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

李嗣業上馬帶着隨從離開,城中隊正才狐疑地擡起頭來望着遠處,新任的疏勒軍使,鎮守使上任伊始,就跑到這荒僻之地視察,到底是什麼意思吶?難道是有什麼大動作,不過即使再大的動作,也跟咱們這些小兵無關。

疏勒鎮使們上任之後爲了政績,無非就是鞏固城防,添加烽燧,到時候受罪的還不是他們這些兵卒?現在疏勒周圍的關卡和烽燧大小也有十幾座了,再添加也有多餘之嫌。

李嗣業騎在馬上繼續向東走,發現了一些問題,但不知是不是普遍現象,還需要多巡視幾處再說。

“下一站,去葭蘆館驛站。”

接下來的幾日內,李嗣業帶着趙崇玼東奔西跑,不斷來回折返,北邊到達了蘇約克山口,西邊到達葛羅嶺和烏孜別裡山口,南邊到達了青嶺。

他們站在青嶺山腳下擡頭遙望,這座山由兩座姊妹鋒組成,商道從山腳下綿延向上穿過。

車伕趕着兩匹馬繞着山麓轉了半個圓已經把兩匹馬累得氣喘吁吁,封常清蹲在地上,手中抓着一個算盤,按照李嗣業教的方法進行周密運算,然後折算成方寸之間,將整座山的佔地方圓畫在了地圖上。

畫完之後他擡頭看了看,再看了看地圖,感覺好像少了什麼。

李嗣業騎在馬上遙首眺望,慕士塔格峰像一個圓潤的尖饅頭緩緩垂下,遙望山頂與青天相接。他低頭看到了封常清的困惑,擡起馬鞭指着山頂問道:“這青嶺有多高?”

滿臉風塵的趙崇玼內心哧笑了一聲,盡問些沒有道理的問題,這山高如何量?難不成要爬到山頂上,一根繩子垂下來,那得需要多長的繩子纔夠?

誰知封常清擡頭笑道:“將軍這種問題難不住我,某學過劉徽子《海島算經》用同等長竹竿進行二測和三測,便能夠得出山高几何。”

封常清說幹就幹,立刻在山下立起竹竿進行演算,手指撥拉着算盤最終得出了結論:“以我們腳下爲起始,青嶺山高兩百七十五丈六尺餘。”

趙崇玼瞪大了眼睛,還真能算得出來?李嗣業手底下連這種人才都有?

李嗣業突然又問:“這個高度如何在地圖上表示?坡度的緩急該如何表示?真正到達兩百丈以上的只是個小小的山尖,又該如何畫?”

封常清提筆的手懸浮在了空中,凝思苦想了半天,竟然想不出該如何畫下去,先賢的書籍中也沒有提到,應該如何標識山峰高度和坡度。

他只好問道:“那將軍以爲該如何?”

李嗣業裝作略一沉思,點頭道:“那就用等高線畫法。”

“何爲等高線畫法?”這種製圖法封常清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李嗣業心中舒服地點了點頭,總算有你小子不會的東西了,不然我如何壓制你這個自詡才華絕頂的傢伙。

“假裝我們在山腰五十丈處把山橫切掉,這個切線應該在哪裡,如果在一百丈把山切掉,是不是這兩邊的狹長部分不在其中了?世界上所有的山都是底部面積大,山頂面積小,越高的地方等高線越靠近中心,山坡度急的一面兩條線很接近,如果是兩條線重合,必然是懸崖。這個你明白了吧。”

封常清果是相當聰慧,李嗣業只講述一遍,他就已經明白了,提筆開始在絹布上繪製,很快把青嶺四條山脊和西坡平緩,北坡和東坡險峻的情況畫了出來。

旁邊人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也看的一頭霧水,有一種小學生聽大學教授講微積分的迷茫感。

封常清將圖紙摺疊而起,指着通往蔥嶺的商道問李嗣業:“將軍,這蔥嶺也屬於我們疏勒鎮的轄區,不若繼續向前行進,索性把蔥嶺地區的地形一併畫出來,還有蔥嶺守捉的位置,也應該準確地測量在圖上。”

趙崇玼一聽,頓時臉色發青,還要往蔥嶺深處走?自從李嗣業上任伊始,他已經跟着他在疏勒鎮附近的山川林木,戈壁沙灘上跑了一個半月。這中間兩次途徑疏勒城都沒有進去,再有一次可真就變成三過家門而不入了。他這張臉被風霜吹得蠟黃乾澀,與烽燧堡中的那些老兵早有什麼區別?

