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

(高考首日,祝學子們旗開得勝。)

韓孺子身邊總是帶着一箱子史書,有時間就翻一翻,心存疑惑的時候也會找來看一看。

太祖韓符創業初期,也曾遇到過背叛,次數還不少,可史書中記載的都不詳細,太祖似乎非常大度,對背叛者從不心懷怨恨,有些人幾度背叛,他該用還是用,直到太祖定鼎天下之後,纔開始消滅所有心懷異志者。

韓孺子離成功還遠着呢,他疑惑的是,面對幾乎肯定會再度背叛的張養浩,應該怎麼辦?是儘早除去防患於未然?還是再等等,物盡其用之後再解決?

韓孺子決定再等等,反正他現在也沒有權力隨便殺人。

率兵出發之前,韓孺子將還剩兩天“刑期”的崔騰放出來,他和東海王一塊去放人,要跟崔騰講講“道理”。

監牢是一頂小小的帳篷,除了牀和馬桶,其他擺設一無所有,對崔騰來說,這算是苦到不能再苦了,可韓孺子和東海王進帳之後,卻看到崔二公子坐在牀上啃一隻燒雞,面前的托盤上還擺着一壺酒。

看到兩人,崔騰一愣,舉着燒雞骨架說:“就剩這點兒了。”

帳外的看守都是韓孺子的私人部曲,可違禁之物還是進入了監牢,韓孺子有點尷尬,只能假裝沒看見,說:“你可以出去了,但是有一個條件……”

崔騰將燒雞扔到托盤上,往後一倒,興致勃勃地添自己的手指頭,“出去?我不出去,這裡挺好,沒人打擾,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可以專心思念遠在京城的家人:母親身體不好,希望我的事情不要傳到她耳中去;老君脾氣不好,希望她不要因爲我而爲難小君妹妹……”

東海王上前笑道:“別裝了,老君和舅母總說崔家的兒孫裡數你最不讓人省心,早該出去歷練一下,多吃些苦頭,聽說你被關押,她們只會感激倦侯,沒準還會通過小君表妹送點謝禮呢。”

崔騰猛地坐起來,咬牙切齒道:“叛徒。”

東海王坐在牀邊,摟着崔騰的肩膀,“我要是叛徒,就不跟來了,就讓你與倦侯較勁兒,等他把你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再去看你的笑話。”

崔騰心中一顫,疑惑地看向倦侯,不太確信地說:“他不敢……”

“你親眼看到了,他敢列陣衝擊城門,不敢打你一頓嗎?四十大板都是輕的,最狠的是殺人祭旗,我在京城的時候可看到過。”

韓孺子當初河邊寨祭過旗,但是沒有殺人,可事實變成傳言之後總要誇張幾分,崔騰打了個激靈,傲氣又消下去一點,“放我出去可以,得讓我回家一趟。”

韓孺子搖頭,“不行。”

“爲什麼不行?”崔騰的火氣又上來了,“我知道你在做什麼,不就是拿自家人開刀,讓別人怕你嗎?我配合你了,瞧這滿營的勳貴子弟,不都老老實實的?他們都以爲崔家要支持你奪回帝位呢。”

又一個冒出來領功的人,韓孺子還是搖頭,“不行,而且……”

崔騰甩開東海王,跳到地上,大聲道:“玩玩就得了,別太過分,沒有崔家,你連倦侯都當不長久,還想再當皇帝?做夢吧!”

崔騰嘴裡沒遮沒攔,說到興起,指着東海王,“崔家不是非捧你不可,還有他呢,實在不行,我們崔家乾脆自己當皇……”

東海王在崔騰屁股上踹了一腳,斥道:“不想活了?舅舅怎麼跟你說的?”

崔騰又是一激靈,摸着屁股低聲道:“又沒有外人……”

“你就不怕隔牆有耳?”

“哪有耳?我割了它。”崔騰嘻嘻笑道,不再提皇帝的事了,“好吧,給倦侯一個面子,走吧。”

“等等,放你出去是有條件的。”韓孺子說。

崔騰轉向東海王,冷着臉問:“崔家哪裡對不起他了?他非得對我這麼苛刻?”

“你自找的。”東海王懶懶地說,他太瞭解崔騰的脾氣,因此故意挫其銳氣。

崔騰轉身盯着韓孺子,“一會設計互相陷害,一會合夥欺負我,行,你們是親兄弟,我是外人。說吧,什麼條件?”

“你得戴罪立功,在碎鐵城至少斬首一名匈奴人。”

“真要去啊?”崔騰苦着臉。

“明天一早就出發。”

“匈奴人要是不去碎鐵城呢?”

“那……就算你走運。”

崔騰笑道:“都說匈奴人一入冬就躲起來不打仗了,要不然這樣吧,入冬之前開戰,我給你拎一顆首級回來,入冬之前不開戰,你還是讓我回家吧,明年我給你兩顆人頭,怎麼樣?”

崔騰是個無賴,韓孺子暫時拿他沒辦法,哼了一聲,轉身走了。

東海王起身,推着崔騰往外走,“別說我沒提醒你:小心點,倦侯現在是騎虎難下,逼急了真會殺人的。”

“誰讓他騎虎了?”崔騰表面上不服氣,心裡多少有點惴惴,“真想不到,妹妹會喜歡這樣的傢伙,爲什麼我下狠手的時候就沒人喜歡,所有人都責備我呢?”

