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大勢如水

林坤山被關在小院裡,正計算着自己還能活多久,一羣人將他拖出去,匆匆帶到東海王面前,強迫他跪下,並口稱“陛下”。

東海王躲在重重衛兵中間,看到林坤山,只問了一句:“宮裡到底有沒有你的人?”

林坤山曾向東海王暗示過,望氣者能夠掌控宮中的某些事務,東海王仍然記得,如今戰鬥膠着,南軍遲遲攻不破皇城,他又將這件事給想起來了。

林坤山跪在地上,擡頭仰望“皇帝”,茫然地搖搖頭,像是被皇威所折服,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東海王一腳將望氣者踢開,沒再搭理他,也沒有殺他,直到韓孺子提出要求,非讓東海王親自去談判,他又把林坤山叫來。

東海王絕不會去軍營裡見韓孺子,在他看來,那就是自投羅網,他得找個人代替自己去,“望氣者不是最擅長遊說嗎?你去見韓孺子,勸說他與我聯手,我願意將皇帝之位讓給他。”

林坤山接受任務,只有一個要求,他要獨自出城,不帶任何衛兵,或是監視者。他順利見到了倦侯,一句話就將東海王的意思傳達完畢,然後提起了皇帝寶璽和太祖寶劍。

蔡興海沒睡多久,又出來監督路口,韓孺子帶着林坤山去帳篷裡問話,身邊留着兩名衛兵。

韓孺子沒有急着開口,坐了一會,纔對站在對面的林坤山說:“那兩樣東西在你手裡?”

“當然不在。”

“那你就是來戲耍我了?”

林坤山乾笑兩聲,“我哪有這個膽量?不知倦侯注意到沒有,上官盛在宮中立英王爲帝,可他卻一直沒有頒佈聖旨,這可有點奇怪,對吧?”

韓孺子沉默以對。

“城內的戰鬥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上官盛不發聖旨,只有一個理由,他發不出來:宮裡不缺筆墨紙硯,不缺皇帝太監,缺的只有一樣,寶璽。”

“這都是你的猜測之辭,林坤山,我現在需要的恰恰不是猜測。”

林坤山想了一會,開口時不再說自己的猜測,“我可以進宮尋找寶璽的下落,還有太祖寶劍,這柄劍對別人沒有多大用處,對倦侯卻有一點意義吧?”

“你怎麼進宮?又怎麼尋找寶璽?”韓孺子相信,上官盛肯定已經將宮裡搜了個遍。

“我自有辦法。”林坤山發現倦侯有點感興趣,又開始故弄玄虛了,“我只想知道,倦侯是否想要這兩件東西?”

韓孺子緊閉雙脣,他很清楚,林坤山“只想知道”的事情絕不是這個。

“物極必反,大楚亂了這麼久,也該穩定下來了。戰鬥只進行了兩天,城裡已是一片慘狀,缺水少糧,尤其是沒有蔬菜,許多人家的房屋被士兵佔據,甚至被毀掉,皇宮以西直到西市,幾乎成爲空地。倦侯有把握讓這一切結束嗎?”

韓孺子站起身,“大家都有把握,關鍵是你選擇相信哪一位的把握,還有你想從中得到什麼?”

林坤山大笑,“倦侯,我選擇倦侯,至於想從中得到什麼……望氣者還是太脆弱,經受不住大風大浪,希望倦侯恢復帝位之後,能夠赦免我們頭上的罪名,望氣者從此只行江湖,不入廟堂。”

望氣者被認爲是齊王叛亂的唆使者,雖然也能公開露面,但是頂着這樣的罪名,終歸是個麻煩,官府說抓就抓,不用通報朝廷。

可林坤山的要求如此之低,韓孺子反而難以相信,也不說破,道:“把這兩樣東西帶來,我給你們無罪之身。”

“這是帝王之諾嗎?”

