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

李嗣業一聽到這個李姓,就開始猜測此人的出身,長得這樣俊秀儒雅,眉宇積澱出來的貴氣,不像是一般小戶人家養出來的。

“皇族”

“錯,我乃隋李,而非唐李。李將軍請隨我來。”

他們進入身後的一處殿宇中,沿着木樓梯拾階而上,二樓處懸掛着一口大鐘,鐘上刻着他不認識的銘文。

繞過大鐘來到一處隔扇門外,李必脫下布履,穿着足袋走了進去。

李嗣業也如法炮製,脫下六合靴,趁對方沒有回頭,擡腳聞了一下足袋,頓覺提神醒腦,苦想了半天沒有對策,才硬着頭皮走了進去。

等他進來之後才發現,裡面還坐着一人,此人身穿紫色缺胯袍,頭戴武家諸王樣巾,面孔略長,他隱隱感覺此人好像在哪裡見過,突然恍然大悟:”你是……“

李泌在一旁說道:”李將軍,看破不說破,請坐。

李嗣業盤膝在旁邊跪坐,把兩隻腳都想辦法並在後面,三人分別佔據三個方位,面朝着隔扇門。

門再次被推開,一個穿着胡服的美貌婢女進門,手中提着籃子款款進門,跪坐在他們一側,將籃子中的木炭扔進爐子裡開始煮茶。

他今天是爲找太子而來,結果太子卻不在,聚集在這道觀裡的李泌和皇甫惟明兩人都是太子黨的班底。他跟他們不是太相熟,幾乎找不到可涉獵的話題。

皇甫惟明笑着給李泌介紹李嗣業:“我與李將軍只有一面之緣,卻讓我爲之心折。他在安西疏勒鎮施行馬政,幾乎與隴右廄牧署不相伯仲。”

李泌點點頭說道:“馬政之興衰,關係着我大唐對周邊強敵的攻守態勢,想當初太宗高宗年間,我大唐馬政興盛,全國廄牧司馬匹存欄達到七十萬頭。如今雖稱盛世,廄牧司的馬匹卻只剩下了四十多萬頭,若像這樣逐漸減少下去,我們拿什麼來挾制吐蕃和突厥?”

看着李必侃侃而談,李嗣業感覺很驚訝,他一個道士唸經的同時,還能對馬政瞭解得如此清晰。要知道現在可不是後世,只要到網上隨便這麼一搜索,就能找到一堆的資料來驗證論點。在那個時代想要了解這些,就必須真正做到行萬里路,還要連篇累牘地查資料,非大毅力所不能爲。

他李嗣業什麼都知道一點沒什麼可驚奇的,李泌若是什麼都知道一點兒,那可就相當了不起了。

李嗣業問:“敢問李泌,如何調整改善馬政,才能使天寶直追貞觀龍朔時期?”

“當然有辦法,“李泌口氣沉穩快速回答:“首先朝廷擴大廄牧署投入,每年派人購入一定數量突厥大食馬匹進行雜交,改善馬匹質量。其次鼓勵民間養馬,放寬百姓騎馬的特權,取消匠人,商旅不準騎馬的的規定。這些不合情理的條例本身就無法實施,且打壓了百姓養馬的積極性。如今商貿如此興旺,商賈們腰纏萬貫,他們怎麼就不能騎馬,愛馬了?有錢養馬的人沒有資格騎馬,有資格騎馬的人卻養不起馬,這如何能行。只要民間馬匹數量的數大,又何患軍中無馬可用?”

“說得好。”皇甫惟明擊掌稱讚道:“長源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我大唐如何能夠挾制四夷,不就是因爲人多嘛。民間徵召募兵時無數良家子前來應徵,常常百中只能選十,身強體健,能騎烈馬,能拉硬弓者才能入圍。若是天下八百五十萬戶,每戶都能有一匹馬,放眼海內外誰還能有可匹敵者?”

