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並無異樣

第204章

並無異樣 見父皇沒有話語,扶蘇又道:“可惜,兒臣自作主張,卻沒找到張良的下落。”

嬴政望着這個兒子,道:“東郡民情不太好。”

“兒臣會讓人去安撫民心。”

內侍站在一旁躬身而立。

當然,皇帝肯定是不會怪罪公子的自作主張。

因這個國家早就離不開公子 而公子讓一隊兵馬去東郡,也是少府令該有的權力。

建設國家,徵發徭役也都是少府令的職責,平日裡就可以調派一些兵馬,只是人數不多而已。

國家離不開這父子倆,也好在有扶蘇的安排。

嬴政閉上眼,倚着身後的靠背,低聲道:“餘下的事,你與丞相安排。”

扶蘇再一次行禮告退。

章臺宮外,李斯與張蒼呆立在殿外,任由有些熱烈的陽光曬在身上。

張蒼的後背已被汗水浸透,而且額頭還在不停地流下汗水,汗水滴落在地之後,很快就會被蒸發。

這天也確實熱得難以呼吸,就連空氣都是熱的。

李斯站在一旁也好不到哪兒去。

讓李斯與張蒼都有些忐忑的是,也不知道公子與皇帝在大殿內都說了什麼,會不會有衝突,會不會鬧出父子矛盾。

李斯覺得自己死了就死了,這天大的事,也不過他李斯人頭落地。

可公子扶蘇不能出意外。

伸手碰到官袍,發現已被陽光曬得有些燙。

見公子先走了出來,李斯忙回身行禮道:“公子。”

扶蘇上前道:“父皇有話語交代。”

李斯道:“公子請講。”

扶蘇道:“餘下的事,讓老師與我共同主持。”

聞言,李斯的神情放鬆了不少,看來皇帝依舊要去北郊避暑。

而這個國家依舊平安無事。

李斯會意之後,也給了張蒼一個放心的眼神,三人一路走下了章臺宮的臺階。

皇帝只是在章臺宮見了公子之後,又休息了半個時辰,就回了北郊行宮。

今年盛夏不僅來得早,還來得猛烈。

三人回到了丞相府,在丞相府忙碌的衆官吏見到丞相李斯,公子扶蘇,與張蒼一起回來,都紛紛安心了許多。

回到丞相府之後,扶蘇就開始處置今天的國事。

熒惑守心剛過去一個月,東郡隕石也剛運送到咸陽,但國事依舊,國家大事不能因此亂了。

今天的丞相坐在丞相府內,神色多了幾分嚴厲,這是丞相府的衆官吏察覺到的,大概也是在告誡衆人,不要亂了分寸。

扶蘇看罷各縣送來的文書,不僅僅是渭南與渭北,就連隴西也開始出現缺水了。

今年的酷暑纔剛開始,就有了旱情的跡象。

扶蘇道:“程邈。”

“臣在。”

“你讓人走一趟,告知渭北各縣做好儲水的準備,開挖好水窖,再派兵馬去各郡詢問,以備旱情。”

程邈忙點頭道:“這就去安排。”

各縣多數都只能上報情況,但身爲少府令需要根據這些情況來作出判斷。

少府令需要興修水利,建設河渠,但凡涉及建設的事宜,都要經過少府令。

而右相近來忙於南方與北方的事,丞相則是統籌國事大體方向。

這個國家的運行大抵就是如此了。

身爲少府令,是各縣建設的直接上級,因此要詢問,而後扶蘇纔將這件事告知丞相。

直到就要入夜,暑氣這才消退不少。

張蒼忙完了自己的事就與公子告辭,先一步離開了丞相府,只是剛走出去就撞見了站在外面,看着星象的丞相。

看到丞相的眼神,張蒼會意跟上了腳步。

上午時分,兩人在章臺宮外站了一個時辰。

現在想起來,兩人都爲公子扶蘇捏了一把汗。

李斯遲疑道:“先前公子讓你派兵去東郡,只是爲了捉拿張良?”