“是。”

林坤山告辭,臨走時發出幾句感慨:“望氣者也會走眼,在普通人身上犯錯也就算了,看錯倦侯卻是不可原諒……”

林坤山走後不久,蔡興海求見,“京城北門出來一批探子,觀察之後又回去了,宿衛軍再沒派人出來。”

韓孺子嗯了一聲,心事卻不在這上面,盯着蔡興海,心中左右衡量。

蔡興海不明所以,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甲衣,好像沒什麼毛病。

“蔡大哥……”

蔡興海撲通跪下了,“請倦侯收回這個稱呼,我可擔當不起。”

韓孺子笑了一下,“蔡督軍請起。”

蔡興海這才起身,“倦侯有什麼吩咐?”

“我有一項很重要的任務要交給你。”韓孺子實在找不到其他幫手,蔡興海是身邊唯一的可信之人。

蔡興海面露喜色,“倦侯說吧,是攻打北門,還是堵住西門,北軍人數雖少,使用得當,也能收到奇效。”

韓孺子搖頭,在他身後有一支正在趕來的大軍,沒必要追求“奇效”,“都不是,我要你進趟城,獨自一人。”

“進城?”蔡興海沒明白。

“南軍與宿衛軍在城裡對峙,對城外暫時沒有威脅。有一批人支持我,大都是讀書人,手無寸鐵,被困在城裡出不來,我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需要有人去保護他們。”

“我願意去,可是……”蔡興海拍拍肚子,他不怕死,怕耽誤倦侯的大事。

“泥鰍他們應該都在南城,能有幾百人,你去升榮客棧,找到泥鰍,就能找他們。”

“升榮老店?我知道在哪,沒問題,等天亮就出發,從北軍借一套衣裳,混進城很容易。”

韓孺子想要再交待一番,又不想給蔡興海施加更多壓力,“自保爲重。如果見到楊奉,聽他的命令。”

韓孺子相信楊奉必然掌握着什麼,如今的當務之急就是與楊奉取得聯繫,但他沒有對蔡興海特意強調這一點,倒不是懷疑胖大太監的忠誠,而是不願讓對方過於冒險。

天很快就亮了,宿衛軍沒有偷襲,崔太傅也沒有親率大軍來進攻。

蔡興海身穿北軍盔甲出發的時候,望氣者林坤山剛剛繞過京城西北角,一隊南軍前來接應,將他帶回西城。

西城變成了一座大軍營,百姓都被攆走,一些房屋被推倒,木石泥土用來封堵街道與城牆。

東海王就住在西門以內,萬一有變,上馬就能出城。

屋子的原主是一名商人,地上堆積着銅錢和散碎金銀,他本來是要帶着這些東西逃走的,結果還沒來得及裝起來,人就被架出去扔在了街上。

東海王對這點錢不在意,崔太傅更看不上,甚至沒有派人收拾一下。

一看到林坤山進來,東海王離開椅子,問道:“怎麼樣?韓孺子相信你嗎?”

林坤山搖搖頭,“倦侯不相信我,但他自以爲安全,總是沒錯的。”

“我就知道他會上當。”東海王轉向坐在一邊的崔宏,“舅舅,該做決定了。”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崔宏神色暗淡,他最初只想擡屍問罪,弄清城內究竟發生了什麼,沒想到東海王竟然佔據了西門,他一時腦熱,受邀率軍進城,甚至燒掉了後方的大營,原以爲能一舉得勝,沒想到竟然陷入僵持狀態。

僵持得越久,對南軍越不利,即使城外沒有倦侯虎視眈眈,各地陸續趕來的援兵,也會將南軍壓垮。

“沒時間計議了。”東海王壓抑心中的惱怒,“想當初,楚、趙、齊三國爭奪天下,楚趙鏖戰,齊國旁觀,貪圖漁翁之利,太祖和當時的趙王是怎麼做的?”

崔宏不語,東海王擡高聲音:“太祖和趙王暫時罷手,南北夾攻,擊破齊國,若是沒有這一戰,太祖定鼎天下至少要推辭三五年。韓孺子自以爲能夠坐山觀虎鬥,來一次雙虎齊出,看他還能不能坐得住?”

