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請兵三千

老單于死後,新任大單于對大楚滿懷疑慮,金垂朵在匈奴人中的地位因此下降許多,要不到所需要的兵馬,只能去找一個人幫忙。

大單于閼氏是晉陽公主崔昭,雖說出身名門,自幼嬌生慣養,她卻很快習慣了塞外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從服飾以至坐姿,都與匈奴女子無疑,甚至學會了騎馬,能夠跟隨丈夫馳騁。

人人都知道,大單于極寵愛這位閼氏,對她有求必應。

金垂朵進帳的時候,崔昭正坐在一堆氈毯上,與幾名匈奴婦女一邊縫補衣物一邊閒聊,身前兩個小孩子摔跤打鬧,像是兩隻爪牙未全的小貓,大人也不管,任他們胡鬧。

見到金垂朵,匈奴婦女退後讓出一塊地方,崔昭笑道:“你今天怎麼有空?”

金垂朵跪坐在閼氏對面,兩個孩子撞過來,她不客氣地推開,開門見山地說:“我來是有事相求。”

兩人用楚語交談,旁邊的匈奴婦女聽不懂,低頭只管穿針引線。

“又想讓我勸大單于參戰?你高估我啦,事關匈奴人的存亡,大單于不會聽我的話,你若是想要一塊好的牧場,我倒是能幫忙。”

牧場是匈奴人的命根子,每年分配的時候都是一連串的明爭暗鬥。

金垂朵搖搖頭,“我不要牧場,也不求大單于參戰,只希望大單于能給我一些將士,讓我去參戰。”

崔昭很驚訝,兩個孩子撲過來,在她膝前打成一團,崔昭費力地將他們分開,一手一個,摟在懷中,說:“何必呢,你並不虧欠大楚,也不虧欠皇帝,你的冊書遲遲未到,連個消息都沒有,那就是宮裡沒打算承認你這個貴妃。”

金垂朵昂然道:“我欲參戰,與大楚和皇帝沒有關係。”

“那又是爲什麼呢?”

“匈奴人想要坐山觀虎鬥,可是大單于有沒有想過,此戰過後,無論誰勝誰負,匈奴人都將淪爲附庸?”

“此話怎講?”兩個孩子在閼氏手臂下面也不老實,還在互相打鬧。

“三方之中,匈奴最弱,想與任何一方平起平坐都很困難,大楚要求大單于稱臣,神鬼則要將匈奴人全變成奴隸。馬邑城一戰過後,勝者更強,匈奴到時只怕連談判的資格都沒有了,而敗者則會記恨匈奴,肯定會想方設法將禍水引向北方。”

崔昭想了一會,稍不注意,兩個孩子掙脫她的手臂,又抱在一起摔跤,嘴裡咿咿啞啞地大叫。

金垂朵咳了一聲,一瞪眼,兩個孩子立刻停止打鬧,連滾帶爬地逃到閼氏身後,探頭出來偷瞧,既顯調皮又有畏懼。

崔昭笑了笑,隨後正色道:“我替大單于說一句吧,就算匈奴人要參戰,也該幫助更強的一方,我是楚人,但我要說句公道話,在這場戰事中,大楚處於弱勢。”

“請閼氏轉告大單于,正因爲大楚表面上處於弱勢,助大楚一戰纔有意義,神鬼強橫,並不認爲自己需要匈奴人的幫助,他只要投降者,不需要盟友。”

“若是敗了呢?”

“神鬼戰勝大楚之後,轉頭就會進攻匈奴,匈奴與其早晚都有一戰。大單于如果擔心,給我士兵之後,就宣佈我爲叛逆者,大楚若勝,可以據此取得好處,大楚若敗,不耽誤他投降爲奴。”

崔昭搖頭笑道:“還好你沒有直接去見大單于,像你這樣說話,只會惹怒大單于,要不來一兵一卒。”

金垂朵知道自己脾氣不好,可就是忍不住,“所以我來找閼氏幫忙,你是明白人,而且大單于肯聽你的話。”

“大單于只在小事上聽我的,他繼位不久,還沒有完全取得族中老人的認可,發出的命令分量不足。”

“我的要求並不高,一萬騎兵足矣,少一些也沒關係。匈奴絕不能置身事外,一時安寧,換來的將是絕境。”

崔昭嘆口氣,“老天真是瞎眼,讓你生爲女兒身。好吧,我試着勸勸大單于,可能給不了你一萬人,有多少算多少吧。”

“謝謝閼氏,你一定要將我的話轉述明白。”

崔昭笑道:“剛說完你不該生爲女兒身——你的那些話很有道理,但是不能用來勸說大單于。我會說,神鬼要讓匈奴人男兒爲奴、女子爲婢,據說此前投降的諸國,連王后都要送上去遭受蹂躪,大單于若有降意,請早些告知,妾擇時自盡,免受此辱,大單于若無降意,請出兵昭告天下。”

金垂朵愣了一會,“這樣就行了?”

崔昭搖頭,她與金垂朵年紀相仿,這時卻顯得成熟許多,“你呀,都已經有夫君了,還是這麼不懂男人。等着吧,不出三天,大單于必定找你,請你出兵。”

金垂朵臉上一紅,“好吧,我等着。”說罷站起身,準備告辭。

崔昭從身後拽出一個孩子,“教你的規矩呢?”

“母親慢走。”孩子低聲說,不敢擡頭。

金垂朵嗯了一聲,轉身向外走去。

“你真的不打算告訴你哥哥嗎?”

