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封信

楊奉一直得到上官太后的信任,即使在他追隨皇帝出宮期間,這份信任也沒有減弱,這本是極其罕見的事情,卻幾乎被所有人所忽略。

一個是身世清白的太后,一個是神秘莫測的太監,的確很難聯繫在一起。

韓孺子也沒想到,他清楚記得,自己剛剛進宮的時候,楊奉明顯處於孤立無援的處境,思帝駕崩對楊奉打擊甚打,於是孤注一擲試着培養新皇帝。

楊奉受上官太后信任,卻沒到寵信的地步,至少在表面上遠遠比不了其他太監。可是當時最受寵的幾名太監不是被殺就是被囚禁,下場都不好。

韓孺子沒有忘記,景耀當初是楊奉在宮裡最大的敵人之一,兩人分別迎入不同的皇子,明爭暗鬥不斷。

景耀自己也知道,爲了向皇帝說出“上官”兩字,他多做了幾個月的調查,奔波多地,動用一切力量,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線索,終於,老天不負苦心人,讓他找到了至關重要的證人、證物。

義士島公開揚言反楚復齊,楊奉卻將孟氏兄妹介紹給上官太后,他認識島上的人就很奇怪,將這樣的人送進王府與皇宮,更是令人驚異。

景耀決定從此深挖,上官太后與孟娥尚在宮中,無法詢問,孟徹下落不明,一直沒找到,景耀於是親赴東海國,從外圍尋找知情者。

這是大海撈針的找法,景耀接觸了大量的王府舊人以及投降的海盜,都是些很普通的百姓,或者曾在王府裡做過事,或者走投無路時當過海盜,如今又回鄉當良民。

認識楊奉的人不少,瞭解他的人卻一個也沒有,至於大量江湖傳言,景耀不用調查就知道是假的。

景耀儘量說得簡略,在見過諸多人之後,他找到了一位有用的證人。

此人是名書商,在東海國有一家店,因爲書的質量好,種類豐富,在當地小有名氣,他說,這一切都拜楊奉所賜。

從前他是一名普通的書商,東摘西抄,印一些粗製濫造的書籍,賣給不識貨的客人。

某天,一名客人上門,拿出一本前朝野史,嚴肅地聲稱書印錯了,書商當然不承認,以爲既然是野史,當然會有一些無據可查的內容,客人也不發怒,翻開書,一頁一頁地翻動,指出前後矛盾之處,不用對前朝往事瞭解太多,只憑書中記載,就能判斷對錯。

書商越聽越驚,只是一本閒書,提供些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這名客人居然真的一字一字地讀完,看出諸多錯訛。

尤其是客人談吐不凡,不像是普通人,書商害怕了,改口道歉,拿出店中藏書,請客人隨意挑選,都不收錢。

wωω ●тTk an ●C〇 客人挑了一會,指出所有的書都沒價值,雖然沒再多說什麼,但是目光冷酷,充滿鄙夷,書商一輩子都忘不了。

事後書商打聽到此人名叫楊奉,是王府裡的一名太監。

書商從此勵精圖治,四處收購好書、真書,每得一本,必然先送到楊奉那裡,請他評判,隨書贈送一些小禮物,都不貴重,略表心意而已。

楊奉一開始將書原樣送還,可書商堅持不懈,楊奉開始做些評判,寫在紙上,夾在書中,指點書商去何處、向何人購買何種版本的書籍。

書商漸漸開悟,收購的書籍越來越佳,有了一點小小的名聲,店鋪經營至今,快要讓兒子繼承了。

楊奉進京之後,聯繫中斷,兩人再沒有見過面。

書商對楊奉不吝溢美之辭,爲了說明自己真的認識楊奉,他捧出一隻箱子,裡面裝滿了紙條,全是楊奉親筆所寫。

景耀大致看了一下,紙條裡沒有線索,本打算放棄對書商的詢問,可是多日來毫無所獲,讓他極其謹慎,捨不得太早改變方向。

他有自己的手段,通過當地官府裡的公差,給書商一點小小的壓力,然後買了幾十套書,再給書商一點甜頭兒,恩威並施,書商透露了更多記憶。

“我不知道老爺想問什麼,不過我這裡有一點東西,老爺或許會感興趣。”

書商拿出另一張紙條,沒放在箱子裡,上面的內容也與書籍無關。

那是半封信,沒有寫完,不知什麼原因,楊奉將它作廢,無意中塞進了書裡,一道送給了書商,他自己大概從不知道此事。

景耀帶回了半封信,韓孺子一看就認出這的確是楊奉的筆跡。

信是寫給妻子的,卻像對待孩子一樣,叮囑她每餐不要吃太多,不要與鄰居爭吵,更不準動拳。

韓孺子難以想象楊奉怎麼會有這樣一位妻子,若非瞭解楊奉爲人,他會以爲這是開玩笑。

信裡沒提到孩子,但是有一句“前途莫測,若有萬一,可向顯妃求助”,信寫到這裡就沒了。

景耀沒有多做解釋,“顯妃”就是當時的東海王王妃、現在的慈順太后。

楊奉既然讓妻子向顯妃求助,表明上官太后很可能瞭解楊奉的家事。

“還有什麼?”韓孺子問,這的確是一條線索,卻很難推進,景耀沒有權力向上官太后詢問,皇帝有權力,卻寧願不使用。

景耀沉默片刻,“老奴不敢說。”

“無論你說什麼,朕都赦你無罪,可以說了吧?”

