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

劉範準備讓蔡琰留在江夏竟陵,她肚子裡的孩子已經差不多有兩個月大了,受不得半點折騰;而江夏郡距離涼州,也就是後世的武漢距離蘭州,至少還有一千多公里,路途遙遠,交通又不發達,要是有個閃失,那劉範都能痛苦而死!而且,就算安全到了涼州,但涼州是大漢最亂的地方,虎狼之地,朝廷和地方官府都管不到,豈有安全可言?而且劉範要和叛軍開戰,帶着女眷也是個妨礙。劉範如是勸蔡琰。

蔡琰當然知道劉範是對她好,但她就是不聽,她已經離不開劉範了。劉範想悄悄地離開,但帶着幾萬人和幾萬頭牲畜一起,根本瞞不住敏感的蔡琰。於是劉範只能屈服,讓蔡琰跟着,一起去涼州,而他只能爲蔡琰做萬全的準備。

臨行前,賈詡又提醒劉範,一旦收復了涼州,要治理地方,就必須要任用大量的官員,特別是一郡太守,涼州足足有十二個郡,那就需要十二個太守人選。當然,涼州本地的豪強靠不住;朝廷派來的太守,很有可能是爲了制衡劉範的軍政大權,要不然就是在西園那裡買來的官職。要想讓涼州完全地、毫無保留地歸屬劉範,他就必須使用自己人。但劉範除了賈詡和田豐,就沒有可以作爲太守的人才了。賈詡提醒劉範,兒子沒有。老子有!

劉範一點就通,劉焉廣泛結交朝廷大臣以及在野的賢人,人才儲備十分豐富。劉範和劉焉這麼一說,劉焉便決定將趙匙、董扶、龐羲、司馬直、劉陶等人送給劉範指揮,除此之外,劉焉還請了“江夏八俊”中的魯國人孔昱、江夏人張儉、汝南人陳翔三個大才,拜劉範爲主公。“江夏八俊”,就相當於是東漢末年的偶像天團,能列入其中的人,自然不簡單。甚至劉表也在其列,和他們三人同列,可見“江夏八俊”的含金量了。

有了這麼多人才,劉範的太守人選的問題也迎刃而解。除此之外,劉範還帶上了貂蟬任紅昌。

……

劉範於三月上旬在江夏誓師,正式改鎮北軍爲涼州軍,然後揮軍向西北前進。這次劉範選的路是從江夏穿過南陽郡,然後走過武關,進入三輔核心京兆郡,路過西都長安,最後挺進涼州,直面涼州叛軍。

其中的武關,是由東州進入西州的三條路線裡最爲方便的,其餘兩條路是函谷關和從蒲津渡過黃河。武關也是天下名關,處於東西州交界處,日後劉範少不了還要經過武關,這次就先打探打探情報。

十幾天之後,劉範帶兵走到武關之下。只見武關如同一顆尖牙,鑲嵌在兩面連綿起伏的高山之間,渾然天成,城牆高達四丈,厚達兩丈有餘,若不用計謀,強攻必定傷亡慘重。

劉範面對如此雄關,心中激盪不已,不禁感慨道:“好雄偉的關啊!這還是我生平第一次見過如此雄偉的關!”

賈詡道:“主公有所不知,這武關啊,原稱爲少習關,與蕭關、大散關、函谷關一起並稱爲‘秦之四塞’,爲秦地東南方的屏障,素有’秦關百二’之美譽,也就是說,駐守武關,只用兩個人便能阻擋一百人!”

劉範仰望武關,點點頭,道:“此語中雖有誇大的成分,但武關也確實險要,實乃兵家必爭之地。怪不得秦國國力如此弱小還能一統天下,原來是有武關等雄關保護!若沒有武關在南方抵擋,想必孱弱的楚國都能滅掉秦國!”

賈詡道:“主公是沒見過函谷關,那函谷關比起武關來更加高大雄偉,夾在崤山之間,又有黃河天險在一旁,更加難以奪下。而且函谷關後只有函谷能夠通行,但函谷之狹窄,車不能並行,馬不能連轡,軍隊通過時十分艱難。即使是函谷關被攻克,關中之人還能在函谷中抵擋一陣,所以,當九國討伐秦國時,秦國人開關延敵,九國幾十萬軍士,面對秦軍精銳強盛,函谷關雄偉堅固,竟然只得灰溜溜地撤軍。”

劉範道:“函谷關的險要,我也聽說過。關中之地,北有蕭關,西有大散關,南有武關,東有函谷關,是天下最堅固的所在。如此險固的關中,一定要被我所擁有,絕不能讓別人佔了去!”

