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

太后的家人三天前就已經到達京郊,在那裡由禮部教演禮儀,連什麼時候可以哭笑、應該哭笑以及什麼時候停止,都規定得詳詳細細。

王家人都是老實本分的鄉農,面對朝廷的要求自然沒有二話,努力學習這些繁文縟節,不敢稍有怠慢。

刺客偏偏選在王家人進京的前一晚鬧事,實在讓禮部頭疼不已,尚書元九鼎提前一個時辰進城,與宰相商議對策,申明志前去拜見皇帝,皇帝又派人進宮詢問太后,兜了一圈,最後的決定是一切照常,不能因爲刺客的騷擾就將好事推遲。

使者快馬加鞭前往城郊通知王家人。

韓孺子也得早做準備,先是下令京兆尹暫停大規模搜捕,午時之前,要將與刺客沒有直接往來的商人釋放,然後他進宮與慈寧太后、皇后匯合,準備一道前往未來的王家宅邸。

上官太后稱病,沒有參與這場盛事。

宮裡還沒有恢復平靜。

一名宮門司馬竟然與刺客勾結,這對早已漏洞百出的皇宮守衛又是一次重大打擊,宿衛八營無不惶恐,不等皇帝傳旨,自己就動手調查,將有南軍背景的將士全抓起來,等候發落,中司監劉介也對宮人進行一次大梳理,互相擔保,從此以後不準任何人單獨在夜間行走。

見過母親與皇后之後,韓孺子抽空召見八營將領,總共八名都尉、十六名副都尉,一視同仁地加以褒獎,稱讚他們反應迅速,沒讓刺客靠近秋信宮,就連叛逆者孫聞名的上司也不例外。

衆將感激涕零,回去之後釋放了本部將士,但是仍要監視,不准他們回家。

韓孺子必須先穩定軍心,不能讓幾名刺客將京城擾亂,聖軍師是一名望氣者,由他策劃的刺殺,必須多加提防。

見過將領們之後,韓孺子又去單獨見了一次皇后,崔小君還沒有聽說孫聞名的招供,對父親和自己接連成爲刺殺目標,感到驚愕不已。

韓孺子沒向她說出實情,只是安慰了一會,“刺客差不多都已落網,不會再出事了。太醫院那邊的消息說,大將軍已經能開口說話,應該沒有性命之憂,明天咱們一塊去崔府看望他。”

崔小君笑得很勉強,“崔家該遭此劫,陛下無需爲此煩心。”

外面的街道已經肅清,宿衛軍沿街排列,將百姓擋在外面,劉介進來通報,皇帝、太后、皇后可以出宮了。

路程很近,省親宅院已經裝飾一新,現在還屬於皇帝,很快就將歸屬新主人。

對孃家人的到來,慈寧太后一開始表現得比較淡然,真到了這一天,她卻顯出幾分激動,召來平恩侯夫人隨侍身邊,問了王家的許多事情。

太監張有才正好先行一步從京郊趕回來,他一直陪着王家人,而且找到了當初叫太后爲“小姐姐”的王翠蓮,將她一家子也都帶進京,他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他不說原因,別人也不問。

張有才拜見過皇帝,立刻就被叫到慈寧太后身邊,他了解的細節比平恩侯夫人更多,娓娓道來,太后越聽越激動,親人還沒見到,眼淚已經盈眶,令站在另一邊的平恩侯夫人嫉羨不已。

離王家人進城還有一段時間,韓孺子沒有閒着,陪了母親一會,前往一座跨院裡召見數名親信。

他得到一連串令人困惑的消息。

喬萬夫一個時辰前見過數名商人頭目,他們不是來討債,也不是延緩期限,而是交出了手裡的全部欠條,當作太后省親的禮物。

這可是一份大禮,換成武帝,要用最嚴厲的聖旨才能徵收得到,當今皇帝沒做什麼,只是派人稍稍恐嚇了一下,這羣唯利是圖的商人居然就服軟了,將衆多欠條拱手送上。

喬萬夫大吃一驚,他可不敢就這麼接下,立刻求見皇帝,因爲事情比較急迫,所以被排在第一位。

韓孺子也很吃驚,“他們有何要求?”

“沒有任何要求,要不是我攔着,他們當場就會將欠條全部燒燬。”喬萬夫將自己此前拜見韓稠與申明志的經過簡單說了一遍,“難道是這兩人將商人說服了?”

韓孺子仍然不解,將外面的金純忠叫進來。

金純忠也已經等了一會,他奉命去韓稠府中抓捕化名雲雄的聖軍師,結果空手而歸。

“韓稠天沒亮就出門了,僕人不知他去了哪裡,至於聖軍師,府裡的確有人見過他,但是昨晚就已離開。連丹臣已經佈置抓人,這兩人跑不了多遠,天黑之前必然落網。”金純忠對此十分肯定。

韓孺子讓金、喬二人共同調查商人改變態度的原因,在真相大白之前,不可接受商人的獻媚。

所有事情都太順利了,韓孺子反而更加警惕。

劍戟營副都尉王赫帶着一名侍衛進來,只有一個請求:“請陛下允許我們兩人留在身邊。”

“你還是擔心朕‘身邊的那個人’?”