李嗣業眯了一下眼,曾經有人吹噓要讓家家吃雞,戶戶有車,結果就爆發了經濟危機。家家有車實際上是能夠辦到的,但戶戶有馬就基本上不可能了。一匹馬的壽命是三十年,這三十年裡要耗費的食物遠超一個普通家庭三十年的日常開銷,養馬的費用之高,讓廣大窮人望而生畏,倒是那些家大業大的商賈豪門,家中養有馬匹多達五六十。

他今天的目的是來找太子,沒想到卻跟李泌和皇甫惟明在這景龍觀中聊起了馬政,這兩人好像閒得很吶。

婢女分別給三人敬獻茶盞,李嗣業端起來一飲而盡,開口讚道:“這茶不錯。”

他放下茶盞遂起身告辭:“今日與皇甫司農以及李道長相見,算是略作了解,我們改日再聊。”

皇甫惟明坐正身體拱手相送。

李泌站立起來,叉手說道:“我去送送你。”

兩人走下樓梯,李泌從懷裡掏出一本書冊,雙手交給了李嗣業:“這是太子讓我送給你的。”

他只是低頭掃了一眼,書封上寫着氏族志,此書出自初唐貞觀時期。當初李世民爲了壓制五姓七望,命令吏部尚書高士廉起頭編纂氏族志,把李家皇室編爲第一等姓,外戚編爲第二等姓,山東望族編爲第三等,通過這種方式壓制舊士族,提高庶族地主的地位,以加強皇權。

高宗和武則天后來重新編寫了姓氏錄,將所有天下姓氏以朝廷官員官階,功勳來重新編排,五姓七望已經全部被排出其外。爲此武則天將原氏族志收回,全部焚燒殆盡。太子手上的這一本已經是海內孤本。

他不去細想這個,叉手相謝後,把書塞進了懷中。

兩人從樓內出來,此樓所在正好是個高臺,所以回頭望去,這景龍觀的另一邊卻是殿閣排列,層疊鱗次,時而有兵卒穿梭其間巡邏。他頓時感覺好奇,伸手向那邊指去:“那是什麼地方?”

“靖安司,暫時由我擔當司丞。”

李嗣業狐疑地問道:“靖安司?我怎麼從來沒聽說有這種部門,它是做什麼的?”

李泌剛準備開口,李嗣業卻突然醒悟過來,連忙擺手道:“不,不,你別告訴我,我不是京官,告訴我沒什麼好處。”

李司丞縮起了瞳孔,抿着嘴脣想說什麼,卻沒有張口說出來。

李嗣業回頭叉手拜別:“李司丞,十日之後,我再來如何?”

“好。”

李泌低頭望時,李嗣業已經踩着石階走下了樓臺,身影消失在觀廟的幹樹杈中間。

皇甫惟明不知何時已出現在他身後,也遙望着李嗣業的背影,問李泌道:“你認爲這個人如何?”

他將拂塵搭在袖子上,搖了搖頭說道:“他不是一介武夫。”

“這話說的,他不是武夫誰是武夫,此人力大無比,擅使陌刀,騎快馬在軍中挺進,所向無一合之敵。”

李泌揚起拂塵搭在了肩頭上,搖頭說道:“我的意思是說,他不止是一介武夫,其餘方面也必然有建樹。若是太子只知其勇,倒是一種浪費。”

皇甫惟明點點頭道:“太子殿下與我吩咐你,與李嗣業接觸要小心謹慎,他是夫蒙靈察麾下將領,名義上算是右相的人。”

“既然是右相的人,我們爲何還要冒險與其接近?”

“磧西是右相李林甫的永業田,其一脈將領皆受命李林甫,每年入京敘功必先入相府。太子想在鐵板一塊的磧西,埋下自己的一根釘子,以應對將來可能發生的任何事情。”

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
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八十五章 兄弟都是坑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三百四十三章 夜遇不速客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七百七十一章 伺機而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一百七十七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九百零三章 安慶之圍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七百八十六章 韜光養晦第七百四十四章 鳳翔之戰(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八百八十八章 炮轟幽州城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二百三十六章 城牆驚魂第五百六十八章 在官謀商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八百九十二章 史朝義失冀州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二百五十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策第六百八十八章 寒門庶子名門貴子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五百七十一章 前期投入太大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六百四十五章 安祿山發怒第二百六十四章 尷尬的信使第五百五十章 名將之痛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三十七章 永安渠溺沉衆賊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五百零八章 各種情仇憤怒第一百九十九章 憶往昔城頭鏖戰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二百七十九章 義正辭嚴第四百零六章 埋鍋炒麪 枕戈待旦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五百二十五章 花萼樓手舞足蹈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七百三十八章 兵變馬嵬驛第五百一十五章 血戰連雲堡(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以牙還牙,百無禁忌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四百一十三章 戰後利益分配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五百四十八章 自作聰明者自誤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六百七十八章 高尚相府離間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