景耀磕頭,“老奴接下來所言,句句屬實,但是都沒有證據,唯陛下裁奪。”

“嗯。”

景耀再度磕頭,而且是連磕數頭,“先帝是被……是被毒死的。”

“哪位先帝?”

一般來說,先帝是指韓孺子的父親桓帝,但是事情嚴重,他得問個明白。

“桓帝。”

輪到韓孺子沉默了,他早就聽說過傳言,都稱桓帝是被上官太后所害,但是誰也拿不出實據,“既然沒有證據,多說無益。”

對韓孺子來說,查清真相併無好處,反而令皇室尷尬。

景耀連連磕頭,他隱忍至今,一旦開始,就不能退卻,“可毒藥很可能還在宮中,陛下不得不防。”

“這與楊奉有什麼關係?”韓孺子之前的命令只是讓景耀查找楊奉的家人。

“上官太后出身名門大戶,進入王府之後與外界幾無聯繫,從哪弄來的毒藥?她爲何那麼信任楊奉?楊奉又爲何讓妻子在必要時向上官太后求助?一切皆有聯繫,陛下。上官太后生性多疑善妒,看着陛下一日好於一日、子孫衆多,她能忍多久?陛下縱然時時防備,還有慈寧太后、皇后以及皇子與公主呢,他們都住在宮裡……”

“別說了。”韓孺子嚴厲地打斷,這不是他想聽到的事情。

景耀磕頭不止。

“退下,這些話不要再對任何人說起。”

“是,陛下。”景耀跪地後退,在門口起身,說:“刀劍並無傷人之意,只怕落入奸徒手中。”

刀劍是楊奉,奸徒是上官太后,景耀只能說到這,退出房間,輕輕關門,轉身下樓。

樓下有幾名勳貴侍從坐着聊天,看到景耀出現,沒人打招呼,這名老太監早已失勢,用不着討好。

景耀一落千丈,獲得赦免之後,也無法恢復從前的地位,他將自己的悲慘境遇全都歸罪於上官太后。

東海王也在,比別人多看了景耀一眼,露出一絲詢問之意。

一開始是平恩侯夫人聯絡景耀,景耀虛與委蛇,對這個女人不是很當真,直到東海王親自出面,景耀才確信自己找到了盟友。

前往東海國、將尋找楊奉家人一事與控告上官太后聯繫起來,這都是東海王的主意。

景耀微微點下頭,匆匆離去。

他不需要聽到皇帝說什麼,只需將一個念頭送給皇帝就夠了。

當了多年的太監,景耀明白一個道理,天下沒有人比皇帝更多疑。

他早想揭發上官太后,但是一直覺得時機不對,所以他要盡心盡力地執行任務,只爲讓皇帝對自己多一點信任。

樓上,韓孺子獨坐良久,他看穿了景耀的小小“詭計”,卻不能否認景耀所言皆是事實。

“請收手梟。”韓孺子想起這四個字,或許這不是留給皇帝看的,而是想讓另外的人收手。

韓孺子起身,走到門口,又走到窗前,推窗向外望去。

外面正在下雪,地面上鋪着厚厚一層,整座皇宮銀裝素裹,四下裡沒有人跡。

韓孺子看了一會,關窗下樓,讓侍從們出宮,他今天要早點休息。

寢宮裡沒有嬪妃,等隨身的太監、宮女退下,只剩孟娥一個人的時候,他問:“你與太后還見面吧?”

在宮裡,“太后”早已專指慈寧太后一人,韓孺子這回說的卻是另一個人。

孟娥一下子就明白了,“嗯,偶爾見面。”

“劍鞘裡的紙片,你對她說過?”

“說過。”

韓孺子嘆了口氣,“爲什麼?爲什麼你早不告訴我?”

“因爲我不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韓孺子竟然找不出話反駁,好一會之後他說:“你能再去見她嗎?”

“能。”

“告訴她——”韓孺子停頓一下,“朕知道了。”

“就這些?”

“就這些。”

用膳之後,韓孺子早早上牀休息,還是習慣性地做些呼吸吐納的功夫,一直不睡。

房門微響,這是孟娥回來了,她現在進屋時會故意弄點聲響出來。

“太后說她不是淳于梟。”

“嗯。”

“太后還說,既然陛下想知道真相,她就給陛下一個真相,但是要陛下親自前去,她不會通過任何人轉述。”全本小說網

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十章 軟禁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通知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十九章 進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九十章 賭局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十九章 進退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
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四百五十五章 皇子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狂妄的客人第五十章 軟禁第六十六章 遭逐之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通知第四百三十二章 勞碌命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官上任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五百零六章 罪上加罪第三百四十五章 唯一的出路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三百一十章 崔家的敵人第七十四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立功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十九章 進退第一百九十五章 欽差督戰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一百章 荒園混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九十章 賭局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同玄殿前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十九章 進退第四十五章 母親的話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一百六十五章 混亂的神雄關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二百六十八章 殺戮即忠誠第五百零一章 百官怠工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二百四十八章 太傅安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魯莽人與暴脾氣第一百零二章 勳貴的玩法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二百七十八章 跑在前面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八十章 散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先帝之規(求月票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三百零七章 選將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四十九章 望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