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

左吉看着皇帝,面帶微笑,信心滿滿,確信皇帝一定會屈服,他甚至不想採取更多的手段,只是看着皇帝,好像在勸無知的小孩子把最後幾口飯吃掉,不要浪費辛苦得來的糧食。

進宮兩月有餘,作爲一名傀儡,韓孺子感受最深的是孤獨和不被重視,可就在這一刻,他感受到了屈辱,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之所以晚來了一會,僅僅是因爲它並非太后的當務之急。

周圍沒有大臣,甚至沒有太監,皇帝的威嚴被扯下最後一層面紗,露出虛假與無力。

韓孺子心潮洶涌,但他忍住了,甚至沒忘了悄悄運行逆呼吸之法,他保持沉默,耐心地品味這其中的苦澀,尋找一切可用的自保手段,最後發現他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左吉本人。

“左公是要親自教朕夫妻之道嗎?”

左吉臉上的笑容消除了一些,“當然不是我,夫妻之道並非難學之事,陛下無需擔心,順其自然就好。太后千挑萬選,在宮中擇出三名佳麗……”

“三名?”韓孺子心中的屈辱感更深了。

左吉沒有停頓,繼續往下說:“相者、醫師都看過了,此三人性格溫婉、體態豐潤,將來必能產下貴子,陛下有後,則大楚無憂矣。”

“你和太后也無憂了吧。”

左吉臉上最後一點笑意也消失了,“多說無益,請陛下就寢,盡情享受無邊歡愉,陛下今夜食髓知味,今後只怕會嫌三名佳麗太少呢。還請陛下放心,我與內起居令就守在門外,記錄今夜之事,日後也好留個證據。”

韓孺子沒太聽懂太監的話,心中的厭惡卻是油然而生,前行兩步,說:“左公年歲多少?不到三十吧。”

左吉微微一愣,“二十五。”

“左公是從小淨身嗎?”

“陛下問這個做什麼?”左吉的臉色有些難看。

“朕聽說太監是行不了夫妻之道的,左公說得這麼好聽,朕想知道是過來人的感受呢,還是道聽途說?”

左吉臉皮漲紅,上前一步,與皇帝相距咫尺,“陛下是在戲耍我嗎?”

左吉沉不住氣,很容易被激怒,韓孺子打算利用他的這一弱點,至於後果如何,他預料不到,也不願多想,反正他寧願大鬧一場,也不會束手投降。

“怎麼敢,朕還仰仗左公的照顧呢,只是少不更事,不免有些緊張,所以想問得清楚一點。”

左吉糊塗了,弄不清皇帝的求知態度是真是假,臉色稍稍緩和,“我在十六歲淨身,有些事情沒做過也聽說過,陛下不必緊張,我去叫宮女進來。”

“等等。”韓孺子在想怎樣才能讓左吉立刻勃然大怒,“還有一件事,最後一件事。”

“陛下請說。”

“太后手上的傷……是你弄的嗎?”韓孺子實在沒什麼可說的,未經考慮就將這句話拋了出來。

效果立竿見影,左吉臉色驟然大變,厲聲道:“你怎麼知道……你聽誰說……”

左吉轉身向外面跑去,過於慌亂,在門口險些摔倒。

屋子裡安靜了,韓孺子回到牀邊坐下,心想自己這回是真的惹下大禍了,可這是早晚會發生的事情,太后從來沒將他當成真正的皇帝,一旦有了新傀儡,就會將他拋棄,與其坐以待斃,不如鬧上一場。

可他還是有點恐懼,心潮起伏不定,忘記了逆呼吸之法,想起了許久未見的母親,想起了遠在千里之外的楊奉,甚至想起了神出鬼沒的孟娥……他太需要有人來幫忙了。

一道身影輕輕地踅進來,靜靜地站在牀邊。

韓孺子擡頭看向小太監張有才,“左吉讓你來看着我的?”

張有才茫然地搖搖頭,“奴才是來服侍陛下的。”

韓孺子勉強笑了一下,“你不應該進來,這會給你帶來麻煩。”

“奴才不怕,奴才既然被派來服侍陛下,就要盡心盡力。”

這是又一名忠宦劉介,還是別有用心的試探者?韓孺子疲倦得不願再想下去,“你去……請皇太妃來。”

韓孺子隨口一說,張有才卻真當成了聖旨,稱了一聲“是”,轉身就走。

小太監估計連皇太妃的面都見不着,韓孺子甚至不知道找來皇太妃有什麼意義,她是太后的妹妹,跟太后是一夥的,比左吉更難對付。

可他沒有收回命令,決心要將所有手段都用上,事到如今,他所爭的不是行不行夫妻之道、生不生太子,而是能不能守住底線。

外面傳來環佩叮噹的響聲,上官皇太妃竟然真的來了。

兩名宮女將皇太妃送到椅榻上,隨後退下,張有才沒出現。

“陛下爲何抑鬱不樂?”皇太妃問道。

兩人相隔較遠,燭光昏暗,皇太妃與太后更爲相像。

“爲什麼非要選我當皇帝?”

“陛下應該知道原因。”

“因爲我母親勢單力薄,沒有根基,所以我比較好操縱嗎?”

