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進退

習武場所是一間長方形的屋子,四周擺滿了兵器架,刀槍劍戟俱全,可是都被牢牢地固定在架子裡,外面裹着棉布,銳氣盡失,像是一片需要扶植的藤蔓。

五名太監站成兩排,手裡捧着大大小小的盒子,據說都是皇帝必用之物,韓孺子一次也沒用到過,甚至不知道里面裝的究竟是什麼。

陪練者還是隻有東海王,其他的勳貴侍從守在外面。

孟娥站得稍遠一些,極少說話,一切事宜都由哥哥孟徹負責。

當着衆多太監的面,孟徹不敢無禮,規規矩矩地跪拜,起身之後說:“天下武功浩如煙海,不知陛下要學哪一種?”

“呃……孟教師決定吧。”韓孺子事先得到過提醒,稱呼講經的老先生爲“師”,傳武者則是“教師”,多一個字,以區分文武,地位也有差異,文師更加尊貴。

東海王曾經吃過孟氏兄妹的苦頭,對兩人印象極其不好,這時譏諷道:“說的好像你什麼都會似的。”

孟徹淡淡地回道:“若論精通,在下所會的不過三種,如果只是傳授一些基礎,在下不才,樣樣都會一點。”

“就選孟師精通的吧。”韓孺子不在乎學什麼。

東海王嘿嘿笑了幾聲,上前道:“先說說你精通什麼。”

孟徹微點下頭,“拳、劍、內功。”

“倒是見過你拿劍,就是沒見你用過。”東海王左右看了看,“口說無憑,你練幾招讓我們見識一下。”

“太后既然讓兩位孟師傳授咱們武功,身手肯定是不錯的。”韓孺子道。

皇帝的勸說令東海王更加堅持己見,“太后是至尊之體,陛下久居內宅,對江湖上的事情瞭解得少,容易上當受騙。我在王府裡有武師,雖然學得一般,眼光還是有的。”

孟徹道:“武學一道頗講究悟性,不在乎貴賤、先後、長幼,能得到東海王的指教,在下不勝榮幸。”

“指教不敢說,我不過是能分得清好壞,來吧,先練一套拳法看看。”

孟徹後退到寬敞地方,緊緊腰帶,紮了一個馬步,緩緩吸入一口氣,突然邁步向前,出拳、後退,再次前進、出拳、後退,然後挺身、垂臂、吐氣,看向東海王。

“這算什麼玩意兒?”東海王驚訝地說。

“倒是……挺快的。”韓孺子也沒看出門道。

“如果東海王想看花拳繡腿,抱歉,就這個我不會。”孟徹的語氣反而更驕傲了。

東海王冷笑道:“再看看你的劍法。”

“刀劍無眼,我就意思一下吧。”

東海王哼了一聲,他可記得當初在太廟裡孟徹手中握劍的情形。

孟徹又後退幾步,突然縱身躥出,一下跨越七八步的距離,右臂一伸一縮,像是刺劍的動作,旋即後退,兩步就回到原位,又是挺身、垂臂、吐氣,說:“請指教。”

東海王臉有些紅,惱怒地說:“你在逗我玩吧?”

孟徹搖搖頭,“陛下面前,誰敢無故戲耍?在下的拳劍就是這樣,重實戰不重套路。”

“不用說,你的內功更是沒有套路了?”

“當然。”

東海王鄙夷地撇撇嘴,扭頭看向太監頭目:“我想試試孟教師的本事,沒問題吧?”

楊奉今天沒來,左吉帶隊,微笑道:“不可動真刀真槍,別的事情,東海王隨意。”

東海王倒有自知之明,“那就好。孟教師,我年紀小,力氣也小,打不過你很正常,我去叫幾個人進來,試試你的‘實戰’本事。”

東海王也不管孟徹同意與否,更不徵求皇帝的意見,徑直走出房間,不一會,將外面的侍從都叫進來,負責監督的禮官一臉驚惶,向左吉看了好幾眼,見他不反對,纔沒有阻攔。

東海王叫出年紀最大的一名侍從,“這位是闢遠侯、鐵騎將軍張印的嫡孫……你叫什麼來着?”

侍從是名十七八歲的青年,臉上還殘留着稚氣,身體卻頗爲健壯,個子也最高,光是站在那裡,就有一股躍躍欲試的勁頭兒,“微臣名叫張養浩。”

韓孺子很早就注意到這名侍從,這時記住他的名字,同時也想看看孟徹是不是有真本事。

東海王靠近張養浩,指着孟徹說:“這人的拳頭比較硬,你去給他一點教訓,讓他知道皇帝的武功教師不好當。”

“既然是陛下的教師,恐怕我不是對手。”張養浩還算謹慎,沒有立刻上場。

“沒事,就是玩玩,陛下也想看。”東海王瞧向皇帝,韓孺子點下頭。

張養浩重重地嗯了一聲,挽起袖子,邁步走到孟徹對面,身後的夥伴們小聲爲他助威,一張張臉都顯得極爲興奮,在皇宮裡當侍從是個無聊的差事,大家都希望能有熱鬧看。

“孟教師請賜教。”張養浩沒有按禮節抱拳拱手,他是將要繼承闢遠侯爵位的張家嗣子,沒理由對一名武師太客氣。

“張公子手下留情。”孟徹道。

張養浩出身於武將世家,從小習武,在小圈子裡頗有名聲,當下擺了一個架勢,等了一會,見對方沒有進攻的意思,輕喝一聲,大步上前,掄拳就打。

“百步拳,軍中第一拳,名不虛傳。”孟徹邊說邊躲,與張養浩保持五步以上的距離。

百步拳雖是拳法,卻極爲重視下盤功夫,張養浩步法整齊嚴謹,雙拳虎虎生風,不愧是名將之子,旁觀的侍從們有幾位忍不住叫好,被禮官盯視之後,又急忙閉嘴。

一個打,一個躲,堪堪繞了半圈,東海王不耐煩了,大聲道:“孟教師,這就是你的本事嗎?光跑不打,陛下可學不來。”

