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

二百名楚軍清晨過河,差不多一個時辰之後,來到一處廢棄的亭障附近,在這裡兵分四路,分別去往不同的方向伺察敵情,相約明日午時回此地匯合。

碎鐵城守軍好幾年沒有過河了,只有一些老兵還記得地形,就由他們擔任嚮導。

每個方向五十名士兵,再分成或五人一組,或十人一隊,相隔數裡,時近時遠,以前後能夠互相望見爲限,揮旗爲號,韓孺子是主帥,留在身邊的人比較多,加上他共是二十人。

韓孺子負責伺察東方,繞過一座小山,沿河岸前進,他這一隊位於最後方,前方的數只小隊經常停頓,卻一直沒有發現什麼。

杜穿雲對這次行動非常興奮,每次停頓都要問來問西,通常得不到解答,等到追到前方,發現引發停頓的只不過是一堆很久以前留下的石堆,或是幾塊被曬乾的馬糞。

楚軍在河北留下的痕跡還沒有完全消失,第一天的行程內見到不少遺留的物品。

天黑之前,隊伍停下,聚在一起,各小隊在外,將軍在內,相距半里左右,不生火,不準喧譁,先餵飽馬匹,然後裹上毯子就地休息。

杜穿雲的興奮勁兒沒了,不敢大聲說話,只能小聲問道:“斥候就是做這種事的?好像沒什麼用啊,一整天也沒走出多遠,比行軍還慢。”

“這種事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韓孺子同樣小聲回答,他看過書,聽過老兵的講解,知道得稍多一些,“咱們行進到這裡,留下標記,下一批斥候就不用走得這麼小心謹慎了,可以快速行進,然後繼續向前深入,直到百里以外。”

杜穿雲點點頭,韓孺子藉着月色看向不遠處的房大業,伺察敵情通常用不着遠至百里,他想聽聽老將的看法。

房大業龐大的身軀微微起伏,像是睡着了,一個字也不肯多說。

第一次伺察圓滿完成,各個方向都沒有發現敵蹤,韓孺子要證明這不是小孩子的突然奇想,於是將伺察行動正規化,所有將士輪流參與,勳貴子弟也不例外。

有崔騰的前車之鑑,沒人敢公開反對,但勳貴就是勳貴,手眼通天,自然有人替他們說話。

這天下午,神雄關照例又來了一位信使,與之前不同,帶來的不只是普通文書,還有守關將軍吳修的一封信,在信裡他客氣地請求借調十多人充當幕僚,北軍大司馬簽發的調令隨信送達。

這十多人都是有名的勳貴子弟,但是沒有崔騰,他是南軍大司馬之子,走不通冠軍侯和皇舅吳修這條路,不知爲什麼,崔太傅也一直沒有對這個兒子表現出關切。

韓孺子找來主簿,讓他寫一封措辭更加客氣的回信,自己口授大概主旨:碎鐵城孤懸塞外,守城者只嫌少不嫌多,一個人也不能放走。他還讓主簿提醒吳修,鎮北將軍直接受大將軍韓星的指揮,北軍大司馬職位雖高,卻不能隨意調動鎮北將軍的部下。

第二天,名單上的十多人都被派出去參加伺察,時間長達六天,多帶馬匹與糧草。

崔騰興災樂禍,公開嘲笑這些弄巧成拙的勳貴子弟,於是也被派去伺察。

韓孺子又一次親自帶隊。

離冬天越來越近,匈奴人遲遲沒有進攻跡象,柴悅畢竟經驗不足,心中着急,也參加了行動,帶隊去往另一個方向。

人數增加到四百人,每隊一百人,多帶三四十匹馬,專門用來馱運糧草,每名士兵自己還要攜帶一部分口糧。

這不是踏青遊玩,既看不到賞心悅目的景色,也不能享受美酒佳餚,所謂口糧就是**的麪餅和炒米,每人有一囊酒,頂多能喝三天,剩下的日子裡只能就地取水。

崔騰等人不好管束,都被韓孺子留在身邊,兩天過去,這些人變了模樣,嘴脣開裂,面色蒼白,一個接一個地向倦侯認錯,指天發誓,絕不是自己想回神雄關,是他們的父兄私自做主。

崔騰反而看開了,不求饒,也不抱怨,看什麼都新鮮,嘿嘿直樂,一天下來,不僅喝光了自己的一囊酒,還與杜穿雲化干戈爲玉帛,他願意問,有過經驗的杜穿雲願意答,兩人很快盡棄前嫌,杜穿雲甚至將自己的酒分給崔騰。

第三天中午,隊伍望見一片草原,草已微黃,一望無盡,又值天高氣爽,越發令觀者心曠神怡。

“大楚爲什麼不在這裡建城?比鳥不拉屎的碎鐵城好多了?”崔騰眼前一亮,拿起酒囊喝了一口——他和杜穿雲的酒都沒了,從別人手中搶來一囊,威脅對方不準向鎮北將軍告狀。

“嫌遠唄。”杜穿雲回答習慣了,即使不懂,也要給出猜測。

韓孺子第一次走這麼遠,心情很好,笑道:“建城要看地勢,碎鐵城地處荒涼,但是北靠河、東倚山、南通神雄關,可攻可守,此地一馬平川,匈奴騎兵說到就到,後方來不及援助。”

