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出兵

楊森自報了姓名,隨後將自己的意圖告知。郭嘉微笑道:“曹夫人去下邳之事自然毫無問題,只是據稱汝家主公已對劉備用兵了嗎?”。

楊森道:“劉備私傳假詔,罪不可恕,吾家主公奉天討逆,不知郭先生有何看法?”

高謹討伐劉備借用的便是假詔的名義,此事曹操亦無可辯駁,總不能說那封詔書並非假詔,畢竟那份密詔直指的就是曹操,此事大家心照不宣,郭嘉哈哈一笑,亦是覺得高謹這一藉口實在妙不可言,就算曹公要接濟劉備以抗高謹,恐怕亦不能光明正大的進行,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若是此事曹公得知,必然又是一番頭痛。

郭嘉道:“奉天討逆自然是義士所爲,只是沒有天子的詔書,高謹擅自主張亦有其咎。”

楊森道:“剷除國賊,哪裡要天子的詔書,當年董卓無道,天下諸侯並起,可有詔書嗎?”。關於這番刁難,楊森在來時早有腹稿,此時說出,倒是順溜的多,連帶着那最後一分緊張也無影無蹤。

這其實也是一個陷阱,把高謹的事與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的事合而爲一,當時十八路諸侯哪裡有什麼天子詔書,若是不承認高謹討伐劉備的合法性,那麼十八路諸侯的合法性也將受疑,那麼這件事就涉及的太廣了,非但曹操曾做過現在高謹所做的事,袁術、袁紹等人俱都脫不開關係。

高謹向劉備發兵,最怕的就是曹操假借天子的名義橫生枝節,現在漢室的影響力仍在,若是得不到合法性的支持,那麼阻力也隨之變大,誰也不願意背一個國賊的名義不是。

更何況高謹被曹操視爲眼中釘,不得不有防範。

郭嘉微微一笑,便不再這個問題上留難,不由多看了楊森一眼:“使君是哪裡人,爲何不曾聽過使君的大名?”郭嘉如此說,就大有一副對楊森欣賞的意思。(注:使君有兩個意思,一個是州郡長官的尊稱,劉備稱呼爲劉使君便是這個,還有一種是對對方使節或信使的尊稱。)

楊森道:“某不過一小吏爾,不足道哉。”他得知曹操方面願意放曹夫人去下邳,是以早就鬆了口氣,此時輕鬆作答。

郭嘉還道他不願透露身份,遂道:“不知使君可好酒嗎?你我何不共飲幾杯。”

楊森道:“可。”

二人一同會飲去了,其實郭嘉請他飲酒,並非是什麼有意結納,而是想旁敲側擊一點消息,至於楊森,盛情之下亦難推卻,只好從命。

……

卻說高謹在下邳待了幾日,便發兵征伐劉備,起泰山軍一萬五千人,又會同陷陣營、憲兵營一齊出動,聲勢浩大,此時正是炎炎夏日,烈日似火,大地像蒸籠一樣,熱得使人喘不過氣來。 行軍路上,迎面的風似熱浪撲來。

高謹亦在爭取時間,現在正是各大諸侯無暇他顧的縫隙,三個月內若是不能拿下徐州,恐怕再難有如此大好的機會,他一邊催促軍馬快行,一邊又要督促糧草,好在他的體力尚好,到了夜裡,臉上已被熱汗溼透,各路軍馬圍繞着一處平地設下營寨,營帳連綿數裡不絕,一堆堆篝火點起來,彷彿將半邊天都已照亮。

大帳內,田豐、高順、于禁、臧霸、孫觀、吳敦、橋蕤、李豐等人紛紛圍着高謹聚攏,高謹拿着布帛上繪製的草圖給衆人看,道:“此次進兵沛國、項城,務必在三月之內擊敗劉備,否則冬季到臨,攻城不易。”…。

于禁道:“可分兵兩路,一路取項城,一路去沛國,劉備軍在項城不過駐紮了三千軍馬,沛國纔是重中之重,某不才,願引一軍前去項城,替主公拿下此地,再自項城進軍沛國,一齊攻城。”

臧霸亦請命道:“小小項城,不勞于禁將軍動手,我引一軍前去,十日之內,必取項城獻上。”

高順毫不客氣的道:“某帶陷陣營去,三日之內便取下城池。”

此時衆人都是立功心切,橋蕤、李豐、孫觀等人俱都請命。

高謹哈哈一笑:“諸位能有如此,我心甚慰,只是我的主意卻是大軍悉數攻打項城。”

衆將愕然,臧霸道:“項城無足輕重,何勞大軍親往?”

田豐沉眉思索,陡然明白了高謹的心機,道:“主公妙計,或可一試。”

衆人仍不明白,紛紛向田豐道:“到底是何妙策?”

