈將一卷書遞上,道:“公子將這卷書留了下來,還說等你來了交給你。”

張蒼接過書,頷首。

“你若是沒有特別的事告知公子,其實現在也可以回去了,明天的廷議上我會如實告知公子,渭南的建設不能停下的。”

張蒼一手拿着書站起身,問道:“晚上還當值?”

“不當值。”

“與我喝酒去。”

“好。”

兩人剛走出宮門,又說起了隴西的事,程邈說着最近在隴西領兵的護軍都尉李由,現在的隴西正要大興建設,章邯要在西戎人的河谷建設兩座城關。

食肆內,程邈低聲道:“現在的隴西纔是最忙碌的,都水長,章邯,還有李由,據說章邯的弟弟也在隴西。”

張蒼飲下一口酒,又吃下一片羊肉,遲疑道:“如今咸陽城的人都喜這麼切羊肉?”

程邈笑着道:“是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習慣,人們都喜將肉切得這麼薄薄一片。”

張蒼吃着羊肉面,又覺得吃得不痛快,讓店家多放了一些羊肉。

知道程邈平日裡頗爲拮据,張蒼平日裡跟着王賁廝混,因此張蒼近來積攢了不少銀錢。

程邈看着張蒼給店家付了銀錢,又勸道:“你還是少跟王賁一起喝酒的好。”

張蒼走出食肆,“我喜喝茶,不喜喝酒。”

程邈瞭然頷首。

張蒼嘆道:“不過王賁其人平素不僅喜喝酒,還愛美人。”

說着話,兩人一起走到了咸陽城門口。

程邈又道:“你可萬萬不要像王賁那樣,跟什麼樣的人廝混久了就容易成爲什麼樣的人。”

言罷,張蒼將手中的錢袋子丟給了程邈,就坐上了馬車離開了。

夜色已深了,此時的咸陽城沒有先前這麼熱鬧了,程邈走在街道上,城中就快宵禁。

當巡街的秦軍走過街道,各家各戶已是家門緊閉。

秦軍見到程邈在夜裡走着,客氣的行禮,並且護送他到家中。

程邈回到家裡,家中的牆上掛着不少的字帖,這些字帖都是一個個的隸書,公子說將來的文字應該更工整。

此刻咸陽城的北郊離宮,丞相李斯站在宮外的渭水河邊,身邊站着右相馮去疾。

正值深夜時分,四周寂靜的只有水聲。

原本是深夜失眠的李斯來這裡坐一坐,見到同樣有些苦惱的馮去疾。

馮去疾捧起河水洗着臉道:“丞相也睡不好嗎?”

李斯坐在一塊石頭上,他的雙手放在膝蓋上,低聲道:“上了年紀了,總是睡不好,他們到了這個年紀的都這樣,一旦年近五十就會如此。”

馮去疾覺得,如今反倒是皇帝近來的總是過的很不錯,吃得好,睡得也很好。

即便是住在北郊離宮,公子扶蘇還會讓人將每天的吃食送來給皇帝。

“你最近有什麼心事嗎?”

聞言,李斯望着星空半晌說不上話來。

馮去疾又道:“公子扶蘇是個很好的孩子,既能幫助皇帝治理國家,還十分孝順,他還能延續你李斯的理念,這難道不好嗎?”

見李斯依舊沒有言語,馮去疾接着道:“照理說你現在應該是最志得意滿的,我若是你每天都會笑着睡醒。”

李斯低聲道:“公子學得太快了,不用再教公子了。”

這句話說得十分無力,馮去疾甚至感到了一些莫名的悲涼,弟子太過有天賦,老師沒有能教他的本領了,在慚愧。

丞相李斯教出瞭如此能力的弟子,是值得驕傲的。

馮去疾笑着道:“現在公子,還有什麼不會的嗎?”

李斯緩緩搖頭。

“你是不是覺得公子現在還不會當一個太子,或者說將來的公子應該如何當一個皇帝?其實這些你都可以教公子。”

馮去疾的這種勸慰聽多了,李斯就覺得有些煩。

尤其是這種勸人的話,聽多了不僅不會覺得寬心,反而覺得更難受了。

“我只是睡不着,沒這麼多的心事。”

言語中,李斯多少有一些不快的意思。

馮去疾的識趣的離開了。

留下李斯一人獨坐河邊,當第二天的清晨,天剛亮的時候,馮去疾早早就來面見皇帝了。

今天要進行農禮的祭祀,馮去疾來告知皇帝要做哪些準備。

每年的農禮都是一樣的,可還是要按照規矩說一遍。

走入大殿內,馮去疾見到了已換好衣裳的皇帝。

因早晨天剛亮,大殿內的燭臺還亮着,昨晚這些燭臺就亮了一夜。

嬴政道:“朕聽聞李斯一夜未眠。”

馮去疾道:“如今丞相兩鬢斑白,已是年邁了。”

“他年邁了?”

