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

劉範的話,張遼聽得津津有味,他已經忘了接話,只是一味地不住地點頭,看向劉範後背的眼神裡滿是如信徒膜拜神像的虔誠。張遼是西涼軍中的良將,在戰場上建立的功勳甚至比黃忠、趙雲的還多。黃忠可謂是劉範帳下第一驍將,而他則是第一良將。但以張遼的心智,他萬萬沒想到,徵調兩州超過半數的屯田軍,這個看似是窮兵黷武、勞民傷財的決策背後,竟然還隱藏着劉範更爲深遠卓絕的戰略,或者說是更大的野心。

張遼不禁發現,原來他太小看他的主公了。他原以爲,劉範的野心只是攻城掠地,佔領更大的地盤,統治更多的人。這就像牧民一樣,牧民渴望擁有更廣闊的草場,放牧更多的牛羊。

但現在看來,劉範比這高明得太多。地盤之大小,劉範當然在意;但劉範更在意的是人心,民心。志在佔領地盤者,那只是諸侯;但志在奪取人心者,方是帝王。

這也讓張遼越發迷惑了,他越發看不懂他這個少年主公。他到底是誰?他到底心中還蘊藏着多少大戰略?他到底在想什麼?他到底想要什麼?他又會做出什麼決定?這困惑,讓張遼愈發地想靠近劉範。

在張遼遐想之時,劉範仍然在說着。劉範忽然扔了啃得差不多的羊腿,轉過身來,微笑着對陷入沉思的張遼,說道:“建立起一個兵馬雄壯、幅員遼闊的涼國很容易,孤已經基本做到了;但要讓千萬人忠於孤,忠於孤的涼國,卻遠非易事。文遠,你知道怎麼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最簡單最粗暴地把千千萬萬的人團結在一起嗎?”

關城上一片漆黑,張遼甚至只能看見劉範的身形,但卻看不清他的五官。唯一能看清的,是劉範那似乎燃燒着太陽的雙眼。張遼想了一會,誠實地說道:“末將不知。”

劉範笑了,說道:“戰爭。”劉範知道,英格蘭民族的形成,源於百年戰爭;德意志民族的形成,源於德意志統一戰爭;美利堅民族的形成,源於獨立戰爭;就連中華民族的形成,都是有賴於近代屈辱史的激發。爲了抵禦外辱,就必然要求中國人團結在一起。爲了將中國人團結在一起,梁啓超想到的方法就是提出“中華民族”的概念。

而這,也是劉範計劃要效而仿之的。張遼聽得一頭霧水,說道:“戰爭?”

劉範說道:“對,就是戰爭。團結人心的要素,無非就是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敵人。而戰爭是將共同利益和共同敵人相結合的一種手段。孤將這代表着新移民的人心的屯田軍推上戰場,他們就會同我們一樣,有了一個共同的利益,那就是打敗安息和大月氏,因爲這場戰爭是我們輸掉的話,誰也不會有好下場;另外,戰爭讓我們和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安息和大月氏。”

張遼恍然大悟,說道:“高啊!”

劉範說道:“另外,感情也能讓人團結起來。只要屯田軍在戰場上並肩作戰,自然會在彼此之間生出袍澤之情。這袍澤之情,正是日後西涼軍立於不敗之地的基礎。”

張遼說道:“主公高明,末將簡直是難以望主公項背。”

劉範笑道:“文遠,孤猜測,你們除了對孤此舉疑惑不解之外,大概也只是猜測到孤此舉是爲了實戰練兵吧。”

張遼說道:“末將慚愧,是賈祭酒和郭祭酒他們猜到的。”

劉範點點頭,說道:“那他們一定是在這之前同荀攸接觸過。因爲正是荀攸建言孤再次擴軍。”

張遼這就更想不通了,說道:“主公,擴軍和這有什麼關係?”

劉範笑道:“誰說沒有關係?孤正是爲了日後擴軍,徵調屯田軍參與對安息大月氏之戰。”

張遼一臉茫然。劉範見張遼還是聽不懂,大笑,拍拍張遼的肩膀,說道:“文遠再仔細想想這其中的利害關聯,你肯定能想得到。”

張遼勉爲其難,想了一會,終於想明白了。張遼拼命壓制住自己的激動,說道:“主公是把安息和大月氏當成磨刀石,來磨礪四十萬屯田軍這把未開鋒的刀?”

劉範說道:“不錯,孤令高順的陷陣營兩千猛士爲全軍教頭,由他們錘鍊出來的屯田軍應該不會太差。而一支強軍,必須要經歷戰火的洗禮,才能百鍊成鋼。屯田軍是西涼軍的後備力量,孤又打算擴軍,所以屯田軍必須要上戰場。當這四十萬人擊敗了安息和大月氏,他們的戰力才能得到提升,他們纔夠格進入正規常備的西涼軍的序列。”

張遼皺起了眉頭,說道:“但屯田軍只是經過訓練而已,萬一在戰場上傷亡過重怎麼辦?一旦傷亡慘重,實戰練兵就失去了意義,新移民也不會歸心於主公。”

劉範點點頭,說道:“文遠,孤果然沒有看錯你。你一眼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

張遼謙虛地道:“仰賴主公淳淳善誘罷了。”

劉範自信地道:“你說得對。傷亡率是成敗的關鍵。但孤早已對此胸有成竹,你不必擔心。”

張遼問道:“敢問主公有何良策?”

劉範卻搖了搖頭,臉上帶着一個神秘莫測的微笑,說道:“山人自有妙計。待到戰爭平息,你會一目瞭然。現在孤正在下一盤大棋,一盤就連田豐、郭嘉也難以構思的大棋。這盤棋上,就算是強大如安息和大月氏,也都只是孤指間的兩枚棋子。而你們這些大將所要做的,就是一絲不苟地執行孤的命令。只要你們認真完成孤給你們佈置的命令,此戰孤保證完勝。”

令劉範沒有想到的是,對於他的這番話,張遼的反應先是堅定地應了一聲“喏”,緊接着就是一聲悠悠的長嘆。劉範詫異地說道:“文遠,嘆什麼氣?”

張遼一臉無奈,給劉範拱拱手,說道:“無他,末將只是感嘆主公真乃天之驕子,在這亂世之中末將能追隨主公這樣的英雄,真是末將百年修來的福氣啊。”

聞言,劉範哈哈大笑,爽朗的笑聲迴盪在高聳的關城上,在關下平曠的草原上傳得極遠,夜空中高掛的圓月,也顯得更素白如雪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
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一百九十五章 名由天定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四百九十一章 令明奇謀第三百六十一章 西遷之爭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六百三十一章 互放狠話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雛鷹起飛第三百九十三章 平虜將軍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四百二十四章 蓋勳之意第八百八十一章 雙重保障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五百三十二章 盟軍中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騎兵出擊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八百一十章 何後之謀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三百七十五章 連環三計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三十一章 董卓刁難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五百九十四章 知己之交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八十九章 着眼未來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三百五十一章 天衣無縫第五十九章 終成眷屬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六百七十九章 五大強國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二百九十六章 何進論策第三百零五章 流民利益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關下笑談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八百四十七章 栽培新人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二百五十章 烏孫昆彌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六百三十九章 戰法之爭第三百四十七章 接踵而至第七百零九章 婆媳相認第三百二十六章 金城書院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三十七章 正式開戰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聲驢叫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一百三十八章 處置兩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