“這是一部分原因。”皇太妃頓了頓,“不管外人怎麼說,太后選立陛下是爲大楚江山着想,崔氏已然權傾朝野,再出一位皇帝,韓氏宗族危矣。桓帝在世的時候就要清除崔氏,可惜一直沒騰出手來。思帝繼承父志,本已制定計劃,誰知……於是重任就落在太后肩上,她不得不使些手段,不得不先與崔氏和解,這都是爲以後做準備。”

“既然太后的目標是崔氏,爲什麼……爲什麼急着讓我行夫妻之道、生育太子呢?”

皇太妃露出一絲微笑,馬上又變得嚴肅,“陛下一日無子,東海王就有接替陛下的資格,崔氏的野心就不會消失。陛下是在擔心自己的安危吧,陛下儘管放心,有了太子之後,陛下的位置只會更加穩當。”

皇太妃的話比左吉有說服力,可韓孺子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半天沒有說話。

“不過太后也是心急了一些,陛下畢竟年紀尚小,這種事情怎麼能夠強迫呢?我會與太后談談,勸她別太着急,來日方長,東海王就在宮內,崔氏一時不敢囂張,等陛下能夠親理政務,再對付崔氏不遲。”

事情居然談成了,韓孺子心情放鬆的同時,也感到大惑不解,難道自己誤解太后和皇太妃了?難道一直以來楊奉都在誇大其辭?

“你們不會再逼我……”

“太后通情達理,會聽我的勸說,宮女留下來,但是不會再對陛下有任何逾禮之舉。”皇太妃面露微笑,顯然也覺得這樣的事情有點荒謬。

韓孺子終於放心,“我向左吉問起太后手上的傷,可能得罪太后了。”

“皇帝不會得罪任何人,太后更沒有那麼容易被得罪。”皇太妃起身,準備告辭了,“陛下勉力,終有親政的一日。”

韓孺子不知說何是好,“謝謝……”

皇太妃一笑,“陛下不必謝我,太后所做一切都是爲大楚江山着想,這江山早晚會交到陛下手中。”

皇太妃走了,留下韓孺子一個人茫然若失,這道難關度過得似乎太容易了一些,既然如此,太后之前又何必派遣左吉來呢?

張有才和佟青娥進來服侍皇帝安歇,這一夜平靜無事。

韓孺子睡着得比較晚,做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夢,早晨起牀的時候腦子裡渾醬醬的,卻突然想明白一件事:皇太妃回答了許多疑問,卻偏偏在太后手傷的問題上一帶而過,不,根本連提都沒提。

這天上午,在勤政殿裡,韓孺子明白了太后與皇太妃爲什麼要向他讓步。

關東的戰爭勝負未分,朝廷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調兵遣將上,可是有一些人不受大勢的影響,謹守本分,像看家犬一樣緊盯最細微之處。

宰相殷無害有意等到皇帝到來之後,纔拿起一份奏章,嘆了口氣,命人送進聽政閣交給太后,然後對同僚說道:“第九封了,禮部、太常寺、太學、國子監都有人上書,現在連御史臺也有奏章送來。”

“這件事跟御史臺有什麼關係?誰這麼大膽,先參他一個逾職之罪。”一名官員說。

殷無害搖頭,“御史臺狂人不少,參了一個,就會有十個撲上來,還是謹慎些爲好。”

韓孺子跟往常一樣安靜地坐在那裡當擺設,沒聽懂大臣們在說什麼,很快,上官皇太妃從暖閣裡走出來,代表太后說話,解開了皇帝心中的疑惑。

“只是延用先帝的年號而已,爲什麼這麼多大臣反對?”皇太妃晃了晃手中的奏章,“按這裡的說法,不換年號就會導致陰陽失調、上下動搖,比齊王叛亂的威脅還要大。”

參政的幾位大臣都看着宰相。

殷無害無奈,只得上前道:“祖宗立下的規矩,做臣子的不敢隨意更改,新帝新年號,歷來如此,舊年號頂多延用一年,再久就不合適了。如果今天改了一個規矩,以後別的規矩也可以更改,朝廷的根基……”

皇太妃搖搖頭,“規矩那麼多,改一兩條又能怎樣?難道武帝、桓帝就從來沒改過規矩?我也不跟你們爭,年號是皇帝的,就讓陛下自己定奪吧。”

殷無害臉上露出明顯的吃驚表情,在皇帝面前提出年號一事,本來是他的策略之一,沒想到皇太妃居然主動請皇帝定奪。

韓孺子一點也不吃驚,終於明白太后爲何會放自己一馬,唯一沒弄懂的是:年號改與不改有這麼重要嗎,以至於大臣與太后發生對立?

不管怎樣,他知道自己的回答很重要,重要到可以拿來做交易。

(求收藏求推薦)

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六章 衣帶詔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十四章 犧牲
第二百零四章 聯姻(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六十七章 退位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三百八十六章 兩個皇帝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五百四十八章 真假皇帝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二百三十一章 快樂的英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三十八章 點燃怒火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五百一十七章 站在陛下一邊第四百二十二章 僕人與將軍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四十二章 第二次腹痛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八章 十步之內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五百二十二章 朕即誘兵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二百一十四章 女眷第三百二十四章 六親不認第四十四章 犧牲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六章 衣帶詔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九十六章 聖旨何在?第二百四十一章 冠軍侯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九十章 賭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二百七十六章 皇帝家事第三百四十二章 朕之職責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五十四章 氣數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三百一十九章 飢渴交加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六十章 皇帝的漏洞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十四章 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