“丞相自覺他已年邁。”馮去疾退後一步行禮又補充了一句話。

嬴政再道:“有時朕也覺得自己老了。”

現在的皇帝也不過四十二歲,正是一個男子的壯年,眼下看來還不顯老。

就算是放在鄉野中,男子到了六十歲,還是家裡十分重要勞動力,還能在田地裡勞作養活一家子的。

“隴西的形勢如何?”

馮去疾正是要向陛下稟報隴西的情況,他遞上一卷書道:“這是都水長送來的奏報。”

都水長祿當初就是馮去疾舉薦,之後此人就去了南方開鑿了靈渠。

如今他人在隴西,馮去疾依舊是都水長的上官,因此奏報都是遞交到馮去疾的手中的。

丞相李斯在秦廷較爲高調,右相馮去疾平日裡則低調許多,而他的權力不比丞相差多少。

隴西的諸多事,也都是馮去疾在盯着,公子要在隴西做什麼事,他都一清二楚。

又有內侍腳步匆匆而來。

這個內侍原本要開口講話,但見到人在這裡,又咽了回去。

嬴政沉聲道:“說。”

內侍行禮道:“公子讓王太尉將那個戎商送出咸陽了。”

嬴政知道烏氏倮這個人,早在還是秦王的時候就知道了相邦呂不韋與這個戎商的往來。

當初呂不韋數次與烏氏倮有過交易,給大秦買下了不少戰馬,還有不少金銀與絲絹交易給了這位戎商。

而這些事,都隨着呂不韋死去之後,成了咸陽的隱秘。

包括許多簡牘記錄也都被銷燬了,呂不韋死的時候,他就遠遁西域了。

嬴政不關心這個烏氏倮是不是有藏匿呂不韋的部分家產,只想知道扶蘇想對此人做什麼,其實殺了也無妨。

而現在,這個戎商又一次來到了咸陽,一直有人暗中盯着。

內侍說着這件事的前後,烏氏倮只說了西域的事,並沒有說起當年與呂不韋有關的事情。

待這個內侍稟報完,馮去疾道:“公子讓這個人去說服西戎人歸服,倒也是妙策。”

等殿外的禮官都準備好了,嬴政整理穿戴與馮去疾走到殿外,就開始今天的農禮。

(本章完)

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2章 佩劍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47章 踐行者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23章 冷流雪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28章 賀禮第163章 清醒第23章 老秦軍第21章 成果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7章 設宴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147章 踐行者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53章 告別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79章 善意第161章 學城第113章 東去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11章 暴雨第90章 丞相三思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49章 “還價”第198章 項籍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13章 東去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51章 一定還清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7章 封賞第30章 共同經歷第67章 設宴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21章 成果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1章 成果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章 齊魯博士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3章 東去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63章 清醒第155章 大雪第79章 善意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89章 難題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58章 秋獵第98章 又聞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
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210章 南方傳聞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2章 佩劍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30章 共同經歷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32章 理想是建設出來的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57章 兩年南征第90章 丞相三思第172章 憔悴的丞相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194章 丞相之心第51章 一定還清第66章 公子很現實(加更)第147章 踐行者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23章 冷流雪第140章 再一次東出第28章 賀禮第163章 清醒第23章 老秦軍第21章 成果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02章 齊桓公的遺憾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93章 去信中陽裡第45章 平靜的冬季第67章 設宴第56章 像是天生的第147章 踐行者第209章 諸子不在的時代第153章 告別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79章 善意第161章 學城第113章 東去第129章 戰爭預警第111章 暴雨第90章 丞相三思第26章 一老一少第19章 我們都是荀子的弟子第136章 蒙恬的大勝第51章 一定還清第141章 狡猾的戎商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5章 崤函古道第9章 故人的河渠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204章 並無異樣第149章 “還價”第198章 項籍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47章 貧民入關第113章 東去第34章 公子的權力第124章 美麗的貝殼第51章 一定還清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2章 與農禮有關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96章 稂與張良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7章 封賞第30章 共同經歷第67章 設宴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21章 成果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3章 要進步的李斯第14章 最後一茬蔬菜第21章 成果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2章 齊魯博士第4章 我的祖師是荀子第185章 寒冷的春季第2章 我的老師李斯第113章 東去第175章 老夫認識的孩子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54章 蜀中消息第163章 清醒第155章 大雪第79章 善意第104章 呼嘯一箭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59章 漫長的酷暑第189章 難題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58章 秋獵第98章 又聞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第137章 李斯的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