韓孺子率領四千將士出發了,前一夜來送行的人可不少,由於無法說服大將軍韓星改變主意,衆將官改爲討好鎮北將軍韓孺子,目的只有一個,請他照顧自家親戚,不要讓他們上戰場冒險。

跟從前一樣,韓孺子全應承下來,將得到的禮物分發給自己軍中的衆將士,包括大將軍分派給他的那兩千人。

天亮前吃飯,太陽一露頭,軍隊出發。

馬邑城離碎鐵城八百多裡,但這是地圖上的距離,中間隔着崎嶇的大山和荒涼的戈壁,如果是急行軍,可以多攜馬匹並自帶乾糧,由塞外繞行,不計成本的話,三四天可到。

正常行軍則從關內繞行,每一日的行程都有詳細的規劃,營地、糧草由途中各縣負責安排,走得雖慢,卻很踏實。

之前由京城來北疆,行程比較急迫,韓孺子和他的一千部曲幾乎是被大軍裹挾着前進,感受不深,直到現在才第一次領軍行進,一路上學到不少東西。

與大多數人一樣,韓孺子之前有點瞧不起軍中的文吏,覺得他們不會打仗,還總挑將士的小錯,一個個都是陰險小人。

這次行軍之後,韓孺子改變了看法,事實上,在行軍途中,他大多數時候都與軍吏們待在一起,與他們一塊預估時間、天氣、糧草、營地等數不盡的細節問題。沒辦法,幾乎每天都有意外發生,有人生病,有人的馬匹死了,一陣急雨耽擱了行程,途中還遇到一次“造反”,都需要軍中的文吏一一解決。

那是行軍第五天,行程過半,四千人剛剛入營,還沒來得及解鞍休息,所過之縣的縣尉匆忙跑來求助,說是有一羣亂民明早將要攻打縣城,縣令得知了消息,手中卻沒有士兵能夠守城,正好趕上鎮北將軍到來,因此派縣尉借兵。

主簿提醒倦侯,沒有大將軍之令,行軍途中是不能進入任何城池的,只能在城外駐軍,更不能輕易向外借兵,必須等大將軍或是當地郡守的調度。

縣尉急壞了,跪下來乞求援助,天黑不久,縣令親自來了,指天發誓,願意承擔一切後果。

韓孺子已經打算出兵,柴悅悄悄向他建議:繼續行軍,留下少量將士,分行鄉里,聲稱要爲後繼的大軍徵集糧草,以此威懾亂民,然後由縣令正常向上司求助。

韓孺子同意了,縣令、縣尉別無它法,也只能接受,派出城內不多的差人也去鄉下虛張聲勢,然後膽戰心驚地等待郡守派兵過來。

次日一早,韓孺子領軍上路,只留下一百人和數名軍吏。

他一直想着這件事,三天之後,消息傳來,本來要攻打縣城的那夥亂民,聽說大軍將至,立刻瓦解,頭目逃亡,還沒出縣就被活捉。

韓孺子越發覺得柴悅是個人才,只是不知該信他幾分。

第九天,留在後面的百名將士攆上來,全軍準時到達神雄關,仍然住在城外的營地裡,準備次日一早穿城過關。

在這裡,韓孺子迎來了幾位熟人。

第一位是胖太監蔡興海,他以北軍監軍的身份早就到了神雄關,一直無所事事,被韓孺子要到自己身邊。

蔡興海從前是邊軍校尉,因爲虛報首級而受刑入宮,再回邊疆之後卻不受待見,誰也不當他是將士,都以爲他是一名到處打探消息的太監。

再見倦侯,蔡興海十分激動,跪在地上好半天才肯起身。

韓孺子當即任命他爲馬軍校尉,身邊終於有了一個可信之人。

第二個熟人是杜穿雲,他從京城帶來幾封書信,不打算回去了,要跟着倦侯一塊去碎鐵城,“好男兒志在四方,我跟爺爺說了,他在京城養老,我去戰場上看看,有意思呢,就多待一會,沒意思再說。”

於是他留下給倦侯當侍衛,發誓戰爭結束之前再也不喝酒了,“可是也得求倦侯一件事,別再拋下我亂跑了,保護你不容易,看着你就更難了。”

崔小君寫來一封信,並無太多內容,希望倦侯馬到成功,表示家中一切安好。

還有兩封信來自崔家,崔騰的母親感謝倦侯對兒子的管教,十分客氣,沒有半句怨言,老君可就不同了,命人代寫了一封信,極其嚴厲地將倦侯痛斥一番,命令他戰爭結束之後必須將崔騰完整無缺地送回京城。

東海王也看了這封信,向韓孺子道:“恭喜,老君居然沒讓你立刻將崔騰送回去,說明她還明白一點事理。”

第三位熟人的到來則出乎韓孺子的意料,北軍長史楊奉,代表北軍大司馬來見鎮北將軍。全本小說網

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
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二百五十九章 誘之以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西方的通牒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九十七章 獨立小王國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三十四章 新婚之夜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二百八十八章 醜王賭約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四十一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