“二哥會告訴皇帝,皇帝肯定會派人索要。他既然不承認我的身份,我爲什麼要將孩子給他?”

“皇帝必有難處,大楚規矩甚多,他在京城肯定比大單于更不自在。”

“那我就更不能將孩子送回去,讓他在大楚再受一遍我們金家的苦頭嗎?”

崔昭沒再說什麼。

金垂朵給皇帝生了一個兒子,但她不會養,也不願養,於是交給閼氏,崔昭倒是很高興,正好自己的兒子也有一個玩伴。

崔昭顯然更瞭解大單于,次日下午,金垂朵接到命令去見大單于。

在大帳裡,大單于向兩名大楚使者表示,匈奴人絕不會進攻大楚奇兵,更不會泄密,而且還要派一支匈奴人騎兵與楚軍並肩作戰。

東海王與金純忠都吃了一驚,直到金垂朵站出來,兩人才明白,原來要與楚軍聯手的人是她。

大單于未做解釋,給的兵也不多,只有三千,金垂朵對此很滿意。

一離開大帳,金純忠追上來,兄妹二人邊走邊說話。

“你要親自率軍參戰?”

“當然,二哥不就是爲此而來的嗎?”

“我希望匈奴參戰,不是希望你參戰。”

金垂朵扭頭看着兄長,“怎麼,覺得我沒資格?”

“當然不是,我只是……妹妹,我看你在這邊也不得志,跟我回大楚吧。”

金垂朵止住腳步,“二哥,你想回大楚,我不阻攔,我想留在匈奴,你也別勸,這叫人各有志。再不得志,我也能要來一支軍隊,回大楚我能做什麼?坐在宮裡給皇帝縫袍子嗎?”

金純忠嘆口氣,“坐在宮裡起碼是安全的,妹妹,你是我在這世上唯一的親人了。”

金垂朵一時衝動,險些將孩子的事說出來,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改口道:“天下紛擾,不是多愁善感的時候,匈奴與大楚脣齒相依,咱們兄妹比別人更有責任令兩國聯手對敵。”

金純忠從小就比較聽妹妹的話,長大了也還是如此,點頭嗯了一聲,可還是擔心,“一定要注意安全,東海王會寫一封信,交給狄開將軍,以免誤會。”

金垂朵說了聲“好”,也不告辭,轉身離開。

金純忠心中嘆息,金家最勇敢的人竟然不是男子。

東海王與金純忠快馬加鞭回晉城向皇帝覆命的同時,金垂朵率軍三千疾馳南下,名義上是要趕赴馬邑城參戰,中途卻繞路與狄開率領的楚軍匯合,準備伏擊神鬼大單于的糧道。

韓孺子得到消息的時候,一切都在進行中,大楚天子也無能爲力,唯有靜觀其變。

金垂朵不肯坐在皇宮裡縫補袍子,韓孺子卻要在關內的晉城行宮裡苦等一條又一條消息。

每次想到這些消息都是幾天前的事情,韓孺子都感到難以忍受。

爲了保密,狄開與金垂朵再沒有消息傳來,只有馬邑城每隔兩三個時辰就有驛兵趕到。

這些消息勾勒出前線的大致狀況。

神鬼大單于的軍隊與匈奴完全不同,騎兵、車兵、步兵多種多樣,甚至還有騎着駱駝與大象的士兵,器械之精良更是不弱於楚人。

這幾年來,馬邑城外圍修築了不少城寨哨所,如今都被一一摧毀,沒有一座能堅持過一天。

柴悅採取守勢,一邊加強加厚城牆,一邊在城外挖掘大量壕溝,敵軍的勢頭卻是一撥高過一撥,似乎沒有完結的時候。

戰鬥越來越激烈,一連三天,韓孺子接到的消息盡是某城某寨被破、將士傷亡若干的內容。

第三天,該是金垂朵與狄開按約襲擊敵軍糧道的時候了,前線的戰鬥已經進行了七八天,楚軍仍處守勢,馬邑城外卻已沒有屏障。

韓孺子睡不着覺,每到前方軍情傳來的時候,不用人叫,自己就醒了,如果公文到得晚了,他就坐等,根本沒法閤眼。

大臣們更是緊張,兵部與大將軍府沒夜沒日地調兵遣將,一是支援馬邑城,二是預防萬一,馬邑城若是守不住,長城一線就是第二個戰場,再往後則是晉城。

所有人都明白,馬邑城之戰至關重要,此戰若敗,楚軍過半精銳將會覆滅,士氣更是會受到嚴重打擊,再想守住第二、第三道防線,難上加難。

馬邑城之戰持續了整整十一天,這也是韓孺子一生中最難熬的十一天。全本小說網

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推遲發稿通知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二十二章 真假推遲發稿通知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
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子弟軍第四百七十一章 陛下不要的東西第四十八章 江湖人的報仇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十章 風波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九十三章 以一敵多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九十章 兩軍歸一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五十章 初見匈奴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四百四十五章 宰相人選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九十一章 夜逃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八十一章 拜訪者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四十章 替兵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一百二十章 絕路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三十章 哪裡好玩推遲發稿通知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二十八章 皇太妃的暗示第四十六章 背上的字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份公文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三百五十七章 心神不寧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章 兄弟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藥膳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五百四十七章 非常人也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五百五十章 朕一人定奪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三日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二百三十五章 冠軍侯做主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二百零三章 楊奉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二百五十六章 崔家的選擇第五百三十四章 追敵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三百零八章 小心眼兒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七十一章 妻信第二十二章 真假推遲發稿通知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