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

崔宏率軍及時趕到,爲了追趕皇帝,他也拋下一部分軍隊,只帶四千精銳全速前進,總算趕上了敖倉之戰。

時間已是午後,從柴悅率軍參戰開始,雙方已經鏖戰三個多時辰,楚軍得到兩次增援,終於在人數上超過了叛軍與黑頭軍。

上官盛的軍隊已是強弩之末,加上後方大亂,一望見新到的楚軍旗幟,疲憊至極的賊軍頓感無望,先是黑頭軍,隨後是宿衛叛軍,紛紛轉身逃亡。

柴悅也看到了援軍,來不及與皇帝商量,迅速傳令麾下將士不要追擊,而是讓到兩邊,爲崔宏大軍留出通道,由後來者追亡逐北。

歷經長時間的急行軍與戰鬥,楚軍比叛軍更加疲憊,沒有餘力追擊。

韓孺子明白柴悅的用意,馬上派人去向崔宏傳令,讓他不要停止,直接揮師前進,務必要將上官盛叛軍徹底擊敗。

新來的楚軍一隊隊通過,他們也經歷過一段急行軍,但是對於交戰雙方來說,他們就是生力軍。

四千援軍投入戰場,崔宏帶着衆多將領、儀衛、官員、太監和顧問前來拜見皇帝,後面這些人並非行伍出身,拼命跟上隊伍,一路上吃了不少苦頭,一看見皇帝,知道行程結束,從馬上掉下來好幾位,其他人被士兵扶下馬匹,兩腳卻站立不穩,遠遠地就跪下。

韓孺子感到愧疚,但是沒時間講究君臣之禮,迎向崔宏,說道:“上官盛就在敖倉城外,其他人可以放過,首惡絕不可姑息。”

“陛下放心,臣早已下令必要捉拿上官盛。”崔宏見皇帝似乎還不太放心,簡單說了幾句,帶領衆將也投入戰場,親自指揮追擊。

韓孺子稍稍放心,這纔對跪了一地的文臣與太監道:“諸位平身,不必拘禮。”

劉介、張有才和泥鰍都沒有跟來,他們按照皇帝的命令留在後方軍中,監視一道同行的譚家人。

與文臣寒暄數句,韓孺子還是回到將士羣中,與柴悅一道安排戰後事宜。

這是一次慘烈的戰鬥,雙方的傷亡都不少,就連最爲精銳的南、北軍,也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柴悅建議就地紮營,休息一兩天之後再做打算,順便還能保護敖倉。

崔宏的軍隊正在掃蕩戰場,由於沒能形成合圍之勢,叛軍與黑頭軍逃亡者甚多,四千士兵無法一網打盡,只能挑選重點目標追擊,尤其是上官盛,皇帝和大將軍崔宏都已下令,誰能抓到叛軍首領,將是一件了不起的大功。

將近一個時辰之後,戰場上已沒有活着的叛軍或黑頭軍,楚軍可以安心紮營了,一部分入住城內,一部分在城外搭建帳篷,一切都由敖倉城提供。

韓孺子召見了敖倉守將。

敖倉雖然重要,守令卻只是一名七品的小官,喬萬夫任職多年,無功無過,在一場戰鬥中被皇帝看中了。

敖倉軍出城攻擊叛軍的時機選擇得極爲恰當,喬萬夫稱得上是有勇有謀,柴悅也認爲此人頗有才華。

召到近前,韓孺子卻有些失望,喬萬夫名字起得大氣,本人卻是一名五短身材、其貌不揚的中年人,四十多歲,看樣子不像是將士,倒像是一名混跡官場的小吏。

可人來了,不能毫無表示,韓孺子泛泛地讚揚了幾句,將喬萬夫交給柴悅,心裡卻已得出結論,敖倉軍的恰逢其時大概是一次偶然。

臨近傍晚,上官盛還是沒有落網,崔宏仍在佈置追捕,韓孺子疲倦至極,終於進城休息,本想小憩一會,結果頭一挨枕就睡了過去,修行內功能讓他堅持得更久,卻不能真正代替睡眠,他得好好補一覺。

再睜眼時,外面的天還是亮的,韓孺子以爲自己只睡了一小會,片刻之後猛然警醒,這是清晨,他睡了整整一個晚上。

韓孺子坐起來,只覺得腰痠背痛,全身沒一處舒服,忍不住哼哼了幾聲,外面立刻傳來太監的詢問:“陛下起了?”

韓孺子嗯了一聲,兩名太監推門進來,一人幫助洗漱,一人服侍穿衣。

韓孺子這纔有機會觀察自己的居處,房間不大,裝飾也不華麗,桌椅之類都很陳舊,但是極爲乾淨。按理說,這應該是敖倉城內最好的房間了,韓孺子由此推測喬萬夫大概是個清貧之官,縱無別的本事,也應該提升一兩級。

韓孺子一邊吃飯,一邊命人召集衆將。

東海王就住在隔壁,過來與皇帝一塊吃飯,一臉倦怠,看樣子還沒睡夠,時不時打量皇帝一眼,等太監不在身邊的時候,他小聲道:“當皇帝就是好啊,從前靠奪靠搶靠計謀,現在什麼都不用說,就有一羣人爲陛下奮不顧身。”

他還爲舅舅崔宏的及時到來而感到嫉妒。

韓孺子笑了幾聲,如果是第一次稱帝,崔宏等人的表現在他眼裡肯定都是忠誠的象徵,現在他卻看得很透,這些行爲也是朝廷的“習慣”,真正爲他所用的力量還是柴悅等少數人。

敖倉城衙門很寒酸,大堂就是一間普通的屋子,連皇帝的儀衛都裝不下,韓孺子乾脆命人將椅子搬出來,背對大堂,在庭院裡會集文武羣臣,侍衛與太監守在身後,儀衛兩邊列位,衛兵站在大門外,旗幟飄揚,幾乎遮蔽了整個院子,皇帝的氣勢陡然而生,再不會有人懷疑他的身份了。

