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

劉範爲了安置流民、開發西域,嘔心瀝血,借鑑後世的歷史,在盧植、田豐等人幫助下,提出了在西域實行屯田制,對流民實行以工代賑,又採納賈詡的無中生有之計,從匈奴手中以超低價賣到了大宗的牛馬用以運輸,最後又是採納了賈詡的建議,綁架了三名神醫。除此之外,劉範還顛覆性地在金城書院實行考舉,又把軍屯納入講武堂的指揮下。

短短的一個多月,劉範的舉動一個接一個。劉範的每一個舉動,動輒就能讓全天下爲之一振。誰又會想到,幾年前一個小小的越騎校尉,部下不過兩千人,人微言輕;但到現在,這個剛加冠不久的少年已經做到了略微一動,就能讓全天下隨之而動。

對於劉範的新政,天下人對此的反應各不相同。朝廷當然是尊奉一條原則:凡是西州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西州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持。劉範的新政不論是哪一條,朝廷都自帶一種天然的恨意。

不過對於屯田制和以工代賑,朝廷暗自慶幸。大多數公卿大臣都認爲,屯田制和以工代賑會激怒混雜在流民中的黃巾軍餘孽。黃巾軍起初是一支起義軍,到了後來卻演變成一支亂匪,好吃懶做,又桀驁不馴。一旦這些亂賊成功煽動起流民,劉範就又要平定一次黃巾之亂。公卿大臣們認爲,屯田制和以工代賑,正是他們實施的禍水西引戰略的助推劑。

至於西涼和匈奴之間的貿易,正是朝廷最爲震怒的。朝廷之所以在要不要強徵匈奴戰馬一事拖沓許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的匈奴中郎將正是董卓。董卓的頭銜有幷州牧、鰲鄉侯、定北將軍、匈奴中郎將,擁有代表朝廷對匈奴處置的權力。但劉範用田豐之計,讓楊彪對董卓生疑。

楊彪回去後,就鼓動劉宏削弱了董卓的勢力,迫使其裁軍,使之勢力大減。經過楊彪這一鬧,也讓朝廷開始對董卓不放心起來。本來朝廷就已經禁止了幷州和匈奴之間的貿易,如果這次又要派匈奴中郎將董卓去強徵匈奴的牛馬,難保董卓不會陽奉陰違,藉着奉行朝廷之令前去強徵匈奴牛馬,卻藉機把匈奴的牛馬據爲己有。如果事情演變成那樣的話,那朝廷禁止匈奴與幷州的貿易也就淪爲空話一句,讓朝廷喪失顏面;同時牛馬可能會讓董卓侵吞而去,朝廷什麼也得不到,還白白地惹怒了匈奴。

這就是朝廷一直在討論要不要強徵匈奴牛馬。結果朝廷的拖沓,白白地讓第三方西涼劉範漁翁得利。數以百萬計的牛馬,劉範不過以區區十一億錢就弄到了手。賈詡的無中生有之計,讓劉範獲利頗豐。要知道,就算幽州之戰後,劉範得到的鮮卑各部的賠款,也不過幾萬匹戰馬。這次對匈奴的貿易成功,不亞於打了一次大勝仗。

而朝廷呢,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匈奴人把他們所渴求的牛馬趕進山丹牧場,卻無能爲力。如果朝廷在這次交易玉成之前,就下令讓匈奴中郎將董卓去收繳匈奴人的牛馬,也不會讓劉範得逞。這下好了,數百萬的牛馬,相當於匈奴一半的積蓄,也是朝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筆橫財,歸了朝廷的死敵劉範。劉範本來就擁有百萬之數的牛馬,現在勢力又更上一層樓。

先不說耕牛的增多,能加快西域的開發,能增加糧食的豐產,就說戰馬都歸了劉範,就足夠讓朝廷眼紅的。在朝廷和一般人眼裡,其實那四十萬劣馬也足以軍用。只不過,劉範從穿越以來,第一眼就瞧上了騎兵,所以對騎兵的要求是最苛刻不過。尤其是戰馬,必須要足夠高、足夠肥、足夠快、足夠持久、足夠耐粗飼。這樣的戰馬,才能入劉範的眼。

但是在其他人眼裡,只要是馬,就沒有不能用做戰馬的。劉範的劣馬,其實也能做戰馬,只不過戰力不如劉範規定的戰馬。在西域之戰中,劉範收繳到的劣馬就有十幾萬,現在又收到了匈奴的四十萬劣馬。加上劉範規定的戰馬五十四萬匹,整個西涼的馬已經超過百萬之數。

這意味着,無論如何,朝廷的軍力永遠不能超過劉範的軍力。擁有超強的衝擊力、機動力和威懾力的騎兵。絕對是冷兵器時代的王者。兵書上一般記載,一個騎兵能擊敗五六個步兵。萬一劉範發起瘋來,裝備起百萬騎兵,朝廷不滅亡纔怪。得知匈奴人和西涼之間的交易後,朝廷恐懼殊甚。不僅劉宏、何進等人嚇得催促皇甫嵩增兵,就連在劉範眼中朝廷唯一的明眼人曹操,都感嘆朝廷大勢已去。

甚至曹操在何進府中的幕僚會議上都悲觀地感嘆,朝廷絕不可能滅得了西涼政權。何進、袁紹、袁術等人也是這麼想的,但還是斥責了曹操一番。

劉範的其他舉動,例如建立金城書院等,都讓朝廷越來越懼怕劉範。而朝廷又不敢輕易招惹羽翼已經足夠堅硬的劉範,現在西涼得到了匈奴的牛馬,今日西涼尚且如此強盛,那未來呢?所以朝廷就得想轍削弱劉範的勢力。

可是西涼素來不受朝廷控制,現在西涼早已形同國中之國,劉範已是西方三州的無冕之王,朝廷還能怎麼對付他?經過緊急磋商,朝廷決定,還是要堅持禍水東引戰略,就是把流民這個包袱扔給西涼。朝廷是這麼想的,就算西涼能憑藉屯田制和以工代賑安頓好流民,沒有激起流民的反抗,那也能讓西涼暫時沒有能力進軍東州。

因爲流民太多,足足有五百萬以上。要是朝廷努力一些,勤政一些,還能把這個送給劉範的包袱增加到六百萬以上。處置這麼多的流民,西涼肯定要花費不少的時間。要是順利的話,三五年也就差不多能完成。萬一不順的話,西涼非得用數十年的時間花在這一件事上。

不論順利還是不順利,總之西涼在安頓好流民之前無力東進,朝廷就迎來了一次寶貴的喘息之機。西涼的軍事威脅,不亞於冷戰時蘇聯對美國的威脅。朝廷被西邊的西涼壓迫得近乎窒息,唯有讓西涼忙起來,才能讓朝廷鬆一口氣。

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
第五百二十九章 真假軍糧第二百零七章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五十一章第五百五十四章 南鄭大捷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五百零三章 馬槊之威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一百一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七百五十四章 家之溫馨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是進是退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九百零五章 實兵演習第一百八十四章 反戈一擊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六十六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三百七十一章 如火如荼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二百五百五十六章 狼狽爲奸第八百一十四章 不情之請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圍追堵截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伏擊戰成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六百五十四章 設計退敵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長安大捷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九十六章 臨車聽政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三百四十三章 反客爲主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五百零一章 迂迴包抄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妙計奪城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