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

這世上總是有人高興,有人不高興。烏孫的昆彌烏爵靡,和他的叔父渾都靡就是其中的兩個人。劉範高興了,自然他們也不高興。當然,大宛的國君毋摩和康居國君特緹施也在其列。甚至特緹施現在還在劉範的囚車裡。

自從玉門關下三國聯軍徹底輸給劉範之後,這三個國王心靈都有了陰影。他們深刻地記得西涼鐵騎的威力,記得他們的士兵是怎麼慘死於西涼鐵騎的刀下的。更現實的是,劉範似乎還打算帶領西涼鐵騎繼續前進,直到滅掉烏孫、大宛、康居爲止。這就是大事不妙了。

他們三個國王都知道,在玉門關之戰時,他們的騎兵主力已經被打敗,還有十幾萬騎兵作了劉範的俘虜。烏孫損失了二十萬騎兵,大宛損失了兩萬七千多人,康居則是全軍覆沒,七萬人要麼是西涼鐵騎的刀下鬼,要麼是作了俘虜。

自此,三個國家的騎兵主力損失殆盡,國內的騎兵數量很少,而且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要不然就是以貴族子弟爲主的,每個月都很少有去軍營點卯的。而且三個國家的駿馬,也隨着玉門關慘敗而喪失,剩餘的都是些老馬、病馬。依靠這樣孱弱的軍隊,該如何應對劉範兩路大軍的攻勢?烏爵靡、毋摩、特緹施都不知道。

但天助我也,由於西域的夏季酷熱,西涼人不適應;再加上他們還要搜刮財富,安定人心,所以過去了兩個月,進入九月份,赤谷城都沒見到一個西涼騎兵。這讓他們心存僥倖。或許,西域的酷暑會幫他們打消劉範反攻的念頭也說不定。

但他們想錯了,劉範的目的,就是要滅亡這三個國家,把統治範圍擴大到蔥嶺以西。特別是烏孫國,處在蔥嶺之上,國土還延伸到了蔥嶺以東,在蔥嶺以東有一大片疆土,這讓劉範覺得很危險也不很不爽。尤其是烏孫國的首都——赤谷城所處的地區是後世的新疆維族自治區的伊犁河谷。

伊犁河谷戰略位置超然,如同一把刀子斜着捅入新疆。而且伊犁河谷能受到遙遠的北大西洋的洋流影響,氣候溼潤,降雨豐沛,是全西域最爲肥美的地域,且適合放牧。

來自後世的劉範,一直想把整個新疆地區都給包攬下來,所以就必須要拿下烏孫國的伊犁河谷。但烏孫國的赤谷城坐落在伊犁河谷。赤谷城是烏孫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軍事、人口中心,是烏孫國的心臟。要想佔領伊犁河谷,就自然要把赤谷城給拿下;但要想拿下人家烏孫人的首都,那就是不死不休的滅國之戰了。所以劉範只給南路大軍一萬鐵騎,給北路大軍留下五萬五千鐵騎。目的就是要拿下伊犁河谷。

……

於是,在九月三日這一天,溫宿國被劉範拿下後,劉範就帶領西涼鐵騎朝距離溫宿一百里外的赤谷城撲去。與此同時,在南路,張郃也順利地佔領了疏勒國龐大的國土,他也準備着要進軍大宛國都貴山城。

在一天之內,劉範就率領西涼鐵騎抵達赤谷城下。因酷暑,軍士們都十分疲憊,於是劉範教軍士們在赤谷城下五里處下寨,休息一夜,等待明日開戰。據田豐推測,夜裡烏孫人會夜襲西涼軍的營寨,因爲西域晝夜溫差大,晚上較爲寒冷,西涼軍士受不了這個,而烏孫人卻熟知這一點。漢人跟所有的蒙古利亞人種都一樣,因爲吃的食物以穀物爲主,所以攝取的熱量太少,導致其體質都是偏寒。又因此受不了溫差變化大,所以經歷如此的降溫,夜裡爲了保溫,西涼軍士會睡得很死。

而烏孫人是白人。白人和蒙古利亞人不一樣,因爲白人的食物大多是肉類,攝取的熱量高,所以體質偏溫。正是由於這一點,烏孫人夜襲起來很有優勢。劉範聽了田豐的建議,覺得挺有道理,就安排了一萬多伏兵嚴陣以待。果不其然,在夜裡三四點鐘時,上萬烏孫騎兵在烏孫大祿渾都靡的率領下,夜襲西涼軍的營寨。由於西涼軍布有伏兵,結果烏孫騎兵衝入西涼軍大寨後就被包圍,而後大敗而歸。渾都靡丟下幾千具屍體就跑回赤谷城。

第二天,劉範率領西涼鐵騎出營,抵達赤谷城下。此時,烏孫國內早在兩個月前就聽說劉範來了,不論是貴族還是貧民,都對殺敗烏孫二十萬人的西涼軍恐懼萬分。故而赤谷城嚴陣以待。

劉範在衆將和親衛虎衛軍的簇擁下,信馬由繮靠近了赤谷城。這才把赤谷城看了個原貌。原來,赤谷城坐落在伊犁河谷之中央,被蔥嶺山脈夾在中間,城池的南北是巍峨的山脈保護,故而只有城池的東門和西門利於進攻。但偏偏面向西涼鐵騎方向的東門,不僅城牆用巨大的石塊修建得有六丈之高,堅固異常;而且赤谷城東向的道路十分狹窄,大軍難以轉圜。總而言之,赤谷城是易守難攻,尤其是在劉範沒有一個步兵的情況下。

這讓劉範猶豫了。赤谷城如此堅不可摧,眼下不填入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步兵,是根本攻不克的。而好死不死的是,劉範的步兵還在西涼進行訓練呢。他只有騎兵。

