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事

瞿子晰準備出發去見皇帝,只帶貼身隨從,將御史臺的下屬都留在城裡。

衆人送行,南直勁也在其中,從容不迫,沒有半分驚慌之意。

瞿子晰心生衝動,真想下令將南直勁捆綁起來,一塊帶去見皇帝,他忍住了,將南直勁單獨叫到一邊,低聲道:“你明不明白這是多大的罪?”

南直勁拱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放任皇帝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眼看着大楚朝廷四分五裂,纔是更大的罪過。這幾年來,卑職一直在觀察瞿大人的所作所爲,相信瞿大人會是千古賢相。身爲宰相,大人不僅需要陛下的信任,更需要同僚的支持與配合。請大人上路,向陛下道出所有真相吧,經此一事,陛下對大人不會再有懷疑。”

“所有真相?兵部默許燕康除掉樓船將軍、你在暗中干預朝政,這些真相也要道出?”

南直勁微笑道:“誰能阻止大人呢?卑職無所謂,不過是在死罪之上再加一條罪,至於兵部——卑職相信大人自有選擇,而且是最正確的選擇。”

揭發兵部意味着還要收集大量證據,並且得罪大批同僚,對於瞿子晰來說,得不償失,甚至對皇帝也沒有好處,反而會破壞皇帝的種種計劃。

黃普公很可能再也回不來了,他在朝中毫無根基,消失也就消失了,再挖出真相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對瞿子晰來說,這就是“最正確”的選擇。

瞿子晰厭惡南直勁,自己苦讀聖賢之書,憑本事得到明君賞識,到了最後,命運卻好像被一名小吏操縱在手裡。

同時他也佩服南直勁,在心中自愧不如。

“陛下的心事沒那麼好猜,接任宰相的人很可能不是我。”

“還好,卑職這麼久以來猜得都很準。”

瞿子晰冷笑一聲,轉身離開。

南直勁目送瞿子晰離開,與幾位同僚一同完成剩下的文書,然後回到自己的房間,讓僕人去外面買來一壺酒、三四樣小菜,自斟自飲,筆墨紙硯都放在順手的地方,喝幾杯就寫一封信,或長或短,都是一揮而就。

僕人進來通報:“兵部張侍郎來了。”

“有請。”

兵部侍郎張擎進屋,面帶微笑,看着桌上的酒菜與紙張,笑道:“南兄好雅興,以酒配文,還是以文配酒?”

南直勁起身相迎,兩人寒暄一會,等僕人退出,張擎臉上笑容消失:“陛下不肯進城,提前召見瞿御史,這是什麼意思?”

“與拒入京城一樣。”

皇帝西巡之時,逐退了趙若素,回京之後也是遲遲不肯進城,與大臣們進行了一次“交鋒”。

張擎微嘆一聲,“陛下終究還是不肯相信大臣。”

“別怪陛下,此乃人之常情,想挽回陛下的信任,唯有依靠瞿御史。”

“瞿御史……可靠嗎?”張擎還是有點沒把握。

“如果只是看人,天下有誰可靠?”

張擎笑了一聲,“瞿御史憂國憂民,他想做成一番事業,必須依靠整個朝廷。”

“張大人稍等片刻。”南直勁想起了什麼,走回桌後,提筆寫字。

張擎的官職比南直勁高得多,這時卻坐在一邊耐心等候。

南直勁將信寫完,一一折好,共是七封,分別放入函中,寫好收信者姓名,起身直接交給張擎,“有勞張大人代轉。”

“這是什麼?”

“一些需要處理的私事。”

信函沒有封死,張擎看向南直勁,得到默許之後,拿出信挨封掃了一遍,的確都是私事:還某人銀兩若干,向某人索債若干,向某人表示所承諾之事無法做到,對妻子兒女各提出要求……

張擎再嘆一聲,收起信,說:“我等必將盡自己所能,絕不至於禍及南兄家人。”

“不必,陛下心細,不可讓他看出破綻,而且陛下生性仁慈,絕不會降罪於無辜之人。”

“南兄殺身成仁,請放心,待風頭過去,南兄家人自會得到照顧,南兄的幾個孫子都在讀書吧,聽說長孫南冠美頗有令名。”

“年紀還小,看不出什麼。”南直勁露出微笑,卻沒有多說什麼,既未誇讚長孫,也沒有開口託付,反而道:“前宰相申大人的兒子後年應該參加大試,請張大人記得此事,申大人是不會忘的。”

張擎搖搖頭,“這位申大人,從前當御史的時候就沉不住氣,現在也還是這樣,只要他那個兒子有些才華,何必擔心出不了頭?同朝爲官,難道大家還會故意使壞不成?朝廷自有規矩,大家遵守即可,何必非問個清清楚楚呢?”

申明志聽說南直勁得罪皇帝之後,派人進京四處打探,惹得一些大臣不太高興。

“只要他別做得過分,急迫之情可以理解。燕國相那邊怎麼樣?”

張擎神情微暗,“他還不知情,自以爲能夠脫罪。唉,這個燕康,也是太急了些,讓黃普公慘敗一次,失去陛下的信任,也就可以了,何必非要趕盡殺絕呢?惹來陛下的注意,他還指望着用陰謀詭計遮掩。我想他是在東海國作威作福慣了,全忘了按規矩行事。”

張擎搖頭,對燕康感到失望。

南直勁盯着張擎,說:“燕國相願意逃亡海上,從此不再回歸故土嗎?”

