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繪圖

趙崇玼以爲他要雷厲風行地跑到漢城土堡去,上演一出上差突然到達查出駐防兵卒們的懈怠,再燒個三把火什麼的。這種套路已經屢見不鮮,所以也沒有多大期待感。他抱着冷眼旁觀的態度,從旁邊看着新任鎮守使如何表演。

誰知這李嗣業剛一出門,就停了下來,扭頭對身後的燕小四吩咐道:“去釘木樁吧。”

燕小四翻身下馬,夥同兩個親兵取出背在身後的尖木樁,沿着城牆的東北角釘入泥土中,趙崇玼好奇地一看,尖樁上赫然寫着“中心點”,這是什麼意思?

很快從城門中駛出一輛馬車,車廂上苫蓋着黑色帷幕,車伕將車拉到木樁的位置,跳下車轅鑽進車廂中鼓搗了一陣,然後重新跳上車轅,叉手對李嗣業道:“將軍,已經準備妥當了。”

李嗣業點了點頭,擡起馬鞭指着前方:“出發!”

趙崇玼心中大爲鬱悶光火,卻不便發作,這麼多人等了半天,竟然是爲了等一個車伕?

每行出一里,那蓋着帷幕的車上便會響起鼓聲,他們會稍稍放慢速度,觀察附近是否有特殊地貌。鼓車行出八里,發現了季節河的河牀,跟在李嗣業身後揹着絹布的醜卒封常清從背上解下絹布,翻身下馬在地面上鋪攤開來,用石塊壓住四角。他從懷中掏出筆袋和硯臺,抽出最細小的細毫握在手中,擡頭問李嗣業:“將軍,季節河的河牀該如何表示。”

李嗣業略微沉吟,擡頭說道:“畫以虛線。”

鼓車測量里程是用來參考的,並非就是實際數,馬車在儘量走直線的過程中,不免會遇到地形障礙,需要折繞,這就需要計算折繞的里程數,扣除之後纔是直線距離。

這時鼓車發出了清脆的鐃鈸聲響,封常清又從馬上跳下來,將地圖鋪在地上,開始在寸許的方格里畫圖。

這個時候的趙崇玼怎麼不明白那馬車是什麼東西?竟然是記裡鼓車!這東西只是在朝廷修建城垣,繪製全國輿圖時纔派得上用場。沒想到李嗣業只是繪製安西疏勒鎮的佈防圖,竟然用上了如此精密的東西,這簡直是……這鼓車是哪裡來的?他怎麼會有這東西,前幾天帶着家眷進城時也沒見他有這車啊?

基本上邊鎮繪製地圖,都是用最簡單目測的辦法,簡單到區域內有什麼山,什麼嶺,什麼河,或者什麼道路纔會畫上去,誤差個兩到三裡都不叫誤差,佈防圖上也不會記載某個自然村叫什麼,只標識出驛站,守捉,烽燧的大概位置,且沒有比例尺概念,多半會出現在圖上看着兩個地方捱得很近,其實卻要跑很遠的事情。

唐代地圖已經很普及了,各縣各州各道都有地圖,多數粗糙簡單。真正精細的輿圖只有朝廷纔有,也只是重要地區的圖冊,比如說關中輿圖,長安輿圖,洛陽輿圖。西晉裴秀的禹貢地域圖早已丟失,精細測量的全國輿圖乃是賈耽在德宗貞元年間才畫出的《海內華夷圖》,不止將全國州縣的古稱和現稱用兩種顏色標出,還畫出了華夏周圍的一百多個國家。

李嗣業要畫疏勒佈防圖,他沒什麼可吃驚的,但畫布防圖用記裡車,可算是讓他開眼了,使他對這位鎮使的嚴謹程度有了初步瞭解。這種吃驚程度大概和地級市修建大樓,竟然請中科院前來測量差不多。這讓他對李嗣業身份更加猜疑,這不僅僅是一個將領該會的吧。

難道他也是隴右李氏之一,是出自姑臧房還是僕射房?

計裡車到達十里之後,原地釘上木樁,開始轉道向南折,這一折便將十平方公里範圍覆蓋了一半,他們按照這種一進一折的方法,終於在下午時分趕到了漢城。

漢城是單純的軍事堡壘,屬於堡一類,比守捉城要小一些,比戍關烽燧要大。長寬約三百步,駐兵一隊。

封常清站在城牆下,在地圖上畫出漢城的實測位置,儘管它佔地較小,但他根據實測大小,還是用細毫筆在地圖方格一分大小處,細細畫出小方塊,並用硃筆在旁邊標出漢城堡。

李嗣業和趙崇玼進入堡中,這座用夯土做成的城牆相當厚,底部有五丈多寬,頂部也有四丈,頂部女牆也是由泥土夯築,兵卒們的屋舍是直接在堡牆上挖出窯洞。城牆左側是馬廄,右側是倉房,正北面是堡樓,使得中央的場地顯得很狹小,當做五十人的校場勉勉強強。