東海王覺得這是一條妙計,所以顯得十分興奮。

崔宏又考慮了一會,“當初楚趙爭鋒,各退百里,然後才同時出兵,夾攻孤齊,不用太擔心對方的偷襲。可南軍與宿衛軍在城內對峙,誰也不可能退出城外,萬一我派兵去攻打倦侯,而上官盛舉兵攻我,被夾攻的就不是倦侯,而是南軍了。”

上官盛肯定也會有同樣的憂慮,彼此懷疑的雙方,不可能同心協力。

“可是這樣耗下去,我和英王誰也當不上皇帝。”東海王有點心急,“韓孺子背後還有一支北軍哪,北軍一到,咱們與宿衛軍就算聯手也打不過啊。”

林坤山上前道:“讓我去勸說上官盛吧,形勢逼人,雙方都得各讓一步。”

崔宏尋思了好一會,“那就麻煩林先生走一趟,如果要夾攻倦侯,最遲明日午時就得各自出兵,倦侯聲稱北軍三日可到,我擔心到得會更早一些。”

崔太傅寫了封短信,派將官帶林先生去找兩位御史大人,通過蕭聲與申明志想辦法進宮與上官盛談判。

只剩下舅甥二人時,東海王沒那麼自信了,“林坤山能說服上官盛吧?”

“只要他想,林坤山還是有這個本事的。”崔太傅比較看好望氣者,“花繽的手下可用嗎?上一次他派了三名所謂的高手去刺殺倦侯,可沒成功。”

“放心吧,我見識過那幾個人的身手,沒問題,今晚爬進皇宮,等上官盛派兵出城,他們奪鑰匙打開宮門,譚家人前驅,數千南軍隨後,必能奪下皇宮。到時候外摧韓孺子,內擒英王,帝位就是我一個人的,嗯,也是崔家的。”

舅甥二人相視而笑。

“有你母親的消息嗎?”崔宏問。

東海王神情一冷,“擔心也沒用,所以我當她已被太后所謀害,誰也不能阻止我奪取皇宮。”

雖然這是自己的外甥,崔宏仍然在想,今後與新皇帝打交道時,得小心行事。

蔡興海混進西門,正想辦法前往南城時,林坤山已經獲准進宮。

林坤山向倦侯提起了寶璽,卻沒有透露東海王的真實計劃,自願爲崔太傅當說客,卻沒有指出寶璽很可能已經丟失。

對他來說,大勢如水,怎麼流都行,只要拿到寶璽,望氣者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
第一百七十九章 無字之信第五百四十六章 返程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四百九十六章 親上加親第二百零五章 書與殘酒純粹的感謝和不那麼純粹的自辯第四十章 回信第二百八十五章 無人瞭解的聖軍師第一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四十七章 殘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一百七十三章 關內關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十六章 憤怒的皇后第一百八十四章 衆將奪印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位公子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一百二十三章 奪寨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三百五十一章 重新談判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次交鋒第一百零三章 持弓少女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五百一十章 西進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一百六十三章 突然出現的匈奴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八道聖旨第一百二十一章 江湖內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皇帝需要的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三百一十八章 誰人可用?第二百九十五章 舊規難改第四百二十章 私交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二百零八章 糧倉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第二百一十七章 讀書人第一百零七章 老漁夫第三百九十九章 破格提拔第五百三十六章 難解的楊奉第五百二十章 逃難路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外面的威脅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爲人母者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四百四十九章 酒後一句話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七十二章 訛詐第四百七十八章 以民爲本第一百四十四章 行軍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四百四十二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三百零四章 玩物喪志第五百五十二章 狀元之選第二百四十五章 真中有假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帝借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揮金如土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一之策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單于讓步第三百七十章 點醒第二百七十三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六十九章 豪傑第三百九十三章 背後的將軍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四百五十二章 油盡燈枯第八十八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六十七章 泥沼第一百三十二章 同吃住共甘苦第八十七章 瘋僧瘋語第四百九十一章 收服罪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攻寨者(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五百一十八章 牢中從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文臣的選擇第二百五十三章 太后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