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

東海王歸心似箭,希望離身後的混亂越遠越好,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不適合亂中取勝,跟韓孺子比這種事情毫無意義,他更擅長廟堂之上的運籌帷幄。

身後有人大提提醒,東海王茫然地擡頭向前望去,一名騎士從神雄關的方向迎面駛來,正揮動手臂,示意南下者暫停,“神雄關……鎮北將軍……”

東海王就聽到這兩個詞,拍馬加快速度,從騎士身邊掠過,誰也不能留下他,誰也不能。

馬匹不能一直跑下去,無論東海王如何催促,它還是慢了下來,後面的人追上,林坤山長出一口氣,笑道:“東海王無需心焦,楚軍大亂,沒準正與匈奴人交戰,一時半會追不上來。”

“追不上來嗎?不不,我擔心的不是他們,我要儘快回京城,我想明白了,只有在京城,我才能如魚得水,才能安全,才能獨攬大權。林坤山,將我送回京城,你就是立下了大功一件。”

“東海王不去找南軍了嗎?”

“不去。”東海王已經改了主意,而且不容置疑,“我要直接奪得帝位,然後再召舅舅回京。”

“好啊。”林坤山也無意當面質疑。

東海王扭頭看了他一眼,“別以爲我是異想開天,我有準備,比奪取北軍大司馬印充分得多,而且不受外人控制。”

東海王點到爲止,眉頭微皺,“剛纔攔路的是什麼人?”

“好像是神雄關的信使,我派人問話了,咱們繼續行路就是。”

東海王喜歡這種替他着想的手下,擡頭望去,兩邊山峰聳立,白雪皚皚,道路倒是挺寬敞,只是曲折較多,一眼望不到頭,“離神雄關還有多遠?”

“路程已經過半,東海王別急。”

東海王嘆了口氣,滿腹心事,拍拍馬頸,不敢催得太緊,身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在一隊緩速行駛的馬隊中顯得十分突兀,他嚇了一跳,然後想起,這應該是那名問話的手下。

他的手下只有不到五十人,還都是林坤山找來的,他一個也不認識,唯一的忠誠隨從已經死在了中軍帳前,還有一名隨從被扔在了碎鐵城,根本沒帶出來。

東海王又嘆口氣,沒有回頭,繼續前行,林坤山停下等候消息,很快追上來,與東海王並駕齊驅了一會,說道:“關內一股暴民攻到了神雄關。”

東海王一勒繮繩,“什麼?暴民攻佔了神雄關?”

“還沒攻佔,據說正往神雄關逼近,大概是想搶奪關內的糧食。”

“這、這不是暴民,這是逆賊、亂賊。我怎麼如此倒黴?前有逆賊,後有亂軍……”

“先到神雄關再說。”

東海王突然想起往事,“望氣者認識暴民,沒準亂局就是你們挑起來的!”他越說越興奮,並不在意暴亂本身,“你能勸說他們讓路,對不對?”

林坤山苦笑道:“東海王高估望氣者的本事了,我們頂多推波助瀾,事情做與不做、成與不成,我們決定不了,認識的人也沒那麼多。”

“嘿,這時候你倒謙虛上了。”

接下來的路程中,東海王等人又遇見幾撥信使,信使都以爲這一小隊人馬是去支援神雄關的,非常高興,說了幾句立刻匆匆趕路。

信使帶來的消息一個比一個嚴重,數千暴民已經衝到南門以外,佔領了無人把守的幾處軍營,正在城外叫囂,準備攻城,城內可用的士兵不到百人,百姓倒是有上千人,可都嚇得閉門不出,拒絕守城。

林坤山每見一人都提同一個問題:“攻城者百姓居多,還是盜匪居多?”

他向東海王解釋道:“如果百姓居多,那就是形勢失控,就算淳于恩師親自出馬,也未必有用,如果盜匪居多——大家都是江湖人,我或許認識幾個,能爲東海王通個話。”

信使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守城的主簿都快急瘋了,不停地派人向鎮北將軍求救,甚至聲稱,實在守不住,就要獻關投降。

東海王真想對着老天罵髒話。

當天傍晚,一行人到達神雄關,守門人也以爲這是救兵,雖然看上去人數少點,卻也令人激奮,立刻開門放行,帶他們去衙門面見主簿華報恩。

華主簿正在堂上拜神求佛,佛祖菩薩、三清玉皇等各路神仙的雕像與牌位在書案上排成三行,彼此間相處得倒也和諧。

他不認得東海王,可在這種時刻,任何人只要是從北邊來的,都是救命的神仙,華主簿立刻跪下,迫不及待地將守關職責讓出來。

東海王也不客氣,一腳將主簿踢開,命林坤山帶人到南城門查看情況,速速回報。

大堂上空空蕩蕩,只有主簿縮在角落裡瑟瑟發抖,東海王同樣又急又怕,但是比主簿要鎮定些,而且他不服軟,面對着衆多的小像與牌位,發出的不是乞求,而是威脅:“保佑我平安回京,少不了你們的香火,我要是有個三長兩短,先把你們砸個稀巴爛。”

或許神仙真怕威脅,很快,林坤山的手下接連送來消息,南門外聚集的大都是各地盜匪,趁亂聚合在一起,聽說神雄關內糧食多、守城者少,因此跑過攻城,氣勢高漲,卻沒有攻城器械,十幾具梯子還不到城牆一半高度,因此一直沒有發起進攻。