張蒼回道:“公子還說了,如有異樣,一定要第一時間前去查看。”

“公子爲何要去抓張良。”

張蒼很想說,丞相抓捕張良這麼多年沒有結果,有時就是懷疑丞相心軟了。

因韓非當年與張良的關係,懷疑丞相心中對韓非有所虧欠,這纔會留着張良。

不過,張蒼當然不會這麼說,他道:“我也不知。”

李斯頷首,也沒有追問。

在咸陽城有關皇帝的傳說有很多,譬如說挖渠挖出龍骨的事,而這些事被傳得玄而又玄。

現在又有了渾天儀,熒惑守心與東郡隕星。

這些事會成爲人們的談資,從而成爲一件件有關皇帝或者是有關公子扶蘇的神奇故事。

對一個統治者而言,這種傳言也有好處。

敬業縣,小公子衡坐在桑樹下,看着樹上的泛着青桑葚道:“熒惑守心後又是東郡的隕星,外界還有議論秦要亡了,父親爲何不把他們都殺了呢?”

叔孫通解釋道:“殺了他們有何用,當年秦爲了一統天下,爲了書同文,車同軌,還有毀去地方宗法施行秦律,其間殺了多少人,抓了多少人,可依舊沒什麼成效。”

衡又道:“父親殺了他們豈不是更好嗎?”

“如果秦爲了抓他們,而付出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國家的力量就會陷入泥沼中,那麼這個國家還能否治理,還如何安定?就連當年的商君變法,也都是爲了國家安定,纔會嚴禁私鬥。”

“私鬥的危害很大嗎?”

叔孫通耐心地教導着小公子,對小公子的問題知無不答。

當年的商君在秦變法前,就發現了秦人私鬥成風,那時的秦人往往與族羣相聚,一旦私鬥的規模擴大,往往就是兩個族羣的數百人蔘與,死傷不計其數。

且秦國私鬥成風,就會讓律法難以施行。

商君的變法自然是好的,可那時確實殺了很多人。

叔孫通看着小公子疑惑的神情,又望着遠處正在玩鬧的孩子們,語重心長道:“你的父親說過,這個國家的未來從來不在老夫這個老朽身上,這個國家的未來也與那些六國舊貴族無關,只有小公子你,還有你們這些孩子有關,你們纔是這個國家的未來。”

聽聞這話,衡覺得提氣不少,未來兩個字的分量很重。

叔孫通又道:“萬萬不可輕視自己,不論支教也好還是考試也罷,六國的舊貴族以及那些要反秦的人,他們最後都會被埋在土裡,這世間最重要最珍貴的,其實是你們。”

說出這番話時,叔孫通撫須望着遠方,孩子纔是一個國家的未來。

爲此,要教導好他們就顯得無比重要。

只要有這些孩子,將來這個國家不論再怎麼樣,也不會更差了。

其實,再差還能差到哪去呢?

這個國家就是從食不果腹走過來的,就譬如說眼前的渭南,這裡的人們來到關中時是一無所有,而現在他們用了十餘年,才能過上富庶的生活。

至於那些造謠天象示警,或者是蓄謀已久要反秦的舊貴族,他們那些人……對公子扶蘇而言,不能將建設國家的力量用在大規模的搜捕上,是浪費人力物力。

而是要將國家的力量用在建設國家上,如今這個國家的臣子依舊不夠多,能建設國家的官吏也太少了。

國家的力量強大與否,是一個長久積累的過程,並不是三五年間或者幾句話就能強大起來的。

再者說,若他們起兵了,反倒好處理了。

不多時,章平也教書回來了。

他已是渭南的小老師。

叔孫通道:“河西走廊來信了,你去看看吧。”

章平行禮之後就腳步匆匆回了家。

商顏山下的一間院子,就是章平的家,章平自小就住在那裡。

公子衡也跟着章平離開了桑樹林。

這間院子是章邯親自用雙手去拉木頭,擡着石頭一點點蓋起來的,也就是章平的家。

章邯將軍每每要送信來家裡,都會讓人送到這個家。

衡看點好爐子,打算做今天的吃食,道:“河西走廊如何了?”