李嗣業看了一眼封常清畫的那張地圖,已經畫了三分之二的區域,剩下空缺的部分包括西南的蔥嶺,向東的圖倫磧,向北的碎葉川,還有向西的至拔羈縻州俱密國。由於西域地形地貌複雜,想在短時間內精確地將地圖畫完,肯定是不現實的。

不過現在已經很好了,李嗣業不需要地圖,也把疏勒鎮的佈防摸了個遍,如今疏勒軍的所有防禦點都在地圖上,其餘的邊邊角角,想畫的話也可以完成,即使不畫,也沒有什麼大礙。

好像還有一個烽燧沒有去,那就是位於莎車故城往東北四十里的砂東烽燧。

他手拽着馬繮笑道:“不知不覺,大家已經在這疏勒鎮周邊奔波了一個半月,是應該回去歇歇了。”

趙崇玼長鬆了一口氣,這還倒是句人話。誰知李嗣業又道:“據我所知,莎車東北處還有一座烽燧沒去。去那邊兒跑一趟,我們就折返回去。”

趙副軍使又瞪大了眼睛,你丫的還真要把所有疏勒軍據點都跑遍吶!

這勉強也能接受,只要不是讓他們進蔥嶺翻山越嶺就行!沒辦法,誰讓一開始就被這李嗣業給誆了出來,這簡直是趕鴨子上架!

七天之後,

唐軍在大漠中算是最苦最遠的砂東烽燧出現在他們的視線中,若不是因爲這座烽燧毗鄰徙多河的下游,也有幾個原莎車國的集鎮和部落,唐軍早就放棄這毫無價值的烽燧了。

砂東烽燧中駐紮着十名唐軍,僅有二十丈方圓,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有厚重的城牆和堡樓,城牆上也有牀弩和檑木。十名唐軍就住在堡樓中,正圍着一個煮有熱粥的刁斗,用木勺正颳着裡面的殘底。

面對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這些人顯然沒有反應過來,都端着兜鍪愣在當場,唯一端着瓷碗的是烽燧的什長,也抓着木勺麻木地看着眼前的緋袍將軍。

他們在大漠中駐守多年,從未有城使級別以上的高官來過這裡,更別說是疏勒軍使,鎮守使這樣的四品將軍,屬於被遺忘的角落。

李嗣業對這樣的失禮不以爲意,朝什長手中的木勺伸出了手:“我也嚐嚐你們做的飯。”

什長以爲他只是爲了活躍氣氛,連忙站了起來,同時將木勺伸了出去。

李嗣業將木勺接過來,伸入刁斗底部颳了一圈,刮出一點兒的稀糊,伸到嘴邊嚐了嚐,粥裡放了鹽,但是很難吃,沒有加工去殼的青稞本來就難以下嚥,裡面竟然還加了些野菜,嚐起來又苦又澀。

他皺起眉頭問道:“怎麼回事?送來的糧食不夠吃?”

什長連忙蹲跪在地上叉手道:“啓稟將軍,其實也不是不夠吃,因爲我們烽燧中只有從莎車中送來的青稞粒,平時只能用青稞煮點兒粥,也磨碎了吃青稞餅和糌粑,吃時間長了也會膩,所以只好弄些野菜改一下味道。“

青稞吃膩了加野菜?這要膩到什麼地步,才能不惜加入味道更差的野菜?

“你們繼續吃,我們只是來看看。”

李嗣業領着衆人轉身走出烽燧,左側是源頭自喀喇崑崙山,最終消失在大漠深處的徙多河,右邊則是風沙揚起裸露巖面的戈壁。

……

(PS:感謝落花流水0招飄紅打賞。)

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
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一十二章 乏味的砍柴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三百四十二章 安排親衛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九百一十九章 賀蘭勝仗之後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四十章 阿拉伯高富帥送黃金(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五百六十六章 勤政樓告刁狀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八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與防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一百八十章 郎君不懂妾意濃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三百零六章 信任危機由來已久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七十九章 酒宴上的交鋒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百二十九章 郭令公艱難抉擇第八百三十一章 皇帝準備南逃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八十章 差點兒就讓套路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三十五章 楊宅荒唐酗酒第四百九十九章 再會景龍觀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三百零四章 馬屁不穿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八十一章 忠言勸太子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歸來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第三百七十六章 草場分佈圖第八百六十二章 史思明舉兵報復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五百三十二章 魔幻現實人才選拔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八百五十八章 錢財可通一切第六百零八章 戰爭的延續是政治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六百八十九章 陳屍右驍衛官邸第六百四十三章 楊國忠無能之怒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繼入府拜會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四百零四章 退據撥換城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