隨行的文臣與武將排隊進入,跪地磕頭,齊刷刷地說:“臣等叩見陛下。”

韓孺子很驚訝,這一切都不是他安排的,他做出的唯一決定就是將椅子從大堂裡搬出來,整個儀式都是現成的,尤其是大臣們的整齊劃一,很可能經過提前演練。

禮部有官員跟來,這大概是他們的功勞。

可這不是韓孺子現在想要的,整個朝見儀式儘管簡短,還是耗費了將近兩刻鐘,然後將領們纔有機會回事。

崔宏職位最高,自然由他第一個開口。

宿衛叛軍徹底潰散,上官盛還沒抓到,但是一隊楚軍已經找到他的蹤跡,一直在追捕,隨時都可能將其帶回來。

楚軍抓到不少俘虜,連夜審問,終於弄清了那些黑頭軍的來歷,他們是一股盜匪,主力來自雲夢澤,招聚十幾座山寨,共同組建黑頭軍,一個月前就開始分批潛往洛陽城外的山中,三日前決定與宿衛叛軍一塊攻打敖倉。

黑頭軍的大頭目名叫欒半雄,自稱“天授神將”,在雲夢澤一帶名聲響亮,但是這一次沒有親來,派出的是一位“聖軍師”,真實姓名不知,其人兩日前離開,將黑頭軍全都交給了上官盛。

東海王站在皇帝身邊,聽到“聖軍師”三字,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想到了望氣者。

更讓韓孺子惱怒的是,黑頭軍一個月前就從雲夢澤向北潛入,分明早有準備,就等着京城大亂的時候趁機起事。

楊奉或許高估瞭望氣者的勢力,但是有一點看得很準,的確有一股力量在暗中興風作浪,對他們來說,大楚越亂越好。

還有一條消息,讓皇帝和羣臣都感到不安,英王沒有留在上官盛身邊,與聖軍師一塊消失,像是用來交換黑頭軍的人質。

英王本人不足爲懼,可是落入江湖術士手中,卻很可能惹來大麻煩。

楚軍繼續留在敖倉城修整。

這天下午,柴悅求見皇帝,鄭重地推薦喬萬夫,“此人並非行伍出身,早年習文,中途投筆從戎,一直在軍中擔任文吏,五年前調任敖倉令,每有糧船到來,他都會宴請送糧者,與之詳談關東狀況,對洛陽以東,尤其是齊國,可以說是瞭若指掌。”

韓孺子第二次召見喬萬夫,這回只聽不說。

喬萬夫在皇帝面前有點緊張,不敢擡頭,說話稍顯結巴,語言也有些囉嗦,對關東各地形勢詳細介紹了個遍,最後得出結論:齊王叛亂乃是必然之事,早晚會發生,上官盛雖然沒能率兵逃到東海國,可無論他是生是死,大楚東界仍有一亂。

結論聳人聽聞,韓孺子卻沒太聽明白其中的原因,問了幾句,將喬萬夫打發走,柴悅一直旁聽,這時上前道歉:“喬萬夫太緊張了,沒有說清楚,等我再跟他談談。”

韓孺子笑道:“不急,總之要將東海王送到國中,把喬萬夫帶上,到時候多留一陣,順便去趟齊國,我倒要看看,大楚的東邊到底爲什麼必有一亂。”

柴悅退下,他得給喬萬夫安排一個官職。

傍晚時分,四處追捕敗兵的楚軍陸續返回,其中一支帶回了上官盛的人頭。

上官盛不肯投降,帶領數十名衛兵背水一戰,被一名楚將射中,另一名楚將割下人頭,兩人立首功。

韓孺子親自查看了頭顱,確認無誤,心中稍感遺憾。

很快,另一隊楚軍回到城中,抓來一位有名有姓的俘虜,韓孺子立刻下令將此人帶來,他要親自審問。

望氣者林坤山一直跟在上官盛身邊,逃亡的時候卻分開了,與一羣黑頭軍進入附近的山中,結果迷路,撞上了楚軍,全體落網。

識時務者爲俊傑,望氣者就是俊傑中的俊傑,林坤山一見到皇帝就跪下,膝行前進,用極爲急迫的語氣說:“陛下還留在這裡?聖軍師和寶璽可都在洛陽城內!”

(如無意外,下週六下午兩點,《孺子帝》會上首頁封推,在此提前求一下月票,希望這個月能留在歷史分類前十。當天三更有點爲難,分攤一下,明天與下個週日都是兩更,感謝大家的支持。)全本小說網

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二十章 仁義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通知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
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七章 皇帝的招供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無虛發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四十六章 下一位宰相第二百四十九章 毒發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一百六十八章 掌印大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陛下能爲我作證第三百一十三章 城門惡戰第三百六十一章 送禮第五百四十章 書還在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二百一十六章 江湖事未了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五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四百九十八章 寒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不欠人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遷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七十七章 外祖母與外孫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三百二十一章 皇帝得病第二十章 仁義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三百一十一章 音者生於心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三十二章 姐妹恩怨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三百五十三章 妾身自薦第五百一十四章 一勝一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亂前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三百七十九章 大魚和小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人人都有計劃第二百七十一章 宰相臨終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五百零三章 家奴子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通知第二十五章 奇怪的宮女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二百零七章 勤政殿對質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