章平道:“說是讓我跟着老夫子好好讀書,也沒說別的。”

衡也看了一眼紙上的字跡,也確實只有這麼幾句話。

章邯家是很不容易,聽聞章邯將軍成家也是極其困難的,當初還被董翳家看不上呢。

不過現在都變得更好了,反倒是董家要依仗章邯將軍。

現在的章邯,那可是西北邊防的大將軍,將來說不定也能成爲蒙恬大將軍那樣的人。

熒惑守心的傳言與東郡的隕星並沒有引起大秦的混亂,這個國家依舊是井然有序的。

正在渭北任職的蕭何收到了從咸陽送來的政令,讓各縣開始蓄水。

關中已有五天沒有雨水了,蕭何命人開始開挖水窖,在關中有一種土十分適合用來建設水窖。

蕭何本不會建設水窖,他是一個楚人,楚地的江淮水系豐沛,因此甚少會建設這種水窖。

而涇陽縣的縣民也都是從各地遷來的,多數都不是關中人,也沒有建設水窖的經驗。

爲此,蕭何與老烏親自去各縣走動,找到了幾個能夠建設水窖的工匠。

不過這些工匠一開始就問給多少酬勞。

這種事交給烏伯去談判再好不過。

現在的涇陽縣依舊很窮困,兩年間耕種養地,也不過是讓縣裡的人勉強能夠吃飽,他蕭何來到這裡,也不過半年,沒有任何的家書。

他帶着曹參,帶着幾卷書就來這裡任職縣丞,沒有任何基礎。

而涇陽縣的縣府也依舊老樣子,人緣與縣府沒有任何變化,生活也十分拮据,比之當初在潼關時更拮据。

因此,爲了謀求最大的利益,蕭何需要老烏這個老秦人去遊說。

與那五個工匠商議了一番,老烏快步走回來稟報道:“蕭縣丞,按關中的工匠規矩,挖個水窖需要給三鬥糧食,我與他們商議縣裡拿不出三鬥糧食,但要分給他們水源,一旦關中鬧旱,我們要給他們水。”

對方會給這個條件,也都是老烏爭取來的,蕭何對此自然是願意,這已經是很低的成本了。

當即,蕭何就讓這幾個工匠去縣裡開挖水窖。

接連幾天,當縣裡的五個水窖挖好之後,這關中依舊沒有下雨,炙熱的空氣將遠方的景色都扭曲了。

樹蔭下或者是河渠邊,聚集着正在納涼的老少,許多壯勞力也都紛紛下地裡看看糧食的情況。 www¤ t tkan¤ co

這樣的天氣又持續的半個月,田地都快因缺水而有些乾結發白之時,天邊終於有了隆隆的雷聲。

厚重的烏雲遮天蔽日而來,一道炸雷劃過天空,大雨傾盆而下。

這天,總算是下雨了。

老烏剛從田地裡會來,坐在縣府前,用雨水洗着他滿是泥的雙腳。

剛來涇陽縣時,曹參對老烏還是有些言語的,相處久了之後也覺得老烏是一條好漢子,兩人相處的還不錯。

老烏上前道:“這場雨下得大。”

大雨在地面破碎,激起了一大片的水霧,曹參道:“總算可以放心了。”

老烏赤着腳走到屋檐下,點着頭道:“是啊,都放心了。”

雷聲持續了半刻時辰就結束了,這場雨倒是一直下到了夜裡。

翌日,天剛亮,蕭何走出縣府看到了東方的藍天,有個嗇夫帶來一個皮袋子,道:“蕭縣丞,你的信。”