王赫點頭,“我又審問了一遍欒凱,此人說話雖然顛三倒四,而且知道得也不多,但是不會撒謊。我覺得他只是一個誘餌,直正的刺客還沒有到來。”王赦停頓一下,“太后省親是件大喜事,可王家上下四十餘口,難保不出問題。”

“東海國與相關部司徹底調查過這些人,都是土生土長的鄉農……好吧,你們兩人留下。”韓孺子改了主意,身邊多留兩名侍衛未嘗不可。

王赫躬身,與另一名侍衛站到了皇帝身後,向另一邊的孟娥瞥了一眼。

他真正防範的目標是這名宮女。

皇帝信任孟娥,王赫也只好信任她,可是孟娥與刺客欒凱比武的時候,王赫就在現場,親眼見識之後,他覺得不能再讓孟娥一個人留在皇帝身邊。

欒凱即使重傷,並且以一條手臂迎敵,仍是一等一的高手,王赫自覺不是其對手,可孟娥卻贏了,贏得勉強,但是顯出的功力超出了王赫的預料。

王赫於是調來營中武功最高、最受信任的侍衛,與他一塊留在皇帝身邊,防着孟娥。

孟娥似乎沒有注意到那一瞥,現在的她只是一名普通宮女,外人看不出她身負絕技。

中司監劉介進來通報,王家人已經進城,很快就將進府。

這不算正式的朝見,而是一次家宴,規矩可以寬鬆一些,慈寧太后與皇帝共坐主位的軟榻,皇后坐在太后另一邊的凳子上,兩邊是諸多女官、太監,看上去人很多,稍顯擁擠,但是位置遠近絲毫不亂,不僅有禮部官員監督這一切,劉介等主管太監也注意衆人的一言一行,所有人都要與太后、皇帝的悲喜相一致。

讓韓孺子意外的是,他在廳裡竟然看到了宗正卿韓稠。

韓稠沒有逃跑,反而帶着宗正府的一羣官員來到省親之宅。

金純忠與連丹臣都是謹慎之人,竟然漏過最重要的一處地方,也是怪事一樁。

韓孺子小聲問身邊的張有才:“韓稠什麼時候到的?”

張有才剛回來不久,對這邊的事情不太瞭解,愣了一下,回答不出來。

慈寧太后聽到了皇帝的話,說:“韓稠一早就守在宮外,我讓他隨行跟來的,陛下當時沒看見他嗎?”

韓孺子越發意外,想了一會,用極低的聲音說:“母親……”

“我知道陛下想說什麼。”慈寧太后輕嘆一聲,“所有事情都等省親之後再說,韓稠雖非賢臣,但是對陛下絕無二心,我可以擔保。”

韓孺子想說韓稠窩藏聖軍師之事,最後還是留在心裡,“好的,母親。”

這是母親的省親之日,刺客已經破壞了氛圍,他不想再增是非。

王家人還沒到,一羣人不能在大廳裡冷場,禮部早有安排,衆多宗室子弟與外戚之家都來賀喜,這時輪番奉召進來,說一些吉祥話。

崔騰代表崔家來的,別人都嚴格按照禮部的要求說話,只有他非要顯得特殊一些,跪在地方祝賀之後,起身向太后笑道:“還祝太后早抱皇孫,內外開花、枝繁葉茂。”

現場的禮官很不滿,但是不能說什麼,慈寧倒是露出微笑,對坐在旁邊的皇后說:“還是你們崔家人會說話,後宮之事,皇后仍需努力。”

皇后臉色微紅,低低應了聲是。

崔騰笑呵呵地退下,以爲自己很得體。

宗正府兼管外戚,韓稠已經祝賀過一次,這時又上前來,也說了一通希望太后早抱皇孫的奉承話,禮官只好讓下一撥拜賀者稍待。

大廳門口,金純忠在探頭探腦,他地位不高,勉強算是外戚,只能隨大流進來拜賀,沒資格單獨進來。

韓孺子察覺到金純忠有話要說,向張有才使個眼色。

張有才有一段時間沒見過皇帝了,仍然懂得皇帝的心事,退後兩步,從衆人身後繞到門口,與金純忠一塊消失在門外,很快回來,不動聲色地遞給皇帝一張紙條。

韓稠退下,下一撥進來的是數名貴婦,老老實實地拜賀,沒有一字多餘,連頭都不敢擡。

韓孺子趁機掃了一眼紙條,那上面寫着:聖軍師落網,宗正卿派人送來。

背後還有字,韓孺子翻過來,認得那是喬萬夫的筆跡,內容也與韓稠有關:衆商承認,獻禮爲宗正卿授意。

韓孺子看向眉開眼笑的韓稠,完全糊塗了。全本小說網

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
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五百三十三章 思帝之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四百七十章 敗得蹊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