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

崔家又逃過一劫,卻也遭受重創,刺殺畢竟發生在崔府,皇帝寬宏大量不予追究,崔家自己卻不能免責,崔宏一邊安排老君的喪事,一邊上書請罪,自願交出全部官印,大將軍、太傅、南軍大司馬等職位無一例外。

韓孺子退回請罪書,崔宏再度上書,甚至通過女兒向皇帝陳情。

短短的幾天裡,崔小君深受打擊,愈發相信“滿招損”的道理,因此真心希望父親能夠交出權力。

“父親傷勢頗重,一時半會難以痊癒,年紀也大了,只想在家裡頤養天年,陛下就收回他的官印吧。如今國家多事,南軍也該交給其他人了。”

韓孺子這些天與皇后住在一起,沒有召見其她嬪妃,“實話實說,我也想收回南軍,可如今朝中正在調查韓稠之案,羣臣惶惶,不宜再有變動,大將軍若是真心想交出南軍,就讓他再等一等。”

刺駕事件發生之後,南軍將領沒有爲崔宏發聲,雙方的聯繫已不像從前那樣緊密,韓孺子因此並不急於收回大司馬之印,眼下他還沒有合適的人選代替崔宏,莫不如留他以穩定局勢。

崔小君相信皇帝,沒有再催促,轉而說道:“惠妃懷孕,陛下有去探望過嗎?”

惠妃是佟青娥的稱號,她現在是宮中僅次於皇帝的重要人物,從太后以下,人人都圍着她轉,就連張有才,一天的大部分時間也留在佟妃身邊,一點小事也要轉告給皇帝和太后。

“去過。”韓孺子含糊應道,他去過一次,沒說幾句話就走了,“佟妃見到我就緊張,所以我想還是少去爲好。”

崔小君輕輕一笑,“陛下本末倒置了,陛下不常去,惠妃心懷忐忑,纔會感到緊張,陛下若能常去看看,讓惠妃知道陛下愛子心切,她自然不會再緊張。”

韓孺子微微皺起眉頭,“再對你實話實說,我還沒有‘愛子心切’的感覺。”

崔小君嚴肅地說:“陛下必須要有,那是陛下的第一個孩子,也是大楚未來的希望,陛下所作所爲皆求穩妥,這個孩子出生之後,帶來的穩定可能超過陛下迄今爲止所做的一切事情。”

“不一定就是男孩……好吧,我會常去看看。”韓孺子盯着皇后,輕嘆一聲,“如果孩子是你的就好了。”

崔小君何嘗不希望如此,但她不嫉妒,“一切皆有定數,急不得,我若命中有子,早晚會有,若是……我能常見陛下,已經心滿意足。”

韓孺子次日忙了一天,傍晚時分,他聽從皇后的建議,臨時決定去探望佟青娥。

他對佟青娥印象不差,甚至可以說是很好,可那是另一種感情,與對皇后全然不同,每次見面,他都會想起幾年前受到引誘的場景,立刻覺得自己小了幾歲,頗爲尷尬。

偏偏是佟青娥第一個懷孕,韓孺子更覺尷尬,就像是在人前義正辭嚴拒絕了美食,人後偷吃的時候卻被逮個現形。

佟青娥也覺得尷尬,總認爲自己不該這麼幸運,首先懷孕的人應該是別的嬪妃,比如淑妃鄧芸。

皇帝來的時候,鄧芸正在房裡與佟青娥聊天,她與另外兩名嬪妃最終被證實都沒有懷孕,遺憾萬分,經常來陪佟青娥,用她的話說是“藉藉孕氣”。

慈寧太后對佟青娥以外的所有嬪妃都懷着戒心,鄧芸雖然能來,但是不準自帶禮品,尤其不能帶食物,屋子裡總有幾名太監和宮女盯着,她不在意,每次一來就摸摸佟青娥尚未鼓起的肚子,“小傢伙是不是有點孤獨啊?保佑我生一個弟弟吧。”

皇帝的到來,照樣讓佟青娥緊張,起身時動作太快,差點摔倒,別人沒來得及上前,鄧芸搶先扶住,按着她坐下,“這又不是正式場合,不用時時講究禮儀。”

韓孺子進屋,尷尬的感覺又來了,只好擺出威嚴的神態,說:“朕要去給太后請安,順路過來看看,”

佟青娥面紅耳赤,鄧芸大方地說:“皇宮是陛下的家,陛下可得經常‘順路’。我剛纔對鄧妃說,只要不是正式場合,在陛下面前無需拘禮,可以吧?”

“當然。”韓孺子點點頭,四處看了看,服侍佟青娥的人都是從前的“苦命人”,他全見過,想說點什麼,話到嘴邊又覺得無趣,於是又點點頭。

鄧芸笑道:“陛下不好意思呢,張有才,陛下來了,你們不用再盯這麼緊了。”

張有才幹笑幾聲,他一直看着淑妃,幾乎沒挪開過目光,的確盯得太緊了一些,示意其他人跟自己一塊離開,但是沒有走遠,就守在門外,時不時探頭看一眼,隨叫隨到。

窗下襬着一張軟榻,兩妃坐在上面,鄧芸指指對面的椅子,“陛下請坐,陛下不是看一眼就走吧?”