賈詡道:“主公英明!想當年,不僅是暴秦雄起於關中,而且您的祖宗高祖就是在關中起家的,此時漢室傾頹,主公鷹揚於關中,正是宿命使然啊!”劉範聞言,激動地點點頭。

田豐給兩人澆一盆涼水,道:“主公,秦國之所以能穩固地佔據關中,是因爲秦國花費幾代人的時間,將西邊的戎人給消滅了,沒了後顧之憂,秦國才能安全地據守關中,抵抗山東六國!同理,主公在涼州未曾乾淨之前,想要盤踞關中而穩固如山,依據關中與山東諸侯相抗,那是不可能的!”

理想總是豐滿,現實總是骨感!劉範又回到殘酷的現實之中。劉範一邊打馬通過武關,一邊問道:“那元皓,你想出怎麼對付叛軍的計策了嗎?”

田豐嚴肅地道:“回稟主公,屬下已經想好了!”

劉範笑道:“那元皓,你快快與我說說,你的計策是什麼?”

田豐道:“主公想要戰勝叛軍,我們就應該利用叛軍的劣勢,利用咱們的優勢!主公聰慧非常人可比,請主公想想,叛軍有什麼劣勢?”

劉範想了想,道:“叛軍劣勢是,第一,他們的糧草太少,依靠牛羊肉和搶掠百姓的口糧,也難以爲繼;第二,叛軍的軍人臨時拼湊,良莠不齊,戰鬥力很弱;第三,叛軍來源複雜,矛盾也複雜,不同民族之間,難免會有嫌隙,對彼此的信任不強!”

田豐道:“主公英明!叛軍有北宮伯玉的羌人,有阿吉的氐人,還有韓遂的漢人,甚至三族之下還有一些是僱傭來的小月氏人!彼此之間,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本來他們在涼州的利益就有衝突,這次只是爲了一起抵抗官軍,才組成聯軍聯合在一起!對於他們來說,面對咱們涼州軍,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只要主公放緩進軍涼州的攻勢,坐山觀虎鬥,則叛軍必定爲了各自佔據涼州的打算而鬧掰!而且,叛軍的軍糧很少,沒有軍糧補給,叛軍不可能長時間戰鬥,而且沒有軍糧,叛軍軍心動搖,無心戀戰,實力隨着時間快速銳減,怎能打得過主公以逸待勞的涼州軍?”

劉範點點頭,但又覺得此舉有些怪異。賈詡正色道:“元皓此言差矣!若是真的按照你的計策,停滯不前,坐收漁利,讓叛軍內部發生利益衝突,進而混戰,最後主公再渾水摸魚!這麼做是可以讓涼州軍減少傷亡,也能讓叛軍消滅得更徹底,軍糧消減,無心戀戰!但元皓想過沒有,等叛軍幾番混戰之後,涼州必定淪爲一片不毛之地!本來涼州經過了百年動亂,已經很難恢復元氣了!

!”

“要是再讓涼州被摧殘,先不說涼州的數十萬百姓、幾個民族將會受到多大的打擊,若是交到主公手裡的涼州,貧瘠荒蕪得跟沙漠沒什麼兩樣,主公治理起涼州來十分麻煩,又怎有精力進入關中,進而攻取天下?還有,主公如果不率領涼州進攻身處涼州的叛軍,而是把涼州軍留在離雒陽成咫尺之遙的三輔,朝廷會怎麼想?已經信任主公的皇帝會怎麼想?早就想置主公於死地的大將軍何進會怎麼想?到底是主公懼怕叛軍?還是主公想要兵變,趁機反攻雒陽?這兩種推論恐怕對主公都很不利吧!”

賈詡對於田豐的計策感到有些氣憤,故而一口氣說完,有理有據,田豐確實是失策了。田豐最後慚愧地道:“文和國士之謀,是元皓短視了!只看得到眼前利益,卻看不到長遠!”

劉範聽兩人爭吵之後,這纔想起來,賈詡是地地道道的涼州人,對於生他養他的故鄉,他的父老鄉親,賈詡自然是要盡全力保護的。但賈詡說的也十分正確,不能因爲涼州軍而放棄涼州。

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
第五百九十一章 爲長遠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三百五十二章 監牧制度第五百八十章 捉拿奸佞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七十八章 大戰將起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五百二十章 一意孤行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二百七十六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一十四章 圍困街亭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五百八十四章 以打促和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六百八十九章 嶺西之戰第五百七十六章 你爭我奪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二百六十四章 施恩樓蘭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八百六十七章 攜財密逃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八百三十八章 再次戰敗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心匯聚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七十五章 兩城又下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九十二章 捷報頻傳第八百一十九章 戰局現狀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