“什麼?他對咱們的計劃毫不知情,我一個字也沒透露,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張大人與燕國相結交多年,熟知其爲人,可以猜上一猜。”

張擎沉吟良久,“燕家全族都在東海國,紮根已久,走不得。”

“原來如此。”南直勁點點頭。

張擎明白南直勁的意思,他剛纔流露出同情之意,南直勁在提醒他,不要提前泄密,燕康已經沒有挽救可能,泄密只會惹禍上身。

張擎心中終獲輕鬆,起身深施一躬,“南兄走好。”

南直勁是一名小吏,平時在哪位大人面前都表現得畢恭畢敬,今天卻坦然接受兵部侍郎的一拜,喃喃道:“希望陛下能對下一位宰相真的滿意。”

張擎問道:“我們該對瞿御史支持到什麼地步?”

“各司其職就好,張大人剛纔還說有些規矩只可遵守,不可明說,瞿大人會明白的。”南直勁頓了頓,“現在不明白,以後也會明白,他是個聰明人。”

張擎再次躬身行禮,告辭離去。

南直勁回到椅子上,已經沒信可寫,繼續喝冷酒、吃殘餚,絲毫不以爲苦,突然笑了一聲,想起了自己的孫子,自言自語道:“南家會出頭的。”

城裡的兩位官員心安理得,行在路上的瞿子晰卻沒法平靜,心中患得患失:按南直勁的計劃行事,自己就將成爲朝廷“規矩”的一部分,從此前途無憂,卻會失去獨立與自由,尤其是心中難安;向皇帝合盤托出一切真相,則朝廷大亂,自己即使成爲宰相,也難做成大事。

在國子監的時候,瞿子晰冷眼旁觀朝中事務,總覺得迂腐可笑,自從進入戶部任職以來,他才發現爲官之難。

讓他想不明白的是,錯的究竟是整個朝廷?是某些大臣?還是皇帝?

聖旨發出的第三天上午,瞿子晰趕到巡狩營,遠遠望去,營地依山傍水,與普通軍營無異,直到接近之後,才能看到衆多與衆不同的旗幟,表面營中之人乃是至尊的皇帝。

從十里以外瞿子晰就開始接受檢查,此後每走兩三裡就要查一次,在營門口,更是有官員出來,認出右巡御史之後,才允許他進營。

當今皇帝喜歡自行其事,所謂巡狩治國,更像是少年人的幻想,難見實際效果。瞿子晰發現自己正逐漸接納南直勁灌輸的想法,不由得一驚,急忙收束心神,專心等候皇帝的召見。

韓孺子上午又去了一趟水軍營地,聽取衆將制定的作戰計劃,提了一些問題,最後誇讚一番,午時前返回宿衛軍營地。

水軍沒有大將指揮,戰船、裝備不足,對新來的陳囂等將領也不是特別信任,都不願出海,見皇帝真的只是“紙上談兵”,他們鬆了口氣。

韓孺子飯後小憩片刻,召見早已在營中等候的瞿子晰,身邊只留金純忠一人。

瞿子晰進帳,先正常報告情況。

聽說黃普公沒死,竟然投降海盜,韓孺子很意外,接過信反覆看了幾遍,“這真是黃普公所寫?”

“無法確認,這是副本,原件還在國相府,就算真是黃普公的筆跡,也說明不了什麼。”瞿子晰開始講述黃普公遭到陷害的事情,最後道:“此事有人證、物證,燕康意欲嫁禍於他人,反而露出馬腳。”

韓孺子看了一眼金純忠,對瞿子晰道:“瞿大人做得很好。”

瞿子晰接着說起王平洋,他自己做了一些調查,發現王平洋不止行爲不端,還收受大量財物——據稱是用來招待皇帝,但是要力行節儉而用不上的諸多金銀布帛。

韓孺子嘿了一聲,母親太相信親情,沒有看清王平洋貪財好利的本性。

“瞿大人不負朕之重託,此行大有收穫啊。”

“實不相瞞,這些並非臣之功勞。”

“哦?有人幫忙嗎?”

“臣一直不得進展,是手下的南直勁查出這些事情。”

“南直勁。”韓孺子一下子心生警惕,“他還做從前的勾當,揣摩朕的心事?”

“是,他還想將臣拉下水。”瞿子晰深吸一口氣,迄今爲止,他說的一切都在南直勁的計劃之內,接下來要說到什麼程度,他仍然沒有做出決定。全本小說網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
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十三章 學習(三更)第三百三十五章 勇者的背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三十章 尚思肉否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四百八十章 謀自己的反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三百零二章 無言相勸第一百三十章 離寨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一百零八章 真龍天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受到鞭策的東海王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舊交替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五百三十二章 不明之戰第二百六十一章 上官盛之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四百一十章 真相與進宮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五百三十一章 戰場上的黑暗第四百章 爲友報仇第三百八十八章 抓活口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將軍需要勝利第四百一十一章 太監的算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名刺客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高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四百二十五章 劃線的門道第四百三十六章 行西觀風使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九十六章 第一份邀請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五百四十三章 獻城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重的刑罰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四百一十九章 推薦儲君第二十四章 不變的年號第一百八十章 “假象”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九十四章 缺錢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三百六十七章 執政第二百七十九章 高人相助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五十章 軟禁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五百四十九章 認輸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二百九十六章 深夜私訪第四百一十七章 風向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三百四十章 絕不能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二章 老將不老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三十三章 勸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五百三十九章 臨陣之賭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八十九章 過界第四百七十二章 吏首如賊第十二章 刺客(一更)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一百六十章 大軍過河第三百九十六章 大將軍遇刺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怪的營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談第二百八十六章 放糧之難第二百四十四章 白橋夜襲第五百四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一百三十四章 私人部曲第四七十七章 放虎歸山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