田豐向高謹望了一眼,見高謹點頭默許,是以道:“主公的意思是圍住項城,吸引沛國郡的劉備軍來救,再半途而擊。”他手指地圖,道:“諸位請看,這條睢水聯結小沛、項城二城,項城在上游,而小沛在下,若我佔了項城,若是我們蓄水衝擊小沛,不出幾日,小沛便要化爲澤國,我們明白這個道理,劉備不會不知,現在正是炎夏,睢水暴漲的時節,劉備必派兵前來救援項城,試問諸位,是在曠野上與劉備軍主力決戰容易,還是攻城容易?”

諸將紛紛稱善,攻城本就是下下之策,不但耗時綿長,而且折損較大,若是能將劉備軍引出,自然再好不過。臧霸道:“不若直接蓄水淹城,豈不是更加省事。”

高謹微微一笑道:“沛國、項城早晚是我們的,現在用水去淹,非但城內遭殃,就連鄉野的莊稼亦受影響,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非到萬不得已時,沒有必要放水。”

臧霸便道:“既去項城,不若讓某打先鋒。”

高謹望向于禁道:“文則以爲如何?”

于禁只好道:“某隨大軍。”

高謹便道:“那麼臧霸引三千人先行。”隨後又囑咐道:“務必切記,只可掃蕩城外的殘敵,不許攻城,可作出攻城的姿態恫嚇,卻絕不能當真把城池攻下,若是攻下城池,非但無功反而有過,明白了嗎?”。

臧霸喪氣道:“主公如此說,某倒是覺得這前鋒沒什麼意思。”

衆人大笑。

第69章 騎兵突擊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44章 戰關羽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77章 殺袁胤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73章 勸降第162章 異族第98章 挑撥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62章 斬車胄第13章 陷陣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36章 袁紹慘敗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一百零三章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6章 進入下邳第31章 雨後風暴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76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八章第33章 陳宮到訪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59章 密謀第10章 伯鸞第97章 反敗爲勝第53章 河北槍王第130章 趙雲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83章 託孤第一百零六章第162章 異族第64章 殺第78章 玉璽 名劍 美人第22章 蛛絲馬跡第78章 玉璽 名劍 美人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67章 圍城打援第88章 劉備有詐第74章 進壽春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68章 擋我者死第74章 進壽春第67章 圍城打援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一百零二章第61章 VS張飛第18章 偷情?第160章 甄氏第52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4章 劫後餘生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76章 火中取栗第66章 有進無退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79章 一夜荒淫第61章 VS張飛第116章 鏖戰第31章 雨後風暴第74章 進壽春第23章 破敵之策第30章 軍權爭端第一百章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34章 各懷鬼胎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5章 分化第54章 激鬥第33章 陳宮到訪第89章 奇襲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89章 奇襲第一百零三章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52章 名士第86章 一代梟雄第44章 戰關羽第24章 魚兒上鉤第83章 託孤第86章 新婚之夜第86章 一代梟雄第83章 託孤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121章 招納流民
第69章 騎兵突擊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44章 戰關羽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77章 殺袁胤第139章 降服關張(上)第63章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第73章 勸降第162章 異族第98章 挑撥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62章 斬車胄第13章 陷陣第60章 呂布軍大敗第142章 四戰之地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143章 曹操佔荊州第136章 袁紹慘敗第72章 奪取山陽關第一百零三章第71章 目標 壽春第6章 進入下邳第31章 雨後風暴第124章 重編白耳軍第76章 火中取栗第一百零八章第33章 陳宮到訪第70章 窮寇莫追第159章 密謀第10章 伯鸞第97章 反敗爲勝第53章 河北槍王第130章 趙雲第112章 張飛請纓第83章 託孤第一百零六章第162章 異族第64章 殺第78章 玉璽 名劍 美人第22章 蛛絲馬跡第78章 玉璽 名劍 美人第59章 辯術與謀術第146章 孫策奪荊州第67章 圍城打援第88章 劉備有詐第74章 進壽春第132章 刁鑽取勝第150章 兄弟反目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68章 擋我者死第74章 進壽春第67章 圍城打援第118章 梟雄隕落第一百零二章第61章 VS張飛第18章 偷情?第160章 甄氏第52章 不速之客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147章 蜀中土皇帝第14章 劫後餘生第127章 戰前準備第76章 火中取栗第66章 有進無退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79章 一夜荒淫第61章 VS張飛第116章 鏖戰第31章 雨後風暴第74章 進壽春第23章 破敵之策第30章 軍權爭端第一百章第121章 招納流民第一百零二章第一百零六章第34章 各懷鬼胎第8章 在其位 謀其政第135章 分化第54章 激鬥第33章 陳宮到訪第89章 奇襲第133章 兩袁相爭第89章 奇襲第一百零三章第33章 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第45章 內功初成第152章 名士第86章 一代梟雄第44章 戰關羽第24章 魚兒上鉤第83章 託孤第86章 新婚之夜第86章 一代梟雄第83章 託孤第56章 巔峰對決(二)第128章 曹操出兵第121章 招納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