孟徹也覺得夠了,開口提醒道:“張公子接招。”

“來吧!”張養浩打得興起,巴不得對方還招。

孟徹既沒止住腳步,也沒有擺出任何架勢,前一刻還在左躲右閃,下一刻已經衝到張養浩懷裡,擊出一拳,迅速後退到七步以外,挺身而立,冷麪帶霜,眼內含冰。

張養浩僵在那裡,雙腿彎曲,雙臂一上一下,像是一棵被狂風吹伏的小樹,突然吐出一口氣,叫了一聲哎呦,捂着肚子,半天直不起腰。

“在下魯莽,出手不知輕重,請張公子見諒。”孟徹的神情恢復正常。

張養浩右手仍然捂着肚子,伸出左手搖晃幾下,啞聲道:“沒事,孟教師好拳法,我、我甘拜下風。”

侍從們的驚訝一下子轉爲敬佩,七嘴八舌地發問,“這是什麼拳法?”“你用了幾成力道?”“你是哪個門派的?”“你認識桂月華嗎?他是我家的武師,在江湖上很有名。”

禮官連咳數聲,侍從們閉嘴,張養浩終於挺起腰,抱拳道:“不愧是御用武師,佩服佩服。”

“張公子客氣,在下的拳法乃是一人一身之拳法,比不上張公子的百步拳,乃是兩軍陣前斬將奪旗、建功立業的拳法。”

在軍中,百步拳只是用來強身建體,真到了戰場上,誰也不會赤手空拳地戰鬥,可孟徹這番話還是說得張養浩笑逐顏開。

東海王本想讓孟徹出醜,見識了拳法的威力之後,立刻改了主意,越衆而出,說:“嗯,你還真有點本事,你一個人能打幾個?”

“要看對手是誰。”孟徹道。

東海王看向侍從,覺得他們都不行,“宮裡的侍衛。”

“大內高手如雲,隨便挑出一個來,我恐怕也不是對手。”

“那就說戰場上,對面是敵國士兵,你能打幾個?”

孟徹想了一會,“如果對方訓練有素,頂多五個。”

“才五個!”東海王大失所望,“我還以你能以一敵百呢。”

“世上沒有所向無敵的拳法,與兵法一樣,也分通、掛、支、隘、險、遠等地勢,地勢不同,可用的拳法也不同,我的拳法獨來獨往,如果敵人太多,我寧願逃跑,擇機再鬥,絕不以險試拳。”

東海王還想追問下去,韓孺子咳了一聲,他畢竟是皇帝,東海王只能閉嘴。

韓孺子對兩件事感到奇怪:孟徹看上去木訥,其實很會說話,還有,孟徹的拳法讓他想起了楊奉佈置的問題。

“孟教師與張公子比拳的時候,一擊即退,爲何沒有趁勝追擊?”

東海王搶先道:“他是怕打傷了張養浩,不好交待。”

已經退回侍從隊列中的張養浩臉上一紅。

韓孺子覺得原因不只如此,孟徹獨自演練拳法時,也是一進一退,從不站在原地連續出拳。

孟徹看着皇帝,微微躬身,“在下的拳法不是爲了拼命,而是自保。攻守不可兩全,攻則全力,趁敵不備,直搗要害,無論成與不成,立刻退後防守,免中敵人誘兵之計。”

“張養浩哪會什麼誘兵之計?”東海王覺得孟徹想得太多了。

這天下午,孟徹沒有傳授真正的拳法,而是講了一些要訣,與江湖中常見的拳法頗爲不同,衆人聽不出區別,見他身手不錯,於是一個勁兒點頭。

韓孺子心裡慢慢形成了一個想法,晚上一見到楊奉他就激動地說:“我想明白了!”

“陛下請說。”楊奉很鎮定。

“太祖敢進敢退,有機會進攻時,奮不顧身,形勢不利需要後退時,從不拖泥帶水,也不在乎一時的名聲,傳說中太祖每次遇到危機時都有神人相助,其實那不是神人,而是太祖——擅長逃跑。”

韓孺子停頓了一會,接下來他對老祖宗要說點不恭敬的話了,“太祖與豪傑結交的時候也是如此,敢進敢退,有人背叛太祖,其實遭到太祖背叛的人更多,太祖比別人更決絕,更冷酷無情,更會利用朋友,更懂得保護自己。”

韓孺子說完了,忐忑地等着楊奉評判。

楊奉陰沉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好,我再給陛下佈置下一道題:天下人人皆有自私之心,比太祖還要冷酷無情的豪傑大有人在,爲什麼他們沒能奪得天下呢?”

韓孺子語塞,又被難住了。

(求收藏求推薦)

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
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三百七十一章 聰明的眼睛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輕重緩急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一百四十八章 囚犯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三百九十一章 利慾薰心第四百六十九章 成千上萬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三百七十四章 尋親背後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四十七章 飛石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八十六章 夜飲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零七章 微笑的乳母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七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守城無計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零五章 崔府接駕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諸王之宴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一百零五章 匈奴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