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

皇帝此次巡狩帶的兵少,由各地駐軍接替護送,也算是一種形式的練兵與閱兵,但是不能太靠近皇帝,只負責數裡、十幾裡以外的警戒。

房大業臨終前推薦的數十名將領陸續趕到營中,韓孺子通過閱讀奏章選中的將領一直跟在身邊,兩夥人加在一起有七十多位,得到的任務就是臨時治理地方軍,自京城出發以來,他們已接管過七支軍隊。

對這些將領,韓孺子十分滿意,相信只需假以時日,他們個個都會是了不起的將軍。

地方軍隊則讓韓孺子看到了大楚的另一面,與精銳的京城、塞外軍隊相比,地方軍數量不足,少則數百人,多則不過一兩千人,衣甲破舊,好像都沒經過訓練,很多時候連隊列都不齊,遠遠望去,像是一羣被追趕的敗兵。

在這種情況下,尤其考驗將領們的能力,有些人束手無策,也有人能在極短時間內令一羣烏合之衆變成稍微像樣的軍隊。

陳囂就是這樣一名將領。

此人三十來歲,出身於行伍世家,數代人一直當兵,直到祖父時才熬得一個小小武職,陳囂十六歲從軍,在邊疆待了七八年,隨後調回南方,負責剿除雲夢澤羣盜,因爲兵少,沒立過顯赫的戰功,但是所守之城從未遭到掠奪,韓孺子因此在奏章中注意到他的名字。

韓孺子騎馬立於一座小丘之上,遙望遠處的東海**隊,說:“東海國常與海盜作戰,軍隊果然與別處不同,陳囂,你覺得呢?”

陳囂這回沒輪到管軍,留在皇帝身邊擔任顧問。

皇帝身邊的人可不少,層層疊疊,陳囂的名字一被叫到,立刻有人將他推向前。

陳囂爲人與名字完全不同,一點也不囂張,小步前行,向皇帝行軍禮,回道:“陛下看得仔細,此軍進退有度,平時顯然訓練有素,不過據末將所知,這不是東海**,而是陛下降旨成立的水軍。”

韓孺子想起來了,笑道:“沒錯。”

韓孺子兩年前下令成立的水軍,如今已具雛形,他最看重的將軍卻不知去向。

“陳囂,這樣一支軍隊,再加上一支普通的地方軍隊,都交給你,你會如何使用?”

陳囂略一沉吟,“視情況而定。”

“你自己假設幾種情況吧。”

“若是陸戰,若是敵弱我強,則水軍與地方混成一軍,由精兵帶弱兵,一同作戰,若是敵我勢均力敵,弱兵爲正,專守而已,精兵爲奇,側翼衝鋒,一舉破敵,若是敵強我弱,精兵打第一戰,向敵我雙方示勇,隨後全軍退回可守之處。”

“若是水戰呢?”韓孺子問。

“水戰不可用弱兵,若是末將用兵,寧可將弱兵留在岸上接應,也不讓他們上船。”

陳囂已經省略許多“假設”中的情況,真到了戰場上,形勢只會更復雜,沒有一定之規。

韓孺子點點頭,扭頭在人羣中尋找兵部的隨行官員,看着他問道:“水軍是朝廷軍隊,東海國本地的駐軍呢?”

官員急忙上前,回道:“在更外圍,離得比較遠,這裡看不到。”

“接管者爲誰?”

“這支軍隊只是負責肅清道路、設立關卡,因此……沒有派將官接管。”

旨意明明說得很清楚,到了具體執行的時候,仍會出現種種違背本意的解釋,韓孺子沒有顯出惱怒,平淡地說:“朕身邊這麼多將領閒着呢,多派人去接管東海**。”

兵部官員倉皇告罪,接旨退下,立刻安排將領去往東海**。

韓孺子又向東海王道:“你不去看看?”

東海王就在皇帝身邊,而且是少數騎馬者之一,聞言一愣,“啊?陛下讓我去……我就去看看,其實也沒什麼可看的,地方軍全是那樣,平時不是種地,就是修路修牆,根本沒時間訓練,與其說是軍隊,不如……嗯,我去看看。”

東海王是宿衛軍大司馬,前往一支散亂的地方軍,有點紆尊降貴的意思,他不情願,可皇帝盯着,他只能同意。

韓孺子看了一會,又指定陳囂爲臨時的“水軍大將”,前往水軍統領衆將。

韓孺子騎馬下山,繼續上路,衆侍從也都上馬隨行。

前方就是東海國地界,離治所還有一日路程,東海國按規定只派來軍隊與少量文官,主要官員都留在治所,沒有出城接駕。

當天傍晚,巡狩隊伍紮營,韓孺子臨時召集羣臣,宣佈一條令衆人意外的旨意:在東海國界停駐三日,水軍與東海**演練戰法,皇帝要親往閱視。

當今皇帝主意太多,經常一天一變,官員們早已習慣,可私下裡還是頭疼不已,皇帝隨便一個想法,他們就得熬上半夜,書寫命令,然後傳送各方,事後還要連夜督察,以免出現意外,別想踏踏實實地睡覺了。

其實皇帝也沒閒着。

韓孺子知道自己的一道旨意會帶來多少麻煩,衆官員忙碌的時候,他也沒睡,單獨下達了幾項旨意。

右巡御史瞿子晰將提前出城來見皇帝,旨意一來一往,他大概後天能到。

陳囂當晚再被召見。

“白天時只是遠觀,陳將軍接手之後覺得這支水軍如何?”