韓孺子猶豫了一會,還是走過去坐下,與其說是這裡的主人,更像是一名訪客。

佟青娥也不知該說什麼,鄧芸笑道:“你們兩個都這麼悶,真不知道在牀上……讓我找個話題吧,陛下,聽說你選了一名海盜當將軍,是真的嗎?”

說起這種事情,韓孺子有的可說,“黃普公早就不是強盜了。”

他將黃普公的事蹟略述一遍,鄧芸頗覺有趣,連佟青娥也聽進去了,開口道:“他倒是一位孝子。”

鄧芸道:“孝子還在其次,這個人看來真會打仗。那燕家怎麼辦?隱藏這麼一位優秀的將軍,不該受罰嗎?”

“沒有燕家的隱藏,黃普公十多年前就會被處死,所以算是功過相抵吧。朕將燕朋師召入宿衛軍,讓他做一名副都尉,若是真有才華,日後總有用武之地。”

佟青娥無所謂地點頭,只要皇帝顯得正常,她也不那麼緊張了。

鄧芸卻真將皇帝的話當回事,想了一會,笑道:“陛下是在安撫遠在東海國的燕康。也對,像黃普公這種出身,多少年出不了一位,懲處燕家並不能治後,反而惹得大臣們疑神疑鬼,不如給燕家一個舉薦之功。”

大多數嬪妃連朝中大臣的姓名都叫不全,鄧芸卻能隨口說出東海國相的名字,韓孺子有些意外。

鄧芸之前就表現得很聰明,但是許多話更像是哥哥鄧粹教給她的,如今鄧粹遠在西域,鄧芸只能依靠自己,更顯真性情。

“黃普公已經去往雲夢澤,如果真能建功,朕還要派他去平定東海,到時他要榮歸東海國,與國相燕康協作剿匪,這纔是一個麻煩。”

從前的僕人變成了將軍,舊主的臉面不會太好看。

鄧芸將皇帝的話當成一個問題,思考片刻,“不能讓燕康召回京城委以高官嗎?”

“朕有這個想法,但是吏部說,大楚有一些官員雖非世襲,但是因爲種種原因,總是由固定的世家擔任。燕家在東海國是大族,召燕康進京,繼任還得是燕家人,問題並未解決。”

“小小一個燕家,連陛下也動不得?”

“可以動,但是沒有必要,東海國地處偏遠,比京城還需要穩定,燕家並無大惡,除之無益,朝廷委派的官員也不會做得更好,反而更難控制。”

韓孺子早就發現了,離京城越遠、道路越不通暢的地區,官員越是穩固,總是由幾個家族把握,地方官通常三年一輪,至多六年,邊疆官員卻不用遵守這項規定,每到任期將滿,朝廷總會接到該地百姓的大量請願書,希望留下父母官,朝廷往往順水推舟。

身爲皇帝,韓孺子不喜歡這種“慣例”,但是現在還騰不出手來解決,而且未來的兩三年內,他需要東海國保持穩定。

鄧芸又想了一會,笑道:“既然如此,陛下就應該讓燕朋師也去雲夢澤,他不是喜歡冒領軍功嗎?就讓他再‘冒領’一次,剿匪之後,陛下同時獎賞黃普公和燕朋師,然後將他們兩人同時派往東海國。燕家的功勞與黃普公緊緊捆在一起,總不至於再搗亂吧?”

韓孺子沒回應,心裡卻覺得淑妃所言是一個主意。

鄧芸又道:“等到東海平定,陛下有了迴旋餘地,可以效仿前代皇帝,將邊疆大族遷至內地,燕家也算在其中就好了。”

韓孺子笑了笑,還是沒說什麼,與妃子討論政事已然破壞規矩,他不能說得更多,隨口問道:“惠妃有什麼想法?”

佟青娥一愣,她寧願當一名聽衆,覺得很自在,讓她拿主意,實在太難了,“我、我覺得淑妃說得很對啊。”

韓孺子起身要告辭,斟酌再三、自勉再三,邁步來到佟青娥面前。

佟青娥吃驚地站起身,鄧芸饒有趣味地看着。

韓孺子見過母親和皇后等人撫摸佟青娥的小腹,於是也模仿着輕輕觸碰了一下,生硬地說:“惠妃珍重,待生產後,朕與你賀喜。”

佟青娥愣愣地說不出話,皇帝轉身離開,出門之後如釋重負,覺得這比處理國家大事還難,但是心裡的確生出一股奇怪的感覺,對那個連樣子都瞧不出來的小小生命,多了一份期待。

屋子裡,鄧芸扶着佟青娥坐下,微笑道:“陛下是好皇帝,也會是好父親,無論如何我也要爲他生一位皇子。”

(借用讀者“悠揚feiling”的幾句詩獻給黃普公,也獻給所有讀者:縱有凌雲志,難捨父母恩。伏首甘爲僕,不遮將軍骨。)全本小說網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十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通知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
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三百一十四章 崎嶇之路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十章 風波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囂張的強盜第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門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七十三章 衙門口(第三更)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第五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二百八十二章 懶散之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二百零二章 太后的教導(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四百零九章 拜求請第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第六章 衣帶詔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八十二章 楊奉的過去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十章 風波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一百五十四章 意外之險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十章 風波第四百三十章 首次試探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位皇帝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四百九十四章 東海王的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通知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一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