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

東海王一大早跑來,命僕人給自己盛粥,坐在韓孺子對面一塊吃早餐,好像他昨晚就住在這裡似的。

“什麼時候開始?”放下空碗,東海王問道。

“嗯?”

“爭位啊。”東海王揮手將僕人攆走。

韓孺子卻不願在廳內交談,起身出屋前往書房,東海王跟在他身邊,說道:“真不公平啊,你我的至親之人被軟禁在皇宮裡,冠軍侯卻只交出一個兒子,那是譚家人所生,冠軍侯根本不在乎啊,不公平,咱們是不是應該提出來?”

“向誰提?”

“太后啊,還有望氣者。”

“你身邊就有一位望氣者。”

“林坤山?他就會呵呵地傻笑,讓人以爲他成竹在胸,什麼都知道,最後卻證明那只是傻笑。天天看着他那副樣子,我都能當望氣者了。嗯……呵呵……”東海王模仿林坤山的笑聲,頗有幾分神似。

韓孺子跟着笑了幾聲。

書房裡收拾得乾乾淨淨,韓孺子坐在椅子上,拿起一本書,隨手翻閱,東海王東瞅瞅西看看,“這裡就是你的中軍帳了?”

“中軍帳?”

“對啊,運籌帷幄、出謀劃策、排兵佈陣……都在這裡進行。”東海王興奮地說。

“你想多了,這裡就是一間書房。”韓孺子低頭看書。

東海王幾步走來,雙手按在書桌上,“你怎麼不着急啊?”

“爭位嗎?還有半年時間呢,有什麼可着急的?”

“不對不對,真要是按望氣者的規則爭位,咱們必輸無疑——你必輸無疑,你得提前動手,不能坐等冠軍侯將朝中大臣全都拉攏過去。你有什麼計劃?”

“我的計劃……我派人天天去平恩侯府上……”

“那沒用。”東海王急切地打斷韓孺子,“你派的人是那個宮女吧,我可記得她,出手真狠,居然跟你出宮了。”東海王想了一會,繼續道:“一羣女眷而已,能聊出什麼來?咱們還是要有自己的計劃。”

“我以爲大將軍韓星已經有計劃了。”

東海王一愣,皺眉道:“我的哥哥,韓星能有什麼計劃?他敢將官印借給你,已經算是膽大包天了,就這樣,他私下裡肯定還得派人向冠軍侯解釋、表露忠心。”

“既然如此,他何必幫我呢?”

“兩邊下注唄,但是咱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一次突然襲擊,除掉冠軍侯和英王、廢除太后,號令羣臣,不從者殺。”

“突然襲擊……怎麼突然襲擊?咱們手裡無兵無權。”

“嘿嘿,你在套我的話嗎?先說說你自己的計劃吧,前兩天你和楊奉是不是去拜見郭叢了?”

“是啊。”那是一次公開拜訪,雙方都沒有刻意隱瞞。

“結果怎樣?”

“沒什麼結果,談了一會我就告辭了。”

“郭叢沒留你們吃飯吧?”

“沒有,只喝了幾杯茶。”

“那就是沒談成。”東海王拽過來一把椅子,“這肯定是楊奉的主意,以爲能通過一羣讀書人改變大臣的看法,這完全是異想天開,讀書人是用來歌功頌德、用來保持朝廷穩定的,想奪天下,只能通過武功。”

東海王握緊拳頭,在桌面上砸了一下。

“咱們缺少的就是武功啊。整座京城都在宿衛八營的掌握之中,大將軍韓星兵力分散,南、北軍不敢踏入京畿半步,而且都是遠水不解近渴……”

“所以我纔來問你有什麼計劃啊,乾等是等不來奇蹟發生的。”

韓孺子笑道:“你怎麼突然變得這麼着急了?”

“我的性子一直這麼急。”東海王重重地嘆了口氣,“我覺得你不相信我,所以才急,咱們的聯手如果只是一句空話,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韓孺子靜靜地看着東海王。

東海王站起身,誠懇地說:“經過這麼多事情,你以爲我還會跟你爭帝位嗎?你各方面都比我強。”東海王再次重嘆一聲,“老實說,我不服氣,但是不能不接受現實,咱們畢竟是親兄弟,你當皇帝和冠軍侯當皇帝,對我來說差別可太大了。”

“好吧,我和楊奉的確有一個計劃,可我想先聽聽你的計劃。”

東海王慢慢坐下,突然站起身,快步走到門口,開門看了兩眼,回來重新坐好,“譚家人脈很廣。”

“嗯,我有耳聞。”

“許多人虧欠譚家的人情,甚至願意用命來償還,要我說,這是一羣傻子,但這是很有用的一羣傻子。”

“你是說江湖人?”韓孺子眉頭微皺,他身邊的保鏢幾乎都是江湖人,可也僅此而已,他絕不會依靠江湖人奪取帝位。

“不只是江湖人,還有朝中的大臣、軍中的將士、各部司的官吏,尤其是——”東海王故弄玄虛地停頓了一下,“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吏。”

韓孺子心中一動,“你是說‘廣華羣虎’?”