皇帝的帳篷裡極爲簡樸,不過一桌、一椅、數張凳子,七八隻箱子放在一邊,裡面的東西都沒取出來,唯有腳下的地毯顯示出幾分特殊。

陳囂一點也不以爲意,反而越發恭謹,躬身回道:“這支水軍數量不多,兩千餘人,但是曾得樓船將軍調教,末將暫管之後,更覺得是一支精兵。”

韓孺子點點頭,黃普公是難得的大將,他訓練出來的軍隊,自然不會差。

“你覺得此軍可否一戰?”

陳囂微微一愣,“末將斗膽一問,要與誰戰?”

“海盜。”

陳囂是名謹慎的將領,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願假裝勇敢,這樣的性格讓他從軍十幾年默默無聞,現在也改不了,仔細想了一會,“末將問過,東海國尚有戰船五十餘艘,其中大船九艘,可爲主力,若是普通剿匪,足夠了,若是面對曾經伏擊黃將軍的那羣海盜,只怕不夠。”

“東海國還有大量受降的海盜,可用否?”

陳囂又想了一會,“受降海盜人心不穩,只可爲引導,不可爲依靠,若是能找出幾名熟悉海情的人,或可一戰,以奇襲爲主,不可戀戰。”

“就當這是一道題目吧,你去寫一份作戰書,朕要瞧瞧。”

“遵旨。”

皇帝在巡狩路上經常出類似的題目,路過某城某山某水都要問問如何攻守,有時甚至指定一方攻,另一方守,各出戰法,爭論不休,但大都是紙上談兵,並不真的實施,一開始將許多人嚇了一跳,後來也就習慣了。

陳囂因此並不意外,接旨之後迴歸本軍,連夜召集衆將,查問海上情況,制定作戰計劃,水軍原有的將領不知情,大驚失色,得到解釋之後才平靜下來。

次日下午,韓孺子前去閱軍,水軍沒問題,東海**卻是一盤散沙,東海王親臨也沒辦法一夜之間讓他們變樣,總共一千五百餘人,連盔甲都不齊全,將士們手持刀槍,一個個神情緊張,想見皇帝,又怕被皇帝看到。

數百名宿衛軍隔在中間,這是兵部堅持的做法,地方軍良莠不齊,不能讓他們離皇帝太近。

東海**雖弱,也沒比其它郡縣更差,因此東海王也不掩飾,直接呈現給皇帝。

水軍與東海**進行了一次對陣演練,高下立叛,水軍人數多些,幾次變陣之後,將東海**分割成三大塊,互不銜接,還沒開戰,就已處於必勝之地。

韓孺子犒賞兩軍,不做任何評判。

回到營地,韓孺子剛在帳篷裡坐下,崔騰走進來,笑呵呵地說:“陛下真是喜歡閱軍啊,這一路走來,看過多少軍隊了?”

“大楚地方廣大,不能只有幾支精兵,多多益善。”

“那是當然。”

“你有事?”韓孺子問。

崔騰天天跟在皇帝身邊,可是除非真有事,不會主動過來說話。

“那個……東海王適合管軍嗎?”

“怎麼了?”

“他可是……”崔騰做了幾個莫名其妙的手勢。

“只是臨時而已,頂多三五天。”

崔騰鬆了口氣,“那就好,那就好,嗯……陛下什麼時候也給我一支軍隊?我的要求更低,管一天也行啊。”

東海王好歹懂些治軍之法,崔騰卻是不學無術,連紙上談兵都做不到,更不用說親自領兵,韓孺子笑道:“你們都去帶兵,朕身邊留誰?”

崔騰一拍腦門,“對啊。”

韓孺子正好有事想問,隨口道:“崔騰,你家的田地不少吧?”

“應該不少吧,反正每到秋天的時候,進府報賬、送東西的人排成長隊。”

“奴僕也不少吧?”

“跟宮裡肯定比不了,但是也不少,我見過名冊,摞在一起這麼高。”崔騰比劃了一下,“我一看就頭疼。”

崔騰是個有問必答的人,韓孺子嗯了一聲,沒再追問,低頭看奏章。

崔騰意猶未盡,還想再吹噓幾句,見皇帝似乎不太感興趣,只得退下。

當晚二更,金純忠從湖縣快馬加鞭趕來,帶來的消息正與田地、奴僕相關。

韓孺子不肯立刻前往東海國治所,等的就是他。全本小說網

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
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九十章 賭局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四十一章 聖旨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六十二章 夜色籠罩第二百六十四章 逃宮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婚之夜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七十九章 願望第三十三章 兄弟之約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四百零四章 不合適的辦法第三章 聰明的孩子第十八章 太祖往事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五百二十一章 以虎驅狼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劍在手中第五十五章 僵持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蹤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三百六十九章 分工第一百九十三章 良禽擇木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四百九十五章 媒婆第四百六十六章 財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十年之約第二百二十四章 丟印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九十二章 怎麼辦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百八十四章 微臣與草民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二百五十一章 南門第二十三章 武帝與皇孫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十三章 慈順宮囚徒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一百八十九章 打開城門(求保底月票)第三百七十二章 寵妃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一百零一章 草叢中的雙腳第二百四十二章 宮中的小君第四百四十七章 新宰相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一百四十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八十二章 冠軍侯密令第四十章 回信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四十三章 無恙第三百零三章 琴音再斷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二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六十二章 洛陽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一百七十七章 暗潮洶涌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帝來了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六十三章 回宮第二十七章 在劫難逃第三百九十八章 限期抓捕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一十四章 回宮第五十六章 讀史之怒第六十章 宮門第三百四十三章 皇帝的困擾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哭窮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