但劉範也不像輕易放棄。劉範招來擅長射箭的黃忠,詢問道:“漢升,你看赤谷城這個情況,我們的弓箭兵能把箭射上城牆上去嗎?”劉範想,通過仰射,以西涼先進的箭射擊赤谷城上的烏孫兵射死,然後再攻城。

黃忠看了看赤谷城那六丈高的城牆,無奈地對劉範說道:“主公,這是不行的。因爲我軍裝備的弓箭,都是騎兵用的,利於騎射,但不適合仰射、拋射。要想把箭矢射上赤谷城上,必須要用步兵的弓箭。但眼下主公身邊又沒有步兵。而且即使步兵能把箭射上赤谷城,那又靠近赤谷城,處於烏孫人的攻擊範圍,傷亡一定會很慘重。”

劉範聽了黃忠的話,失望之情油然而生。但他又知道黃忠說的都有道理。劉範點點頭,又對黃忠說道:“那,直接讓我們的西涼鐵騎拉着攻城車和雲梯大舉進攻何如?”

黃忠驚訝得瞪大了眼珠子,說道:“主公千萬別那麼做。主公的西涼軍中,鐵騎擅長野戰,但對攻城略地是一竅不通,要讓他們攻城,那損失一定非常慘重。更何況,末將行軍兩個多月,從來沒在役夫隊伍中看到過有云梯和攻城車等攻城裝備。”

劉範這纔回想到,原來,在行軍途中,劉範見攻城裝備太過於笨重,而且他收繳的財富實在是太多了,只好在焉耆城把攻城裝備丟下,用那些運輸力量去把收繳的財富運回西涼了。

這下劉範沒轍了。現在的情況是,如果攻城的話,不擅長攻城的西涼鐵騎勢必要付出巨大傷亡,而且就算是打完了最後的預備隊,也不見得就能攻陷赤谷城。但如果不發動進攻的話,劉範又怕被烏孫人恥笑,更怕西涼將士們由此失去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心。如今的劉範是進也不對,退也不對。

於是劉範把目光投向身後悠哉悠哉在乘涼的田豐。劉範說道:“元皓,你的意見如何?”

田豐擦了擦臉上如泉涌的汗水,說道:“主公,屬下看了看赤谷城,此城並非是西域小國那樣的城牆,恐怕不容易用鐵騎攻取。”

“是啊!那怎麼辦呢?”劉範看着他,儘量用眼神鼓勵他繼續說下去。

田豐繼續說道:“主公,誰說我們一定要攻城?這攻城得不償失,況且我們還有其他的路可以走。”

“什麼路?”劉範好奇不已。

田豐說道:“屬下觀烏孫人經過玉門關之戰和昨夜的夜襲慘敗,已經對我軍聞風喪膽。他們現在只剩下最後一點勇氣。主公何不恐嚇他們?或許烏孫人會對主公進行讓步,也未可知啊。”

劉範點點頭,道:“明白了,這是戰略恐嚇。”劉範也看得出來,不論是烏孫人,還是大宛人,經過玉門關之戰後,戰爭潛力已經下降到了最低。其士氣更不用說,降至最低點。或許烏爵靡等人膽小,會開城投降也未可知。

田豐讚譽不已,有個機智些的主公對於田豐而言,比什麼都強。一般他只需說出一半的話,劉範就能領悟。田豐說道:“主公英明。就算在主公的恐嚇之下,他們仍然堅持負隅頑抗的話,那主公也能狠狠地打擊打擊烏孫蠻夷的士氣,我們也還有餘地。”

劉範深以爲然。於是,劉範命西涼鐵騎在赤谷城下動作起來,演練成各種騎兵陣型,震懾城頭上的烏孫守軍。

緊接着,西涼鐵騎的陣仗起來,弄得塵土飛揚,卻也威力十足。在赤谷城東門城門樓上的烏孫人看得都愣了。尤其是烏孫國的昆彌烏爵靡。

“叔父我們應該怎麼辦?劉範都打上門來了?”烏爵靡神情緊張,哆哆嗦嗦地對身邊站着的渾都靡說道,一點往日幾十萬大軍的統帥的意氣風發都沒了蹤影,只有深深的恐懼。

渾都靡看見這個侄兒這副模樣,倒也沒有輕視他的意思。因爲昨晚正是他帶兵去衝擊的西涼軍營寨,結果身先士卒的他,差點被突如其來的鋪天蓋地的箭雨給射成肉沫。他雖然表面看起來比他侄子冷靜得多了,但他的小腿其實還在發抖,只是他穿着長袍,把小腿擋起來了。

但渾都靡是過來人了,他以前還曾帶兵入侵過大宛和康居,在烏爵靡面前,還算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他拍拍烏爵靡顫抖的肩膀,說道:“昆彌不要怕,我們不是還有八萬大軍嗎?”

烏爵靡不安得說道:“可那八萬騎兵都是老人和小孩子,他們可能連羊都沒殺過。”

渾都靡說道:“昆彌請放心,我們還有赤谷城。西涼人只有騎兵,只有我們誓死不從,他們是攻不上來的。”

“呼!那我就放心了。”烏爵靡聽渾都靡這麼有信心,自己心就定了些了。

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
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五百七十八章 逐條妥協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二百零四章 一個頂倆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四百七十九章 守關之重第三百八十九章 纔多異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七十七章 訓練成果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八百五十四章 戰敗收場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八十九章 國之重器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六十章 授人以柄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二百一十三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忠救星第六百八十一章 蝕骨銷魂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六百九十四章 途中問政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江東猛虎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一百七十四章 董卓發展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式戰法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