最大的好消息是,林坤山真的認識其中一位頭目。

東海王大喜過往,立刻授權林坤山與盜匪談判,只要別攔路,什麼條件都可以答應,但是不能打開城門,用籃子將林坤山吊放出去。

“我是皇帝,我是皇帝……”東海王給自己鼓勁兒,突然走到華主簿身邊,又是一腳踢過去,“還不趕快燒香拜神?越多越好,全拿出來,神仙不保佑你,卻保佑我。”

大堂裡很快香菸繚繞,外面的夜色越來越深,東海王心中患得患失,突然想起一件事,急忙跑出去,叫來一名差人,命他去通知北城門守衛,“沒我的命令,不準再給任何人開門。”

差人不明白這道命令的含義,不敢多問,撒腿向外跑去,東海王心焦如焚,大司馬印在他身上,楚軍就算大亂,也會有人前來追討,他絕不能在神雄關停留太久。

一名士兵前來報告,林坤山與盜匪頭目們談妥了,可守城者不肯開門讓他進城,也不肯再度放下籃子,說是怕帶進來奸細。

東海王匆匆向外跑去,在門口又折返回來,揪着華主簿的耳朵,逼他跟自己一塊去南城門。他接受了教訓,只有官印和地位不行,對那些普通將士來說,最管用的還是熟面孔。

夜已經深了,東海王剛到南門,還沒登上城樓,就有人騎馬追來,“北邊又來了一隊楚軍……”

不等這人說完,東海王就大聲回道:“不準開門,無論如何也不準開口,那不是楚軍,他們是……是匈奴人的奸細!”

這樣的謊言維持不了多久,東海王拖着華主簿匆匆上樓,向城外望去,只見官道上佈滿了火堆、火把,周圍影影綽綽也不知聚着多少人,離城門十幾步遠,林坤山獨自站在那裡,手舉火把。

“是韓將軍嗎?”林坤山喊道。

東海王一愣,馬上明白過來,東海王的名號對盜匪們來說過重了些,林坤山這是在保護他,馬上回道:“是我,談得怎樣了?”

“各路好漢願意放將軍過去,只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今秋收成不好,又值寒冬季節,各寨無糧,難以爲繼,希望能從將軍這裡借點糧食過冬。”

林坤山的語氣好像就是盜匪中的一員,東海王卻只能相信他,大聲道:“等我下去。”對華主簿連踢帶推,一塊下樓,“打開城門。”

華主簿飽受拳腳,對東海王反而越發順從,立刻下令開門,他的命令對守城士兵有效,城門緩緩打開,東海王控制住心中的急迫,沒有走出去,而是站在原處,等林坤山進來,不住地回頭張望,生怕有楚軍出現。

林坤山進來了,他本來獨自站在外面,這時身後卻跟着兩個人,東海王一驚,再想下令關門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硬着頭皮接待。

林坤山來到東海王面前,介紹道:“這兩位都是當陽山的好漢,人稱……”

一名高壯的漢子粗聲道:“江湖賤名,不足爲將軍道,咱們爽快一點,給糧還是不給?給多少?我們一共十七座寨子……”

東海王突然想到一個主意,“給,不只給糧,整個神雄關都給你們。”

兩名強盜頭子愣住了,華主簿更是嚇得癱在地上,東海王在主簿身上狠狠踢了一腳,“把城門開得大一點,然後你跟我走。”

東海王又對強盜說:“實不相瞞,北邊的匈奴人就要攻來了,楚軍大敗,守不住神雄關,與其被外族人攻佔,不如交給楚國百姓,你們若能守住此關,也是大功一件,日後定能得到朝廷重賞。”

強盜頭子互視,他們可不想替官府守城,可是糧倉就在關內,還有數百戶富裕人家,只需一兩天時間就能搶掠一空,於是同時點頭道:“好,韓將軍這麼大方,我們也得仗義,想帶多少人出城,你隨便,我們送你一程,路上絕不會受到攔阻。”

“那咱們出發吧。”

東海王早已急不可耐,帶頭向城外走去,林坤山的數十名手下牽馬跟隨,華主簿更是緊跟左右,守門的十餘名士兵互相看了看,扔下兵器,也跟着出城,將領都放棄了,他們不想獨自面對羣盜。

出城數十步,衆人上馬,東海王最後瞧了一眼神雄關,心想,這是自己的江山,早晚要奪回來,現在,就讓一羣強盜阻擋身後的追兵吧,韓孺子無論是生是死,都不會對自己造成困擾了。

神雄關北門外,蔡興海率領百名士兵,剛剛叫開城門。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
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零二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八十九章 朕知道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一百六十七章 城門之上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四百九十二章 太后之難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五十九章 暗中的高手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四百五十章 親人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二百六十五章 計劃提前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十一章 會武功的宮女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三十七章 翻窗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三百八十九章 身邊的刑吏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八十章 散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後悔第十五章 奸詐是爲了救人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三十三章 嫌疑與好處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四百二十八章 病因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五百三十章 亂猜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奇怪的奏章第二十六章 呼吸第四百一十八章 崔騰?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柴家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一醉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濃煙下的圍殲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城頭眺望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三百三十七章 談判與攻城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零六章 河邊小寨第四百七十六章 傳染的不安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