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

宮女佟青娥留在東暖閣服侍皇帝,很快就鋪好了被褥,幫皇帝換上睡覺時的小衣。

韓孺子早已習慣受侍者擺佈,木然地配合,腦子裡胡思亂想,太后、東海王、孟娥、楊奉等人輪番登場,不給他一點空閒,以至於好一會才收現佟青娥仍站在牀邊,可他已經換好小衣,只等躺下睡覺,用不着別人舒服了。

“還有事嗎?”韓孺子客氣地問,心裡卻想,名字裡有“娥”的宮女一定不少,孟娥、孟徹沒準都是化名。

佟青娥莫名其妙地有些臉紅,輕聲說:“奴婢服侍陛下就寢。”

韓孺子從來沒見過哪位宮女像她這樣害羞,微笑道:“你已經服侍過了。”

“嗯。”佟青娥沒有動。

“你是第一次服侍別人嗎?”韓孺子很願意與人聊天,之前是求之而不得,那些太監和宮女跑得一個比一個快,誰也不願意留在皇帝身邊,這還是第一次有人忙完自己的活兒之後不肯離開。

佟青娥點點頭又搖搖頭,“這是奴婢……第一次……服侍陛下。”

“我沒有特別的要求,這樣就可以了,別的侍者通常睡在那邊的榻上,你若是嫌小,去別的房間睡也可以,我晚上睡得沉,從來不叫人。”韓孺子倒希望自己的臥室裡沒有外人。

佟青娥的臉更紅了,聲音也變得更低,“我可以……可以……睡在陛下的牀上。”

韓孺子扭頭看了一眼自己的牀,這是一張很寬大的架子牀,幾乎能當間小屋子,可是一名宮女提出這樣的要求似乎有些太過分了,韓孺子尋思了一會,問道:“你不習慣睡椅榻?”

佟青娥低頭不語。

“也是,那張椅榻很小,我躺上去還要蜷身,你睡着就更小了。”

佟青娥比十三歲的皇帝大了五六歲,個子高出半頭,略顯豐腴,的確更佔牀鋪。

“好吧,你睡在我的牀上。”韓孺子同意了,他從小就沒對任何僕人頤指氣使過,進宮之後更是不會,“但是不要告訴別人,你知道,宮裡管得嚴,若是被人發現你不守規矩,很可能會受到懲罰。”

韓孺子還記得那兩名只因沒看到皇帝偷偷寫信就被狠狠打了一頓的太監。

佟青娥輕輕點頭,緩緩坐在皇帝身邊,離他很近,近得幾乎能聽到彼此的呼吸聲。

“那就休息吧,睡個好覺。”韓孺子站起身,向佟青娥笑了笑,邁步走到桌邊,吹熄蠟燭,摸黑來到椅榻前,躺在上面,那裡有宮女早就備好的小枕薄被,天已不算太冷,蓋着正合適。

“陛下……”大牀那邊傳來佟青娥驚訝而困惑的聲音。

“你睡我的牀,我睡椅榻。沒關係,我從前睡的牀比椅榻大不了多少,睡大牀還真不習慣呢。哦,記得明天早點叫醒我,咱們好換過來,免得被人發現。”韓孺子翻身入睡,心想這真是一名古怪的宮女,不過願意說話甚至敢向皇帝提要求,終歸是一件好事。

很快,他又開始想其它事情了,究竟是“功成身退”,還是“功成弗居是以不去”?沿用前皇帝的年號,有過這種先例嗎?想得多了,他總覺得“功成”兩個字似乎有些不祥的意味。

然後他就睡着了,本來還以爲會被孟娥半夜推醒,結果一覺睡到次日凌晨。宮女佟青娥將皇帝喚醒,服侍他穿衣,然後通知外間的小太監,小太監又叫來早已等候在屋外的更多太監與宮女,開始爲皇帝梳洗打扮,準備去給太后請安。

韓孺子發現一件奇怪的事,佟青娥的神情似乎有些抑鬱,對皇帝的讓牀之舉不僅沒有感激,好像還很失望。

身邊圍繞的人太多,韓孺子沒法過問,只是覺得這名宮女比孟娥還要奇怪、還要難以討好,要不是怕連累她,真該問問楊奉這是怎麼回事。

楊奉今天根本沒有出現,平時他都是先護送皇帝去給太后請安,有時候還會送皇帝去凌雲閣聽課,然後纔去忙其它事情,今天他卻消失了,徹底將皇帝留給了上官皇太妃。

吃過早飯前往凌雲閣的時候,楊奉仍然沒有出現,在御花園裡,與皇帝匯合的勳貴侍從一下子由十五六人增加到將近五十人,排成數行,在禮官的引導下,恭敬地向皇帝跪拜。

皇帝的勳貴侍從多達四五百,大都見不到皇帝本人,之前太后選擇了十五六名與皇帝年紀相仿的少年進入御花園,這回增加到三倍名額,年紀最大的有三十來歲,其中數人隆鼻深目,很像是遠方之國入侍的王子。

奇怪的感覺在韓孺子心中越來越深,他能明顯感覺到這些侍從比平時更顯敬畏,人數雖多,跪拜的時候卻是鴉雀無聲。

相應地,護送皇帝的太監與侍衛也增加到百餘人,御花園的甬路都有些擁擠了。

“楊公去哪了?”韓孺子忍不住問身邊的左吉。

左吉也不像平時那樣總是微笑,低聲答道:“楊公被太后委以重任,出京去了。”