隨着陽光升起,天際緩緩防雷,昨天一場雷雨之後,今天的人們又要面臨酷暑。

蕭何顧不上看這封書信,先去看了水窖的情況。

五個水窖都儲滿了水,蕭何都去看了眼,而後讓人將水窖封嚴實了,並且讓幾個縣民輪流看管。

今年的酷暑纔剛開始,遠遠沒有結束。

之後會不會缺水還兩說,總之儲滿水了心裡會踏實一些。

先確認了儲水的情況,而後再去看了田地裡的情形。

老烏也就在田梗邊,與幾個縣民看着麥子的情況。

蕭何在田埂邊蹲下身,看着麥穗低聲道:“這些麥子如何?”

老烏道:“回蕭縣丞,麥子無礙。”

蕭何再問道:“是否會影響今年的收成?”

老烏蹙眉道:“再過一個月才能收糧食,不着急。”

快到午時的時候,酷暑熱得讓人擡不起頭,蕭何回到縣府就看到躺在地上睡着的曹參。

對曹參而言,關中的夏季比之楚地更酷熱,空氣很乾燥,呼吸時會覺得鼻子很不好受。

(本章完)

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64章 選擇第62章 婁敬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82章 章敬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12章 齊魯博士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63章 清醒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38章 渠與田第120章 登山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78章 公子之法更嚴酷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47章 踐行者第43章 挖通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43章 挖通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28章 賀禮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98章 項籍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3章 認真的人第81章 相會第99章 頻陽公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3章 老秦軍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17章 徐福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20章 老秦人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7章 設宴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55章 大雪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33章 橋建成第87章 田與棗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90章 丞相三思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23章 冷流雪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197章 新年第8章 立夏的雨第198章 項籍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35章 北伐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77章 楚地門生
第174章 進函谷關第64章 選擇第62章 婁敬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5章 完美的秦國公子第61章 夏收之前的麥梢黃第182章 章敬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156章 算術天才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39章 丞相府的禁私學令第131章 先活下來第22章 落魄的博士第176章 舊楚的老先生第12章 齊魯博士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31章 一無所獲的提問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48章 取個美麗的名字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119章 公子好學第69章 完美的理想第163章 清醒第134章 長城之事第159章 白渠與將相猜忌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97章 野心(加更,求月票)第38章 渠與田第120章 登山第29章 弱小的人有巨大的力量第138章 岳丈是很好的人第103章 隴上傳說第88章 匈奴與上郡第165章 先見之明第179章 親家也要明算賬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178章 公子之法更嚴酷第44章 回憶與雨天第121章 八千卷書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147章 踐行者第43章 挖通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43章 挖通第200章 兩個世界第42章 劍拔弩張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101章 仙山與封禪傳說第160章 魏國往事第28章 賀禮第100章 頻陽公家事第198章 項籍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199章 對下相的思念第58章 兩年南征(下)第93章 認真的人第81章 相會第99章 頻陽公第106章 北伐決心第23章 老秦軍第133章 最後一位長輩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17章 徐福第186章 大試在即第20章 老秦人第202章 熒惑守心第116章 先師荀子第85章 公子與拙誠第94章 墨子有言第67章 設宴第13章 有當年張子之風第155章 大雪第109章 他們是塵埃第33章 橋建成第87章 田與棗第24章 守規矩的公子第180章 再遇張良第90章 丞相三思第207章 狂到沒邊的敵人第162章 缺一不可(補一章,明天再補一章)第91章 公子高與甪里先生第123章 冷流雪第203章 東郡隕石第197章 新年第8章 立夏的雨第198章 項籍第157章 大秦的平緩期第195章 治國爲樂的公子第84章 歸來的人們第93章 認真的人第171章 勝不驕,敗不餒第1章 我的老師韓非第76章 農禮與大雪第145章 河西走廊與漠北事第78章 丞相與張蒼(感謝黎明的山頂洞人盟主打賞)第135章 北伐第11章 公子的反省第177章 楚地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