“匈奴人現在可別到。”崔騰臉色微變。

之前的斥候已經到過這裡,留下一堆石塊作爲標記,進入草原之後行軍速度顯著放慢,再走一天,明天午時之後就可以調頭回去了。

這天傍晚,最前方的小隊傳來旗語,他們發現了異常,不久之後,又有旗語傳來,表明事態嚴重,後面的隊伍要做好迎戰準備。

雖然在碎鐵城已經演練多次,真到了這種時候,人人都有點緊張,甚至害怕,就連平時最爲好奇的崔騰和杜穿雲,也沒有問東問西,而是立刻聚到鎮北將軍身邊。

韓孺子向房大業瞥了一眼,老旗手面無表情,一點也沒將前方的異常當回事。

前方的一名斥候騎馬跑回來,報告說在五六裡之外發現數頂帳篷,不像兵營,很可能是普通的放牧者。

匈奴人不分軍民,牧人通常跟隨軍隊四處遷徙,可也有少數人因爲種種原因離羣。

韓孺子下令再探,與隨軍的一名將官快速制定進攻方案,匈奴人之間常有往來,抓幾個人或許可以問出札合善王子的動向。

進攻始於傍晚時分,夕陽半落,一百人分爲三隊,一隊衝擊,兩隊攔截,太陽完全落山之前,進攻結束。

一共三頂帳篷、七名匈奴人、數十頭牛馬,驟遇楚軍,匈奴人上馬就跑,中途全被攔截,立刻被送到鎮北將軍這裡。

韓孺子沒有參與進攻,與十幾名侍衛在遠處遙望,戰鬥比他想象得要簡單,幾聲吆喝、數裡奔馳,一切就告終結,他甚至沒看清那些匈奴人是怎麼被抓住的。

勳貴子弟們都留在他身邊當侍衛,一開始慶幸不已,發現戰鬥如此簡單,他們後悔了,崔騰帶頭,一個個都要去參加掃尾戰鬥,韓孺子全都拒絕,最後只派他們與一些士兵去搜索帳篷。

七名匈奴人被帶來,兩名婦人、三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兩名白髮蒼蒼的老人,遠遠看他們騎馬逃躥的利索勁兒,韓孺子可沒料到會是這樣一羣人。

婦人和老人下跪求饒,三個孩子被士兵推倒,他們的話韓孺子一句也聽不懂,隊中通譯上前道:“他們說自己不是士兵,求將軍放過他們。”

“問問他們匈奴人的動向。”韓孺子走到一邊,夜色正在迅速變深,今天不用再前進了,於是他下令就地休息,按照規矩,敵人的帳篷輕易不可使用。

他希望這些匈奴人能提供一點有用的消息,在碎鐵城準備了一個多月,他也希望能有所成就。

通譯很快走來,“他們自稱是從西邊過來的,一個多月前見過匈奴人大軍向西撤退,但是沒見過留下來的匈奴騎兵。”

“匈奴人西撤,他們爲何要東進?”

通譯撓撓頭,“他們說西邊鬧鬼,所以逃到東邊避難。”

“鬧鬼?”

“匈奴人的說法,大概是惶災、旱災一類的吧。”通譯也問不清楚。

韓孺子正想讓通譯繼續詢問,帳篷那邊傳來一聲歡呼,好像是發現了什麼好東西。韓孺子又向房大業瞥了一眼,這正是老旗手所謂的“一羣孩子”。

一名勳貴子弟騎馬先跑回來,遠遠地喊道“抓住了、抓住了。”駛到近前勒住坐騎,興高采烈地說:“抓住一名大楚的叛徒。”他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收起臉上的興奮,“哦,可能還是將軍的熟人。”

不久之後,韓孺子帶着杜穿雲進入一頂帳篷,崔騰等人手持刀劍圍成半圈,見他進來,讓開一條通道。

帳篷裡很暗,有人點燃了一截蠟燭握在手裡,昏暗的燈光照亮了躺在地上的一個人。

那是金垂朵的大哥金純保。

他看上去很虛弱,雙手、雙腳都被皮索捆着,看樣子將他俘虜的是那些匈奴婦孺。

崔騰搖晃手中的刀,說道:“將軍,您是最守軍法的人,從前放過金家人一次沒什麼,這回是兩軍交戰,您不會再放人了吧?對我們,您可從來沒這麼寬宏大量過。”

韓孺子沒有回答,盯着金純保的眼睛。

金純保顯得有些茫然,好一會才認出面前的人是誰,身子一挺,猛地坐起來,大聲道:“倦侯,快去救人……不不,快跑,跑得越遠越好!”全本小說網

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通知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通知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章 進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
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一十九章 讀書人的請求第一百四十三章 傳言製造者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通知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五十章 東海王的夜晚第三百四十八章 互不知情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通知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十章 回信第三百六十五章 不欠人情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三十一章 聯繫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章 進宮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魂攝魄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三十五章 招降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