廣華閣是太后與一批刑吏定期會面的地方,這些刑吏在追捕齊王黨羽時立下過不小的功勞,地位最高者有十餘人,被稱爲“廣華羣虎”,手下爪牙衆多,出手狠辣,所抓之人必被定罪,一度曾達到人人聞之色變的地步。

東海王點點頭,“譚家出豪俠,最愛救人,跟當年的俊陽侯差不多,但是手段不一樣,俊陽侯一遇事就進宮求皇帝,成與不成天下皆知,名聲大噪,真救下來的其實沒有幾個人。譚家行事低調,常對求上門的人說‘犯法就是犯法,譚家救不出來’,但是譚家會找法司官吏、找監獄看守,叮囑他們對犯人好一點,別讓犯人受太多苦,審訊之後,有罪就是有罪,無罪之人則能全身而退。”

韓孺子點點頭,“譚家還真是會做人。”

“對啊,這麼多年來,譚家救活不少人,沒有他們,許多無辜者在真相大白之前就得死在監獄裡,不死也得被扒層皮。總之譚家攢下不少人情,與各法司也一直維持着良好的關係,尤其是那些普通的小吏。你知道,尚書總是換來換去,今年在刑部,明年可能就會換到吏部,刑吏卻很少更換,只能在刑部、大理寺一級級往上升。”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總之譚家與‘廣華羣虎’關係密切,可以直達太后?”

“到不了,‘廣華羣虎’在太后面前全是小老鼠,除了接受命令,一句多餘的話也不敢多說,而且他們最近很少見到太后了,在廣華閣議事之後,將記錄交給太監,由太監轉交給太后。”

“太后會批覆?”

東海王點點頭。

韓孺子終於感興趣了,“勤政殿裡近兩月的奏章全都留中不發,‘廣華羣虎’卻能得到太后的批覆?”

“不是全部,是偶爾,所以大家都說太后的瘋病時好時壞,而且她只批覆,不蓋印。”

“接着說你的計劃。”

韓孺子表現出興趣,東海王更興奮了,毫無必要地壓低聲音,“‘廣華羣虎’那些人現在很緊張,冠軍侯拉攏的是大臣,與他們無關,而且他們抓捕齊王黨羽的時候,得罪過不少大臣,因此擔心冠軍侯登基之後,會拿他們開刀。”

韓孺子能理解這些人的恐懼,“他們打算怎麼辦?”

“他們還沒有明確的打算,但我有一個計劃:望氣者全是待罪之身,官府只是抓得沒那緊了,朝廷可沒頒佈過赦令,‘廣華羣虎’現在是心驚膽戰,不敢出手,只要給他們一點承諾——”

“他們能將望氣者全抓起來?”

“不只如此,冠軍侯、英王、上官盛與望氣者關係密切,都能抓起來,甚至——”東海王胡亂做出一個動作。

“你能說服‘廣華羣虎’?”

“譚家能,這就是爲什麼母親讓我與譚家聯姻,她看中的不是譚家,而是‘廣華羣虎’!”東海王說起母親時,滿臉的崇拜,“當然,事情沒有那簡單,對‘廣華羣虎’得一個個談、一個個試探,但我覺得成功的可能性很高,關鍵是你得參與,有未來的皇帝做出承諾,這些刑吏纔敢與冠軍侯和大臣們對抗。”

韓孺子想了一會,伏在書案上,也壓低聲音說:“我已經給柴悅寫信,讓他將勳貴子弟都放回來。”

東海王皺眉道:“這有什麼用?勳貴家族又不會因此支持你,那些傢伙回京一攛掇,沒準你的仇人……咱們的仇人更多了。”

因爲東海王的胡亂指揮,一百多名勳貴子弟死在碎鐵城外,他知道自己的仇人少不了。

“柴悅不僅會放回勳貴子弟,還有我的一些部曲士兵,他們本來都是京南漁民,脫下盔甲,分批迴京,足以騙過南軍。”

東海王笑了,“這麼說來,你與郭叢聯繫,其實是障眼法?”

韓孺子點點頭,“大概會有三四百人潛回京城,數量不多,但是願意爲我赴湯蹈火,上官盛雖是中郎將,宿衛八營當中願意爲他賣命的將士未必能有多少。”

東海王在桌上輕輕一拍,“咱們兩人的計劃完全可以合而爲一啊,‘廣華羣虎’加上你的數百名死士,只要計劃得當,足以掌控京城。”

“但是也需要宗室的支持,大將軍等人若能在咱們成事之後立刻宣佈效忠,則萬事無憂。”

東海王頻頻點頭,起身道:“這才叫聯手,以後我天天來找你,咱們制定一個更詳細的計劃,少則一個月,多則三個月,入夏之前你就又能當皇帝啦!”

韓孺子笑而不語。

“我去跟譚家人談,必須取得他們的全力支持才行。”東海王急匆匆地跑了。

韓孺子繼續看書,下午楊奉回來之後,韓孺子提起了東海王的到訪,但是沒有細說兩人的“計劃”。

“東海王不可信。”楊奉只做了一句評判。

傍晚,孟娥回來,她仍以侍女的身份與韓孺子同住一室,兩人早已習慣,她將白天拜訪平恩侯夫人的經過說了一遍,沒什麼大事,只是又見了幾位勳貴女眷。

“你們談起過東海王的新婚夫人嗎?”

孟娥想了想,“談起過,大家都說譚家的這位女兒是個厲害人物,在家裡抵得上一個男人。”

韓孺子終於明白在背後“鞭策”東海王的人是誰了。

好幾個計劃擺在眼前,韓孺子可以慢慢做出選擇了,對他來說,最困難的事情是弄清東海王、譚家、韓星、郭叢以及楊奉這些人隱藏的“私心”是什麼。

(兩章趕不出來了,今日一更,明日兩更,抱歉。)全本小說網

第一章 進宮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感謝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五十章 軟禁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
第一章 進宮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四百一十二章 喜脈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二百章 雪林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十章 仁義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三百五十章 誰包圍誰?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二百九十二章 醜王奇招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三百七十八章 金鍋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五百五十一章 小孩子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感謝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十七章 臥虎藏龍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五十章 軟禁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