韓孺子大吃一驚,停下腳步,身後的一長串隊伍也急忙停下,後面的人收勢不及,撞在了一起,好在沒人摔倒。

“出京?去哪了?”韓孺子覺得自己像是被拋棄了,沒有楊奉,他有點不知所措。

左吉也吃了一驚,後悔自己多嘴,但是話已不能收回,只得說:“太后招募使者,前往關東各諸侯國傳諭聖旨,楊公應詔,與右巡御史申大人昨晚就出發了。”

韓孺子更加吃驚,轉身看了一眼東海王,發現他和自己一樣意外,楊奉出京顯然是昨天晚些時候決定的,至於是主動請纓還是被迫受命,就不得而知了。

“什麼聖旨?”韓孺子問。

左吉越來越尷尬,皇帝居然不知道自己頒佈的旨意,這可有些不成體統,他只好用更低的聲音說:“陛下在勤政殿龍顏一怒,令齊王世子俯首乞饒,陛下傳旨詔告天下,命令各諸侯國即刻出兵,共伐逆齊……”

“朕知道了。”韓孺子邁步前行,他幫了太后一個大忙,如果能因此擊敗齊王,就是利大於弊,可他真希望楊奉此刻能在身邊,再給出一些指點。

今天講課的是羅煥章,就連他也顯得客氣了一些,但是沒有請皇帝點題,直接開講:“關東戰事未盡,草民給陛下講講上一次的諸侯之亂吧。”

韓孺子的高祖、武帝的祖父,烈帝在位時,大楚曾經發生過一次諸侯叛亂,規模比這一次更大,共有五大諸侯國共十七郡參與。

烈帝一度惶恐,甚至做好了遷都南方的打算,可戰爭只持續了不到四個月,看上去氣勢洶洶的諸侯聯軍,被堵在函谷關外,纔打了幾場不分勝負的小仗,諸侯軍就分崩離析。楚軍趁勢發起決戰,一舉得勝。

戰後,烈帝藉機削藩,諸侯國領地就是從那時起縮小的,如今的齊國只有當初的一半大小。

韓孺子收束心事,認真聽講,問道:“諸侯軍一擊即潰,是因爲諸侯王不行仁義之道嗎?”

東海王偷笑了一聲,羅煥章嚴厲地瞧了他一眼,東海王馬上低頭,專心看書。

“彼時五諸侯王禮賢下士、減民租賦、尊老養幼,可算是仁義之道。”

“那爲什麼戰敗之後還是無處可逃呢?”

“譬如有刀,壯士揮刀,以一敵十,稚兒揮刀,傷及自身。仁義乃天下利器,匹夫行之,利於鄉里,王侯行之,惠及一國,天子行之,澤被蒼生。五諸侯之仁義不如烈帝之仁義,兵敗身亡乃是必然。陛下身居至尊之位,仁義之於陛下,恰如利劍之於烈士、良鞍之於寶馬,相得益彰,利之大不可言喻。”

韓孺子覺得羅煥章也有點迂腐了,突然感到有凌厲的目光射來,扭頭看去,東海王已經低頭。韓孺子明白了什麼,再向門口的兩名太監看去,他們什麼都沒聽懂,正站在那裡發呆。

羅煥章纔是第一個主動接觸皇帝的外臣,雖然用詞頗爲隱諱,韓孺子還是聽懂了。

他不知道該怎麼迴應。

羅煥章沒有再做進一步的試探,接下來講述的全是烈帝除五王的往事。

上午的課比平時短,離午時還有多半個時辰,左吉進來,請皇帝移駕。

韓孺子又來到了勤政殿,從這一天起,他每天上午都要抽出時間,來勤政殿裡坐一會,旁觀大臣們處理政務。他知道自己的地位,身邊多得不正常的太監們時刻提醒他這一點,因此從不多嘴多舌,只是看與聽。

起碼這比被困在宮裡一無所知要好多了,他能瞭解到一點關東的戰事進展、全國的兵力部署和郡縣的風土人情。

但是這一天他沒能弄清楊奉的具體去向以及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下午的武學照常,孟徹越來越有老學究的架勢,說得多做得少,偶爾擊出一拳一劍,讓皇帝和侍從們吃上一驚也就夠了。

韓孺子第一次感覺到皇帝的生活是忙碌的,可惜這忙碌只是假象,他從中所得甚少,直到這天晚上,纔有一件事需要他親力親爲,無法讓外人代勞。

當時他已經很累了,洗漱完畢、換好衣裳,只想快點睡覺,至於是睡牀還是睡椅榻,他都不在意。

服侍他的宮女還是佟青娥,臉仍然很紅,笑容卻與昨晚不太一樣,說出的話更是不可思議,“陛下即將大婚,對夫妻之道不感興趣嗎?”

韓孺子的第一個念頭是想起了羅煥章的“仁義之道”。

(求收藏求推薦)

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十七章 追捕感謝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推遲發稿通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五章 齋戒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
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談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十七章 追捕感謝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五十九章 離心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四百五十一章 順利之年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二百三十七章 兄弟之情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五十三章 故事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一百二十四章 探路第一百零四章 張家的利益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七十章 寬赦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二百二十七章 勢變第二百二十二章 譚家的女兒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二百一十章 宗室長輩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四十三章 一出一入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推遲發稿通知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出城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場硬仗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七十三章 崔家長女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五章 齋戒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四百二十一章 皇帝無私仇第三十九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