駐守在此的隊正也稱堡長,叉着手跟在李嗣業他們背後進入堡樓,堡樓有兩層,底層是隊正住宿和辦公的地點,想到頂上去需要爬木梯。

堡樓頂上有烽火臺,有四架可移動的弩車,從堡樓的頂部通過臺階轉折,能夠來到城牆上。這四面城牆的防禦設施很全面,有用轆轤麻繩牽引的帶尖刺檑木,能夠反覆利用。

士卒們以四班換崗,從堡樓警戒到城牆四角全天侯值守。李嗣業很滿意,這應當是疏勒鎮唐軍戍邊的典範模板了。

只是他從城牆上下來的時候,瞧見有火長在牆上挖出竈洞,將刁斗架在竈上燃燒柴火,一邊用一把銅勺在鍋中亂攪,水面上咕咚着泡泡。

李嗣業探頭過去一看,是稀糊一般的東西,裡面應該是有青稞粒,黍粒,少量的糙米煮成的粥,先別說聞着味道咋樣,僅看着就難以下嚥。

那夥長揮動着青銅勺在刁斗的邊沿噹噹噹敲擊着,“開飯了!開飯了!”

躺在窯洞中歇息的兵卒們三三兩兩地跑出來,開始在竈邊排隊。有將軍在旁邊看着,那掌勺的火長顯得很緊張,連打飯都是標準的兩勺,給每個人分的都公平均勻。

兵卒們中間只有兩人帶着粗瓷碗在排隊,其他人的懷裡則抱着兜鍪,等盛了兩勺之後,才託着兜鍪蹲在牆角,仰頭將粥灌到肚子裡去。

這場面看得李嗣業有些心酸,也有些噁心,頭盔和飯缸混合着用,不怕把頭油吃到肚子裡嗎?不,不會有頭油的,沒有丁點兒的油水哪兒來的頭油,但兜鍪蝨子必定是有的,微生物和細菌自不必說,太不衛生了。

李嗣業只是微微皺眉,卻也沒有說什麼,他和趙崇玼又走到馬廄旁,裡面有兩頭用來駕車的牛,十幾匹乾瘦生着癩痢的瘦馬,看上去病怏怏的,馬蹄磨損得很厲害,上面沒有蹄鐵。

他指着這些馬回頭問隊正:“這是公馬還是私馬?”

隊正躬着身子叉手低低說道:“是私馬,我們這些戍守兵,是沒有公馬可用的。”

“既是自己的馬,你們爲何不好好照料?”

“啓稟將軍,非是沒有妥善照顧,而是做不到吶,這些馬是染病了,帶到疏勒找獸醫治療又要花不少錢,賣出去又沒人要,這些年西域馬越來越賤,軍馬就更便宜了,我們沒有多餘錢給它們治病,只能就這樣放着。還好平時接運糧草都是這兩頭牛來拉車。哦,這兩頭牛可是公家的,我們照顧它比人還精到,若是牛死掉了,我這個隊正可是要被就地免職的。”

隊正跟在李嗣業身後講述難處,李嗣業一一聽罷,記在心裡。

他們從漢城堡走出來,隊正領着幾名兵卒躬身叉手:“恭送將軍!”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
第四十五章 協會?幫會?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二百七十一章 居家在龜茲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七十七章 草料失火案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六百九十一章 威武不屈第八百五十章 人爲財瘋狂第七百八十七章 奪人之妻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九百一十二章 效仿蘇定方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玄元燈樓設想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五百零七章 自古舔狗最廉價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李嗣業論聖人第一百六十一章 遠來即是客(感謝就不說憋死你飄紅打賞)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五百九十六章 善使軟刀子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七十九章 武裝搶生意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五十二章 秘密押送出獄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仁琬盛情挖牆角第八百零一章 策略多變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二百六十二章 恩公請留步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二百五十四章 兄長的人生大事第一百六十三章 俏娘子行刺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三章 一招制敵是常態第九百零五章 誘逼張母勸降第六百一十六章 魚鱗陣騎兵戰法第三百九十六章 眉眼看人高低第九百三十三章 李旭立國第八百九十三章 知子莫如父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三百八十章 牧草不夠、殺羊來湊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六百七十七章 胡椒貿易野心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三百零九章 聽風聲辨形勢第五百七十三章 肥私而損公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五百一十七章 吐蕃軍特色第六百九十八章 口是心非話不投機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二百零八章 發餉(感謝林林鴻起來、書友201……8974飄紅打賞)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